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真的好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不答應的話會怎樣嗎....

這種狀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只要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有可能發生,無論家庭、伴侶、朋友、職場。只要是有人際關係的狀況都一定深受其擾,我們不一定能夠完全忽略這種情緒上的困擾,甚至很有可能被深深影響。那,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當然,情緒勒索能以很多種方式存在,關鍵在於能不能即時發現自己正處在「被情勒」的狀況中。統整了網路上所歸納的六種情勒方式,接下來將配合這六種方式,分享我或在我周遭發生過的故事,或許能幫助你在每一個被情緒勒索的場景中能夠保持冷靜、並沈著的應對。

六大類情緒勒索

1.綁架
2.否定
3.暴躁
4.比較
5.培養
6.以牙還牙
相信很多人都有遇過以下狀況:
「我要你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為什麼就是不明白我的苦心?」、「我會害你嗎?」
以上是很常見的家庭、伴侶綁架式情緒勒索,長存於家庭和一段情感關係中,通常會是上對下的指責、謾罵。你我都知道,當親密的人與人(家庭、伴侶)之間溝通出現了階層關係,實際上是一件令人很不舒服的事情,更何況話語之間存在了這些元素。
當然了,關於我們要如何拒絕情緒勒索,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認知到這件事情正在發生。只要聽到以上的句構,你可以很清楚的認知到,你正在受到情緒勒索。

來自朋友的經歷

分享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的父親就是綁架式情緒勒索的典範,從小將孩子的路鋪好,認為自己做的就是正確,也是不可撼動的。當然了,他也將這些觀念深植在自己的孩子心中,造成了孩子在整整18年的人生中對命令不卑不亢,就算有想法也只能往肚子裡吞。朋友和我說起這段經歷時,內心是崩潰的。諷刺的是台灣卻是以自由著稱的國家,他卻在父親面前阻斷了發言的自由。深知這是對心理不健康的事情,他卻也無可奈何。久而久之,朋友漸漸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逢年過節長輩總會問:
「讀什麼大學啊?」、「什麼系啊?」、「未來要做什麼啊?」、「哥哥姊姊都是台大,你怎麼會考不上?」
相信他比任何人都討厭過年,理應覺得喜氣洋洋、家人團聚的時刻,對他來說卻地獄一般的難熬,拜年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很慢,跟長輩的應答也是煎熬的時刻,在他眼中的自己,是那麼可恨。在當時,朋友沒有想過自己要做什麼,這很令自己厭惡,但最令人厭惡的事情是,他面對父親的壓力、長輩的質疑,卻從未為自己發過聲,就這麼任由自己飽受周遭的摧殘,直到某天,朋友受不了了。
他對著父親、一切大吼,傾訴自己不想要這種生活,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規劃,不需要他們替他決定。
周遭的一切沈默了。
幸運的是,這一吼,吼出了家庭和諧。我聽了也覺得十分戲劇化,令人意外的是,家裡從父母到其他親戚長輩全都以為朋友是默認了他們的安排,對此沒有意見所以才總是一聲不吭。這樣資訊不對等的狀況就造成了朋友長達18年與家裡關係不和諧的人生,直到他終於講了出來,自從他發現,他對自己被安排的人生有意識地抗拒,他就不斷的、下意識慢慢封閉自己,這些心情誰也不說,不願意對任何人打開心房,甚至是當時的我也不願意談談。

後記

朋友的家庭狀況目前十分穩定,對親戚的反感近乎消失,與父親之間的相處也很和諧。一切的好轉在於:講出來
當你心裡感覺不舒服的時候,當你有話想說卻不敢說的時候,這些都是需要勇氣的,或許找一個你能夠信任的人談談能夠產生心境上的好轉,但想讓身處的狀況好轉,最終的選擇、決定權還是回到了你自己身上。你能夠鼓起勇氣為自己發聲的力度,決定了你掌握自主權的程度。像朋友的案例,他原先與家庭關係不好的原因在於,默認並且承受了來自父親的情緒勒索,你能說誰錯嗎?或許都有錯。
父親錯在使用綁架式情緒勒索的方式和孩子溝通,朋友錯在他連最親密的家人都不願意鼓起勇氣好好談談。
我可以理解朋友的處境有多艱難,也可以想像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的狀況或許更糟。但,我想說的是,請善待自己。這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陪你走得比自己更久,所以,請有意識地對自己好一點,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勇敢、嚴正的拒絕情緒勒索。當你將負面情緒埋在心裡,就不會有人會為你承擔你的所有難過悲傷,那終究是你自己要解決的事情。
給自己一份勇氣,能讓你面對任何的艱難,累了的話就休息吧,能量總是會有空了的一天。
給每一位深受情緒勒索困擾的你。
下一期將分享另一個有關情緒勒索的故事。

