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快的速度(五天)讀完了
《為何建制民族誌如此強大?解碼日常生活的權力遊戲》,更加確信這是未來會想嘗試的研究方法跟方向。Dorothy E. Smith發展的建制民族誌
從「常民」的斷裂經驗出發,爬梳人們在體制內的體驗是否遠離現實而變得荒謬、不合理;透過文本的分析,描繪人們是如何被組織起來、互相協作,讓整個體制得以運作。
建制民族誌書寫庶民的歷史
建制民族誌以常民的斷裂經驗作為立足點,「常民」的概念就讓我想起康旻杰老師曾在剝皮寮分享當時文資保存的運動,他說:
「因為歷史是壟斷的、匿名的,決定歷史如何書寫的人都必定帶有主觀價值判斷,那關於『那些不會被寫進歷史』的庶民們的歷史又該由誰來書寫呢?或者,是誰來決定誰的歷史有價值呢?」
與其翻譯為「常民」,或許「庶民」更為貼切。我喜歡建制民族誌以庶民為書寫主體就在於,可以對抗主流的歷史框架,找出那些不被看見的工作、邊緣化的人、失聲的人的樣貌,藉此建立主體性。
在每個體制背後必然有其意識形態,在意識形態面前往往會變成二元對立的情況,也就是「符合/不符合」。這樣的結果容易將不符合的部分排除、忽略,只關注符合意識形態的部分,於是某些人就可能逐漸消失在歷史之中,成為隱形或透明的存在。
建制民族誌將經驗脈絡化
由於人始終是整體性、完整性的存在,當我們的經驗或情緒被歸納時,代表某種切割,會造成不連貫以及斷裂的感覺。
「研究者看到很多不同的經驗後,這時要抗拒一般、傳統質性研究把經驗加以類型化的傾向。研究者不是要拆解每個經驗,相反地,而是要保存完整每個經驗,往前與往後追溯這些經驗是鑲嵌在怎樣的工作流程中。完整聽見婦女的聲音是建制民族誌從女性主義出發的研究立場,因此歸納不是建制民族誌的分析策略,將經驗脈絡化才是建制民族誌詮釋經驗的分析策略。」P.20
建制民族誌將人們的經驗脈絡化,跳脫體制的視框作出新的詮釋,我覺得是一種貼近真實的作法。體制作為集體社會的運作原理,具有標準化、格式化的效果,也就是Smith所說的建制語言。當人一旦進入體制之中,必然無法保有自己的完整性而選擇妥協,曲身進入體制,變成體制的形狀。
「在立法過程中,法律學者、女性主義者、社會學者、受侵害的主體等人透過不斷的討論與產製論述來建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的定義,這些法律名詞都具備史密斯所說的空殼性質,法律名詞的內涵須由第一線工作者填入,將主體經驗裁剪為符合法律定義的建制類屬和文本後方能啟動一系列的建制工作。」P.452
以上述的書摘為例,法律作為體制的一種展現,屬於非連續性的存在,在「有罪」與「無罪」之間找不到中間的灰色地帶,是善惡分明的體制。當人的主體經驗進入到法律時,勢必會受到切割,以便符合法律的程序進行,於是斷裂也就此發生。如此妥協、被切割的過程也被理解為「客體化」,也就是人本身及其經驗成為被體制處置的客體,眾人犧牲自我主體性投入體制,以體制為主體使其順利運作。
文本是體制的殖民手段
在建制民族誌的世界裡,文本佔有重要的地位,因爲文本被視為支配的關係的媒介,包括所有的表格、文件、手冊等,人們透過這些文本「被啟動(activated)」,成為體制和支配關係的一部份。
「文本之所以厲害就在於其作用是無遠弗屆的,只要文本存在,它的作用就會存在。因為表格文本中欄位是預先設計好的,對於要填什麼、不用填什麼都已經透過欄位清楚地呈現出來,讓表格文本的閱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要以填寫者的角度思索與猜想文本上被提帶要填寫什麼。讀者在閱讀文本時其實不只是『閱讀』,而是跟文本產生了對話關係,被迫要取捨、重整、組織與編寫自己的經驗,以符合『文本』所要的。」P.144
反過來說,體制正是以文本這項工具作為媒介在支配、殖民,將特定的意識形態植入,使人的行為模式、心理認同都能按照體制所預設的一樣。書中舉了不少例子,像是:家暴防治網絡、照護工作、大學KPI指標等,我自己還想到軍隊也是貫徹體制支配關係的群體之一。
建制民族誌的方法厲害在於,探尋「體制面的預設」與「真實面的主觀經驗」之間的落差,也就是所謂的斷裂經驗。探尋斷裂經驗不只能指出體制的不合理及荒謬之處,更能夠使處在體制內的個體產生批判意識與距離,從體制內解放而擁有自己的主體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我覺得是一種「從殖民中解放」的過程。
區分是治理的手段
很巧的是,建制民族誌作為一種解殖的途徑,正好能與「mean」的概念互相補充,成為強大的反思工具,以自我主觀經驗為權威去檢驗體制是否合理,這也很符合Rogers的精神。
「建制民族誌之所以難是因為,它的要求與我們的學術訓練與本能相衝突。學術訓練讓我們習慣,甚至偏好使用既定理論與概念來解釋我們所看到的現象。因為這樣比較有學問、符合學術資格。但既有理論與概念在建制民族誌看來,都可能是既有權力結構的複製機制。」P.8
為什麼說與「mean」概念互補呢?從上述的書摘來說,我認為建制民族誌爬梳體制的原因之一是,當人進入體制時,自身經驗會不斷被歸類、切碎、不再完整,進而發生斷裂。更根本地說,區分、歸納出「概念」的過程本身即是「mean」,建制語言經過如此區分、歸納後,成為標準化、排列整齊、有系統的結構。
