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主題:想探詢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緣由:為了過年回娘家吃飯的事情跟家人不愉快,往往為了大家的和諧氣氛,對於說話不經大腦容易挑起事端的家人,一直都扮演著和事佬或是受氣包,結婚有小孩後更重視言教,過年本來就是要和和氣氣的,但隨著小孩的成長,開始抗拒跟妯娌吃飯,細問之下,才知道大人慣性不經大腦同樣發生在跟孩子的對話裡已經造成傷害.過年遵循傳統本來就是合家歡樂,既然是這樣,便跟父母商量另約時間吃飯,爭執就此發生....
從小就努力討好父母,但是,不管如何做?父母永遠在親戚面前讚美弟弟妹妹,對她只有不斷的要求索取,只要不合心意的地方就到處說她的不是,反觀是爺爺奶奶,會護著她數落父母,所以,可想而知,她跟父母的關係就像是她小心翼翼的維繫著.
在孩子的世界很單純,過年吃飯可以說吉祥話拿紅包,應該是一個美好的印記.在孩子抗拒參加聚會的當下,這位媽媽很細心的詢問孩子的當時情況,很棒的是,她並沒有脅迫免強孩子去參加,而是詢問並能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決定,過年其實是很多人因為遵循傳統,但又有多少人對於這樣的場合從孩童時期的喜歡到最後的OS一堆.
這一次我使用的是靈氣淨化療法加上催眠探索療法
生命之中有很多你不知道的體驗等著你去發現,生命中有很多的美好等著你去挖掘,許多人的要求是因為他們只看到自己的需要需求,滿足自己的美滿假象,揭開後,裡面到底剩下什麼呢?過年雖然是個傳統習俗,講究的是孝道,代表一家的合樂那應該是開心的,如果是還可以應付的場面話那你也覺得還可以負擔那也無可厚非.如果,真的是壓力是不喜歡,請你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還好是娘家,還算好說好說,遵從你內心的選擇,我今天只是幫你抒發心靈壓力與引導你面對這個問題的自我覺察內心真正的想法,時間不夠,如果回去還是想來探尋你跟父母之間的關係,你在跟我約時間就好.
你的潛意識有累世的黑盒子記憶,她知道你面臨的狀況,我只是引導者,真正的答案都在你的內心,潛意識會根據你所要詢問疑惑的依照重要順序給你答案.這是我踏進療癒世界裡發現的,神奇的是,往往詢問的問題達案居然是解答問題中背後的問題.
另外,介紹一本書給你或者是你可以去網路搜尋相關文章,對你也許有啟發也許也會有不同的醒悟喔!那就是情緒勒索希望今天能療癒到你,也希望經過今天的歷程,讓你更能覺察自己內心的想法喔!祝福你擁有美好的一天!
不要再對我情緒勒索了!心理師:快避開會做出這6件事的人,重新替自己找回自由(
文章出處:按此)
在情感勒索的關係中,我們以(犧牲)自己的需要為代價,去關注別人的需要。通過對別人的讓步,我們為自己製造了一個短暫的安全假象,使我們得以棲身其中聊以自慰。我們避免了衝突和對立,但同時我們也失去了一個建立健康關係的機會。
——《情感勒索》作者蘇珊·福沃德博士
上周去看了最近熱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男主弗雷迪和助理保羅在暴雨中的最後對峙,很是激動人心。前情提要是弗雷迪的前女友前來看望他,告訴男主她懷孕了,並且誠懇地幾乎帶著乞求地勸他離開渣男保羅。
當弗雷迪終於幡然悔悟,命令保羅從他的生活中消失時,保羅威脅弗雷迪,說他手上掌握著弗雷迪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同性戀取向、私生活混亂、紙醉金迷……幸好我們的男主還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保羅,當然之後他還是付出了很大的輿論代價。
