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瘋子哥哥跟金主弟弟:《梵谷兄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這篇《梵谷兄弟》的讀後心得文第一次發表在讀墨Readmoo的閱讀最前線,現在我搬回自己家。利益揭露一下:下面的書名都有做連結,點這些連結去買書,我會得到訂單金額3%的回饋~)

小時候我對文生.梵谷的第一印象,居然不是來自美術史讀物,而是家裡一本歷史很悠久的心理學科普書,叫做《頭腦的祕密》。在這本部分彩色印刷的漂亮書籍裡,文生.梵谷跟哥雅、孟克並列,是某種「精神病藝術家」的代表——所以從一開始,我腦袋裡的文生.梵谷就貼了個「狂人」的標籤。而從八〇年代末開始,好幾幅梵谷畫作在拍賣場上以驚人天價賣出,報導中不免三番兩次提到畫家生前窮愁潦倒,完全仰賴慷慨友愛的弟弟西奧接濟,完全體現了某種「死後才得到賞識」的苦命藝術家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與媒體曝光,讓我長年以來有種「我其實已經很熟悉梵谷」的錯覺,但讀過《梵谷兄弟》以後,我才意識到我本來對他認識淺薄——而這本沒什麼廢話、厚達四百四十頁卻還相當好讀的傳記,是個很好的起點。

作者黛博拉.海莉曼一直以來主要的寫作對象是青少年與兒童,但我閱讀的時候其實沒特別覺得在讀一本「青少年」讀物,因為作者沒有明顯刻意降低文字難度迎合目標讀者,也沒有企圖避開各種不「體面」的事實——好比說梵谷兄弟都跟性工作者有往來,文生曾經長期跟一位賣淫為生的女子同居,西奧到頭來是死於他未婚時嫖妓感染的梅毒。另一方面,梵谷生命中的某些戲劇性事件,很容易讓人忍不住想加以渲染,在這方面,作者的筆法很克制,把重點放在實際有紀錄可查的事實上,而不是隔空替他做診斷,這讓初接觸的讀者有機會避免先入為主之見——對,梵谷的精神狀況肯定有些問題,但沒有人能夠超越時空阻隔,鐵口直斷他就是某某症;如果先斷定他就是有這個或那個疾病,所以才會做了這個那個、畫了這個那個,我想那有過度詮釋的危險。這本書就避開了這個危險。

所以說,對於這本書的筆法與氛圍,我想最貼切的說法就是清晰乾淨,就像筆觸清淡的水彩畫——雖然某些情境描寫肯定包含作者的想像(「進入青春期之後,西奧有時會陷入憂鬱。這種現象從他小時候就開始了嗎?或許他沉默寡言是因為悲傷」),但屬於想像補充的部分很容易辨識出來(作者行文時就已經明示或暗示),不至於讓我邊讀邊擔心虛實混淆。

raw-image

而我原本對「瘋狂素人畫家梵谷」的模糊概念,其實有很多是錯誤的腦補⋯⋯好比說,我根本不知道他小時候是個好學生,懂得多國語言,剛進入古皮爾畫廊工作時表現很好,曾經在不同國家工作,如果不是因為原因不明的宗教熱忱,讓他的人生開始轉向,誰知道呢,古皮爾畫廊現在說不定會叫做梵谷畫廊?文生大半的繪畫技巧,雖然確實是自學加上拼命練習而來,但他不是我以為的孤僻鬼,除了高更以外,他還有很多畫壇好友。至於西奧,我本來只當他是個無怨無悔的金主,然而書裡明白點出他對藝術的獨到眼光與知識、比哥哥更廣泛的工作經驗,讓他能夠誘導哥哥的發展方向——好比說不斷勸哥哥用色明亮點、再明亮點!雖然此書的重點並非深究梵谷畫作在整個藝術史與藝術理論上的重要性,還是有稍微帶到這些畫作的發展脈絡,所以對相關理論一竅不通的讀者,看了以後也會很有收穫——好比說,我下次再看到〈食薯者〉的時候,就不會只看到畫裡的人為何長得很超現實了。

