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人類學營】為何如此官僚?進入國家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如何/為何在官僚中做田野】呂欣怡(台大人類系)2019/8/28
一、官僚定義:田野工作者如何界定官僚?
概念層次和經驗層次的辯證、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辯證。
(一)概念層次的官僚
韋伯所謂bureaucracy,在科層制之下,每個部門有固定負責的職務(official duties)。權威從上而下分布在不同層級(hierarchical order)。每個行動者之所以能被指派任務是因為經過一定的訓練、具有一定的資格,而這個資格的認定也是依法而來(specialized qualification)。官僚組織也重視規則和文書檔案的保存(written rules and files)。
《規則的烏托邦:資本主義的金融化》中,Davie Graeber以「全面的科層化」描述這個世界,儘管許多人批判科層組織繁複造成無效率,但Graeber認為自由市場不斷擴張它的勢力,而藉由科層制來確保它的運作。
(二)經驗層次的官僚
包含大型公司組織、宗教團體…..
二、官僚民族誌的貢獻
(一)馬林諾斯基式的典型田野場域:
1. 清楚的內外界線與成員資格
2. 共享的「文化」規則
3. 清楚的社會空間、社會關係與社會互動
(二)官僚民族誌帶來甚麼
一旦克服程序障礙(繁瑣的申請程序)和心理障礙(刻板印象),可以觀察到很多東西:
1. 實作邏輯:非正式、共享的潛規則。並非隨機,往往扣著交情,卻不是非理性,而是高度結構化,呼應著特定社會邏輯和道德經濟。例如早年沒有經過高普考卻握有大權的黑官,如空降的政務官會找信任的人進來
2. 個別官僚的能動性:一定程度的裁量權;執行速度;開會通知要寄給誰
3. 官僚體制的物質配置(material arrangement)是很好的田野觀察切入點:
(1) 官方文件
(2) 傳播的基礎設施
4. 官僚與社會的互動介面(interface):挑戰國家-社會的二元對立。內部運作和外部社會力的互動,如說明會。尤其現在強調參與式決策,可以是社會形成的場域。
三、以官僚為田野──個人經驗與既有文獻的參照
(一)1990年代社造初期的宜蘭縣文化中心
1. 文化治理的轉型期:「微型國家」的成形,如Ferguson & Gupta談到的垂直分化(verticality)和encompassment。
2. 想法、思維的跨界流動與採借:
(1) 出國觀摩「藝術節」,學習以外國的方式來推廣本土文化(呂:尚未能理論化這個現象)
(2) 以「計畫」為補助的單位
3. 社區官僚化的開端:文書作業、審計文化、社區協會辦公室與「社區」隔離,成為相對自主的官僚體系。
(二)2014-2017環評委員會
就像進入異文化要來了解異文化的規則,例如學習怎麼開會,氣勢來自語氣(例如講話低沉、咬字清晰、語助詞少)和對法規的了解。不只是把職務做好,還要展演如何把職務做好
1. 參與式的環境治理:官僚與民間的共構,而非二分。文資、環工等相關專業。在人類學的觀點,環境的每一個面向是相互連動,而非切割,環評委員卻是14個領域分別審議,將問題化約、技術化。專家使用常民語言來表達所觀察到的現象,輔以其專業,更能在不同領域被接受。
2. 不統合(incoherent)的官僚部門,如何以政府之名集體協作?
