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 37《小屋》:從基督教中尋找自我和解的歷程

更新於 2021/01/16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大家有沒有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台劇呢?賈靜雯飾演的宋喬安帶兒子一同進電影院,自己因公離席時,電影院內發生了槍擊案,自己的兒子命喪黃泉。自那之後宋喬安就像變了個人,覺得是自己疏忽了才造成兒子死亡,便把自己封閉起來。《小屋》中的主角麥肯也經歷過一樣的事情。而這本書就是在談這趟療癒之旅,希望可以獻給我們身邊曾把自己困住的人。
不過這是本以基督教為主題撰寫,描繪著神的愛,也顛覆了某些基督徒對於神的錯誤解讀。但我自己不是基督徒,不會以基督教的世界觀療癒自己,對於書中好一部分聖經怎麼寫、神怎樣的說詞、分辨善惡只覺得乏味,更覺得...主角不是年紀挺大了嗎?想法還這麼中二?
所以在今天的閱讀筆記中,我打算以自己的視角來描寫這本書的重點。因為許多內容轉換到心理諮商或者其他宗教領域中還是通用!主角麥肯的療癒之路,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故事大綱

故事描述麥肯有天帶著三個孩子們去露營,較大的兩位去划獨木舟時翻船,麥肯跑去救他們,最小的女兒蜜思被留在岸上。等人都救上岸後發現...女兒哩?怎麼不見了?在四處詢問後發現它被人帶走了。一路追查,發現綁架蜜思的人是名女娃殺手,最後麥肯與警方尋線發現殺手帶著蜜思落腳在「小屋」附近。後來攻堅時在小屋裡頭的地板,發現蜜思被撕破且血跡斑斑的紅色洋裝。最後蜜思的屍體沒找到、兇手也沒找到的情況下,沒了進展。
這件事讓麥肯自責,覺得是自己的疏忽才會讓蜜思發生這種事。
這樣持續了三年,直到某天麥肯收到一封信:
如果你想聚聚,下周末我會去小屋。 ─ 老爹
隨後,麥肯就自己一人出發前去小屋。在天寒地凍裡,小屋看來一樣破舊,在他要離開時,周圍轉瞬間變得春暖花開,連小屋也都修繕好了。小屋裡頭有三個人,又或者說一個人、一位神 ─ 老爹、耶穌、沙瑞玉。透過跟他們在小屋附近聊聊,麥肯解開了他多年來的心結。
最後,他成功釋懷,與神同在。在上帝詢問他要留在這個美好世界還是回到原本的世界時,麥肯決定回到原本的世界,因為那裡還有他的老婆、小孩在等著他,他決定要改變以往的封閉,將愛與關懷帶給周遭的人。

小屋

先講講書名「小屋」。它取得很妙、譬喻得更妙。我想試著用完形治療理論來聊聊。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小屋」,小屋是不願回首的往事、也是心理狀態。外觀破舊、裊無人煙的小屋,外面颳起千堆雪,那是我們的未竟事務 ─ 不願意去處理、塵封在心底的傷痛。我們以為把它藏起來不去理會,它就不在了。事實上它一直都在,默默影響著你現下的生活、人際及與他人的互動。
書中比喻現實的小屋殘破不堪、上帝在的小屋方正俐落,形塑一種對比。在小屋中與上帝的談話,就是與內心自我和解的歷程。當我們走進小屋,覺察自己的抗拒、接受小屋是自己的一部份,重新認識小屋,裝修也好、上漆也罷,它才有變好的機會。完形治療認為不管什麼樣的過去、自己,都是我們的一部份。透過了解自己的內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使自己好轉!
另外,書中的「老爹」一詞也饒富趣味,當麥肯說出「老爹」時,暗示這個人是個足以信任、可以依靠的對象。從一開始不敢對神喊老爹到後來漸漸習慣,對於自己的原生父親也是從不認老爹到喊出「老爹,我愛你」。足足可見作者用字的份量。
扣除神學教義什麼的,書中的麥肯有三個重要的未竟事務:
家暴爸爸的陰影、對女娃殺手的執著、對沒照顧好蜜思的自責。
以下會從一些角度講講處理的方法與看待的視角。

