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0多年前的故事
某天,現在和大的董事長沈國榮接到一通電話:「我是王永慶,你是沈先生嗎? 聽說你會做變速箱齒輪,有時間是否可以來一趟台塑大樓,有事跟你請益」
沈董事長嚇得從椅子上站起來,恭敬的回答道:「是是是,董事長有什麼指示,請說」
於是沈董事長馬上排開所有事情前往台塑大樓,王永慶詢問他:「我買了一顆變速箱回來,你能做出一模一樣的嗎?」
「抱歉,董事長,沒有原始設計圖、沒有人教,台灣不可能做出引擎、變速箱」
原來早在這通電話之前,和大就曾買過引擎、變速箱回來拆,把為數龐大的零件逆向工程,全部都做出來,尺寸規格也完全符合設計圖,但最後就是組裝不起來。
後來台塑開始投入汽車生產,但唯無法生產引擎、變速箱,說白了就是組裝廠,沒有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直到現在的國產品牌納智捷,雖然成功生產出量產引擎,但核心技術還是追不上國際水準,百年歷史的車廠,既然發展百年,肯定留有一手經驗秘訣。
電動車或成為逆轉的曙光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最近股價成倍漲翻天、被列入標普500的Tesla Inc.旗下的Model車款,7成5的零件都來自台灣29家廠商,硬是吃下車電、馬達、電池、車身、充電系統,從台積電提供的自駕核心晶片、和碩的主控電腦,到和碩製造別人做不出來的減速齒輪。
台灣現在處處可見的gogoro,創始人陸學森他曾經在宏達電底下工作,他說:「你們都以為我在HTC是為了做手機,其實我是想把網路放進人們的口袋」這是題外話,但他運用台灣的零組件經驗,生產出高效率的電動馬達,證明到了電動時代,台灣有機會轉守為攻。
台灣不會做引擎,不會做變速箱,但其餘零件,台灣都會做
蘋果,沒有造車經驗卻步步近逼
2017年蘋果(Apple)獲得加州自駕車測試許可,掀起一陣熱烈討論,有趣的是,汽車產業從燃油時代轉型進入電動時代開始,彷彿人人都能造車,如Telsa、Lucid Motors這些,即便沒有百年造車經驗的新創都能造出頗具規模的量產車,原因不外乎是零件的容易取得性,捨棄零件構造複雜精密的引擎與變速箱後,複雜的變因一夕消失了,透過電池的組合與更高強度的電動馬達取而代之,技術面只要擁有相當專業的團隊就能夠優化更高能效的馬達,當然這樣講聽起來簡單,背後的電控與研發還是具有相當的技術難度,但相比燃油車,電動車廠的入場票絕對更為易得。
但電動車撇除硬體層面後,剩下的軟體層面才是兵家必爭之地,所有具有軟體實力的企業都開始投入自駕車的晶片與演算開發,如Apple、Google都在該領域動作頻頻,先不論蘋果被大家稱之iCar的產品會不會問世,但提供一套屬於蘋果的自駕解決方案必然會推出,日後各家燃油車廠或許不用投入大量成本從頭開始,只需發揮他們的造車工藝,並搭配安裝這套解決方案即可完成Level 5的自駕目標,軟體已經變成你在該領域排名的評選標準,最明白的例子就是Tesla,大家或多或少都耳聞Tesla的組裝工藝,若你不知道,把「Tesla」「公差」餵Google就有很多資料,相比各家傳統車廠紛紛推出"無公差"的電動車,即便如此,Model 3還是在2020前10月全球銷售260,927輛居於電動車之冠,能夠拿出這麼亮眼的成績單,無非是Tesla多年在自動駕駛經驗與技術的耕耘,在大家還在努力讓車輛自動轉向,Tesla已經可以識別紅綠燈了(笑)
台灣應該勇敢做電車夢
iCar的消息近日之所以呼之欲出,是因為台廠供應鏈據傳擴廠增產,無論傳言是真是假,台灣之於全球電動車產業的重要性絕對是真,但我們不該討論台灣如何供應蘋果、特斯拉,而是應該終結當年王永慶汽車夢的遺憾,去思考台灣如何彎道超車,政府如何擔起扶植與整合的角色,供應鏈如何精進各自所長,讓台灣徹底逆轉代工組裝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