「從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觀點來看,專業能力足與不足即是一種區分,而區分除了是治理的手段之一,更是進行分類、標記其個別性、貼上身份標籤,產生自我知識及意識而歸屬某一身份,是個體主體化的歷程的重要推手。」P.91
治理我們的究竟是什麼呢?支配我們的究竟是什麼呢?表面上員工受到主管監督,背後可能有更龐大的意識形態在治理整個體制。人的經驗和主體性是如何被體制塑造成特定的模樣?又是如何在體制的預設和期待中妥協、扭曲?這都是建制民族誌的批判意識與方向。
成癮作為支配個人的體制
建制民族誌將「體制內的實踐」與「個人主觀經驗」互相對照,以找尋兩者之間的落差與斷裂,發現不合理或矛盾的部分,藉此對體制批判、產生進步空間。我認為體制在本質上是一種集體習慣,也就是經過長時間累積而成的固定行為模式。同樣的,以放大縮小的原理來看,我想到對於個人層次而言,成癮也是長期的習慣與模式,可以被視為一種「個人的體制」:自己的行為模式、 心理狀態都會受到成癮的支配、殖民。
若把成癮視為支配個人的體制來看,以建制民族誌的方法會探詢「成癮狀態下的經驗」與「真實經驗」之間的落差,也就是斷裂經驗。我想是每個人都曾有過那樣的斷裂經驗:成癮到某個程度後,有時候會失去成癮行為原本的快感,只為了做而做,落入形式化的成癮行為。
把成癮的概念放進來一起討論,對於組織和體制而言,建制民族誌是解殖的方法,也是檢視「是否有成癮」的方法,能夠幫我們從體制中拉出批判意識和距離,同樣的,在個人的成癮行為中,我們也能透過這樣的斷裂經驗找出自己行為模式中的不合理、矛盾、荒謬之處,達到個人的解殖。
結語:斷裂是必然的產物,保持動態而不異化
「建制的人為實在(artificial realities of institutions)與日常生活中的人們真實經驗之間的斷裂是無可避免的,它們是從真實經驗轉換成以建制語言來代表真實的過程中的必然產物。」P.96
綜觀書中的每個例子,我覺得要找出斷裂經驗並不困難,因為斷裂無所不在。體制、制度作為一種集體的習慣,久而久之會趨向僵化,當具有動態性、流動性的人進入其中時,當然會偏離真實而產生落差。因此,我覺得發現斷裂只是第一步,重點在於後設認知與修正的能力,這也是建制民族誌作為「政治倡議者民族誌」被賦予的期望。
既然斷裂現象為必然的產物,那麼如何去鬆動、拉近斷裂的裂口是最重要的事,無論是在個人或體制層面,我覺得都可以用「成癮」的概念去理解和詮釋。從這個角度來說,要解決成癮問題雖然很困難,但仍然可以帶著創傷知情的態度去面對。建制民族誌所謂的斷裂經驗,在成癮和創傷的世界裡同樣可以被驗證:對個人來說,創傷是某種程度上與真實自我失去連結;對體制來說,斷裂是某種程度上與人們的真實感受失去連結。
儘管要改變龐大的體制非常困難,要改變個人的成癮也並不簡單,但建制民族誌提供了一種視野去解構體制,試圖找出體制背後的意識形態,梳理每個人在其中的主觀體驗,檢視兩者的落差(也就是斷裂的程度)。
如同書名的副標題「解碼日常生活的權力遊戲」,建制民族誌解碼了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權力關係、支配關係,讓人產生批判意識去反思或反抗體制的不合理之處。這樣的過程不只幫助體制進步,個人也得到解放、解殖,成為更具有主體性和後設認知能力的個體。
我很喜歡建制民族誌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建立批判的立足點,也就是以人們的真實經驗、主觀經驗作為參照,這和我過去接觸貧窮議題、社會議題的方式很接近,也就是跳脫理論框架去檢視人的主觀感受。另外,這樣的精神也和Rogers的「將體驗視為權威」非常符合。
「對我而言,體驗本身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效度(validity)的準繩就在於我自己的體驗。任何別人的觀念,以及我自己的觀念,都比不上我的體驗那麼有權威。為了發現真理,我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返回到體驗之中,而這麼使我逼近真理的過程和我之成為我自己的過程是一樣的。」《成為一個人》P.28
「我的體驗並不是因為不會犯錯而具有權威性,相反的,乃是因為它正在體驗層級的最底層可以不斷地用新的、基本的方式去檢查它而然。正因此故,體驗即使經常有失誤或會犯錯,卻永遠都是開放的,以迎接必要的修正。」《成為一個人》P.28
就如Rogers理念所說,為了將主觀體驗視為權威和行動準則,人在最好的狀態下會是流動、動態、不斷修正的。同樣的,在面對較僵固、缺乏彈性的體制時,該如何保持自己的動態性、完整性和真實,是建制民族誌訴求的。若把體制或組織視為一個人來看,第一線工作者的位置將會擁有最靠近真實的體驗,因此應該視之為權威之一。
人的特性始終是動態的、流動的,在我們進入體制的同時,我們也進入了集體習慣的洪流之中,若無法保持彈性並且不斷從體制中解殖,那麼自己的主體性終究會被沖淡,最後淪為異化的個體。
閱讀書摘
講座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