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深度思考的能力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培養深度思考的能力,是構建自己洞察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多事情不僅僅是簡單的因果關係,所以你理解事物方式就非常重要,而理解事物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對事物之間的關係進行觀察與思考,這樣才能形成我們自己的獨特見解。

  那在形成對事物有獨自的見解之前,首先,要學會辨認訊息。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訊息,尤其現在假新聞的出現特別頻繁,所以我們對於訊息的辨別就格外重要。一般訊息大概分為四大類,分別是一、二、三、四手訊息。其實,我們現在獲取的訊息絕大多數都是二、三、四手資訊,那為什麼一手資訊特別少呢?實際上,一手資訊很多,只是一般人普遍覺得一手資訊特別難懂,又或者是沒有管道能夠獲得,像是論文、明星私生活、研究報告等等,這些不是需要管道,就是需要很專業的知識,才能夠獲取或理解的資訊,那下面要詳細說明一二三四手資訊的定義。

一手訊息:所有訊息的源頭

  1973年,諾貝爾獎得主赫伯特‧西蒙與威廉‧蔡斯合作發表了一篇對比國際象棋大師與新手的論文,而愛利克·艾瑞克森基於西蒙的研究論文,在1993年和兩位同事克朗培、泰施羅莫,基於大量的研究,發表一篇論文—《刻意練習在專業獲得中的作用》。這屬於一手資訊

二手訊息:忠實轉述一手資訊

  2016年,因為在這之前有一本書《異數》傳達了「一萬小時定律」的概念,埃里克森發現自己的論文理念被誤讀,於是出了一本書《刻意練習》。埃里克森在書中強調,想成為大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門檻。在書中,埃里克森使用的研究數據是:

  「從事音樂學習的學生在18歲之前,花在小提琴上的訓練時間平均為3420小時,而優異的小提琴學生平均練習時間是5301小時,最傑出的小提琴學生平均練習時間為7401小時。」

  而且成為大師除了與刻意練習有關,還與天賦、練習方式呈高度相關,所以低水平地勤奮練習多少小時都是徒勞的。

  這類把一手訊息忠實傳達的書或者是演講都屬二手訊息

三手訊息:為傳播而簡化或極端化的陳述

  上文提到的《異數》的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讀了埃里克森在1993年發表的論文之後,沒有提到「刻意練習」這個主觀念,只是從抓取出來一個「一萬小時定律」,就寫出一本風靡全球的書《異數》,書中寫道: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因為天資超人,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一萬小時的淬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把最傑出小提琴學生的平均練習時間7401小時,粗略為一萬小時,就是為了傳播而簡化的陳述,屬於三手訊息。

四手訊息:出於各種動機、充滿個人經驗的情緒化表達
  很多人基於自己的經驗進而解讀「一萬小時定律」,然後再告訴你只要樣他那樣努力練習一萬小時就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大師。

這種用自身經驗、經歷、個人見解的方式傳達的訊息,就是第四手資訊

  基本上,一手與二手的資訊通常較為客觀,有價值的訊息會較多,而三手與四手的資訊大部分比較主觀,有價值的訊息較少,甚至會出現錯誤訊息比正確訊息多,這是在瀏覽資料時需要注意的事情!

現在思索一下,你每天接收的資訊是哪一種類型居多?

  再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要蓋水庫,一定挑選在上游,主要原因當然是上游的地形比較適合建造水庫,再來是上游與河水源頭較近,水質清澈,能控制管理的範圍小,但如果建在下游,水質的乾淨就難以保證了,畢竟中下游的流域跨度很長,無法一一管控,容易有雜質。而 一、二手就像是從源頭流出來的水,非常乾淨,只是收集上需要一些條件。而三、四手就像是中下游的水域,跨度很長,被加一些東西你可能也不知道,所以可能雜質較多。

  三、四手常出現在的主要原因是易讀性高,容易讓你感到滿足,例如你讀完一篇文章,你會覺得今天有學習了,或者你看了誰成功的心得,也覺得自己也能成功,所以特別吸引人,但缺點是零碎,具有價值的訊息量不高,雖然會給你的正回饋,但時間一久容易忘,而一、二手的訊息雖然易讀性比三四手低,但你受到的回饋絕對是長期的,甚至能讓你受用一生

  再來,我們要提升思考的層次。那要如何提高思考層次,我們要把我們自己的思考系統化,也就是要在腦中構建一個思考的大樓,如果你對這個事物的理解程度越高,你在看待事物的時候,你的思考層次就越高。就能從更高的位置往下看,你就越清楚全面的架構。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越是能夠快速地回答,表示你對事情越了解,但你思考問題時你要想很久,表示你還不夠了解