自己

蜜思的死亡讓麥肯給自己無止盡的折磨,療癒的過程中我認為以下三點值得學習:
認知問題的存在
書中比較沒提及這一塊,畢竟隨著故事走讀者都會知道麥肯為蜜思之死而痛苦著。只是當我們在處理自己的問題時,一定要先知道自己被什麼樣的事情折磨著,折磨的原因又是從何而來
分身、找個人聊聊
能夠找個人聊聊當然對自己最好。與他人分享的自己痛苦時,別人光是傾聽而已就能夠有分擔的感覺。然而,像女兒被撕票麥肯很難像一樣難過的妻子說、朋友說,私心覺得會造成他們的麻煩,別人也難以回應這樣的巨慟,那麼試著跟自己聊聊如何?
《蔡康永的情商課》中也花了好幾篇描述分身術的好處。透過想像腦海中有另一個自己,他非常地理性、也願意聽你講話,你可以把自己最真實、最痛苦的想法講給他聽,他再理性回應你,透過自我對答能夠幫助我們減緩焦慮。喔!但是做這件事除非你很有想像力,不然把自己一個人鎖在房間裡做比較不會被當怪人。
活在當下
麥肯這幾年一直都活在失去蜜思的自責裡頭,反而更造成了別人的擔心。當你反覆想著「要是...要是...」、「如果...如果...」就會很容易陷入自我我幻想中。然而這些幻想只是你希望現實發生的方式,但現實本來就無法如你的意,讓原本是療癒的自我幻想反而變成了自我折磨。
解決辦法就是活在當下!或許需要一小段時間,但是人人都必需選擇接受現實。我們可以選擇不究責在自己或別人身上,因為悲劇會發生並不一定是誰的錯,事情發生了只能接受它,再來下一步是如何讓自己、周遭朋友的人生更好,這才是我們活下來的人要去努力的方向。

