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人生的〝真相〞與〝表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物質世界有其規律法則,我們一般看到的是它錯綜複雜的表相。
人生也有其規律法則,我們也都看到其錯綜複雜的表相。
這裡說的真相,就是泛指宇宙中原始的機制,也可以說是遊戲規則,依照原始的規則,延伸出千變萬化的表相。當我們迷失在表相中時,被表相中的混亂困擾時,我們還是要回來真相中找答案。
本書的模型研究,企圖破解人生背後的法則、制約機制。(假設前題:這宇宙有一個真相。 如果沒有真相,那就沒差了,隨便怎麼活都好,但是可能嗎? 真的可以隨便活一活嗎?)
這整個宇宙人生一定有一個真相(實相),在這個真相上會延伸出外層的表相,而人因為無法了解看清真相,所以只能在表相上做文章。 整個表相是一個錯綜複雜的世界,人也確實在表相中活的很辛苦,人一生辛苦,來自於人有情緒,苦就是一種情緒,所以佛陀終其一生在追尋那個真相。可是佛陀的教義已經解開了那個真相嗎? 可能也是一個無法證實的未知數。求道是一個好奇的過程,可能也永遠在一個趨近的過程
求道是在服務那顆好奇心,可是虛雲老和尚在開悟時說:盡斷疑根。--- 不用再問了,當下就是答案,臣服當下,活在當下,為求道者開示如何去生活。
基本上認同虛雲老和尚的見解,人可能就是被設計成無法看清真相的意識體,我們對真相只能用瞎子摸象的方式去研究,因為設計本身可能就不讓你看清,你只能猜。
有人忙著生活,也不去理會真相是什麼,這種人可能是幸福的,或說他就是活在當下,順著心流在發揮創造精神,這正是生命的用意,如果是這樣,非常的恭喜你,你活在正確的路上。
但應該有很多的人,在人生的路上感到迷惑,意識和情緒在打架,在人生的路上跌跌撞撞,撞的鼻青臉腫,怎麼會這樣? 有強烈好奇心的人就會走入求道之路,想知道為什麼? 求道就是求真相。
以下我們來對〝真相〞與〝表相〞舉一些例子解說:
(一) 情緒
表相 --- 父親對兒子沒有考上好學校而生氣失望。
真相 --- 父親自己訂了一個標準,兒子沒有達到他的標準,因此觸發了失望的情緒反應。 情緒是被觸發的,那個父親是〝被〞情緒的。
分析: 是誰在訂標準? 誰觸發失望的情緒? 事情的本身是中性的,可是那個父親去訂了一個標準,攪亂了平靜的湖水,後面都是一連串〝表相〞的呈現, 我們常常只看到表相,而忘記有一個真相在後面運作,對不對?
(二) 愛
表相 --- 一個人犯了法律不允許的罪,被很多人排斥孤立,走頭無路,人生絕望之時,有一個宗教團體伸出了雙手接納了他,讓他得到重生的感動。
真相 --- 是不是有一個愛的力場在作用,無條件的陪伴、分享、互助、包容,讓一個靈魂得到救贖,因為有愛,所以靈魂安定了,幸福了。愛是靈魂的吸引力,靈魂害怕孤獨,靈魂需要愛,這是不是背後的真相?