保羅的威脅伎倆,正是典型的情感勒索。它明確地傳遞出一個信息: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要求做,有你好看的。
什麽是情感勒索?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難以直接向別人提出要求,也會耍一些操縱的小把戲,比如說:「哎呀,要是有人把窗子打開就好了。」而不是說:「能請你把窗子打開嗎?」這些小把戲只要沒給雙方帶來不適,其實也無傷大雅。
而從日常的操縱轉變為極其有害的行為,有一條清晰的界限。即:「以我們的意願、健康和快樂為代價,不斷地利用操縱的手段來迫使我們妥協,滿足他們的要求,操縱就變成了情感勒索。」
因為情感勒索者深知我們有多珍視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了解我們的弱點,甚至熟諳我們心底的秘密。一旦他們自己的需求未被滿足,就會利用掌握的隱私來威脅我們,以讓我們妥協和讓步。
所以你會觀察到,情感勒索有6大典症狀
要求:勒索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向勒索者提出要求
抗拒:被勒索者認為要求不合理,感覺不舒服和抗拒。
壓力:勒索者對被勒索者施加壓力。讓被勒索者感到恐懼、內疚或者認為按照勒索者說的做,是自己的義務。
威脅:在遭到被勒索者拒絕後,勒索者威脅對方。如:分手。
屈服:為了緩解自己內心的焦灼(可能是恐懼、內疚和義務感帶來的壓力),被勒索者壓抑自己的需求,屈服於勒索者。
重覆:需求、施壓、屈服的關系模式奠定下來,並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這是因為「情感勒索者會釋放出厚厚的迷霧(FOG),來掩蓋他們的行為,因而幾乎不可能看出他們是如何擺布我們的。」FOG就是情感勒索者的勒索工具。
FOG代表的是:恐懼(Fear)、責任(Obligation)、内疚(Guilt)。
勒索者很擅長通過巧妙的方式喚起我們的這些內在感受,讓我們焦慮難耐、壓力山大,最終迫使我們屈服於他們的要求。
Fear:恐懼
你可以嘗試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我是不是害怕他們反對我?
2. 我是不是害怕他們生氣?
3. 我是不是害怕他們不再喜歡我、愛我,甚至會離開我?
如果有肯定的答案,那麽勒索者正是利用我們最深的恐懼作為威脅手段,讓我們臣服於他。其實這些恐懼早在嬰兒期就存在了,早期的無助感給嬰兒帶來被拋棄的恐懼。當成年人遇到情感勒索時,原初的嬰兒式的恐懼就容易被喚醒,讓我們在壓力之下不得不屈服。這是我們童年恐懼的成人版在上演。
這類勒索者常以懲罰者或者自我懲罰者的面孔示人。他們告知我們,如果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我們可能會要承擔何種後果,或者他們就會對自己做出什麽。
比如,「要是你想和我離婚,就再也別想看到孩子。」、「你要是離開我,我就去死。」
有時,他們也會帶上誘惑者的面具:「我可以給你幫助/金錢/事業/愛情……如果你按照我說的做……否則……」
誘惑者給予我們獎賞,但很明顯獎賞是有條件的,我們必須對他們唯命是從,否則就別想得到獎賞。
Obligation:義務/責任
勒索者強調自己因為他人而放棄和犧牲了多少,還會利用社會傳統、宗教信仰等的信條,強調別人應該感到對他們有虧欠。
這一招也常常被全身心撲在子女身上(而疏忽自我成長)的父母所利用,他們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向子女灌輸:一個好孩子應該陪伴在家人身邊;我為這個家做出了這麽多犧牲,你應該服從我。
勒索者把他們對我們的要求,轉換成了我們應盡的義務。
