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從使者往來看唐蕃關係

更新於 2021/02/21閱讀時間約 35 分鐘
摘 要
唐代與吐蕃(即今西藏)關係密切,為甥舅之國,自唐太宗貞觀年間,雙方即有綿密進來,並發生和親關係,有唐一代雙方使者往來不絕,除初期唐蕃關係頗融洽外,之後之往來的不甚和諧,茲據兩《唐書》所載(輔以《冊府元龜》、《資治通鑑》),唐蕃間雖有綿密之使者往來,但關係並非十分融洽,且往往扣留對方所派使者,本文就既有文獻所載,從使者往來看唐蕃關係。
一、吐蕃簡叙
(一)吐蕃族源
吐蕃也即今日所稱之西藏,西藏乃是清代將之納入中國版圖並派大臣駐藏治理後,始有之稱謂,之前歷代皆以吐蕃稱之。「吐蕃」之見於史籍,最早為《唐書》(註1) ,稱吐蕃之族源為:
「吐蕃,在長安之西八千里,本漢西羌之地也。其種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涼秃髮利鹿孤之後也。利鹿孤有子曰樊尼,及利鹿孤卒,樊尼尚幼,弟傉檀嗣位,以樊尼為安西將軍。後魏神瑞元年,傉檀為西秦乞佛(按即乞伏)熾盤所滅,樊尼招集餘眾,以投沮渠蒙遜,蒙遜以為臨松太守。及蒙遜滅,樊尼乃率眾西奔,濟黃河,逾積石,於羌中建國,開地千里。樊尼威惠夙著,為群羌所懷,皆撫以恩信,歸之如市。遂改姓為窣勃野,以秃髮為國號,語訛謂之吐蕃……」 (註2)
至於《新唐書》則稱:
「吐莠本西羌屬,蓋百有五十種,散處河,湟、江、岷間;有發羌、唐旄等,然未始與中國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鶻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諸羌,據其地。蕃、發聲近,故其子孫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南涼秃髮利鹿孤之後,(以下與《唐書》同)
從上引二《唐書》所載,均認為吐蕃係西羌之族,或指其為秃髮利鹿孤之後。按秃髮部係鮮卑族,秃髮與建立代、北魏之拓跋部同源共祖,其所操語言屬阿尔泰語系,而吐蕃所操語言為漢藏語系,兩者差異極大,認其同源共祖,實乃不可能之事,但「蓋百有五十種」,其中混有羌族,乃至羌化之鮮卑族,也是無可避免之事,又以近代考古發崛發現距今四千多年前,今拉薩附近卡諾已有人類居住遺跡(註3) ,其時尚無所謂羌族之稱,自不可能為之羌族之後,此為土著說之有力證據。另有所謂吐蕃之族源於印度之說,如《勝天贊釋》(註4) 一書中稱:
「西藏人類,係由茹巴底王率領軍隊進入有雪邦土,而逐漸繁衍而來者。」 (註5)
此外蒙人撒囊薩辰著《蒙古源流》,1927年蒙人汪昌睿譯註,也稱吐蕃之族源於印度(該書於1927年由北平蒙文書社出版),另日人青木文教所著《西藏文化的新研究》一書,也作如是主張(該書由張興唐譯,1963年六月蒙藏委員會出版),此等說法可視為印度說,此說宗教色彩太以濃厚可信度甚低。
綜合以上諸說,當知吐蕃族如同漢族,並非單一血緣體所構成之民族,如今所謂漢族(稱漢人似更適宜)者,其最早時(指秦漢之時)之內涵,為華夏、東夷、百越、荊吳四大系民族所構成,其後在歷史發展中,不斷吸納四周各民族(當然也有漢人融入四周各民族),形成內涵多元之民族,吐蕃族也應作如是觀。吐蕃族也即清以後之藏族,既有土著之人,但其生存空間既有群羌,自不免具有濃厚羌族成分。至於其統治階級是否來自印度,雖屬宗教傳說,也不宜全盤抹煞,以是吐蕃族源也是多元(註6) 。
(二)吐蕃音意
「吐蕃」以今日漢語普通話(或作官話、國語)讀之,其音為「土翻」,「蕃」字源於「番」,今也讀「翻」,但在唐以前之古漢語中,「番」字之讀音為「波」、「鉢」,何以見之?且從古文獻中尋之:
《書․泰誓》:「番番良土,旅力既愆。」
《詩․大雅․崧高》:「……申伯番番,既入於謝,……」
《詩․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番為司徒……」
上引三項古文獻中之「番」,其讀音均為「波」、「鉢」(註7) ,此外《史記․秦本紀》有
