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淺談中國的五大戰區與背後的戰略思維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是說中國近年來進行了一波重大的軍區改革,將過去的七大軍區,改為現行的五大戰區。改革的原因,除了是要強化中央的控制力、精簡指揮層級、增進聯合作戰能力以外,另一方面也代表中國戰略思維的改變。簡單來說,過去七大軍區的劃分,是以國內的作戰環境為主要考量,七大軍區代表的中國的四種不同作戰環境,再加上保衛京畿重地的部隊、因應台灣問題的部隊、戰略預備隊與支援部隊,構成七大軍區。但五大戰區的設計重點,在於防範來自四個方向的外敵威脅,再加上支援東、南、西、北四個戰區與保衛政經中樞的中部戰區,構成了新的五大戰區。

raw-image

若仔細來看整個中國的作戰環境,其實可以大略分為四大類,包括了「溫帶草原與山地」、「乾燥沙漠與盆地」、「高原與高山」與「潮溼平原與丘陵」。過去的北京與瀋陽軍區,就是屬於華北與東北的溫帶草原與山地,只是又特別獨立出北京軍區以保衛首都。蘭州軍區是屬於乾燥沙漠與盆地,成都軍區是屬於高原與高山,這兩個軍區的部隊都特化成適合特殊地型的邊防部隊。南京與廣州軍區則屬於東南方的潮溼平原與丘陵,其中的南京軍區又主要針對台灣。最後位於山東半島的濟南軍區,則是解放軍的總戰略預備隊,負責在爆發戰事或特殊情況時支援各軍區,並提供後勤保障。

raw-image

在劃分為七大軍區的時代,或更之前的十一大軍區、十三大軍區,解放軍的思維仍比較傾向於防範敵人入侵與維持內部政權穩定。如北京與瀋陽軍區,就是要防範前蘇聯的裝甲部隊南下,蘭州軍區則要防範前蘇聯借道中亞五國,從西北方入侵。由於當時的中亞五國,也是屬於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因此對中國來說,中、蘇交惡後的北方防務壓力,可說是極為沉重。中國陸軍的重型裝甲部隊,大半部署在瀋陽、北京與蘭州三個軍區之中,不是沒有原因的。至於成都軍區則負責防範印度,廣州軍區負責防範越南,這兩國都與中國爆發過邊界衝突,雙方的邊界極為綿長,且地型特殊,不易防禦,

前蘇聯解體後,冷戰結束。繼承前蘇聯遺產的俄羅斯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大幅緩和,俄羅斯後來甚至變成中國的最大軍武來源國,雙邊的關係慢慢走向戰略同盟。這也讓中國舊有的七大軍區架構,慢慢變的不合時宜。反而是新疆地區的情勢變的更緊張,中國一直認為這與獨立後的中亞五國脫不了關係,甚至認為激進份子會從阿富汗進入中國。同時中國也積極在東海擴張勢力,稍後更進一步染指南海,還積極以其戰略影響力,來攏絡中南半島上的國家。這樣的外在改變,讓中國開始覺得有必需再度調整軍區的架構。

除此之外,中國在經濟崛起以後,對於自己更有信心,每年的國防支出以兩位數字成長,已慢慢發展成區域霸權,甚至開始挑戰美國的地位,因此解放軍的角色也從守勢防禦,走向對外作戰。中國海軍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大規模的造艦,讓中國從近岸防衛型的綠水海軍,變成遠洋作戰型的大型藍水艦隊。建造航空母艦、兩棲突擊艦與大型驅逐艦,都說明了中國對東海、台海、南海的企圖心。在這種情況下,統一指揮權,改以對外的戰略計畫,來重新劃分各軍區,就成了五大戰區的劃設原則。

北部戰區大致上是由原先的瀋陽軍區與濟南軍區所組成,等於是讓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納入同一個指揮區。這也代表中國部署在東北地區的部隊,防禦的主要假想敵,已從過去位於北方的前蘇聯,轉為東方的駐韓與駐日美軍。北部戰區下轄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就是要保衛渤海灣,建構北京政經中樞的最外圍防衛圈。東部戰區則是過去的南京軍區,變化不大,這代表目前台灣問題仍然僵持。中國雖然積極在東海海域活動,與日本爭奪東海的豐沛資源,也企圖進一步控制台灣海峽,但目前進展有限,情勢沒有太大的改變。日本與台灣所構成的第一島鏈,仍困住中國向東發展的路徑。

