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昆霖帶小孩環島旅行來思考教育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邊玩邊思考!

邊玩邊思考!

提提研的李昆霖腦闆帶著他的公子前往台東遊玩,雖說是環島,但是停留在台東,後來他的夫人帶著小姐也來加入。雖然是同樣是在臉書曬小孩,但卻帶給月光不同的感受。他把什麼學校學習還是補習班的課程通通都停下來了,這可以思考很多問題:

學校的課說不去就不去了可以嗎?之後也不想去怎麼辦?

如果博士學歷不重要,那什麼才重要?

讓小孩自己煮東西,睡上十二小時,熬夜到半夜很晚睡,這樣的成效是什麼?

可以讓他的一些做法和月光現有的觀念,互相衝擊一下,看看會產生出什麼樣新的想法。

以大人的角度來說,這些或許都沒什麼,那是因為自己都可以控制或已經學會了?但小孩呢?這樣做會對小孩帶來什麼影響?是不是有些是不可逆的?這是個把自己的價值觀拿出來做個檢視的好機會。

對於孩子的教養,每個家庭的家長都用他們自身的價值觀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在教育學習中成長,終究能融入社會之中,成為社會的一份子。除此之外,家長還想要增加孩子的競爭力,以便於將來能夠得到一份好工作。

家長會為孩子選擇成功機率大的道路來走,以免落後他人或是走辛苦路。這是經驗的傳承,知道某些路不好走,所以要避開,或者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上面。自己的小孩能夠避開這些,是不是就可以走的比較平順,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運用。

這些是身為家長的基本想法,從這些想法出發,再來作變化。極端一點的說,若是毫不無關心孩子的課業,並且也不去花時間陪孩子,那孩子會長成怎麼樣?孩子還是會長大,或許吃很多垃圾食物胖一些,或許挑食營養不良瘦瘦小小,但還是會成年出社會。

可能孩子的潛力也不會發揮出來,就像自己如果去擔任金城武或林志玲父母的角色,也養不出來現在這樣的版本出來(穿越到名人父母身上的點子倒是不錯,連孔明都可以穿越到現代日本去了,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因此,想想最差的情況,再來看看不上學一個月以上這件事,好像就沒那麼難以接受了。一個月不上學,如果有必要就再補回來吧!就像有人出社會後去在職進修,念大學念碩士,甚至到了七十歲才去拿學位的都有。一時不能上學,又有什麼好在意的?

不想念書,以後再念就好。博士沒有用,那就不要花時間去拿。熬夜傷身,作息不正常,自己會吃到苦頭的,不用父母再三恐嚇威脅利誘。當然,還有一個思考角度,有錢就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有錢就不用擔心找工作的問題,有了錢何必要這樣努力呢?有錢可以省去很多事,但這也是雙面刃。如果孩子不能認清用錢的價值,反而更容易爛掉。反之,則有機會機會獲得大成就。

以腦闆一家的台東之旅來看,當然可以直接解讀為有錢就是任性,想怎樣都行。但更深入一點來看,腦闆前瞻性的教育方式,能為他的孩子們帶來如何的成效?教育本身就不應該只是侷限在學校之中,但離開學校後是否可以學得更好更多?這是誰也說不定的。

