方格精選

為什麼嬰兒床上有針、寶寶背上有刺,明明都睡著了、一放床就哭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篇文章 apple podcastspodify 用聽的
好不容易把寶寶抱著哄到熟睡,彷彿端著剛做好的嫩豆腐,輕手輕腳、呼吸都暫停地想要放回嬰兒床上,結果,寶寶與嬰兒床才接觸到0.001平方公分,這麼一瞬間,寶寶開始嚎啕大哭,剛剛又抱又哄的三十分鐘,瞬間付之一炬!
這個「嬰兒床上有針、寶寶背上有刺」的場景,是不是常常出現在你家?!
超級疲倦又無助的你,只好上網求救,發現好多過來人有同樣的經驗,他們告訴你,這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緣故。但是,你心中充滿疑問,明明從來沒有對寶寶不理不睬,每日每夜的陪伴也一點也沒有少,更是認真回應寶寶各種需求、擁抱更是沒有少過,為什麼每次睡覺時,寶寶還是會缺乏安全感呢?
首先,語嫣要和有相同困擾的家長說聲:「辛苦你們了!你們已經是寶寶最夠好的家長,提供寶寶滿滿的愛,這些寶寶都知道的!」
在這種睡眠狀況中出現的安全感缺乏狀態,並不是指「孩子和家長之間,缺乏健康安全依附關係中的『安全感』」。
這種睡眠狀況中的安全感,指的是人類在於判斷自己生命是安全的、還是受到威脅的,是生存機制上的安全感。
聽起來怎麼感覺愈來愈嚴重,請不要慌張,待我娓娓道來。
人類是在近一百年才步入工商業社會的,在這之前的農業社會、或是更早期住在山洞的時代,如果一個人在入睡時的狀態和中間醒來的狀態,發現有明顯異狀,通常都是危險入侵狀態。
為了能夠在危險狀態中存活,身為無法自我保護的寶寶,必須用大哭的方式提醒成年人記得帶他離開危險的環境、提供他保護。
為了確保自己安全而哭醒的寶寶
這個「發現環境明顯異狀、辨識危險」的機制,已經深深地在人類的基因裡面了!也因此,即便現在是工商業社會,在寶寶睡眠時間裡,顯少會遇到外敵入侵的狀況,寶寶依然保有這個自我保衛生存機制,當寶寶發現自己在入睡前、和中間昏昏沈沈醒來時的外在環境狀況改變了,不論是本來睡在媽媽的懷裡變到了嬰兒床裡,或是陪睡的媽媽不見了,寶寶必須為了自己的安全,趕緊清醒大聲哭喊,讓成年人出現帶他離開危險的環境。
這個狀況,並不是寶寶睡眠時間缺乏良好安全依附關係的安全感,更不是因為他是高需求寶寶,單純只是因為他的生存法則告訴他:現在很危險,必須感到不安全,並且求救。
每個人入睡後,都會在睡眠週期結束後,偶爾半夢半醒的看看環境、再重新入睡。寶寶的睡眠週期比成年人短,所以一夜好眠裡,成年人可能只醒來1~2次,而寶寶可以經過至少4個睡眠週期。
嬰兒的睡眠週期為45-50分鐘,約莫到13歲左右,孩童的睡眠週期會逐漸接近成年人
當睡眠週期連接的過程中,半夢半醒的寶寶發現入睡環境狀況和現在的環境狀況不一樣了,當然趕緊危機處理,速速清醒哭喊救兵!
而常常發現入睡狀況、和睡眠時間中的狀況存在差異的寶寶,會為了維護保自身安全,會不斷的把自己從睡夢中叫醒,確保自己沒有深陷在危險當中,或是呼喊救兵,讓原本安全的入睡狀況,重新出現,才能安心地繼續入睡。
這也是為什麼,當爸爸媽媽使用奶睡、抱睡、拍拍睡、陪睡的方式讓寶寶入睡後,常常會遇到一放上嬰兒床寶寶就哭醒,或是剛躡手躡腳要離開房間,就被寶寶發現、寶寶大哭,但只要再度提供一樣的奶睡、抱睡、拍拍睡、陪睡,就又可以讓寶寶重新入睡,最後只好做出:「嬰兒床上有針、寶寶背上有刺」、「遇到高需求寶寶只能抱睡」、「寶寶夜驚」或是「寶寶缺乏安全感更要抱好抱滿」的結論。
這個狀況也會發生在由媽媽協助入睡的寶寶,半夜哭醒,卻無法在爸爸的協助下重新入睡。
這並不是因為寶寶只認媽媽,或是太黏媽媽,單純是他入睡的環境是有媽媽在的,現在媽媽不在了,這個差異讓他感覺到環境是不安全的!