思考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What

  事件的表面,大多數的人會先看到事件的表面現象,媒體通常只報導這一層,而人又是一個特別懶的生物,所以我們常常聽著這些資訊,也不想去探究,我們的思考方式就很容易受到公眾媒體、新聞報導無聲無息的潛移默化,所以如果想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就必須進入到第二層

第二層:How

  研究事件發生的歷史脈絡,也就是事物之間的「關係」,愛了解事物之間的關係後,進而總結出事件的規律及模式,從而預見未來,這部分只有少數人能達到。

第三層:Why

  這個層面要探求整個系統背後運作的結構,這一部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達到,因為在分析歷史事件的脈絡及事物間的關係後,往往會得出一些假設性的結論,所以需要透過觀察系統運作來了解、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但這一步需要花時間與精力,所以這一步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做到。

  到這裡只是幫你構建腦中思考大樓的地基,如果你想越蓋越高,就要用到以下思考方式。

  最後,要不斷地向自己提問。如果想不出太多問題或疑問,可以嘗試問自己6個Why,問自己為什麼,就是在探求這個事情的根源,不斷地問,你就越熟悉,越接近事物的核心所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煩惱,不管是在人際、經濟、工作等等,這些都是讓你煩惱的東西,但與其花時間煩惱,為何不花時間好好地深入思考這些問題?

  我們的煩惱很多時候都是被事物的表面所困住,一旦你深入到事物的核心,你會發現,複雜表象的底下往往都是簡單的規則,如果你耐心地靜下心思考,問題的核心關鍵自然會出現。

最後總結一下,培養系統思考力有3 點

1.判斷事情的來源(一二三四手訊息)

2.問自己三個問題(What、How、Why)

3.不斷地問自己問題(6個Why)