南部戰區則是由過去部份的廣州軍區與部份的成都軍區所組成,統一了中國向南方發展的指揮權。非常明顯南部戰區的目標就是進一步控制南海,並防範過去曾經與中國打過仗的越南,與仍有邊界爭端的緬甸。中國全力向南海發展的原因,除了當地豐沛的天然資源外,南海是貿易航線的匯集點,中國如果可以控制南海,將能大幅提高其戰略影響力。在爆發台海戰事時,也能從南方截斷試圖救援台灣的美軍部隊。甚至是從台灣海峽的南部發動攻擊,登陸台灣的南部地區,以牽制南台灣的防禦部隊,分散東部戰區主力攻擊部隊的壓力。

西部戰區則包含了中國兩個最不穩定的地區,包括新疆與西藏。中國正在新疆大規模設置集中營,關押以維吾爾人為主的多個少數民族,引發國際的批評與譴責。西藏則一直在爭取自治的地位,達賴喇嘛所領導的流亡政府,讓中國有如芒刺在背。印度身為收留西藏流亡政府的國家,又與中國有邊界爭議,近來引發的武裝衝突等,都讓西部戰區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最後中國解放軍的總預備隊,從過去山東半島的濟南軍區移至位於中國正中央的中部戰區,也代表中國更有自信,不會遭到外敵從東部海岸線突襲,戰略預備隊可以駐屯在中央地區,支援東、南、西、北四大戰區,特別是中央級的聯勤保障基地,就設在全國運輸樞紐的武漢,也更能同時支援四大戰區。

