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一篇文章提到,自己當初憑感覺把當時所有資金還有跟家裡預支的錢,都拿來買匯豐控股,就因為覺得這是一家歷史悠久、業務穩定,也持續派息的好公司。但現在回頭去看,這筆「投資」雖然沒有血本無歸,但也浪費了許多時間。具體問題除了我在第一篇文章檢討到的一些技術錯誤之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部分,就是那時候我根本搞不清楚甚麼是「投資」。
我們一般會把「投資」跟「投機」對立來看。隨便查查
維基百科,它是這樣定義兩者的差別:
財務投資是透過完善的分析,對於本金、報酬可達一定程度的預估,將資金投入那些預期有所增長的標的上。
至於「投機」:
而完全對立的作法,像未經分析、且在本金及報酬上也沒有把握,亦不考慮風險就投入資金者,就是投機、或賭博。
如果依照這樣的定義,我當初買匯豐控股,應該完全符合「投資」的定義才對。因為我清楚知道自己投入了多少錢,知道自己在買甚麼,明白股市風險,也了解及能預期那筆錢每年可為我帶來多少股息回報。
然而,如果我現在回頭去看,當時的行為仍然屬於「投機」而非「投資」。維基百科的定義最大問題在於,他把「投機」與「投資」的差別過份取決於主觀認定,好像只要投資者自己做好分析及財務規劃,知道風險,不管買什麼都是「投資」。甚或有些人可能認為,在股市長線持有標的就是「投資」,相反短線進出就是「投機」。
但事實上,上述觀念都大錯特錯。在股市,「投資」與「投機」是有客觀上與本質上的不同,完全不因你個人做了多少功課而有所差異。
如果用最通俗的講法,投資是耕種,而投機則是打獵。投資的重點是你把錢投到一家相對處於「種子」階段的公司,看著它慢慢長大,有些公司成長得特別好,那就不斷買更多肥料給它,就是加碼,直到它有一天成熟結果,就是你收割獲利的時刻。但如果公司成長得不好,那就減碼甚或出清,那麼即使持有時間短,也不見得不是投資。
而投機是打獵的意思,是指公司其實已經不會成長,就現成放在那邊,業務雖然成熟穩定,但也發展不大起來。股價的獲利空間,僅在於外部環境的變化(如利率),或是估值隨著市場情緒高低而有所起伏。(註一)
匯豐控股(0005.HK)從2000年至今的股價走勢圖
匯豐控股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匯豐的業務其實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隨著銀行業進入嚴厲監管及低利率時代,業務已經很難再有進展,過去幾年一直看到有關匯豐的新聞就是被罰錢、裁員、變賣資產、縮減業務。它並非不賺錢,而且扣除去年因為疫情原因被英國監管當局要求
暫停派息之外,匯豐過去的派息紀錄良好,多年來深受香港「好息」一族喜愛。不過,近年匯豐唯一一段稍為像樣一點的漲勢,只出現在美國加息周期陸續展開之後的2016年下半年,到2020年疫情爆發,瞬間回到零利率時代後,股價就節節向下,一度跌到金融海嘯時的低位,傷透股東的心。
從這個例子很明顯看到,很多人會以為自己買匯豐是「投資」,但其實匯豐是一家只適合「投機」的公司,並沒有多大的投資價值。在台灣,我發現很多存股一族喜歡定期定額買中鋼當作投資,我沒有太深入的研究,但粗略看看其實也是跟香港匯豐控股差不多的東西。我個人的投資觀念,是不太喜歡公司派發股息給股東的。一家公司把錢派給股東,要嘛就是管理層無能,無法把錢作更好運用,找到更好的投資機會,從而拓展市場、推升股價;要嘛就是業務發展到盡頭了。對我來說,不管是上述哪一種狀況出現,假設我持有的話,代表的都是「賣出」訊號,也就是需要收割了,而非貪圖看似「穩定」的股息而買入。
投資指數型ETF是好的「投資」?
