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真的好累。」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不答應的話會怎樣嗎....

這種狀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只要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有可能發生,無論家庭、伴侶、朋友、職場。只要是有人際關係的狀況都一定深受其擾,我們不一定能夠完全忽略這種情緒上的困擾,甚至很有可能被深深影響。那,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當然,情緒勒索能以很多種方式存在,關鍵在於能不能即時發現自己正處在「被情勒」的狀況中。統整了網路上所歸納的六種情勒方式,接下來將配合這六種方式,分享我或在我周遭發生過的故事,或許能幫助你在每一個被情緒勒索的場景中能夠保持冷靜、並沈著的應對。

六大類情緒勒索

1.綁架
2.否定
3.暴躁
4.比較
5.培養
6.以牙還牙
相信很多人都有遇過以下狀況:
「我要你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為什麼就是不明白我的苦心?」、「我會害你嗎?」
以上是很常見的家庭、伴侶綁架式情緒勒索,長存於家庭和一段情感關係中,通常會是上對下的指責、謾罵。你我都知道,當親密的人與人(家庭、伴侶)之間溝通出現了階層關係,實際上是一件令人很不舒服的事情,更何況話語之間存在了這些元素。
當然了,關於我們要如何拒絕情緒勒索,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認知到這件事情正在發生。只要聽到以上的句構,你可以很清楚的認知到,你正在受到情緒勒索。

來自朋友的經歷

分享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的父親就是綁架式情緒勒索的典範,從小將孩子的路鋪好,認為自己做的就是正確,也是不可撼動的。當然了,他也將這些觀念深植在自己的孩子心中,造成了孩子在整整18年的人生中對命令不卑不亢,就算有想法也只能往肚子裡吞。朋友和我說起這段經歷時,內心是崩潰的。諷刺的是台灣卻是以自由著稱的國家,他卻在父親面前阻斷了發言的自由。深知這是對心理不健康的事情,他卻也無可奈何。久而久之,朋友漸漸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逢年過節長輩總會問:
「讀什麼大學啊?」、「什麼系啊?」、「未來要做什麼啊?」、「哥哥姊姊都是台大,你怎麼會考不上?」
相信他比任何人都討厭過年,理應覺得喜氣洋洋、家人團聚的時刻,對他來說卻地獄一般的難熬,拜年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很慢,跟長輩的應答也是煎熬的時刻,在他眼中的自己,是那麼可恨。在當時,朋友沒有想過自己要做什麼,這很令自己厭惡,但最令人厭惡的事情是,他面對父親的壓力、長輩的質疑,卻從未為自己發過聲,就這麼任由自己飽受周遭的摧殘,直到某天,朋友受不了了。
他對著父親、一切大吼,傾訴自己不想要這種生活,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規劃,不需要他們替他決定。
周遭的一切沈默了。
幸運的是,這一吼,吼出了家庭和諧。我聽了也覺得十分戲劇化,令人意外的是,家裡從父母到其他親戚長輩全都以為朋友是默認了他們的安排,對此沒有意見所以才總是一聲不吭。這樣資訊不對等的狀況就造成了朋友長達18年與家裡關係不和諧的人生,直到他終於講了出來,自從他發現,他對自己被安排的人生有意識地抗拒,他就不斷的、下意識慢慢封閉自己,這些心情誰也不說,不願意對任何人打開心房,甚至是當時的我也不願意談談。

後記

朋友的家庭狀況目前十分穩定,對親戚的反感近乎消失,與父親之間的相處也很和諧。一切的好轉在於:講出來
當你心裡感覺不舒服的時候,當你有話想說卻不敢說的時候,這些都是需要勇氣的,或許找一個你能夠信任的人談談能夠產生心境上的好轉,但想讓身處的狀況好轉,最終的選擇、決定權還是回到了你自己身上。你能夠鼓起勇氣為自己發聲的力度,決定了你掌握自主權的程度。像朋友的案例,他原先與家庭關係不好的原因在於,默認並且承受了來自父親的情緒勒索,你能說誰錯嗎?或許都有錯。
父親錯在使用綁架式情緒勒索的方式和孩子溝通,朋友錯在他連最親密的家人都不願意鼓起勇氣好好談談。
我可以理解朋友的處境有多艱難,也可以想像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的狀況或許更糟。但,我想說的是,請善待自己。這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陪你走得比自己更久,所以,請有意識地對自己好一點,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勇敢、嚴正的拒絕情緒勒索。當你將負面情緒埋在心裡,就不會有人會為你承擔你的所有難過悲傷,那終究是你自己要解決的事情。
給自己一份勇氣,能讓你面對任何的艱難,累了的話就休息吧,能量總是會有空了的一天。
給每一位深受情緒勒索困擾的你。
下一期將分享另一個有關情緒勒索的故事。