所以,真的不是嬰兒床上有針、不是寶寶背上有刺、也不是缺乏安全感、不是夜驚、更不是寶寶只黏媽媽,寶寶只是想要確定自己是安全的,需要家長要提供一致的睡眠環境:入睡的情況、和每次寶寶中間半夢半醒之間、都提供一樣的環境,和睡眠狀況。
說了這麼多,最好的方式就是認命的維持寶寶睡眠狀態的一制性,在寶寶半夢半清醒之間,趕快用相同的方式讓寶寶看到原本入睡的狀態,讓他安心的繼續睡;怎麼入睡的,就怎麼樣再重新協助他入睡。
抑或是在一開始入睡方式,就是讓寶寶在清醒的時候躺在嬰兒床裡,在床上自己睡著,他中間微清醒時,一樣是一個人在嬰兒床裡,不會覺得狀態改變,就可以安心得自己重新入睡,寶寶就可以一夜好眠睡過夜。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
本篇文章 apple podcastspodify 用聽的。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拍手5下跟分享
記得給糖果家好好睡的Podcast五顆星唷!也要追蹤糖果家好好睡閱讀寶寶睡眠、教養、閱讀的分享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一直都很相信家庭規則的重要,在尊重孩子有其個人發展的空間時,我認為即使是嬰兒,都可以學會尊重父母,像是:母親親餵母乳時,寶寶咬了母親,母親可以停止哺乳,不需要在這時候繼續以孩子的飲食需求為優先,而是讓寶寶知道,這個動作是不被接受的。
我雖然沒有在量表上證實產後憂鬱,但我也走進身心精神的診所過;後來我找到專業的協助,改變現狀,真正的換手育嬰,沈澱休息,用時間加空間,嘗試不同的方式:線上婚姻課程、書籍、實際去不同種的諮商:婚姻諮商、個別諮商、身心科,努力讓自己再站好,愛自己沒關係,找資源讓自己過得更好沒關係,顧好自己,全家更好。
教導孩子如何面對自己的混亂情緒、如何整理情緒,才是反省的重點! 過程的重點,都不是「處罰」、「反省自己的過錯」、「記取教訓」,而是「發現自己的情緒」,到校長室去靜坐,結果看似是一個獨立玩耍空間,這對於大部分的台灣家長都是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專家非常強調用這個方式處理兒童不恰當的行為,因為.....
每次有家長問說該如何讓孩子趕緊睡過夜,半夜不要哭醒,常常有一個回應是:「白天不要睡,要多放電。」但這個方法我不很贊成。在我協助約七十多個家庭的經驗裡,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因為睡不夠、過度疲倦而出現許多的睡眠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讓孩子繼續睡更少、放掉更多電,只會造成孩子疲倦狀態日益嚴重,睡眠問題持續累積
孩子需要月齡年紀相符的小睡次數、長度,以及完整的夜間睡眠時間,每次睡眠時間都和清醒的時間搭配合宜,這些都需要在一個相較穩定的白天小睡時間,搭配合理的早早就寢夜間睡眠時間,寶寶才能夠愈睡愈好,也更健康的成長唷!
家庭心理醫生卡洛琳‧湯普森(Caroline Thompson)也針對挫折提出他的看法,因為湯普森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法國人,湯普森分享他的觀察,家長阻止小朋友無節制的要求時,小朋友往往會發脾氣,而英語系國家的父母時常會把這樣的憤怒解讀成自己做了錯事,不該誤以為「孩子不高興」就等於父母親的失敗
我一直都很相信家庭規則的重要,在尊重孩子有其個人發展的空間時,我認為即使是嬰兒,都可以學會尊重父母,像是:母親親餵母乳時,寶寶咬了母親,母親可以停止哺乳,不需要在這時候繼續以孩子的飲食需求為優先,而是讓寶寶知道,這個動作是不被接受的。
我雖然沒有在量表上證實產後憂鬱,但我也走進身心精神的診所過;後來我找到專業的協助,改變現狀,真正的換手育嬰,沈澱休息,用時間加空間,嘗試不同的方式:線上婚姻課程、書籍、實際去不同種的諮商:婚姻諮商、個別諮商、身心科,努力讓自己再站好,愛自己沒關係,找資源讓自己過得更好沒關係,顧好自己,全家更好。
教導孩子如何面對自己的混亂情緒、如何整理情緒,才是反省的重點! 過程的重點,都不是「處罰」、「反省自己的過錯」、「記取教訓」,而是「發現自己的情緒」,到校長室去靜坐,結果看似是一個獨立玩耍空間,這對於大部分的台灣家長都是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專家非常強調用這個方式處理兒童不恰當的行為,因為.....
