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整理的人生魔法》:亂中求勝,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時序即將進入2021年,我們又到了回顧、盤點自我人生與重新出發的時間。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一本好書,是
提姆.哈福特所撰寫的《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
在當今這個把整理術奉為圭臬的年代裡,居然有人出書宣揚《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這究竟是作者故意唱反調,還是有其理論基礎呢?這個有趣的書名吸引了我的目光,花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把作者宣稱寫了五年的這本書看完了。
本書作者
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是《金融時報》資深專欄作家、BBC廣播節目主持人,也是牛津大學納菲爾社會科學院訪問學者。他的著作如《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等,在全球銷售近百萬冊,授權近三十種語言,堪稱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經濟學作家之一。
提姆.哈福特花了五年的時間做足功課,不但引經據典,也用他的妙筆生花詮釋了井井有條的生活未必讓我們離成功更近,而混亂無序甚至更能激發創意。
看完這本書,解答了我的一些疑問:好比我懂得各種數位工具的運用(甚至還寫過數位工作術專欄,也開過相關課程),但為何自己的電腦桌面還是時常堆積一堆文件檔案?明明我也知道環境整潔的重要性,但怎麼每次收拾好之後,沒多久自己的桌上又堆滿了一堆書?
其實,「亂」是有道理的。提姆.哈福特說
桌子總是亂糟糟的人,給人的第一印象也許是很沒有效率的,但其實不然!反觀那些擅於整理環境,也樂於把桌面淨空的人,卻很可能不知不覺地囤積了更多的雜物。如果混亂是我們的天性,那麼比較好的作法也許不是排斥它,而是找出妥善的相應之道。
就好像書中引用研究生產力的專家曼恩(Merlin Mann)的說法,他告訴我們在一個變化快速的世界中,如果要井然有序地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很可能會讓人陷入緩不濟急的困境。
曼恩的意思是說,與其為了整理而傷透腦筋,倒不如把心力放在實際行動上。以我們每個人都時常使用的電子郵件為例,你還會執著於幫不同的來信者或主題設立專屬的收件匣嗎?其實,只要善用關鍵字搜尋,即可快速找到想要查閱的信件了。
《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顛覆了社會大眾對生活方式的認知,也讓我們從整理癖中得到解放。
為了追求更高效的生活,我們看過很多書、聽過很多演講,也學會了隨時做筆記、寫日程表,甚至列出冗長的待辦清單,只為了把文件歸檔,培養所謂的「好習慣」。很多人以為如此這般的刻意練習,加上有明確目標的計畫,就能讓我們離成功更近一些。
但提姆.哈福特也引述魔幻寫實大師波赫士的真知灼見,如果大家想要輕易地將這個世界分門別類,那終究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要知道,若想把現實世界裡的東西逐一分類,往往很難兼顧條理與邏輯。
提姆.哈福特在書中,引用了大量的科學研究與實證結果,無非就是告訴我們不需要畏懼混亂,也不用隨時繃緊神經去維持表面的整潔與秩序。有時候學會擁抱混亂,甚至主動去製造混亂,更能激發出創造力。甚至當我們不那麼急切去追求功成名就的時候,成功反而離你我更近了。
閱讀這本書,宛若透過作者的視角來看許多人的精采故事。從傑若、大衛.鮑依、柯比意再到賈伯斯,我們可以從風格迥異的不同人身上,學習到各種有趣的人生哲學,以及他們用以改變生活的無序力量。
一如《時代》雜誌對本書的評論,「本書要旨不在批評近藤麻理惠及其整理術,也不是為了替囤積雜物辯解。與其說作者歌頌混亂,不如說他找出真正的創意來源。」
看完
這本書,我跟大家分享幾個自己的感悟。首先,自己終於可以放下不必要的堅持,鬆口氣,坦然地與混亂的天性為伍;其次,透過作者的建議,學習如何從亂中求勝,甚至是偶爾主動製造一些混亂,藉此提高工作效率。最後,當然是從井然有序和循規蹈矩的傳統禮教中自我解放,進而找到一種更適合自己創作與成長的生活節奏。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原本就擅長整理,那很好,請繼續保持這個良好的習慣唷!但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偶爾會陷入混亂的場景;那麼,不妨從今天開始,換個角度自我省思一番吧!
《不整理的人生魔法》是一本值得放在案頭的好書,遇到瓶頸的時候就翻閱一下,或者把它當成一本故事書,那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