聯絡我

如果你願意跟我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願意找我聊聊你的狀況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
如果你有話想對我說
這是我的信箱:linna892000@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會員
    25內容數
    人人都活在此刻,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的都將匯流於人生的道路上。感情、人際、家庭、職場的變遷總使人們心中匱乏。在洪流裡,與大家共同感受,與讀者持續創造屬於個人內心的烏托邦。 以自己的步調,開拓理想中的世界。 _凌娜_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家境小康我爸媽在我小時候可是沒有膨風喔!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前陣子有則新聞說收入多少才算小康家庭? 結果每個網友都說原來小時候爸媽都在膨風! 我小時候爸媽可沒膨風喔! 老爸花在拍照洗照片的錢多到嚇死人! 如果不是家境小康! 我們家哪來那麼多可以回憶的相片!
    Thumbnail
    avatar
    飛火米
    2024-05-13
    某人說政府有養我資助我十二年義務教育念書學知識,爸媽養我資助我去念書的好嗎政府養我請拿證據出來我有記憶以來政府沒養過我來我來說明一下我為什麼說國家沒有養我,來第一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資助我去念書的嗎,政府花錢讓我去念書的嗎,不好意思不是,是我爸媽花了上百萬成本讓我去念書學習知識,第二我從來都沒拿過政府的任何補助的金錢,我從來沒拿過他們從納稅人那裏薛來的錢,來補助我讀書,政府貪污都不夠了哪來的錢補助我念書。
    Thumbnail
    avatar
    韓俊碩
    2024-05-06
    爸媽,你們真的讓我很受傷因為承辦人事先的提醒,我大致知道個案的狀況,但我在與他對話的過程中,幾乎沒有感受到他有什麼與常人不同的地方,只是,他一說話,就緊皺著眉頭,看起來很不開心。 他說他科大畢業一段時間了,一直很努力的找工作,但,有些工作職缺,他自覺有能力去做,媽媽卻認為他可以做更好的工作,為什麼要"低就",全盤推翻了他
    avatar
    職涯好朋友~墨容
    2023-10-30
    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 11月登場由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主辦,齊聚臺灣K12教育的各家出版社共同攜手合作,臺灣史上第一場跨百年教育內容展覽「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將在11月4日至9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
    Thumbnail
    avatar
    NANI · 南一書局
    2023-10-13
    爸媽對我們的愛-滅火器 Fire EX. 《人間條件 》人存在於世的條件是什麼?我們可以活在這個世界上是有條件的嗎? 這是一個很哲學的大哉問,這首歌曲透過真摯的歌詞表達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關愛,並呼籲大家要珍惜身邊人的陪伴,同時全力以赴的生活,並逐步實現自己的夢想。​心理師為你點歌《 滅火器 – 人間條件 》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23-07-02
    隨筆日記|情緒起伏過大,會傷害大腦我在想,我的疾病在不知不覺中惡化了。 也或許離婚前就有這些症狀了但我沒注意到。 不過離婚後的自責、被拋棄,都讓我的情緒起伏跌宕不定,我一下子很積極正向,一下子又鬱鬱寡歡。 現在的我的狀況是情緒低落的狀態,但跟上星期相比,我想我整個人好多了,因為我從星期一開始,會節制金錢開銷。 不過情緒依然處於低落狀
    Thumbnail
    avatar
    靜語
    2022-12-27
    《上邪》 悲苦愛情 (現代) 03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03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芷鳳在我手中往生了…… 泳池邊的引魂,殯儀館的開引路燈,誦經,頭七,到最後的火化和入塔,每場法事我都參與。 她是獨生女,父母長輩只能旁觀,平輩親屬不可能每天都來,所以我是唯一參與的人,也是每日為她的姑娘牌位供茶奉飯的人。 周爸爸和周媽媽總會在法事途中崩潰,為愛
    Thumbnail
    avatar
    文以載道>身而為人,我很抱歉,真的很抱歉
    2022-12-13
    【專訪】《科學家》作者陳柏煜:過分用力地傳達思念不是傷害文章,而是傷害情感本身新銳作家陳柏煜在今年5月中旬出版了散文與評論合集《科學家》,上輯「蓋玻片」以抒情散文寫童年、成長與家庭,檢視了作家的寫作起源。下卷「載玻片」不但回答了作者對童年志向的勘驗結果,確認了「寫作的天分」,並展示了非虛構寫作的另個面向:亦即評論、訪談與介於其間的文體。
    Thumbnail
    avatar
    高澄天
    2022-10-28
    不要拿下一個人療癒上一段情傷我和他是在活動上認識的,他剛好坐在我左邊,所以我們順勢聊了起來,那天是我第一次見到他,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卻很熱絡的聊了一整晚,別人還以為我們之前就認識了。 過程中有一點點曖昧的舉動,一切都很荒謬卻莫名自然,可能因為那時的他符合我對愛情的想像吧。 後來他當了主動的那一方,加了我的聯絡方式,就這樣開始了長
    Thumbnail
    avatar
    雪桐
    2022-10-22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心理學人:不要為了調節負面情緒與獲得道德的救贖感,養成了長期自我傷害的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心理學人:不要為了調節負面情緒與獲得道德的救贖感,養成了長期自我傷害...文章摘要: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心理學人的諮商現場   自我懲罰的心理意涵 三個構面,降低自我傷害的信念與行為  一、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人類演化的目的在於保命,保住身體的命,也
    Thumbnail
    avatar
    心理學人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