套用某種俗濫的比喻,這對兄弟就像光與影,彼此映襯,很多方面都有奇妙的相似性,像是他們災難性的感情生活:鍾情於不可能的對象,對於遭遇不幸的落難女子有著飛蛾撲火般的偏好,源頭似乎是某種方向錯誤、過度發達的耿直善意。以如今的眼光來看,他們這種講不聽的強力追求方式簡直是夢魘,讓人想起這些年來看到的恐怖社會新聞——所幸(?)到頭來這對兄弟主要傷害到的人,就是他們自己。文生為了沒有回報的愛燒傷自己的手,救活了愛他卻抑鬱到想服毒自盡的女人,跟摯友爭執後莫名地割下自己的耳朵,最後用槍自殺(作者順便講了關於這兩件大事的另類理論,雖然不太可能為真,卻很有意思);西奧支持了哥哥一輩子,在哥哥亡故之後短短數月,就因為梅毒入腦先失去理智,再失去性命,留下愛妻稚子(他們沒有被傳染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兄弟兩人小說般的人生結局,在作者節制的筆法下真的被呈現得劇力萬鈞(所以說,很建議大家自己從頭到尾讀,去感受一下),不過讀完以後,我覺得還意猶未盡。所以完食《梵谷兄弟》之後,我就去借了某本深入討論梵谷與高更的論著,該書作者用了超多精神分析說法來詮釋梵谷的種種行動,多到我有點擔心詮釋會不會淹沒事實⋯⋯這時候我就覺得,有先讀個《梵谷兄弟》打底,實在是太好啦。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賴,值得鼓勵,那就請你拍拍手,讓我賺點Likecoin~註冊一般Liker不用花錢,最多可以拍五下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ydee-avatar-img
2025/03/12
最近也在想梵谷幸好有個agency弟弟這件事,然後就看到這本書的介紹,真有趣,列入書單,感謝!
avatar-img
想跟現實接軌的李靡靡的沙龍
1.3K會員
183內容數
我決定把我寫的同人文/衍生文都丟過來這裡!通通都是BL。偶爾會有不屬於任何地方的原創文。
2022/03/06
昨天深夜看完《時代革命》,走出戲院的時候,我其實是很驚訝的。我驚訝的是,這些香港人雖然面臨離散與牢獄之災,他們對香港的未來還抱著希望;這部紀錄片裡雖然揭示了許多過去與現在還在持續的黑暗,卻不是結束在絕望之中。一開始我想的是,情況這麼糟,怎麼還有辦法撐著不絕望?
Thumbnail
2022/03/06
昨天深夜看完《時代革命》,走出戲院的時候,我其實是很驚訝的。我驚訝的是,這些香港人雖然面臨離散與牢獄之災,他們對香港的未來還抱著希望;這部紀錄片裡雖然揭示了許多過去與現在還在持續的黑暗,卻不是結束在絕望之中。一開始我想的是,情況這麼糟,怎麼還有辦法撐著不絕望?