月光覺得,離校教育成果如何,不應該僅以結果來論斷,那也是好幾年後的事了。重點是在這一個多月的旅行中,孩子和家長學到了什麼?老黑在郵輪上住了105天值不值得?難道離開家去別的地方住上幾個月就能獲得什麼神奇的力量嗎?這些都是值得好好思考的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深邃月光的心想事成許願宇宙
4.4K會員
1.8K內容數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2025/04/28
  在思考當沖進場點位這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掌握了些什麼,但這也是增加了勝率而已,當然還是可以更加精進的。就像月光在追求維持標準體重的過程中,雖然陸續使用一些有用的方式,但總是無法突破瓶頸,那就要持續嘗試新的方法,以衝破自身極限。而在月光操作當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獲利的標的沒有被特別
Thumbnail
2025/04/28
  在思考當沖進場點位這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掌握了些什麼,但這也是增加了勝率而已,當然還是可以更加精進的。就像月光在追求維持標準體重的過程中,雖然陸續使用一些有用的方式,但總是無法突破瓶頸,那就要持續嘗試新的方法,以衝破自身極限。而在月光操作當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獲利的標的沒有被特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某日,跟小T的家長聯繫後,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話是: 「老師,我還沒下班時,他一個人在家不知道會在幹嘛?只有他去補習班的時候,我才會比較放心。」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這真的是一個令人無耐又悲傷的迴圈,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當然不可以自己一個人在家, 家長還沒下
Thumbnail
某日,跟小T的家長聯繫後,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話是: 「老師,我還沒下班時,他一個人在家不知道會在幹嘛?只有他去補習班的時候,我才會比較放心。」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這真的是一個令人無耐又悲傷的迴圈,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當然不可以自己一個人在家, 家長還沒下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過年本來要去支援PAIA的活動,因為家裡的事情而無法前往,結果從蘇老師那邊知道有很多老師過去支援,搞得助教比學生還多,那我就安心了。 「他們從台東這麼遠來一趟,值得嗎? 孩子的家長會願意讓他們過來?」 我問蘇老師。老師接著回答說: 我接著再問: 「國高中生真的能懂AI嗎?」 裝睡的人叫不醒。
Thumbnail
過年本來要去支援PAIA的活動,因為家裡的事情而無法前往,結果從蘇老師那邊知道有很多老師過去支援,搞得助教比學生還多,那我就安心了。 「他們從台東這麼遠來一趟,值得嗎? 孩子的家長會願意讓他們過來?」 我問蘇老師。老師接著回答說: 我接著再問: 「國高中生真的能懂AI嗎?」 裝睡的人叫不醒。
Thumbnail
學生一旦被老師貼上標籤,就很難改變彼此對立的關係,但無論在甚麼環境底下,父母都可以決定要把孩子引導成遵守規矩的天才?還是衝撞制度,創造規矩的奇才?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如果家政夫問,在高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年代,冒出一個成天製作
Thumbnail
學生一旦被老師貼上標籤,就很難改變彼此對立的關係,但無論在甚麼環境底下,父母都可以決定要把孩子引導成遵守規矩的天才?還是衝撞制度,創造規矩的奇才?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如果家政夫問,在高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年代,冒出一個成天製作
Thumbnail
有些話題總是會刺激到我, 尤其看到一些文章討論父母與小孩到底是不是獨立的個體。 有一個學長在淡江教倫理學。他說,他會問學生一個問題,如果幸福等於金錢+X,你覺得那個X是甚麼?因為有很多學生都會說有錢就會快樂,但卻沒有仔細想過,錢其實是一個完成自我滿足的工具。
Thumbnail
有些話題總是會刺激到我, 尤其看到一些文章討論父母與小孩到底是不是獨立的個體。 有一個學長在淡江教倫理學。他說,他會問學生一個問題,如果幸福等於金錢+X,你覺得那個X是甚麼?因為有很多學生都會說有錢就會快樂,但卻沒有仔細想過,錢其實是一個完成自我滿足的工具。
Thumbnail
        提提研的李昆霖腦闆帶著他的公子前往台東遊玩,雖說是環島,但是停留在台東,後來他的夫人帶著小姐也來加入。雖然是同樣是在臉書曬小孩,但卻帶給月光不同的感受。他把什麼學校學習還是補習班的課程通通都停下來了,這可以思考很多問題: 學校的課說不去就不去了可以嗎?之後也不想去怎麼辦
Thumbnail
        提提研的李昆霖腦闆帶著他的公子前往台東遊玩,雖說是環島,但是停留在台東,後來他的夫人帶著小姐也來加入。雖然是同樣是在臉書曬小孩,但卻帶給月光不同的感受。他把什麼學校學習還是補習班的課程通通都停下來了,這可以思考很多問題: 學校的課說不去就不去了可以嗎?之後也不想去怎麼辦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其實常常被潑冷水,父母會很冷靜分析,告訴他〝自以為的夢想〞有多麼不切實際,還是先把課業顧好比較重要,然後大人小孩就一同窩進舒適圈,拿出手機,停止對話。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最近家政夫和一個在補習班,擔任數學老師的朋友聊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其實常常被潑冷水,父母會很冷靜分析,告訴他〝自以為的夢想〞有多麼不切實際,還是先把課業顧好比較重要,然後大人小孩就一同窩進舒適圈,拿出手機,停止對話。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最近家政夫和一個在補習班,擔任數學老師的朋友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