他人

應該標籤
麥肯想著上帝應該要懲罰壞人、上帝應該要幫助蜜思、上帝應該要讓世界沒有戰爭。對於不是基督徒的我覺得這些有點太多,畢竟上帝要怎麼懲罰個壞人?但是我覺得這裡可以談談「應該標籤」。如同在《蔡康永的情商課》所說,我們常希望可以控制事情、讓世界照著自己的想法走,幫外界貼上應該標籤。當外界沒有照做時,我們會感受到某些負面情緒。對於善惡?對於他人?我們已經太過習慣給評價,太過習慣貼標籤。試著接受對方就是這樣的人、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既然不能改變,那麼只能想想怎麼讓將來不再發生衝突而已。
合理化
這算是心理自我防衛機制之一,在書中有特別提到。麥肯為了不讓老婆擔心,所以獨自一人前去小屋,也不管有沒有危險或是當年殺手埋伏。然而選擇保密真的不會讓老婆擔心還是麥肯的一廂情願?站在旁觀者角度,我們一看便知,身為當事人時又能看得這麼清楚嗎?麥肯認為這是為老婆好,將其行為合理化了。但是真正不讓人擔心是你把話講明了,告訴別人你怎麼想這個問題,讓別人知道你的選擇跟後路,如果對方可以諒解你的話才是真正不讓對方擔心。
原諒
麥肯對於女娃殺手的陰影一直存在,認為對方該死。書中用「上帝愛著每個人」要麥肯選擇原諒。我一樣認為原諒是很重要的,但是跟上帝出發點不一樣。站在第三者的立場,蜜思死了、殺手逍遙法外,麥肯再怎麼自責、再怎麼不原諒對方,坦白說殺手也不痛不癢,那...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內心呢?我認同書中講的:
原諒並不代表遺忘或者就此相信對方,而是選擇擁抱這件事情
殺手固然做了壞事,但折磨我們自己沒有用,抓到兇手後再怎麼弄它蜜思也不會回來。原諒對方是表示我可以接受事情的發生,我希望別人會改進,讓同樣的事情不會再度發生。當然如果有些人要懲罰才會改,那該懲罰還是要懲罰!
真實看見對方
麥肯對於家暴爸爸的陰影一直都在,認為自己的爸爸是個爛人、自己才是好爸爸。「為什麼爸爸會家暴自己跟媽媽?」這是多年來麥肯心底的疑惑。直到了解到了爸爸的經歷、感覺到爸爸的性格才知道為什麼爸爸會有這樣的舉動,真實的看見爸爸的人生,會更能體諒他的選擇
坦白說我認為這沒什麼不好,只要這件事情沒有對自己造成傷害就好,因為書中麥肯早就已經離開父親,現在只是因為記憶在折磨自己,必須擁抱他。雖然人可能會出於自利而傷害別人,對方可能情有可原,但知道對方的人生又如何?難道對方就可以因此合理化他對別人的傷害嗎?我覺得還是應該要就事論事讓對方付出代價才行。
犧牲
蜜思最喜歡聽的印地安那公主的故事,內容說的是犧牲。之前某部落流行一場疾病,酋長的女兒聽信了某個人的預言,於是就跳下岩石將自己獻給大靈,之後全村子裡的人們病就好了。
蜜思,她不是一定要死。她是選擇用自己的死來拯救族人。
「那上帝會要求我跳下懸崖嗎?」
書中暗喻的是蜜思的死亡其實也是自己選擇的,她用死換來了大家的成長。呃...雖然怎麼想我都覺得很牽強,但總好過「對,你女兒就是無端被路人甲弄死的。」至少用犧牲聽起來比較安慰,不像是浪費生命。更重要的是,死亡這件事情就只是常態,但是當其冠上意義後,成為犧牲,人們從中學習成長,聽起來也就不一樣了。

關係

階級與制度用來區隔彼此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當一個人成為你的老闆後,你比較難和他成為你的知心好友?
如小標所述,人類為了要掌控別人,所以制定了階級,從古代的主人奴隸到近代的老闆勞工,都是階級用來區分了人。老闆要成為知心好友當然行,只是角色或階級制度讓雙方有著彼此對彼此的義務,所以雙方要花更多的心力去跟對方交朋友才行。
控制與順從,但我覺得溝通最重要
一樣在《蔡康永的情商課》裡面有說到,你想要的不是了解你的父母,而是寵你的父母,甚至有些事情不要了解太多更好。這樣做其實是想達到控制父母,讓父母順服。就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會希望他人可以順服自己,可以達成自己每一項要求,這樣就不會有紛爭了。但這是好的嗎?
想要控制對方會破壞關係,但對方都順從呢?相對應的你也要付出代價,對於老闆就是付錢給勞工,那對於別的呢?要是沒有給就會造成對方心生不滿,造成關係破裂。書中沒講但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有些話題或許沒辦法在一開始講得很明,但是你來我往兼顧雙方重視的點,在讓雙方都感覺被尊重的前提下,達成某種協議,我覺得對雙方最好!
用動詞連結而非名詞中斷
關係的建立來自於動詞,不管是要求、唱歌、打針、聊天,都是跟別人建立關係,但名詞卻會讓連結中斷。名詞封住動詞,限制動詞應該如何如何,對行為給出評價。不好的評價更是破壞關係的殺手
書中舉了 response 跟 responsibility、期許與期望兩個例子。甲對乙抱有期許,所以甲跟乙會互動連結關係,但是甲對乙有期望,表示甲要去評判乙,這種「應該標籤」會破壞雙方關係,一旦乙沒有達成甲的要求,甲會不爽。但如果原本就沒有應該標籤呢?只是甲單純希望乙去做某事,而非對成果有所批判,那麼雙方只會感覺彼此的生命是連動的。
回頭看第一小點的制度。制度是個名詞,不管是方便好管理、有個派頭可以炫耀、決定誰要為事情負起責任,背後潛藏的意義都是角色以及我們預期的「角色責任」。完完全全的名詞化,這也正是制度會傷害人的原因。

