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橋上的少年》FAQ5: 我想知道書裡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A:你覺得是真的就真的



這應該是讀者最常發問的第一名。

基本上,這是一個完全不適合作者公開回答的問題。所以我的標準答案都是:「請把故事裡想成都是真實的,雖然我並不保證書裡故事的真實性。

因為這本書是小說,是fiction(虛構),就算不講病患隱私的考量,理所當然它一定有假的成分,一定經過我的各種變造。作者的工作就是要讓它假得很真實,至少是在故事世界裡足夠合情合理的真實,讀者才會感動。

但接下來就按照讀者的偏好分成兩派了。有一派就是想知道如果那是真實發生過的,會更有fu,更深刻;當他們發現有些是虛構的,好像會有所失望。另一派讀者卻反過來,他們會想核對心中的猜測是否命中真相,如果發現自以為真實的其實是虛構,他們反而會感到驚喜。

你懂我的難處了嗎?

所以我真的無法在這裡告訴你哪邊是我編的,連真實與虛構的比例我都很難說出來。甚至你可能會有些難以相信,有些情節寫到後來,連我自己都忘了到底是真實發生過還是我幻想出來的。

我能做的,一直都是強調這本書有多真實,努力讓它看起來真實。所以你會看到文案裡寫說這是「真實故事改編」,還直接使用我的本名當作書裡的主角之一(這點之後應該會再多談)。我希望讀者跟著我一起去相信,去好好的感受,像是真的一起去經歷那兩段距離你我不會太遙遠的生命旅程。

我想引用一位同是精神科醫師的學妹寫的讀後感:

「我其實無法客觀評價這會不會是一本衝上排行榜的暢銷書。但是我心裡知道它絕對是一本無價的書。除了是小說,它也是一份具有文學性的心理治療筆記,看到後來眼淚掉個不停,因為裡面的生命經驗、情感、人物所面對的巨大艱難都是完完全全真實存在過的。」

學妹認識我,甚至同樣在懼樂部的原型裡工作過,她的感受部分來自於對真實的瞭解,與對真實的共鳴。 她的閱讀角度一定會和一般讀者不同,不過,那些感受卻正是我最希望能傳遞給讀者的。真的,請把它都想成是真實的。

我不是第一位帶著這樣企圖的作者。因為書出版已經一年,我才比較敢公開的說,在創作這件事情上,我很希望能把自己放在與林奕含「相對的位置」。

或許有人還有印象,當年她那本書也是如何強調真實,特別是那些痛苦是多麼真實。她希望讀者同樣感受到痛苦,而且不要因為覺得那是小說而能以虛構保持觀看的安全距離。她是那個病人,是如她自述懷抱「惡意」而書寫。而作為醫師的我呢?我有那個權力將病人的痛苦彷彿取走後,加以變造並散播嗎?

如果說有什麼企圖,讓我如此強調這本小說是真實的,那麼是因為我希望讓讀者知道,不只痛苦與艱難是真實的,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也是真實的,人生繼續找到往前走的可能性也是真實的。

文學與話語,不會只是巧言令色。

所以與其回答究竟書裡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我更喜歡的是也很常被問到的另一個問題:朋城本人後來過得如何?是不是上大學了?這段經歷如何影響後來的他?他有回到就像一般人的日常嗎?他……真的就「好起來」了嗎?

我願意相信,更多人好奇書裡的真或假,甚至是延伸到好奇書中結局之後更多在現實世界的發展,那是因為我們都期待在故事之外,在地球上的某處,那些經歷痛苦與艱難的真實生命,仍繼續用他們各自的姿態好好活著,甚至活出了我們期待自己儘管不一定都能做到的姿態。