Thumbnail
2022/03/03
拜友人之賜,在上片前一天晚上看到了試映。我得說,我很喜歡這個新版蝙蝠俠。雖然可能不像諾蘭版那樣漂亮工整,台詞打磨到字字珠璣,但演員們的演出水準都很高,從主角到反派配角們全都很強,作為主軸的連續謀殺謎團(幕後主使者的全盤意圖到底是什麼?)也有足夠的強度,讓觀眾一路從頭跟到尾,快三小時也不覺得長。
Thumbnail
2022/03/03
拜友人之賜,在上片前一天晚上看到了試映。我得說,我很喜歡這個新版蝙蝠俠。雖然可能不像諾蘭版那樣漂亮工整,台詞打磨到字字珠璣,但演員們的演出水準都很高,從主角到反派配角們全都很強,作為主軸的連續謀殺謎團(幕後主使者的全盤意圖到底是什麼?)也有足夠的強度,讓觀眾一路從頭跟到尾,快三小時也不覺得長。
Thumbnail
2020/10/17
話說我前一陣子終於補完全部以後,又繞回來從頭看起。現在回想起來,我當年第一次跟著出版進度看的時候,是在第四集脫落的,但其實是因為第三集的劇情對我就打擊太大了。 以下有第三集劇透。
Thumbnail
2020/10/17
話說我前一陣子終於補完全部以後,又繞回來從頭看起。現在回想起來,我當年第一次跟著出版進度看的時候,是在第四集脫落的,但其實是因為第三集的劇情對我就打擊太大了。 以下有第三集劇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18年4月,我曾自助旅行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其中最讓我期待的其中一個景點就是梵谷博物館。我所知道的梵谷,是個窮困潦倒且長期患有抑鬱及躁鬱症的畫家,但看完梵高(梵谷):窮困?偏執?狂躁?割耳的怪物?影片解謎後,才知道原來梵谷也跟我們一樣,只是迫切地想追尋愛與自我的普通人。
Thumbnail
2018年4月,我曾自助旅行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其中最讓我期待的其中一個景點就是梵谷博物館。我所知道的梵谷,是個窮困潦倒且長期患有抑鬱及躁鬱症的畫家,但看完梵高(梵谷):窮困?偏執?狂躁?割耳的怪物?影片解謎後,才知道原來梵谷也跟我們一樣,只是迫切地想追尋愛與自我的普通人。
Thumbnail
因為高中時期在圖書館的因緣際會,與余光中所翻譯的《梵谷傳》相識,從此,梵谷在我內心的地位便不同於其他畫家。
Thumbnail
因為高中時期在圖書館的因緣際會,與余光中所翻譯的《梵谷傳》相識,從此,梵谷在我內心的地位便不同於其他畫家。
Thumbnail
關於梵谷,似乎有一種流行的想法,是梵谷的弟弟西奧默默給他力量,才讓這個窮倒落魄的藝術家,彷彿在生命的流沙之中,抓住一根足以救命的樑。 這樣的想法,讓西奧成了梵谷背後最重要的那個男人,可是在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梵谷奇蹟」背後,其實有個更重要的人物。她的名字叫喬安娜。
Thumbnail
關於梵谷,似乎有一種流行的想法,是梵谷的弟弟西奧默默給他力量,才讓這個窮倒落魄的藝術家,彷彿在生命的流沙之中,抓住一根足以救命的樑。 這樣的想法,讓西奧成了梵谷背後最重要的那個男人,可是在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梵谷奇蹟」背後,其實有個更重要的人物。她的名字叫喬安娜。
Thumbnail
每個人一定都聽過梵谷這個名字,但卻不是每個人都瞭解梵谷的故事。在我拜訪聖雷米Saint-Remy-de-provence精神療養院之前,我對梵谷的瞭解,僅止於《星夜》畫作,殊不知在這片藍色星空下,流動的抑鬱氣息,是如何深深的重擊在梵谷的心裡,以至於最後拿起的不再是畫筆,而是手槍…。
Thumbnail
每個人一定都聽過梵谷這個名字,但卻不是每個人都瞭解梵谷的故事。在我拜訪聖雷米Saint-Remy-de-provence精神療養院之前,我對梵谷的瞭解,僅止於《星夜》畫作,殊不知在這片藍色星空下,流動的抑鬱氣息,是如何深深的重擊在梵谷的心裡,以至於最後拿起的不再是畫筆,而是手槍…。
