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70分妳好棒,100分妳也好棒;考試成績和學習態度

為什麼70分妳好棒,100分妳也好棒;考試成績和學習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

期中考試前,大兒子班導給孩子幾次模擬考卷,那天大兒子一次拿出兩張要我簽名,一張70分,一張100分。

.

我:哇!這張你70分,好棒!哇!這張你100分,好棒!

大兒子:(完全不買單的質疑口氣)媽媽,為什麼我70分好棒?

我:你知道為什麼要考試嗎?

大兒子:不知道。

我:考試是為了來看看這陣子學習的東西,你是不是都學會了。這張70分,表示你有70分的內容都會了,還用這張考卷發現,這裡有30分的東西你還沒有很清楚,讓你有機會去決定自己要不要把這30分的東西學會,有這麼多發現的70分,當然很棒啊!

大兒子:(一副「那妳再掰掰看啊」的表情)那這張(遞給我),100分又有什麼棒了?我100分耶!

我:當然也很棒啊!這不就是發現這些你學的,你真的都學會了!有學、還都學會!當然很棒啊!

我:你好棒去學校上課學好多!發現好多事!好棒!你不覺得嗎?

大兒子:(總算露出被誇獎後、自我接納的靦腆笑容)好啦、好啦~

.

我沒有問他是否那張70分的考卷,不會的要不要我幫忙?

我沒有在他面前拿起來細看他到底錯了什麼?

.

我希望孩子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我就好好相信他。

.

每個人都有「想要向上」的心,只是每個人向上的選擇不盡相同。

.

像大兒子,從開學第一天就想成為「最早到教室的人」,這就是一種自我向上的目標展現,為此,他要做到在家起床後迅速完成哪些任務,甚至安排在入睡前先準備好哪些東西,縮短他早上出門前的行程,在這些練習安排規劃的過程中,有時候不甚理想,會大怒在客廳大哭再出門,或是很順利愉快的出門,都是他自己選擇的練習。

.

學習也是。

.

像我,不想唸微積分,高中就選了文組,不用挑戰學習和訂正微積分這個學科。

.

我也把同樣的學習選擇權給予大兒子,今天70分的考卷,媽媽看到你的學習「成就」,剩下的,就是你的選擇。

.

不管孩子在其他地方被如何評價,我給我自己的工作,是看到他每一個真實的亮點,並且告訴他!尤其要大大聲的、清楚明白的把亮點告訴他。

.

有需要媽媽幫忙,媽媽都在,也因為我都很願意幫忙,並非單純放手不管,我也才發現上週在粉專上抱怨孩子拿到的作業本上,注音字好小。這些發現都是陪伴他的時候看到的。

.

給予孩子做主,不 是「不顧不管」,而是把主導權放在孩子手上,因孩子提出的需求,陪伴孩子一起找到他自己適合的解決方案。

.

而要在何處放入好的學習態度,會是孩子的選擇,就像我到現在也是在選,到底要上什麼課?付了學費後要多參與課堂?也都是我自己的選擇。

.

我想起來大兒子再小一點時,很羨慕我和他爸爸會吹口哨,他會噘嘴造型、但用喉嚨發聲,很可愛!他次問我怎麼吹口哨,但我著實不會教,想起以前是我爸教我的,我就告訴兒子:「媽媽不知道怎麼教,不過以前阿公教我,我有學會,下次你也去問問阿公!他比較會教!」

.

兒子真的想學,就一直記在心裡,有次他和阿公出遊回家隔幾天,我載著他,他突然吹出很細微的口哨聲,我超為他歡喜!

我:哇!你好厲害!你自己練到會耶!

他悠悠的說:「阿公有教我啦!」

.

大兒子很喜歡邊爬山,邊和朋友鬥酢醬草玩,但他不太會撕酢醬草的莖,一起爬山的小姐姐疼他,常常幫他處理好,讓他去戰鬥!

.

那天我們在回家的路上,

我:為什麼姐姐這麼會撕酢醬草?

阿姐的媽媽:因為她很常練習,她比你大三歲,多你這三年在山上練撕,就練成了啊!

我:所以你再練三年,有機會跟姐姐一樣會撕

大兒子:不用啦!我不用練啦!我就每次都拜託姐姐就好了啦!

.

嗯!也是,想學的,怎樣都記得去請教、自己練習;不想學的,找到外援支持,可以借力順利過關就好。

.

學校裡的學習,我相信他也是會有自己選擇的能力!

.

在這些他的選擇中,看到他的亮點,是我在陪伴時,把最希望孩子帶著一輩子的「成長型思維」放入陪伴的重點裡,怎麼符合事實的「誇」、怎麼讓他也能認同的「鼓勵」,這些內容才是我每天在努力的重點。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68會員
230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那些一開始沒有做對、但是希望能改變他們與孩子的依附關係的家庭,他們該怎麼辦呢?好消息是,依附關係並不是完全建立於發生過的童年經驗,而是成年人如何重新正向的解讀發生過的事件,並將這些經驗,重新用不同的角度融入現階段的生活。
最重要的發現是,在早期就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未來越是獨立,而反觀缺乏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未來越是依賴。學者特別發現,這個結論和某些特別希望寶寶從小獨立、和自我肯定的普世價值完全相悖離。艾倫·索爾福發現:『獨立是不能強迫發生的,這是自然而然從安全依附關係中發展出來的。』
安全依附關係,並不一定僅限於母親,或是雙親。波比醫生指出,寶寶會建構出「安全依附關係的階級系統」,這個論點和進化論的說法相符合,這個樣本數必須是小的,因為寶寶會藉由安全依附關係,去建構出情緒和行為。
那麼親密育兒所強調的充滿情感回應呢?是否可以說是提供安全依附關係的重點?這其實也是一個被讚譽過度的部分,充滿情感的回應在建立安全依附關係裡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的核心、而不是最全部的關鍵。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那些一開始沒有做對、但是希望能改變他們與孩子的依附關係的家庭,他們該怎麼辦呢?好消息是,依附關係並不是完全建立於發生過的童年經驗,而是成年人如何重新正向的解讀發生過的事件,並將這些經驗,重新用不同的角度融入現階段的生活。
最重要的發現是,在早期就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未來越是獨立,而反觀缺乏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未來越是依賴。學者特別發現,這個結論和某些特別希望寶寶從小獨立、和自我肯定的普世價值完全相悖離。艾倫·索爾福發現:『獨立是不能強迫發生的,這是自然而然從安全依附關係中發展出來的。』
安全依附關係,並不一定僅限於母親,或是雙親。波比醫生指出,寶寶會建構出「安全依附關係的階級系統」,這個論點和進化論的說法相符合,這個樣本數必須是小的,因為寶寶會藉由安全依附關係,去建構出情緒和行為。
那麼親密育兒所強調的充滿情感回應呢?是否可以說是提供安全依附關係的重點?這其實也是一個被讚譽過度的部分,充滿情感的回應在建立安全依附關係裡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的核心、而不是最全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