那麼,如果用這樣的觀點,我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延伸閱讀:過去一年我進行過很多場不同的分享,其中和懼學家長團體圍坐長桌進行的那次,我特別深刻感覺到虛構與真實可以多麼緊密交織,人們又如何能在故事裡陪伴彼此。歡迎連去看看當時我寫在臉書的活動後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橋上的少年》蔡伯鑫的沙龍
63會員
62內容數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2022/12/02
「等你準備活過來,最後一格就會填上。」 ——《靈魂急轉彎(Soul)》 * 隔了一段時間,終於有空稍微整理上上週五那個夜晚的心得。 那是由科裡學弟陳建鴻醫師主辦、我負責插花說說話的一場電影討論會,就辦在醫院後方的瀞咖啡。不大的空間裡擠進三十多人,大部分是醫生或醫學生。然後,我是現場最資深的那一位…
Thumbnail
2022/12/02
「等你準備活過來,最後一格就會填上。」 ——《靈魂急轉彎(Soul)》 * 隔了一段時間,終於有空稍微整理上上週五那個夜晚的心得。 那是由科裡學弟陳建鴻醫師主辦、我負責插花說說話的一場電影討論會,就辦在醫院後方的瀞咖啡。不大的空間裡擠進三十多人,大部分是醫生或醫學生。然後,我是現場最資深的那一位…
Thumbnail
2022/08/26
▍五、(完結篇)《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第二層,希薇象徵洛基(拒學或繭居者們)該要如何與社會互動的掙扎。 前面我說,希薇在第一層象徵的是拒學或繭居者們「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欲望」。當這件事好不容易開始發生之後,這群被我描述為從主流社會常軌上掉出來的人,很快會意識到下一個難題…
Thumbnail
2022/08/26
▍五、(完結篇)《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第二層,希薇象徵洛基(拒學或繭居者們)該要如何與社會互動的掙扎。 前面我說,希薇在第一層象徵的是拒學或繭居者們「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欲望」。當這件事好不容易開始發生之後,這群被我描述為從主流社會常軌上掉出來的人,很快會意識到下一個難題…
Thumbnail
2022/05/31
▍四、(續)《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一個孤單的人,有沒有可能變得不再孤單? 一個一直在逃的人,有沒有可能某天願意為了他真正的渴望,勇敢前行? 為了回應這兩句提問,也是為了找到拒學與繭居的出路,我將進一步分析洛基這個角色是如何在電視劇六集的篇幅裡有所成長。因此,我需要召喚另一名與…
Thumbnail
2022/05/31
▍四、(續)《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一個孤單的人,有沒有可能變得不再孤單? 一個一直在逃的人,有沒有可能某天願意為了他真正的渴望,勇敢前行? 為了回應這兩句提問,也是為了找到拒學與繭居的出路,我將進一步分析洛基這個角色是如何在電視劇六集的篇幅裡有所成長。因此,我需要召喚另一名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想想真的很有趣,這些問題其實對老實、善良的人才有殺傷力,因為他們要面對自己的良心。但這些問題卻恰恰是老實人最不用擔心的問題,反而是那些根本沒想過會有這些問題的人才需要擔心,那些覺得承諾只是一句空話、出了事不用負責的人。
Thumbnail
想想真的很有趣,這些問題其實對老實、善良的人才有殺傷力,因為他們要面對自己的良心。但這些問題卻恰恰是老實人最不用擔心的問題,反而是那些根本沒想過會有這些問題的人才需要擔心,那些覺得承諾只是一句空話、出了事不用負責的人。
Thumbnail