Thumbnail
「至於我自己,我得說我對此一無所知。但看見星辰讓我作夢,簡單得一如地圖上代表城鎮鄉村的黑點令我作夢。為什麼,我問自己,天穹中點點星光會比法國地圖上的點點遙不可及?」
Thumbnail
「至於我自己,我得說我對此一無所知。但看見星辰讓我作夢,簡單得一如地圖上代表城鎮鄉村的黑點令我作夢。為什麼,我問自己,天穹中點點星光會比法國地圖上的點點遙不可及?」
Thumbnail
(這篇《梵谷兄弟》的讀後心得文第一次發表在讀墨Readmoo的閱讀最前線,現在我搬回自己家。利益揭露一下:下面的書名都有做連結,點這些連結去買書,我會得到訂單金額3%的回饋~) 小時候我對文生.梵谷的第一印象,居然不是來自美術史讀物,而是家裡一本歷史很悠久的心理學科普書,叫做《頭腦的祕密》⋯⋯
Thumbnail
(這篇《梵谷兄弟》的讀後心得文第一次發表在讀墨Readmoo的閱讀最前線,現在我搬回自己家。利益揭露一下:下面的書名都有做連結,點這些連結去買書,我會得到訂單金額3%的回饋~) 小時候我對文生.梵谷的第一印象,居然不是來自美術史讀物,而是家裡一本歷史很悠久的心理學科普書,叫做《頭腦的祕密》⋯⋯
Thumbnail
梵谷曾寫下:「在眾人的眼中我是誰?一個無名之輩、一個無足輕重、令人不愉快的一個人。」電影跟著郵差兒子阿爾曼德到梵谷死前所待的小鎮,企圖解開這個在他的時代被視為瘋子的畫家的死亡之謎。
Thumbnail
梵谷曾寫下:「在眾人的眼中我是誰?一個無名之輩、一個無足輕重、令人不愉快的一個人。」電影跟著郵差兒子阿爾曼德到梵谷死前所待的小鎮,企圖解開這個在他的時代被視為瘋子的畫家的死亡之謎。
Thumbnail
極度需要信仰時,我會出去畫星星。 ——文森梵谷 青翠綠的田園風景環繞、配上微風徐徐似的巴哈平均律C大調前奏曲;坐在魔幻的樂音中,望著從地面螢幕延伸到幾尺高的璨爛星夜;震懾於最後凌亂的麥田,群鴉在一聲槍響後猖狂飛起,如此沉浸式的體驗,加倍實現了梵谷亟欲透過畫作呈現給我們的,他眼中世界的本質之美。
Thumbnail
極度需要信仰時,我會出去畫星星。 ——文森梵谷 青翠綠的田園風景環繞、配上微風徐徐似的巴哈平均律C大調前奏曲;坐在魔幻的樂音中,望著從地面螢幕延伸到幾尺高的璨爛星夜;震懾於最後凌亂的麥田,群鴉在一聲槍響後猖狂飛起,如此沉浸式的體驗,加倍實現了梵谷亟欲透過畫作呈現給我們的,他眼中世界的本質之美。
Thumbnail
最近剛好一直看到「梵谷」相關的事,例如:日本動畫-柯南電影【業火的向日葵】、《梵谷爺爺》( 適合小學小朋友的故事集)、【梵谷:星夜之謎】動畫電影【梵谷:在永恆之門】電影⋯⋯等,原來喜歡梵谷的人很多! 用GOOGLE的翻譯,寫了「梵谷」二個字,英文出現: Van Gogh Vincent 梵高·文
Thumbnail
最近剛好一直看到「梵谷」相關的事,例如:日本動畫-柯南電影【業火的向日葵】、《梵谷爺爺》( 適合小學小朋友的故事集)、【梵谷:星夜之謎】動畫電影【梵谷:在永恆之門】電影⋯⋯等,原來喜歡梵谷的人很多! 用GOOGLE的翻譯,寫了「梵谷」二個字,英文出現: Van Gogh Vincent 梵高·文
Thumbnail
猶記童年因為看了蜘蛛人一晚上做了惡夢,那個跟綠惡魔合而為一的男人撞破了窗戶,衝了進來,那是他媽的威廉達佛,在最初的印象,他似乎只有兩種表情,一種是恍惚、一種是邪笑,而這兩大表情適合極了這次他所扮演的梵谷,在本片中他如此說:「我就是我的畫作。」而梵谷的畫作,給人不安的感覺,為什麼?因為世人追求平靜。
Thumbnail
猶記童年因為看了蜘蛛人一晚上做了惡夢,那個跟綠惡魔合而為一的男人撞破了窗戶,衝了進來,那是他媽的威廉達佛,在最初的印象,他似乎只有兩種表情,一種是恍惚、一種是邪笑,而這兩大表情適合極了這次他所扮演的梵谷,在本片中他如此說:「我就是我的畫作。」而梵谷的畫作,給人不安的感覺,為什麼?因為世人追求平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