近年被動型投資蔚為風潮,特別是指數型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讓投資者可以直接透過一個產品,按照比例買入一籃子的指數成份股,緊貼大市表現。據《
華爾街日報》統計,在2005年,由被動型共同基金和ETF持有的標普500指數成份股數量佔比約為4.6%,該比例至2016年年中已升至11.6%,增加逾1.5倍。近年比例更高,根據Catherine Wood的說法或已接近
一半,可謂相當驚人。
不過,指數投資並非完全高枕無憂的。按照坊間一般說法,投資指數ETF的優點是可以分散風險,更重要是指數公司會定期檢討成份股,汰弱換強,以確保成份股可以跟上時代。看似很完美的做法,但並非毫無問題。以香港恒生指數為例,過去十多年的回報其實相當平庸,如果你以「投機」的方法在行情好的時候吃一些波段,或許會有不錯的獲利,但如果在2008年開始長期投資在恒生指數,至今就幾乎毫無寸進。當然恒生指數本身的問題很多,像是太多傳統的金融地產股,近年才逐漸改善,未必全關指數型ETF本身機制的問題。
但有一點卻是必須提出來的,就是所謂的「汰弱換強」,往往是落後於市場。像是在2016年9月,恒指公司將「康師傅控股」剔出恒生指數,換入當時紅極一時「瑞聲科技」;2017年12 月納入「舜宇光學科技」;2018年6月納入「石藥集團」;9月加入「中國生物製藥」;2020年9月加入「阿里巴巴」;12月加入「美團」。上述這些都是近年當紅的科網或生醫公司。
但攤開股價圖一看,瑞聲科技在納入恒指前已連續漲了十多年,納入恒指後雖一度再創新高,但目前股價已低於當初納入恒指時的價格。舜宇光學科技在2017年納入恒指的時候,同樣也是在100多元的高位,但其股價在2016年初其實才不到20元。現在回頭看,被納入恒指時其實已經是行情的尾聲,其後反覆盤整了三年之久,才在今年年初有較明顯的突破。其餘石藥集團、中國生物製藥、阿里巴巴和美團,大抵都有類似的問題,就是公司已經從「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了,才被納入指數。有時候市場更會預期哪家公司很有可能被納入指數,而刻意把那些公司的股價炒高,從而讓指數基金以更貴的價格「接貨」。那麼如果投資者只投資被動型指數基金的話,即使不是「冤大頭」,最少也很有可能錯過回報最豐厚的一段時期。
在美股市場,最令人記憶猶新的例子莫過於特斯拉。它在去年12月底被納入標普500指數時,股價大約在700元上下,現在股價844元,雖有成長,但與過去短短一年股價就上漲了大約6倍的行情來說,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我們也很難想像在未來一年特斯拉還可以像2020年一樣的漲法(若成真,那特斯拉市值將達到5.6兆美元,約相當於現在兩家蘋果公司,再附贈一家Google),多半需要一些日子來消化估值。
因此,Catherine Wood才會說:「標普500指數是史上最龐大的資本錯置之一,半數以上的股票遭被動的資產組合持有,這一點也不合理,太過向後看。」就我個人看來,如果投資者年齡將屆退休,只以略勝於通貨膨脹的回報率作為投資目的的話,那麼投資指數基金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你還相對年輕,最少在未來十年內都還不會退休的話,那麼就我個人觀點,是毫無理由只投資追蹤大盤的指數基金的。相反,最少應該用部分資金,嘗試尋找並投資一些尚處於「種子」階段的公司,共同成長,而非緊抱一堆參天大樹,逐漸衰老。
- 【立即訂閱|美股投資十日談】:每月更新四篇付費會員限定文章,包含產業背景與營利模式深度剖析,以及根據「歷史縱向估值法」進行的財報數據整理與分析,還有許多專屬福利,幫助你更好地駕馭高波動、高估值的市場環境。
註一:這個觀念我最先是從香港基金經理黃國英那裡聽來的。他從2017年開始便在香港一家免費電視台製作一檔叫「自己做Fund Man」的節目,以建立投資觀念來說也是很值得一聽,現在在YouTube上還可以找到,不過是粵語的。我自己在進入市場的初期階段,從他的文章和觀念當中獲益良多,但近年已較少參考他的選股,一來他主要還是重倉市值較大的公司(因基金的資金規模大),增長性稍遜,他最近在一個
財經節目提到去年回報約四成,以相對表現來說不算吸引;二來他還是相當著重於投資中資公司,與我個人的投資理念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