《願你,永恆少年》出版七天了,這種感覺仍不太真實,同時有一點憂慮。大概是知道這些兩年前定稿的文字在今天回頭看,自己一定會對某部份或某敍述方式不太滿意,又會擔心心中想表達的,是否如願地被讀者看見。 無論如何,對本書內容好奇的你,請給我五分鐘,看看作者序下半部份,這裡談及我是如何定立書的章節結構,以及
Thumbnail
《願你,永恆少年》出版七天了,這種感覺仍不太真實,同時有一點憂慮。大概是知道這些兩年前定稿的文字在今天回頭看,自己一定會對某部份或某敍述方式不太滿意,又會擔心心中想表達的,是否如願地被讀者看見。 無論如何,對本書內容好奇的你,請給我五分鐘,看看作者序下半部份,這裡談及我是如何定立書的章節結構,以及
Thumbnail
當我說我覺得,那些社群文章、文字訊息,都是假的,並非指控誰說謊。我的意思是,它是虛構的,我甚至感覺它並不比一本小說來得更加真實。
Thumbnail
當我說我覺得,那些社群文章、文字訊息,都是假的,並非指控誰說謊。我的意思是,它是虛構的,我甚至感覺它並不比一本小說來得更加真實。
Thumbnail
回復意識的瞬間,粵語撞入耳內,熟悉的聲線叫人懷念,證明我的編輯嚇得快要心臟病發了。 數秒鐘能夠做到及發生很多事情:被子彈射傷後倒地慘叫、聆聽各式各樣的聲音和說話、在兩個選項之中擇取其一、理解一串數字背後的意義……483762。
Thumbnail
回復意識的瞬間,粵語撞入耳內,熟悉的聲線叫人懷念,證明我的編輯嚇得快要心臟病發了。 數秒鐘能夠做到及發生很多事情:被子彈射傷後倒地慘叫、聆聽各式各樣的聲音和說話、在兩個選項之中擇取其一、理解一串數字背後的意義……483762。
Thumbnail
「我們都是又勇敢又害怕的人,所以才會在這裡相遇。」 ──《空橋上的少年》,蔡伯鑫著 ▍八月的故事 「驚喜!沒有地圖!好好休息。穩穩地走。」 ──《空橋上的少年》,p.289 你期待像我這樣一位精神科醫師,會寫出什麼樣關於青少年案例的書嗎?或者,你發覺這是一本小說,你期待在裡頭看到多少曲折的情節…
Thumbnail
「我們都是又勇敢又害怕的人,所以才會在這裡相遇。」 ──《空橋上的少年》,蔡伯鑫著 ▍八月的故事 「驚喜!沒有地圖!好好休息。穩穩地走。」 ──《空橋上的少年》,p.289 你期待像我這樣一位精神科醫師,會寫出什麼樣關於青少年案例的書嗎?或者,你發覺這是一本小說,你期待在裡頭看到多少曲折的情節…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找出口」的小說。  因為人大體上都是群體動物,為了生存,選擇戰鬥,或者逃跑;選擇內卷,或者躺平。結果,感到疏離。  我是《空橋上的少年》的作者。我是一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這本書在台灣發行的一年多來,很多讀者總是很好奇書裡的情節與人物是真是假。而我總回答:「請把它當成都是真實的…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找出口」的小說。  因為人大體上都是群體動物,為了生存,選擇戰鬥,或者逃跑;選擇內卷,或者躺平。結果,感到疏離。  我是《空橋上的少年》的作者。我是一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這本書在台灣發行的一年多來,很多讀者總是很好奇書裡的情節與人物是真是假。而我總回答:「請把它當成都是真實的…
Thumbnail
這是一本好的故事書,在敘事中隨時隨地能夠找到自己可以遮蔽的處所。勇敢意味著什麼?跳出舒適圈?做出一個新的選擇?或漸漸地聆聽自己?旅行或冒險在本質上是否相似?治療少年的醫師、陪伴少年的護理師、還有嚮往熱情的老師,卸下角色的面具,每一個人也都是有故事的人,繼續聚在一起創作故事。想起哈克說自己設計這麼多…
Thumbnail
這是一本好的故事書,在敘事中隨時隨地能夠找到自己可以遮蔽的處所。勇敢意味著什麼?跳出舒適圈?做出一個新的選擇?或漸漸地聆聽自己?旅行或冒險在本質上是否相似?治療少年的醫師、陪伴少年的護理師、還有嚮往熱情的老師,卸下角色的面具,每一個人也都是有故事的人,繼續聚在一起創作故事。想起哈克說自己設計這麼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