每次有家長問說該如何讓孩子趕緊睡過夜,半夜不要哭醒,常常有一個回應是:「白天不要睡,要多放電。」但這個方法我不很贊成。在我協助約七十多個家庭的經驗裡,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因為睡不夠、過度疲倦而出現許多的睡眠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讓孩子繼續睡更少、放掉更多電,只會造成孩子疲倦狀態日益嚴重,睡眠問題持續累積
孩子需要月齡年紀相符的小睡次數、長度,以及完整的夜間睡眠時間,每次睡眠時間都和清醒的時間搭配合宜,這些都需要在一個相較穩定的白天小睡時間,搭配合理的早早就寢夜間睡眠時間,寶寶才能夠愈睡愈好,也更健康的成長唷!
家庭心理醫生卡洛琳‧湯普森(Caroline Thompson)也針對挫折提出他的看法,因為湯普森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法國人,湯普森分享他的觀察,家長阻止小朋友無節制的要求時,小朋友往往會發脾氣,而英語系國家的父母時常會把這樣的憤怒解讀成自己做了錯事,不該誤以為「孩子不高興」就等於父母親的失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Thumbnail
五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變得好動,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為了保護寶寶的安全,父母需要檢查和改裝家居環境,並注意選購適合的傢俱和零件,以確保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
Thumbnail
父母親要孜孜不倦的擁抱寶寶,這樣有助於寶寶的發育成長。透過擁抱,可以增進語言認知發展,促進社交能力,減少哭的次數,促進身長,以及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溫暖。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肉肉寶寶在一歲後常常在睡覺的時候哭醒,有一次更是瘋狂大哭,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冷靜下來。這究竟是寶寶做夢還是房間裡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剛生完孩子時,我們在醫院過了兩晚就回家了。因為我的孩子是母奶寶寶,嬰兒半夜一定會餓,所以我不假思索的選擇親子同床,這樣半夜我可以邊餵奶邊睡。但我沒想到的是,台灣與美國的父母多數都不支持親子同床的模式,理由是這樣可能會壓到新生兒。我迷惘了,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抱著寶寶去嬰兒床不是更危險嗎? 於是我
Thumbnail
某處草棚,一名嬰兒的哭泣聲劃破了天空,身旁的婦人虛弱地望著身旁的嬰兒。欲伸手觸碰婴儿肥嘟嘟的臉上,但獨自生下此婴兒早已用盡力氣,最后望著嬰兒遺憾的永遠合上雙眼。 嬰兒的哭泣聲引來一名浪人,「吵死了,最討厭婴兒哭泣」浪人名叫楠泫,因做錯事被逐出家族,而四處為家, 碰巧在此修煉,被人打擾十分不滿。
昨天發現「寶寶不開心,都是因為我」的自責心理,原來我一直覺得寶寶的喜怒哀樂是我該負責的。因為我焦慮所以寶寶難帶,因為我不穩定,所以寶寶晚上不睡覺。寶寶出現難以安撫下來的哭泣,我認為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事。 我忘記這個簡而易懂的道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把成就感和情緒取決於另一個人的表現時,就算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Thumbnail
五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變得好動,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為了保護寶寶的安全,父母需要檢查和改裝家居環境,並注意選購適合的傢俱和零件,以確保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
Thumbnail
父母親要孜孜不倦的擁抱寶寶,這樣有助於寶寶的發育成長。透過擁抱,可以增進語言認知發展,促進社交能力,減少哭的次數,促進身長,以及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溫暖。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肉肉寶寶在一歲後常常在睡覺的時候哭醒,有一次更是瘋狂大哭,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冷靜下來。這究竟是寶寶做夢還是房間裡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剛生完孩子時,我們在醫院過了兩晚就回家了。因為我的孩子是母奶寶寶,嬰兒半夜一定會餓,所以我不假思索的選擇親子同床,這樣半夜我可以邊餵奶邊睡。但我沒想到的是,台灣與美國的父母多數都不支持親子同床的模式,理由是這樣可能會壓到新生兒。我迷惘了,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抱著寶寶去嬰兒床不是更危險嗎? 於是我
Thumbnail
某處草棚,一名嬰兒的哭泣聲劃破了天空,身旁的婦人虛弱地望著身旁的嬰兒。欲伸手觸碰婴儿肥嘟嘟的臉上,但獨自生下此婴兒早已用盡力氣,最后望著嬰兒遺憾的永遠合上雙眼。 嬰兒的哭泣聲引來一名浪人,「吵死了,最討厭婴兒哭泣」浪人名叫楠泫,因做錯事被逐出家族,而四處為家, 碰巧在此修煉,被人打擾十分不滿。
昨天發現「寶寶不開心,都是因為我」的自責心理,原來我一直覺得寶寶的喜怒哀樂是我該負責的。因為我焦慮所以寶寶難帶,因為我不穩定,所以寶寶晚上不睡覺。寶寶出現難以安撫下來的哭泣,我認為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事。 我忘記這個簡而易懂的道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把成就感和情緒取決於另一個人的表現時,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