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鐵三角」中的崎頂與造橋車站後,短暫回中心點竹南車站轉車,此時僅剩位於海線且班次最少的談文車站,就可完成整趟竹南鎮內的台鐵車站巡禮。
以前對海線的印象只有三個:靠海、車少、逛大甲。
靠海印象主要是苑裡以北的這一段;車少是記憶裡如果沒搭到彰化以南往海線的班次,就一定要到彰化轉車;大甲是海線最大,也是自己最常拜訪的一座車站,通常是春節或臨時起意,全家用一個下午去參拜鎮瀾宮。
統計起來,整條海線沒搭車進出過的車站,應該有大肚、龍井、沙鹿、台中港、龍港、後龍跟大山等七座,海線共計16個車站來算就剩不到一半了。
如果當年沒刻意來這一趟,談文車站大概到現在都還未曾拜訪過。
【中港溪畔的路旁木造小站】
談文車站緊鄰台1線,但站房地勢比路面還低,要進站得走下坡,若稍不留意,會以為是路邊餐廳或景觀園區的入口。站房則在2008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不過除了部分媒體跟部落格文章外,官方相關資訊卻很少,讓人懷疑真有此事,還是已被註銷。
然而,「海線五寶」稱號、海線五座1922年啟用的木造站房車站之一,這個地位讓談文車站在文化圈小有名氣,只是知名度難跟其他四個同伴比擬,如長賣紀念車票的追分、市定古蹟日南、最靠海新埔、甚至2019年被酒駕車輛撞入的大山。
談文車站是「海線五寶」裡唯一的無站員招呼站,跟海線上另個同伴龍港一樣。候車室只放了輸出的時刻表,以及「漫遊鐵三角」活動海報。偌大的時刻表白板已停用,上面什麼字都沒寫。
平均一小時兩方向各一班車經過,不算少,但木造站房在當下造訪時,是候車室連一位乘客也沒有。
既然是無人招呼站,售票窗口自然也早已封閉不用,連窗口上的票價表,也理所當然呈現一片空白下的寂寥感。
談文車站只有一個島式月台,用跨站天橋跟站房連結。
我們都會有西部幹線是南北向的印象,實際上談文車站是坐北朝南,鐵路在這是北上往東、南下往西的配置。車站出口的台1線對面,是地勢稍高的丘陵地,而北邊到中港溪之間的這一大片空地,則是往溪畔綿延的農地。若站在跨站天橋上往北邊偏東看去,可看到農地內的諸多建築,及中港溪對岸的竹南市區。
北邊偏西側的話,農地內建築明顯少了許多,綠色佔風景的大部分。眼前所見最明顯的地標,莫過於遠處橫跨中港溪橋的國道三號及五福大橋,還有遠看很小,但很難忽略的風力發電機組與高壓電塔。西側整體景色比起東側遼闊許多,尤其當時是夏天尾聲,稻田皆一片綠油油。
遠方的高壓電塔、風力發電機組,以及國道三號和一般道路的陸橋
車站附近看似除育達科技大學及談文國小外,沒有其他醒目的地標,不過鐵道迷或喜歡攝影的人,可能會對可從登山步道走到的「鄭漢紀念碑」很有概念,因為該地點能清楚地拍到談文車站南下方向的鐵路大彎道。
那座山上的紀念碑很高大,從談文車站就能明顯看見。
當初後人為紀念鄭漢在中港溪救人而不幸往生,將紀念碑設於視解良好的地點,以象徵持續地守護中港溪,應該也難料到幾十年後的現在,這裡會是鐵道攝影的熱門景點。
因為此景點的存在,就還有再訪談文的理由,但別說二訪了,自2014年走完這趟「漫遊鐵三角」巡禮後,上面提過那七個從未造訪的海線車站,都還沒去過任何一個,畢竟後來的生活圈就開始往南部移動。
六年多過去,我想那掛在跨站天橋上的鎖,應該也不存在了。
進入下課時段,終於有一些學生樣的年輕人,到月台上唯一的小亭子內候車。
跟著這些乘客,搭上南下往彰化方向的區間車,也宣告這趟一日竹南鎮內的台鐵車站巡禮,正式告一段落。
如今自己早已沒有學生身份,也要工作賺錢養自己,像這樣特地買限定的學生版車票,想盡辦法最大化活用,並走訪許多從沒造訪過的車站,這種事真的很難再重現。現在來看較可惜的,是自己明明住彰化,卻沒有海線車站全部走過一遍,明明是個很適合獨旅散心的路線。
可能旅行這檔事,就要在工作及正事間輪替進行才有價值,想安排都要努力擠出時間, 而非隨心所欲想走就走,這樣才讓人覺得,旅行是難能可貴的額外路程。
差點忘了說重要事,就「漫遊鐵三角」集章活動,最後是在竹南車站轉車到談文的空檔,拿去換了看來廉價,或者說很「公家單位」感的明信片,可總而言之,依然謝謝有這活動,藉此有契機來走一趟。
下回見,海線風景最具代表性的風力發電機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