這是一種喬裝打扮的勒索,是一種強迫之下的責任感,等同於道德綁架。
而那些被責任和義務操縱的人,蘇珊形容他們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阿特拉斯神,用自己的雙肩扛起了整個天穹。
他們模糊了自己對他人所承擔責任的邊界,只記得要對他人盡心盡力,卻忽略了自己,他們的內心OS常常是:
1. 這是我欠他們的。
2. 他們為我做了那麽多,我不能拒絕他們的請求。
3. 這是我的責任。
Guilt:內疚
有一個例子揭示了「錯誤內疚心理」的形成過程:
1. 我打電話告訴媽媽晚上不能陪她一起吃飯了。(我的行為)
2. 媽媽不高興了。(別人因為我的行為而感到難過)
3. 我應該為媽媽的不高興負責。(迷霧出現了:我為此負全責,不管和我的行為有沒有關系)
4. 我感到內疚,因為我的行為讓她感覺到了被忽視。(迷霧出現了:我感到內疚)
5. 我推掉了所有其他安排,陪媽媽一起吃晚飯。(我願意做任何事情來補償,以讓我感覺到好受一些)
這個例子中的邏輯一推便倒:為什麽僅僅因為一頓飯沒有女兒陪伴吃,媽媽就會覺得自己被忽視而不高興?這應該是媽媽自身未解決的關系議題,而非女兒應全權承擔的責任。
但是勒索者釋放出的FOG太厚重,常常讓我們看不見這樣的邏輯漏洞,尤其當勒索者是我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時,我們內心的OS自動切換為:
1. 如果我不這麽做,我會感到內疚。
2. 如果我不這麽做,我會覺得自己很自私、沒有愛心、貪婪、小氣。
3. 如果我不這麽做,我就不是一個好人。
這類勒索者像受害者一樣,常喚起我們的錯誤內疚心理。讓我們覺得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就會受到傷害,而這是我們的錯。FOG,讓我們在最熟悉的關系里,迷失了方向。其實在我看來,與其說FOG是勒索者釋放的迷霧,還不如說它是我們內心的陰霾。是我們自己對被拋棄有深深的恐懼,認為自己有對別人負全責的義務,還有錯誤的內疚心理作祟,才讓我們更容易成為勒索者的獵物。
這可能有點紮心:明明我是被勒索的受害者,怎麽我還成了問題的始作俑者?
因為情感勒索,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交易,它是兩個人的「共謀」。
共謀,並不是說情感勒索由被勒索者而起,而是被勒索者在某些方面允許了勒索的发生。
作者在書中就總結了一些容易被勒索的人格特質:
1. 對認同的過分需求;
2. 對憤怒的強烈恐懼;
3. 為了獲得平靜的生活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息事寧人);
4. 傾向於對別人的生活負擔起過多的責任;
5. 高度的自我懷疑: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我們注定會賦予別人聰明和智慧。
這些特質中,無疑也可以看到FOG的影子:對不被認同、憤怒的恐懼,模糊的責任義務界限,以及對自我判斷的不確信造成的錯誤的內疚。
除了FOG這三個我們內心的“小辮子”以外,情感勒索者還常常用一些手段,讓我們背負上沈重的包袱,臣服於他們。比如:
1. 角色塑造:他們給我們貼上我們不願接受的標簽,貶低我們的品格、動機和自我價值,以此向我們施壓。「你真是個自私鬼!」「你太讓我失望了!」
3. 尋找同盟:如果一個人的勒索無法奏效,勒索者就會把其他家庭成員、朋友、權威等拉來當後援。當被勒索者關心的人、尊重的人都站在勒索者的同盟陣線前時,被勒索者會感到非常無力。
4. 反面對比:「為什麽你不能像……一樣?」有時候勒索者只需要講這樣一句話,就能讓我們感到自己的不足,讓我們焦慮、內疚,以致於向勒索者屈服,以證明他們錯怪了我們。
為什麽會有情感勒索者的存在?