(三) 物理現象
表相 --- 一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了。
真相 --- 有一個地心引力在背後作用,所以蘋果會掉下來。
以上簡單列舉三個例子,我們只能看到表面的現象,但是背後都有一個真相,好奇心讓我們去找真相,有的可以找到,有的找不到。 求道就是找真相的過程,就是一個好奇心的趨動,至於找到的答案是 100%的真相嗎? 可能我們需要謙卑的說:這是一個趨近的過程,是目前最好的解釋。
能夠察覺到我們只能看到表面的現象,也在表面現象打轉,這就是一個〝〞的起點,因為好奇心會驅使我們去找背後的真相,找到多少算多少,這就是求道,求真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7會員
154內容數
這裡所論述的東西,企圖建構一個假設模型來解釋人生實相,我們見不到實相,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實相,先建構一個假設模型,如果這個模型可以套入人間印證,解釋大部份人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拆解人生的實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存乎一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有理性的一面,就是智力的發揮;也有感性的一面,就是感覺、情緒的一面。而似乎理性是在服務感性的,人的一生確實是以感性為主的。 最近對這個看法有深入的體會,確實是這樣的,想一想我們起心動念所做的事,都是要去滿足我們感性的需求,感性像是一個誘餌,而我們的理性會設法去吃到這個餌。 感性的東西,你說不出為
前面我們已經研究過,人的腦會去訂標準,這是一個正常的運作,那人訂的標準是絕對的嗎? 很抱歉,可能都不絕對,因為是人自己訂的,所以都可以改,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那樣,訂的不好都可以改,只是你願不願意改而已,你願意改就改了,不願意改就是執著,就是固執,沒有不能改的。 人自己訂的標準,就是佛家說的空性,因
人類是群居的社會,這是一個事實,一個現象,為什麼會是如此?我們來探討一下。 《第一種看法》:   人類可能發現如果大家一起生活,彼此有個照應,比一個人單獨生活要好一點,所以會形成群體社會。這種說法是從理性的角度來剖析,當然是合理的,但是這是正確答案嗎?  《第二種看法》:  如果把人隔離開來,放到
美好的心情、憂鬱的心情、憤怒的情緒,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觸發情緒,也無時無刻活在情緒之中。 情緒是被觸發的,不是自己創造的,不然為什麼大家的情緒都如出一轍,雖然種類很多,但基本上是不是人人都有,你躲不掉,也改不了,你只能避開不想要的,只能盡量去觸發你想要的。 ---- 這是不是制約? 每個人都需要愛,
批判,來自於一個價值標準,有人覺得不符合他的價值標準,所以批判出現了。接著很多人會加入這個批判的行列,也有人提出防守辯護,雙方產生攻防,出現情緒。 在爭辯的過程中會出現更多的價值標準,越加的混亂,情緒性的字眼會大爆發。 這就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現實社會也一樣的經常發生。就是眾多價值標準之間的爭吵。
有一個問題一直出現在與朋友的討論之中,問題是這樣問的: 如果是上帝創造了人類,為什麼上帝不直接講清楚要人類幹什麼? 人類存在的意義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讓人類猜的這麼辛苦? 有一天,有一種答案從我的腦中跳出來,我覺得蠻合理的,所以我跟朋友講這個可能性,也得到他的認同。今天把它發表出來,就是一個閒聊話
人有理性的一面,就是智力的發揮;也有感性的一面,就是感覺、情緒的一面。而似乎理性是在服務感性的,人的一生確實是以感性為主的。 最近對這個看法有深入的體會,確實是這樣的,想一想我們起心動念所做的事,都是要去滿足我們感性的需求,感性像是一個誘餌,而我們的理性會設法去吃到這個餌。 感性的東西,你說不出為
前面我們已經研究過,人的腦會去訂標準,這是一個正常的運作,那人訂的標準是絕對的嗎? 很抱歉,可能都不絕對,因為是人自己訂的,所以都可以改,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那樣,訂的不好都可以改,只是你願不願意改而已,你願意改就改了,不願意改就是執著,就是固執,沒有不能改的。 人自己訂的標準,就是佛家說的空性,因
人類是群居的社會,這是一個事實,一個現象,為什麼會是如此?我們來探討一下。 《第一種看法》:   人類可能發現如果大家一起生活,彼此有個照應,比一個人單獨生活要好一點,所以會形成群體社會。這種說法是從理性的角度來剖析,當然是合理的,但是這是正確答案嗎?  《第二種看法》:  如果把人隔離開來,放到
