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人生啊!」哲學,從事於人類生命徹底解決的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哲學,它只是一種將整個生命融會在最純粹方法中之尋求與思考,以及從事於人類生命徹底解決的工作。

假如哲學只是一種高深而難懂的知識,那就只成了一種大學講堂裡的工作了。在我而言,它毋寧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在默默中尋求神聖可能的工作。所以這要讓一切具有向生命尋求徹底解決,並具有充分純粹思考能力的人,認真而無聲息地齊聚到這一個神聖的殿堂裡來工作才行。因為哲學固然不是一種情緒,同樣地,它也不只是一種知識的講述,它只是一種將整個生命融會在最純粹方法中之尋求與思考,以及從事於人類生命徹底解決的工作。

人活著,當他所有的經驗,匯聚到某一飽和程度的時候,我們自會發現,在人的存在中,將必然會出現一種被逼迫似地傾向於神聖的要求。因為除此之外,在宇宙中再也沒有其他更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事物了。也許這種追求,它渺茫而不可及,但是比起我們所追求過的其他事物來,其真實度事實上要高得多。

因為一切屬於神聖之追求的基礎,恰恰好就建立在一切我們所經歷過之真實的非真實性上。於是從這裡我們才逐漸地懂得了,那一切屬於上天之燔祭的宗教事物。因為它不是別的,正是那一個比一切不真實,稍微真實一點的事物罷了。假如不是這樣,那麼世界上還有什麼事物,教我們活著,並令我們追求些許滿足的事物而繼續存在著?

也許有一種人,生來就是上天的燔祭,否則他怎會那樣如何忍受一切屬於地上的事物?尤其當他活得愈久,愈知道那些屬於人之更真實存在的內涵之後。他之無法在地上找到一個完全安身的地方,是一個事實;因為在他的心靈中,真正存放的,只是純粹、完美、愛、孤獨、理想、超越與一切令人動心、感奮、並藉以靈感而昇揚之生命與人類的大事。他為了要活在活裡,寧願忍受那些受限於身體,所必帶來之如死一般的煎熬與痛苦。

*

我們一定要承認,人都難免有軟弱的時候。我們懼怕孤獨,希望有我們所喜愛的人來陪伴,或滿足一些情感上的要求,甚至有時我們竟然也會覺得,那種要求與滿足,在生命中也應該是重要而必然的事。其實,假如我們真正能有一顆清醒而寧靜的心,同時更能認識那種我們費了千辛萬苦,才獲得的創造的成果,不論它是精神的、藝術的、哲學的、宗教的,甚至我們也能以沉凝而深遠的心懷,深切地把握著其中屬於生命與靈魂之真正不移的意義,這樣面對了我們每天認真如宗教般的工作與生活,比起那些為了獲得一時滿足,或又因此連帶而來之衝突、矛盾、不智或懊惱之現實事物來說,無論如何我都應該對我自己有所把握與抉擇了。

當我們的心情不能自由自在而豐滿著時,那就是我們必須尋求外在安慰的時刻了。但當我們又發現,人從外在的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尋到任何真正的安慰時,那就是我們必須逼迫自己,去尋求那絶對而非現實的世界了。
所有這一切,都只在我們內在的深極裡,在那兒自然而默默地進行著。所以只要我們在裡面活得愈久,我們就會清清楚楚地知道,有時我們是再也沒有辦法,向任何人去解說我們「那種」心情的存在和內容了。於是我們開始學習著,去撫觸那些屬於絶對的問詢、探訪、訴說及獨自的問答,或神聖的會晤去了。

唉!人生啊!當我們在現實中感到絶望時,我們自會在我們默默的心底裡,發現我們業已和另一個神秘而不可知曉的事物,是再接近不過了。

假如人活著,是一個真正專心的人,那麼他除了專心一意於他自身內在的生命之外,是再也不遑他顧了。

*

開始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把自己的靈感,與獲得了成果的心情告訴別人,讓別人一同來分享。但是早晩有那麼一天,當我們發現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獲得理想,真實而具體地說給人家聽時,我們反而會安心地,在一個無人知曉之處,和一個不可知的對象,進行著人性中必然的探問與對話,而步入了經驗與智慧契合的境界。

假如說人在生活中還能體驗到些什麼,那還不都是在孤獨與寧靜中,以一種專一而不旁騖之心,想要尋求到那種確切不移之信心於萬一嗎?當一人安心而冥思時是如此,當一人的心中,充滿了那種嚴謹之肅穆之情時也是如此。甚至當我們面臨了所有有關於哲學或宗教之事物時,也沒有一次不是在那種默無聲息之寧靜與孤獨中,尋到了一切屬於生命與宇宙尋求之真正活力的。

在我讀一本哲學著作時,時常被其中深遠的意圖感動著。至於其理論上那些形式方面的漏洞,無論如何都不是什麼至關緊要的事。因為我們讀哲學著作,使我們獲得啟發的,並不是那些形式的理論,而是理論背後所隱含著的精細而深遠之企劃的心靈。或者我們說那就是智慧吧!假如我們閱讀一本哲學著作,並不能獲得這些,恐怕不是那本著作有問題,就是自身去觸及或接受的方式與能力有問題了。

假如人果然能超越於自身日常生活的俗務之外,他就會像是突然間從一種極端的痛苦中甦醒過來一樣,看著眼前的每一樣事物,幾乎沒有一物不是美麗的。說起來,這可真是人的生命中,一件天大的收穫啊!