作者坦言,其實「大部分的勒索者並不是惡魔,他們很少被內心的邪惡所驅使,相反他們是被心魔所驅使的」。他們有的可能有過不幸的童年,遭遇過重大損失,失去了情感依賴的人,成年後,他們依然對挫折敏感,無法面對失去。情感勒索者的內心充滿了恐懼、焦慮和不安全感。為了讓自己不再有被拒絕、被忽視、被拋棄的感受,他們以勒索者的身份讓自己處於看似強者、掌控者的地位。
作者曾經說服她的一位來訪者扮演咆哮式勒索者的角色,來訪者表示當她咆哮的時候,一點兒也感覺不到有力量,反而是感覺到害怕和無助,就像是有人要拿走她最心愛的東西,她只能以咆哮和尖叫的方式以不讓自己哭出來。
情感勒索,看似讓勒索者處於了上風位置,卻使得他們長久地墮入無明、混沌之中。更讓被勒索者的自尊被損害,健康快樂被剝奪,還喪失了關系中的安全感和親密感。
試想,當我們必須戰戰兢兢地和某人交往時,關係中還有什麽真誠和親密可言呢?
如何擺脫情感勒索?
為了徹底改變情感勒索的不良關系,作者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路徑。在我看來,這其中最有效的一條路徑便是:切斷熱鍵。
熱鍵,就像是我們內心的軟肋,與那些最能引起我們焦慮不安的感受聯系緊密:恐懼、責任、內疚。只要一按下這些熱鍵,情感勒索的行為模式(要求、抗拒、壓力、威脅、屈服、重覆)就自動運行。所以,切斷熱鍵,就有可能阻止情感勒索的模式一再上演。
切斷恐懼的熱鍵
1. 應對反對:梳理自己的價值觀,明確自己喜歡的、看重的那些價值是什麽。然後思考對方的價值觀是什麽,在兩者間清楚地劃出界限。
2. 應對憤怒:選擇一個平靜的時刻向憤怒者攤牌,告訴他們你不喜歡他們咆哮发脾氣,如果再吼叫,你就離開房間。或者在當下直接告訴對方,別叫了,平靜下來再談!
3. 應對改變:改變可能是分手、離婚危機等等。告訴自己,“危機並不等於危險,只要鼓起勇氣小心應對,危機也可以是個人成長和贏得更好生活的巨大機遇”。當你覺得一個人難以應對改變可能帶來的危機時,可以尋求心理熱線、心理咨詢、支持性團體或社群的幫助。
4. 應對拋棄:我們在愛的關系中感到被拋棄的恐懼,其實是我們童年恐懼的成人版。我們會覺得,要是被拋棄了,我們就活不下去了。要清楚地告訴自己:這只是我的幻象,不是事實!
切斷責任的熱鍵
責任感是我們從父母、學校、宗教、社會文化中習得的。邊界不清的責任感會讓一個人疲憊不堪。可以嘗試把別人對你的期望一條一條寫下來,比如:
即使讓我放棄我自己喜歡夢想,我也要滿足他們的期待。
只要他們打電話給我提出要求,我就會立刻照做。
寫完之後,再以「這有什麽道理……」開頭,把這些句子重寫一遍:
這有什麽道理,即使讓我放棄我自己喜歡夢想,我也要滿足他們的期待?
這有什麽道理,只要他們打電話給我提出要求,我就會立刻照做?
反覆地練習,讓被改寫的、全新的信念體系植入進你的思想里。順便提一句,中國精神分析師張沛超老師在一篇分析《盜夢空間》的文章中,就曾提出,我們很多的信念都是在無意識中被植入的。試想,如果意念能夠被植入,那也可以被改寫,以及,重新植入!
切斷內疚的熱鍵
當你覺察到自己的內疚時,可以通過問自己以下問題,來分辨你的內疚是正常的還是錯誤的:
你做過的或想要做的是惡意的嗎?
你做過的或想要做的是殘酷的嗎?
你做過的或想要做的具有虐待性嗎?
你做過的或想要做的涉及侮辱、貶低或者鄙視嗎?
你做過的或想要做的真的會損害別人的健康和快樂嗎?
當你的回答幾乎都是否定的,而你還是感覺到矛盾和不安——也就是你的內疚與你的行為很不相稱,那麽你的內疚很可能就是錯誤的或者被誇大的。
以上,與你分享。
願我們都能看清迷霧,撥開迷霧,重塑健康的人際關係。
責任編輯/連珮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