美好的心情、憂鬱的心情、憤怒的情緒,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觸發情緒,也無時無刻活在情緒之中。 情緒是被觸發的,不是自己創造的,不然為什麼大家的情緒都如出一轍,雖然種類很多,但基本上是不是人人都有,你躲不掉,也改不了,你只能避開不想要的,只能盡量去觸發你想要的。 ---- 這是不是制約? 每個人都需要愛,
批判,來自於一個價值標準,有人覺得不符合他的價值標準,所以批判出現了。接著很多人會加入這個批判的行列,也有人提出防守辯護,雙方產生攻防,出現情緒。 在爭辯的過程中會出現更多的價值標準,越加的混亂,情緒性的字眼會大爆發。 這就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現實社會也一樣的經常發生。就是眾多價值標準之間的爭吵。
有一個問題一直出現在與朋友的討論之中,問題是這樣問的: 如果是上帝創造了人類,為什麼上帝不直接講清楚要人類幹什麼? 人類存在的意義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讓人類猜的這麼辛苦? 有一天,有一種答案從我的腦中跳出來,我覺得蠻合理的,所以我跟朋友講這個可能性,也得到他的認同。今天把它發表出來,就是一個閒聊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這篇討論探討了人類對真理的追尋以及痛苦的意義。文章中提出了真理與痛苦之間的關聯性,探討了人類對於真理的不斷追尋,以及在痛苦中尋找真理的心得。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直覺的知識,並且可以一睹內在的實相。 宇宙在這方面對我們每個人說話。靈魂或內在的自我並不是我們之外的東西,而是我們存在的媒介。「真理」不是從老師到老師、教會到教會,或管教到管教,而是從自我的內心找到。「宇宙的神祕」意識的親密知識,並不是深奧的真相而不可隱瞞。 這種信息對人來說就像空氣一
Thumbnail
系統排列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學習生命之道,而不只是為了解決眼前單一的問題。命運如宇宙般看似奧妙,但卻有其自然運行的道理。如日出日落,四季變換,生與死的消長變化,其智慧皆是生命之道。人也是宇宙中的一份子,人的良知也如宇宙般雖看似奧妙,卻有著平衡與補償,得到與失去..等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面對無物,人無法忍受空白。然而,尋求填補真理的慾望,反而使人感到空虛,唯有從內心懷疑,才能走近真理。
世界 現實總不盡人意,不完美是人生的寫照。但追求完美是人之所願。夸父追日般,人總是充滿理想又不切實際,所以總是處於操煩之中,窮極一生也不知道在追求什麼,卻又怕東怕西,綁手綁腳。而有時面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又讓一切都顯得毫無意義。但現實就是實在嗎?金剛經有云:「ㄧ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如夢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這篇討論探討了人類對真理的追尋以及痛苦的意義。文章中提出了真理與痛苦之間的關聯性,探討了人類對於真理的不斷追尋,以及在痛苦中尋找真理的心得。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直覺的知識,並且可以一睹內在的實相。 宇宙在這方面對我們每個人說話。靈魂或內在的自我並不是我們之外的東西,而是我們存在的媒介。「真理」不是從老師到老師、教會到教會,或管教到管教,而是從自我的內心找到。「宇宙的神祕」意識的親密知識,並不是深奧的真相而不可隱瞞。 這種信息對人來說就像空氣一
Thumbnail
系統排列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學習生命之道,而不只是為了解決眼前單一的問題。命運如宇宙般看似奧妙,但卻有其自然運行的道理。如日出日落,四季變換,生與死的消長變化,其智慧皆是生命之道。人也是宇宙中的一份子,人的良知也如宇宙般雖看似奧妙,卻有著平衡與補償,得到與失去..等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面對無物,人無法忍受空白。然而,尋求填補真理的慾望,反而使人感到空虛,唯有從內心懷疑,才能走近真理。
世界 現實總不盡人意,不完美是人生的寫照。但追求完美是人之所願。夸父追日般,人總是充滿理想又不切實際,所以總是處於操煩之中,窮極一生也不知道在追求什麼,卻又怕東怕西,綁手綁腳。而有時面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又讓一切都顯得毫無意義。但現實就是實在嗎?金剛經有云:「ㄧ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如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