(以上內容節錄自本書)

raw-image

《一個人的哲學:九卷》

活著,就是一種哲學。
認真活著且思考,就是個人的哲學實踐。
一個「人」的哲學,也是一個「人的哲學」,一個人的哲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的沙龍
65會員
122內容數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2023/08/04
電影,並不是我作為哲學家或批評家所依賴的對象。我和它的關係,是一場相遇和差距的遊戲,並且得以經由三個記憶來勾勒。它們實際上總結出三種差距的類型,而我試圖在其中談論電影:在電影與藝術之間、電影與政治之間、電影與理論之間。
Thumbnail
2023/08/04
電影,並不是我作為哲學家或批評家所依賴的對象。我和它的關係,是一場相遇和差距的遊戲,並且得以經由三個記憶來勾勒。它們實際上總結出三種差距的類型,而我試圖在其中談論電影:在電影與藝術之間、電影與政治之間、電影與理論之間。
Thumbnail
2022/05/27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Thumbnail
2022/05/27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Thumbnail
2022/05/20
人類文明自古以來(約新石器末或更早),若具體言之,並和今日文明相關(或直接相關)者,應以陶器文明為主(距今約7,000 年或更早)。於此期間,我們可清楚地找到此古文明中,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此即前文所提及之: 神話、文字、logic。 形式遞增,存在遞減。
Thumbnail
2022/05/20
人類文明自古以來(約新石器末或更早),若具體言之,並和今日文明相關(或直接相關)者,應以陶器文明為主(距今約7,000 年或更早)。於此期間,我們可清楚地找到此古文明中,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此即前文所提及之: 神話、文字、logic。 形式遞增,存在遞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生哲學,這個深邃的領域,旨在探究人生的意義、價值和目的。 它引發了無數的思考和探索,並提供了思考人類存在、道德和倫理的問題的框架。 「人生哲學真的有必要嗎?我們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嗎?」 這正是人生哲學的重要性所在。 透過提問,讓我們一起探索人生哲學的意義。
Thumbnail
人生哲學,這個深邃的領域,旨在探究人生的意義、價值和目的。 它引發了無數的思考和探索,並提供了思考人類存在、道德和倫理的問題的框架。 「人生哲學真的有必要嗎?我們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嗎?」 這正是人生哲學的重要性所在。 透過提問,讓我們一起探索人生哲學的意義。
Thumbnail
哲學家多半是生命經歷過許多不如意或是無奈的人,經歷那些苦痛刺激他們去思考一些哲學問題,或許他們經歷的比別人要多得多,可以說他們比別人看得更清楚,尤其是這世界的一切。我似乎找到了一個規律,(快樂)》(不是如此快樂)〉(厭倦這個世界)》(遭遇重大問題)〉(受夠了,然後暫停工作)》(盲目的尋找)〉(找到一
Thumbnail
哲學家多半是生命經歷過許多不如意或是無奈的人,經歷那些苦痛刺激他們去思考一些哲學問題,或許他們經歷的比別人要多得多,可以說他們比別人看得更清楚,尤其是這世界的一切。我似乎找到了一個規律,(快樂)》(不是如此快樂)〉(厭倦這個世界)》(遭遇重大問題)〉(受夠了,然後暫停工作)》(盲目的尋找)〉(找到一
Thumbnail
何謂滿足? 許多人類之人生態度往往就是不強求 說的也許超級宇宙簡單 光出一張嘴劈哩啪啦。我也有這個天賦 有一段時間我陷入僵局 面對各種無法突破的問題 我走進深深淺淺各式各樣的沉思 很多時候不懂。也逼自己不要懂 萬一醒來發現是自己拖累自己。怎麼辦 沒人深切感受到我處在黑暗面 畢竟不是本身經歷過的種種
Thumbnail
何謂滿足? 許多人類之人生態度往往就是不強求 說的也許超級宇宙簡單 光出一張嘴劈哩啪啦。我也有這個天賦 有一段時間我陷入僵局 面對各種無法突破的問題 我走進深深淺淺各式各樣的沉思 很多時候不懂。也逼自己不要懂 萬一醒來發現是自己拖累自己。怎麼辦 沒人深切感受到我處在黑暗面 畢竟不是本身經歷過的種種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沒有想過自己人生存在目的人不會覺悟,因為從來不會對於生活上的一切感到厭煩,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應該活得很好,在物質上能夠獲得滿足,也許還是人生的勝利組,這樣的人無法在精神上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沒有想過自己人生存在目的人不會覺悟,因為從來不會對於生活上的一切感到厭煩,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應該活得很好,在物質上能夠獲得滿足,也許還是人生的勝利組,這樣的人無法在精神上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一道古老的命題橫亙在古往今來的所有哲學家之前:假如人類能夠窮盡自身智識的一切,並且將自身消融於這廣大的知識當中,是否就等同於在現世當中找到了「至福的救贖」?哲學作為一門經常要面對人類理知極限的學問,自然而然也會面對到這一將窮盡理知當作通往幸福道路的「實用」問題。
Thumbnail
一道古老的命題橫亙在古往今來的所有哲學家之前:假如人類能夠窮盡自身智識的一切,並且將自身消融於這廣大的知識當中,是否就等同於在現世當中找到了「至福的救贖」?哲學作為一門經常要面對人類理知極限的學問,自然而然也會面對到這一將窮盡理知當作通往幸福道路的「實用」問題。
Thumbnail
假如人活著,是一個真正專心的人,那麼他除了專心一意於他自身內在的生命之外,是再也不遑他顧了。 假如人果然能超越於自身日常生活的俗務之外,他就會像是突然間從一種極端的痛苦中甦醒過來一樣,看著眼前的每一樣事物,幾乎沒有一物不是美麗的。
Thumbnail
假如人活著,是一個真正專心的人,那麼他除了專心一意於他自身內在的生命之外,是再也不遑他顧了。 假如人果然能超越於自身日常生活的俗務之外,他就會像是突然間從一種極端的痛苦中甦醒過來一樣,看著眼前的每一樣事物,幾乎沒有一物不是美麗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