結論

一開始看到麥肯與上帝在對話時,麥肯認為蜜思的死都是上帝的錯。我有點傻眼,覺得麥肯跟本只是想找代罪羔羊吧!因為麥肯找不到兇手,不知道找誰出氣,只能怪在根本沒看過的神身上,再加上基督教灌輸神是全能的、神愛所有人的概念,也才會讓他有這樣的反應。雖然...本書最後走向也是朝這方向走......
劇情聊著聊著,在286頁劇情峰迴路轉,直接嚇到,我差點以為這本書要變神作了。但是沒有,最後十頁內還是做了個簡單的收尾。除了可能我國文不太好覺得翻譯書讀起來不順以外,整體內容可圈可點。治療歷程令人動容,我更讚嘆作者的隱喻方式。像是書中麥肯被耶穌要求走上湖面,從原本的不敢、遲疑、嘗試、接受、釋然、視為常態,這些都是巧妙地暗示著他與神之間的信任關係在過程中如何被築起。
這本書因為要寫閱讀筆記所以快速讀了第二遍。當以全知的視角在閱讀時,書中標楷體特殊字的意思都有了解答:真的、為你好、一定,責任......許多字在鋪陳時,帶有更深一層的含意。建議如果你們真的有看這本書的話,可以快速地翻閱第二遍,會有著些微不一樣的感受。
如果你是基督徒的話,我會推薦你看這本書。你不是基督徒的話...可能會像我一樣邊看邊翻白眼,整本書滿滿基督教的說教意味。當然我並不是想要詆毀宗教,畢竟宗教多年來都具有教化意義,只是對於現代人而言,每個人的知識量、對於人際的處理與想法透過資訊的交流我想是不那麼食古不化的。
P.S. 讓我偷靠北個,書中的幫忙寫推薦序的人感覺有一大票都沒看,翻幾頁就寫下推薦序。有些書有這個問題,但這本書也太明顯了好嗎?找一堆不太想看這本書的大牌人物來宣傳真的很尬......
今日行動
你懶地看書嗎?直接看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小屋》《The Shack》
作者:威廉.保羅.楊Wm Paul Young
出版社:寂寞出版社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3會員
16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喝吧! 的其他內容
# 36《蔡康永的情商課》1+2:為自己而活的人生! 情商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指人際關係的好壞。蔡康永將其分成:陽光、微風、水滴。陽光是「明白」、微風是「剛剛好」、水滴是「慢慢來」。這篇筆記中江蕙介紹明白與剛剛好的互動在人際互動中是怎麼回事!你想提升人際關係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 35《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1+2:你曾覺得自己是濫好人嗎?你曾有自傷、自殺的念頭嗎?你感覺活到累了嗎?你覺得隨時隨地都在忙著應和別人嗎?如果你有這些症狀應該打 1995 生命專線 (誤)。開玩笑的!但是如果你有上面這些問題,我一定會推薦你看這本書!陪你一起打抱不平!
# 33《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獻給人際關係不好的你一本輕鬆小品。之前看到 Google Map 的時候我常在想,我們會給店家打分數,那人呢?我們也會對人打分數嗎?這個分數是怎麼打的呢?,或許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會為別人打上分數,只是我們不跟別人說而已。而這本書就是在討論這些數字怎麼來的!
《邊緣人格:以愛為名的控制,被恐懼的綁架人生》 敢愛敢恨、能夠無話不說、控制慾又超強,你身邊有沒有這樣子的人呢?那他們就有可能是這次要討論的主題 ─ 邊緣型人格疾患的患者! 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嗎?那就跟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 36《蔡康永的情商課》1+2:為自己而活的人生! 情商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指人際關係的好壞。蔡康永將其分成:陽光、微風、水滴。陽光是「明白」、微風是「剛剛好」、水滴是「慢慢來」。這篇筆記中江蕙介紹明白與剛剛好的互動在人際互動中是怎麼回事!你想提升人際關係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 35《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1+2:你曾覺得自己是濫好人嗎?你曾有自傷、自殺的念頭嗎?你感覺活到累了嗎?你覺得隨時隨地都在忙著應和別人嗎?如果你有這些症狀應該打 1995 生命專線 (誤)。開玩笑的!但是如果你有上面這些問題,我一定會推薦你看這本書!陪你一起打抱不平!