中國這次的軍區改革,與之前的數次相比,可以說大幅度調整了解放軍的作戰指揮架構。過去主要是整併疊床架屋的軍區劃分,這次則反映了解放軍在高速發展後,整體戰略思維的改變。而這種向外發展的新方向,對照目前中國四面樹敵的戰狼外交,就究何者為因,何者為果,恐怕也很難說清楚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2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是說一九三○年,中國爆發中原大戰,馮玉祥、閻錫山與李宗仁結盟,一起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握有東北的張學良,遲遲不願表態,等到蔣介石已取得上風,才率兵入關,取得最大利益。但這間接導致東北防務空虛,日本趁機在一九三一年發動九一八事件,併吞東北,並在稍後成立滿洲國。而日本的野心並未止步.....
Thumbnail
是說一九三○年,中國爆發中原大戰,馮玉祥、閻錫山與李宗仁結盟,一起對抗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握有東北的張學良,遲遲不願表態,等到蔣介石已取得上風,才率兵入關,取得最大利益。但這間接導致東北防務空虛,日本趁機在一九三一年發動九一八事件,併吞東北,並在稍後成立滿洲國。而日本的野心並未止步.....
Thumbnail
中國目前的政治決策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受到了俄國後冷戰時期的規劃影響,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朔到兩個東亞之間的拔河;由於地緣政治對意識型態的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完全瓦解,這是海防論的錯誤決策所導致的。
Thumbnail
中國目前的政治決策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受到了俄國後冷戰時期的規劃影響,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朔到兩個東亞之間的拔河;由於地緣政治對意識型態的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完全瓦解,這是海防論的錯誤決策所導致的。
Thumbnail
隨著新軸心與美國勢力之間的對立加劇,使的亞洲逐漸地分成了兩邊,一邊是與美國結盟的新盟軍,而對美國的挑戰者則組成了力量較為弱勢的新軸心。 隨著新盟軍,也就是亞太聯盟在未來幾年交流與協議的逐漸完善;中國發動成功閃電戰的可能性將大幅下滑,因此未來幾個月中國對外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將會上升。
Thumbnail
隨著新軸心與美國勢力之間的對立加劇,使的亞洲逐漸地分成了兩邊,一邊是與美國結盟的新盟軍,而對美國的挑戰者則組成了力量較為弱勢的新軸心。 隨著新盟軍,也就是亞太聯盟在未來幾年交流與協議的逐漸完善;中國發動成功閃電戰的可能性將大幅下滑,因此未來幾個月中國對外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將會上升。
Thumbnail
個時刻,而不是其他時間點大幅改變軍事戰略呢? 雖然這些作品在出版時是十分前沿的研究,但是這些文獻並沒有全面研究中國對軍事戰略的態度,然而軍事戰略在軍隊發展和現代化的其他大部分面向上,都具有指導性作用。 書名:積極防禦:從國際情勢、內部鬥爭,解讀1949年以來中國軍事戰略的變與不變
Thumbnail
個時刻,而不是其他時間點大幅改變軍事戰略呢? 雖然這些作品在出版時是十分前沿的研究,但是這些文獻並沒有全面研究中國對軍事戰略的態度,然而軍事戰略在軍隊發展和現代化的其他大部分面向上,都具有指導性作用。 書名:積極防禦:從國際情勢、內部鬥爭,解讀1949年以來中國軍事戰略的變與不變
Thumbnail
是說中國近年來進行了一波重大的軍區改革,將過去的七大軍區,改為現行的五大戰區。改革的原因,除了是要強化中央的控制力、精簡指揮層級、增進聯合作戰能力以外,另一方面也代表中國戰略思維的改變。簡單來說,過去七大軍區的劃分,是以國內的作戰環境為主要考量,七大軍區代表的中國的四種不同作戰環境.....
Thumbnail
是說中國近年來進行了一波重大的軍區改革,將過去的七大軍區,改為現行的五大戰區。改革的原因,除了是要強化中央的控制力、精簡指揮層級、增進聯合作戰能力以外,另一方面也代表中國戰略思維的改變。簡單來說,過去七大軍區的劃分,是以國內的作戰環境為主要考量,七大軍區代表的中國的四種不同作戰環境.....
Thumbnail
從共產中國在北京成立,直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戰略全部都是「守勢」,沒有規劃過進攻過,攻擊都是基於政治目的,或是順便而已。 E 上周提到,中國到了前2個階段,屬於培養自身實力時,在東部海面方向唯一有積極意義的戰果,大概就是確保台灣失去絕對的制海權,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疑慮可以消退。除此以外,在印度與俄國的邊
Thumbnail
從共產中國在北京成立,直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戰略全部都是「守勢」,沒有規劃過進攻過,攻擊都是基於政治目的,或是順便而已。 E 上周提到,中國到了前2個階段,屬於培養自身實力時,在東部海面方向唯一有積極意義的戰果,大概就是確保台灣失去絕對的制海權,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疑慮可以消退。除此以外,在印度與俄國的邊
Thumbnail
印太大戰略下,次區域的南海/麻六甲到印度洋的航行安全到區域地緣政治,都深深影響企業的布局與決策,筆者在2014年513人正逢越南反華運動的核心,越南平陽省新加坡工業園區內,目睹這一次的發生,2015年彙整相關資料後,撰寫該文並發表於過客閱讀筆記,如今已過五年,再回頭一看,趨勢似乎無二,就此分享。
Thumbnail
印太大戰略下,次區域的南海/麻六甲到印度洋的航行安全到區域地緣政治,都深深影響企業的布局與決策,筆者在2014年513人正逢越南反華運動的核心,越南平陽省新加坡工業園區內,目睹這一次的發生,2015年彙整相關資料後,撰寫該文並發表於過客閱讀筆記,如今已過五年,再回頭一看,趨勢似乎無二,就此分享。
Thumbnail
「邊界」與「邊疆」有何不同?認同「漢族=中華民族」的中國人又怎麼看待「邊疆」?國民黨政府在二戰前,對於這些區塊的統合是否成功?而他們希望對此做出怎樣的規劃?背後又是怎麼樣的思維運作?本篇將接續前篇,繼續對此進行解析。
Thumbnail
「邊界」與「邊疆」有何不同?認同「漢族=中華民族」的中國人又怎麼看待「邊疆」?國民黨政府在二戰前,對於這些區塊的統合是否成功?而他們希望對此做出怎樣的規劃?背後又是怎麼樣的思維運作?本篇將接續前篇,繼續對此進行解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