參考書目:《精準學習》《躍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咪先生的沙龍
5會員
7內容數
生活在這個複雜的世界,尤其各種事情的變化越來越快,很多觀念漸漸地過時,不適用,如何避免被時代淘汰?除了增加知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增進思考方式,唯有擁有各種各樣的思考方式,才能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因此100思維方式便是最利的武器最利的武器
貓咪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6
如果在生活中不幸發生意外,像考試中遇到超難的題目、同事忘記要帶報告的檔案、主管臨時抽查工作進度等等,你覺得你能夠處理嗎? 其實只要做好準備,基本上很多意外都能夠預防,即使意外發生了,也有充裕的能力應對,還能夠獲得成長。那要怎麼準備才能夠應對這些意外,這就是本斯.塔雷伯就把脆弱的反義命名為『反脆弱』。
Thumbnail
2021/10/26
如果在生活中不幸發生意外,像考試中遇到超難的題目、同事忘記要帶報告的檔案、主管臨時抽查工作進度等等,你覺得你能夠處理嗎? 其實只要做好準備,基本上很多意外都能夠預防,即使意外發生了,也有充裕的能力應對,還能夠獲得成長。那要怎麼準備才能夠應對這些意外,這就是本斯.塔雷伯就把脆弱的反義命名為『反脆弱』。
Thumbnail
2021/10/08
 你上次覺得幸福是什麼時候? 那個讓你感到幸福的事物是什麼?本篇要介紹的就是讓你獲得幸福一種方式-心流 一、心流是什麼?   根據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在《心流》書中的提出的定義,「心流」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而且心流會產生有高度的興奮感及充實感等正向情緒。
Thumbnail
2021/10/08
 你上次覺得幸福是什麼時候? 那個讓你感到幸福的事物是什麼?本篇要介紹的就是讓你獲得幸福一種方式-心流 一、心流是什麼?   根據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在《心流》書中的提出的定義,「心流」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而且心流會產生有高度的興奮感及充實感等正向情緒。
Thumbnail
2021/09/29
  本篇談的是關於提高情商的四個能力,分別是覺察自我情緒、表達情緒、觀察他人情緒與了解他人表達意涵。情商的高低就是這四種能力高低的綜合判斷,但並不是每個人對於這四種能力都能得心應手,畢竟人不是生下來就是高情商的人,因此還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夠達到高情商的境界。
Thumbnail
2021/09/29
  本篇談的是關於提高情商的四個能力,分別是覺察自我情緒、表達情緒、觀察他人情緒與了解他人表達意涵。情商的高低就是這四種能力高低的綜合判斷,但並不是每個人對於這四種能力都能得心應手,畢竟人不是生下來就是高情商的人,因此還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夠達到高情商的境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書提供一套高效學習的方法論,幫助你在生活與職場提升自我價值 你可以學到以下幾個要點: 1. 牢記學過的東西 2. 加深理解的方法 3. 打造完整的知識體系 4.如何實踐在生活中
Thumbnail
本書提供一套高效學習的方法論,幫助你在生活與職場提升自我價值 你可以學到以下幾個要點: 1. 牢記學過的東西 2. 加深理解的方法 3. 打造完整的知識體系 4.如何實踐在生活中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過學習一項新技能,但又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或天賦?你是否曾經聽過「一萬小時定律」,認為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就必須花費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你是否曾經因為這樣的想法而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如果你有這樣的經驗,那麼這篇文章將會改變你的觀念。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過學習一項新技能,但又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或天賦?你是否曾經聽過「一萬小時定律」,認為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就必須花費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你是否曾經因為這樣的想法而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如果你有這樣的經驗,那麼這篇文章將會改變你的觀念。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 【反思:學習如何學習】上 #學習成長 06 透過輸出錨定注意力 英國認知心理學家布羅德本特(D.E. Broadbent)曾提出「選濾論」,他指出人的大腦會過濾從感官接受到的資訊,而過濾的標準是:資訊重要嗎?是否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該資訊上,如果沒有,這個資訊不會從感覺記憶到短期記憶裡。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 【反思:學習如何學習】上 #學習成長 06 透過輸出錨定注意力 英國認知心理學家布羅德本特(D.E. Broadbent)曾提出「選濾論」,他指出人的大腦會過濾從感官接受到的資訊,而過濾的標準是:資訊重要嗎?是否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該資訊上,如果沒有,這個資訊不會從感覺記憶到短期記憶裡。
Thumbnail
這是一本分析如何更有效學習的一本指南,在這個百歲時代、資訊暴增的世界來臨我們該如何透過持續學習,增進你我的技能。
Thumbnail
這是一本分析如何更有效學習的一本指南,在這個百歲時代、資訊暴增的世界來臨我們該如何透過持續學習,增進你我的技能。
Thumbnail
▍這本書出現的時代背景 你會不會有種感覺,書都讀不完,看不完,甚至你想採取主題讀書法,想找相同領域的10本書,卻不知道要挑哪一本… 你會不會好奇: 當資訊量超過以往,是否有新的學習方法呢? 資訊中是否有可以遷移使用的知識、技能?
Thumbnail
▍這本書出現的時代背景 你會不會有種感覺,書都讀不完,看不完,甚至你想採取主題讀書法,想找相同領域的10本書,卻不知道要挑哪一本… 你會不會好奇: 當資訊量超過以往,是否有新的學習方法呢? 資訊中是否有可以遷移使用的知識、技能?
Thumbnail
我們現在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資訊量已經凌駕書籍許多,但是有些優質的內容必須從書中才能獲取得到,而閱讀一本書對有些人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本篇嘗試用最簡潔的康乃爾筆記來介紹《刻意練習》這本書的精華。
Thumbnail
我們現在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資訊量已經凌駕書籍許多,但是有些優質的內容必須從書中才能獲取得到,而閱讀一本書對有些人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本篇嘗試用最簡潔的康乃爾筆記來介紹《刻意練習》這本書的精華。
Thumbnail
在這碎片化又快速的時代,人開始沒有耐心,沒有耐心閱讀,沒有耐心聆聽,沒有耐心思考,所以思考變淺,認知也變淺,但只有深度思考才能明辨是非
Thumbnail
在這碎片化又快速的時代,人開始沒有耐心,沒有耐心閱讀,沒有耐心聆聽,沒有耐心思考,所以思考變淺,認知也變淺,但只有深度思考才能明辨是非
Thumbnail
「贏在起跑點」是整個社會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期望儘早栽培孩子,透過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培養一技之長、投入專業領域,讓孩子領先眾人。但這本書我超喜歡的是,它提出了另一種思維路線—「廣泛接觸、多元涉獵、觸類旁通」,也就是「先花時間對各種領域廣泛探索,之後再鎖定目標,大量投入練習」。
Thumbnail
「贏在起跑點」是整個社會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期望儘早栽培孩子,透過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培養一技之長、投入專業領域,讓孩子領先眾人。但這本書我超喜歡的是,它提出了另一種思維路線—「廣泛接觸、多元涉獵、觸類旁通」,也就是「先花時間對各種領域廣泛探索,之後再鎖定目標,大量投入練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