# 33《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獻給人際關係不好的你一本輕鬆小品。之前看到 Google Map 的時候我常在想,我們會給店家打分數,那人呢?我們也會對人打分數嗎?這個分數是怎麼打的呢?,或許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會為別人打上分數,只是我們不跟別人說而已。而這本書就是在討論這些數字怎麼來的!
《邊緣人格:以愛為名的控制,被恐懼的綁架人生》 敢愛敢恨、能夠無話不說、控制慾又超強,你身邊有沒有這樣子的人呢?那他們就有可能是這次要討論的主題 ─ 邊緣型人格疾患的患者! 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嗎?那就跟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很快的又到了年底耶誕趴的時後,1996年12月21日,Area 6 四會在台中富王大飯店辦了Joint Xmas Party ,看看帥哥美女們瘋狂的樣子。當晚的重頭戲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無可否認的,當晚的焦點人物是落在Beast的 Monica身上,她扮演了魅影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火勢蔓延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 夜深人靜的,竟從姜然的卧室,一路燒到了御醫其樂融融的自留地。 當大美人在他房門外擊鼓鳴冤時,周醫生嘴裡叼了半隻梨,正低喘著欣賞會員專區裡的高清佳作。 他已過而立之年,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講究內外兼修。
目的是想在《叛神軍團》後寫第二個長篇奇幻的戰鬥故事,所以在世界觀的設計上花了很多功夫,絕不少於前者。故事的切入點在勇者擊退大陸上的惡魔後,留下「聖光石」給國家軍,建立騎士團保護人類,自己卻一直隱居於西方的惡魔大陸,秘密訓練十二名弟子,代替自己去完成使命。
Thumbnail
    錯過了《一屍到底》上映時的熱潮,卻在之後於影音平台上2度觀賞該作,2次相隔約1個月,看完有相當不同的想法。因為錯過了第一時間的院線,難免就避不開看到、聽到了一些人的討論,也就在觀看之前,對這部片的形式有了些基礎的認識。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很快的又到了年底耶誕趴的時後,1996年12月21日,Area 6 四會在台中富王大飯店辦了Joint Xmas Party ,看看帥哥美女們瘋狂的樣子。當晚的重頭戲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無可否認的,當晚的焦點人物是落在Beast的 Monica身上,她扮演了魅影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火勢蔓延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 夜深人靜的,竟從姜然的卧室,一路燒到了御醫其樂融融的自留地。 當大美人在他房門外擊鼓鳴冤時,周醫生嘴裡叼了半隻梨,正低喘著欣賞會員專區裡的高清佳作。 他已過而立之年,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講究內外兼修。
目的是想在《叛神軍團》後寫第二個長篇奇幻的戰鬥故事,所以在世界觀的設計上花了很多功夫,絕不少於前者。故事的切入點在勇者擊退大陸上的惡魔後,留下「聖光石」給國家軍,建立騎士團保護人類,自己卻一直隱居於西方的惡魔大陸,秘密訓練十二名弟子,代替自己去完成使命。
Thumbnail
    錯過了《一屍到底》上映時的熱潮,卻在之後於影音平台上2度觀賞該作,2次相隔約1個月,看完有相當不同的想法。因為錯過了第一時間的院線,難免就避不開看到、聽到了一些人的討論,也就在觀看之前,對這部片的形式有了些基礎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