例如一塊海域,海面、海中生物、海底地質、海上建築…都歸不同部會管。雖然常被批評開發主義,但對政務官來說,事實上各部會最重視的不是經濟或環保,而是不要被告,所以會去注意其他部會對法令的解釋。Matthew Hull在Government of paper: The materiality of bureaucracy in urban Pakistan這本書中論及文件在官僚體系運作的重要性,確保誰看過、表示過甚麼意見。
【官僚研究是人類學的健身房】郭佩宜(中研院民族所)
母親為台中州廳稅務局員工,負責工程受益費業務(鐵路經過、地價上漲)。青年時代打工整理牌照稅單,覺得朝九晚五打卡的工作很無聊。最近感興趣的研究領域是官僚治理,研究國家怎麼運作的。
James Scott《反穀》這本書質疑了從部落社會到國家的必然性,認為國家是官僚體系的機構,其中賦稅制度是很重要的一環。
  人類學家很晚才開始研究官僚,因為不夠「異文化」,即使到異文化需要跟當地的官僚打交道,也會被認為是背景,而在本文化的官僚則會被認為是煩人的日常。再者,需要尋找適當的語言來談論,例如小說或民族誌的形式。
  人類學家怎麼開始研究官僚、生產關於官僚的知識?人類學傳統是go native、互為主體,但對於不是那麼認同的對象又要克服心理障礙。以健身房為比喻,在健身房裡總是重複同樣動作的鍛鍊,非常辛苦。但又是很根本的。
*解碼官僚的健身房器材:
1. 象徵:Michael Herzfeld在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Indifference (1991)這本書裡面探討為何人坐到辦公桌後面就變得敵意、冷漠,背後的社會結構根源是前現代的宇宙觀,例如kinship, lord….形成我與他的畫分,對於異己冷漠。但他是從討厭官僚的人去討論,而非官僚內部的視角
2. 機構文化:官僚是民主和市民社會的起源,殖民者以暴力建立官僚制度,獨立後仍存有殖民的遺緒;municipal safe word(?)利用修辭技巧避開衝突
3. 日常生活routine:重新看到身處在官僚中的「人」
4. 社會語言學分析:Bureaucratic Speech: Language Choice and Democratic Identity in the Taipei Bureaucracy (Anya Bernstein, SUNY Buffalo Law School)
5. 物質性:囤積與整理、Paper Fetish、文件字體和版面的美學、公文的一生,日常物質的權威感
6. 量化技藝:審計、評鑑、指數,把政治問題轉成技術問題,還有Publichood,如人權、財政紀律、透明度…
*小心運動傷害(研究倫理)
1. 秘密性
2. 創意的方法
3. 上級和下級對田野調查者的觀感不同
*未來研究方向
1. 社會生活的官僚化
2. 官僚勞動:身體、情緒…
Q1-1韋伯說官僚是增加效率,但明明是減低效率?
呂:不太可能不接受官僚,但官方程序的存在保證了某種程度的公平性
郭:到了一定程度的規模,就會形成官僚制度,帶來秩序感、可預測性(儘管可能是假象)
Q1-2官僚與法律的關係?「依法行政」?
郭:比起法律,官僚處理得更多是「規則」的問題。解嚴後不久國外研究者認為台灣是strong state, weak law。在台灣社會裡面,例如都市規劃的分區,也無法如此嚴格執行,例如在住宅區開餐廳。但公務員又需要藉「依法行政」來自我保護。公務員對於法律的概念在不同情境也有不同。

Q2-1如何看待「補助」這個現象?
呂:
郭:越來越多人知道怎麼抓keyword、寫願景藍本。
Q2-2公聽會和說明會無法真實表達訴求。委員會中的差異性與趨同性為何?及對政策執行的影響?
呂:環評其實頗受社會力的影響,未必站在開發者的一方,而是扮演中間者的角色。但的確這些會議存在的問題
郭:因交涉對象和業務性質而異。以某文資保存會議為例,...
Q3-1軍隊的督導文化和營區作業...把資料藏到士官長房間,
Q3-2公文塔的訊息,是誰在看(知不知道紅藍夾的區別)
Q4-1馴服,權力體系
Q4-2誰會進入法律體系被規範
呂:理性的牢籠,治理的規則與縫隙
郭:行動者具有能動性的選擇
Q5:穀倉效應提到的破除穀倉例子在台灣官僚體制中的可行性與努力?
呂:個人的行動是有用的,例如黑官每天中午一起吃飯,那是不同路徑。其中有一個承辦人把計畫申請當社區教育的機會,會到還沒開發的社區去跟他們談有哪些錢可以申請,告訴居民資源與管道。因為她其中一個績效指標是新開發多少社區,所以達到一種良性互惠的效果,讓文化補助的錢不集中在某些明星社區
郭:換位思考、全貌觀,打破本位主義,是人類學家的sense,政務委員本來就該做這些事。有幫助的小技巧:例如公部門諮詢案子,為何難推?其實只是需要蒐集新的資訊,避開不敢碰的區域。因為我對這個部門很了解所以知道會碰到的問題。
Q6-1:官僚語言、情感展演之習得?
郭:用對方的語言讓對方聽懂,說服以達成目標,是一種情感勞動,因為要控制聽到某些荒謬發言的情緒
Q6-2:國外的東西何以在本地取得合理性
呂:contingency以不同的思維及社會利益如何在不同的歷史時刻結合,不同行動者的考量。台灣建國的國際正當性,與中國治理性的區分,引入外援(歐洲治理技術)與中國區分
Q7:對審議民主的期待與走向
呂:當公開透明也變成績效指標:幾天上傳、點閱率、直播…
yj
yj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