聯絡我

如果你願意跟我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願意找我聊聊你的狀況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
如果你有話想對我說
這是我的信箱:linna892000@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25內容數
人人都活在此刻,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的都將匯流於人生的道路上。感情、人際、家庭、職場的變遷總使人們心中匱乏。在洪流裡,與大家共同感受,與讀者持續創造屬於個人內心的烏托邦。 以自己的步調,開拓理想中的世界。 _凌娜_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疫情改變了曼青的生活,也拉近了她與父母的距離。從父親住院到日常照護,她用心守護父母的健康,也借助專業照護服務分擔壓力。透過專業的照服員,不僅減輕了家人的照顧壓力,也讓長輩獲得貼心與周全的照護,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如果不管是我爸還我媽臥病在床真的有人可以跟我做生命交易,我願意用我生命換取他們的生命和平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不是父母所擁有,不能被自私的剝奪生命。父母應該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減少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如運動、呼吸練習、冥想、良好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社交關係和培養興趣愛好來幫助孩子減壓。
今天跟一個朋友吃飯,談論著情緒勒索的一事, 她說著想跟父親一起過生日,但不願與會情緒勒索的母親一起, 沒想到父親說:「如果不一起那就不要吃了。」 這一二年來,偶爾的相遇,會聽到她提起父母的狀況, 講述她母親對於父親的權控,講述父親對她抱怨母親的行為, 換門鎖、砸車、一天24小時的緊密相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前陣子有則新聞說收入多少才算小康家庭? 結果每個網友都說原來小時候爸媽都在膨風! 我小時候爸媽可沒膨風喔! 老爸花在拍照洗照片的錢多到嚇死人! 如果不是家境小康! 我們家哪來那麼多可以回憶的相片!
Thumbnail
來我來說明一下我為什麼說國家沒有養我,來第一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資助我去念書的嗎,政府花錢讓我去念書的嗎,不好意思不是,是我爸媽花了上百萬成本讓我去念書學習知識,第二我從來都沒拿過政府的任何補助的金錢,我從來沒拿過他們從納稅人那裏薛來的錢,來補助我讀書,政府貪污都不夠了哪來的錢補助我念書。
早上我回家我兒子上樓來告訴我:奶奶和爸,不斷的用道德、情勒想要綁架他,要他聽話開車載他爸去豐原,上次台中行,我兒子就很抱怨了,今天又來一遭! 兒子跟我講,講對人了,我是專門對付這種人的~!我在這方面下過功夫... 我打給我先生,告訴他:沒門,自己想要去,自己處理,不要丟給別人,別人say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疫情改變了曼青的生活,也拉近了她與父母的距離。從父親住院到日常照護,她用心守護父母的健康,也借助專業照護服務分擔壓力。透過專業的照服員,不僅減輕了家人的照顧壓力,也讓長輩獲得貼心與周全的照護,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如果不管是我爸還我媽臥病在床真的有人可以跟我做生命交易,我願意用我生命換取他們的生命和平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不是父母所擁有,不能被自私的剝奪生命。父母應該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減少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如運動、呼吸練習、冥想、良好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社交關係和培養興趣愛好來幫助孩子減壓。
今天跟一個朋友吃飯,談論著情緒勒索的一事, 她說著想跟父親一起過生日,但不願與會情緒勒索的母親一起, 沒想到父親說:「如果不一起那就不要吃了。」 這一二年來,偶爾的相遇,會聽到她提起父母的狀況, 講述她母親對於父親的權控,講述父親對她抱怨母親的行為, 換門鎖、砸車、一天24小時的緊密相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前陣子有則新聞說收入多少才算小康家庭? 結果每個網友都說原來小時候爸媽都在膨風! 我小時候爸媽可沒膨風喔! 老爸花在拍照洗照片的錢多到嚇死人! 如果不是家境小康! 我們家哪來那麼多可以回憶的相片!
Thumbnail
來我來說明一下我為什麼說國家沒有養我,來第一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資助我去念書的嗎,政府花錢讓我去念書的嗎,不好意思不是,是我爸媽花了上百萬成本讓我去念書學習知識,第二我從來都沒拿過政府的任何補助的金錢,我從來沒拿過他們從納稅人那裏薛來的錢,來補助我讀書,政府貪污都不夠了哪來的錢補助我念書。
早上我回家我兒子上樓來告訴我:奶奶和爸,不斷的用道德、情勒想要綁架他,要他聽話開車載他爸去豐原,上次台中行,我兒子就很抱怨了,今天又來一遭! 兒子跟我講,講對人了,我是專門對付這種人的~!我在這方面下過功夫... 我打給我先生,告訴他:沒門,自己想要去,自己處理,不要丟給別人,別人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