「古人之謀,黃髮番番,則無所遇。」
據《史記正義》注其音為「婆」,同皤,另《史記․伍予胥傳》載:
「後二歲,闔廬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
《史記索隱》註「番」為:「又音婆,蓋鄱陽也。」 (註8)
再看《漢書․高帝紀》:
「衡山王吳苪號番君。」
同書《地理志》有
「魯國有番縣」
應邵注「番」之音為「皮」,按「皮」古音也讀若「波」、「婆」、「鉢」,而無「翻」之音,按「翻」為唇齒音,而古漢語中並無唇齒音,證諸今日保留古漢語讀音最多之閩南人,讀唇齒音仍有困難,當可知之(註9) 。縱然時至今日,以「番」為字根之字如鄱陽之「鄱」、廣播之「播」、白髮皤皤之「皤」,其讀音仍為「波」、「婆」,也即「鉢」。至是吾人可以斷言「蕃」字在唐代時,其讀音應為「鉢」,與藏人(即吐蕃,至於「吐」詳下文另有解)之自稱相當一致。
按「蕃」,乃唐時藏人自稱其國或其人之詞,其情況一如吾人自稱為「華」、「夏」、「華夏」或「中國」者,至於藏人之所以自稱「蕃」,其原因何在?「蕃」之原意又為何?恕筆者學淺,未能找到適當史料作合理之查證,不過近代研究藏學權威學者歐陽無畏教授曾作下之說明:
「藏人或以本波乃眾皆信奉之『宗教』,遂泛稱之為『鉢』,乃有『蕃』之稱謂。」 (註10)
如是則「蕃」之稱謂己有合理之解釋;然則何以又在「蕃」之上加一「吐」音?按初時僅有「蕃」之自稱,如兩《唐書。吐蕃傳》所載,唐廷所派入藏使者之職稱皆之為「入番使」、「和番使」、「答蕃使」、「入蕃會盟使」等,均僅稱「蕃」而不作「吐蕃」(此處用「入藏」一詞,乃便於今人之認知,便宜用之,按清以前尚無「藏」之一詞,理合聲明),唐廷或唐人向來自稱「大唐」(無論口頭或書面),藏方顯然發現「大」字乃美稱,於是藏人與唐來也自稱「蕃青布」,「青布」乃是大之意,藏文語法,形容詞放在名詞之後,「蕃青布」即大蕃之意,「大」字古音讀若「杜」、「土」,至今寧波方言中「大」仍讀若「杜」或「土」,而閩南語中「大」字之讀音也含有「杜」之音,如是「吐蕃」即是「大蕃」,一如大漢、大唐、大明者然。舊《唐書》所謂「以禿髮為國號,語訛謂之吐蕃」實屬臆測之說。
吐蕃即大蕃並無奇特之處,但若干外國「學者」,每喜標新立異,師心自用,迂迴曲折巧為解釋,如訓「吐蕃」為「高原人」,為「西藏高原」,為「戰勝國的王者給予勇敢人民的一個稱呼…Thuh-ap的意思,是強者。」……等等不一而足(註11) ,這種強作解人,徒增困擾而毫無意義。至於「圖伯特」一詞,「圖伯」或「圖博」顯然是「吐蕃」之諧譯,吐蕃部落繁多,十三世紀蒙古崛起後,見其種類繁多,遂稱之為「圖伯特」,蓋蒙古語法複數詞以「特」音表示之,多數之吐蕃部落遂讀作「圖伯特」,一如衛拉特者然,清初《平定西藏碑》中,就曾三度使用「圖伯特」一詞,此詞嗣經輾西傳,西方人遂稱西藏為Tibet,一般人往往失察,以為「圖伯特」Tibet為外來之稱謂,殊不知圖伯特一詞實早於西藏,早於圖伯特者,則為吐蕃,而土蕃則由蕃衍化而來。
二、唐使類別
唐以前各史均未提到吐蕃,並非其時吐蕃不存在,而是其時吐番力量薄弱,聲勢始終侷限於今拉薩一帶,而今青海一帶自諸胡列國以來(即一般史書所稱之五胡十六國),今青海、寧夏、甘肅一帶始終為羌族、鮮卑吐谷渾、乞伏部、禿髮部活動場域,吐蕃與中原並無接觸機會,因此唐以前漢文史料對吐蕃並無著墨。
西元五世紀中葉,北魏滅諸胡列國北涼沮渠安周後(時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和平元年,西元460年,稍早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時,北涼大致均降於北魏,但其遺胤逃往西域龜茲又苟延若干年),北方完全統一於北魏,而與南方之宋、齊、梁對峙,北方唯北魏為強,西域(含廣義之西域 (註12))及西南之群羌、吐谷渾等莫不賓服,西域諸國以「桃花石」稱中國者,即源於拓跋氏之音訛(宋、金之際丘處機;《長春真人西遊記》即直指桃花石乃西域人稱中國)其時北魏聲威之壯盛,實不容其他民族或政權有申展空間
北魏自孝文帝拓跋宏(華化後,改拓跋氏為元氏,因此或作元宏)遷都洛陽之初,北魏聲勢達於空前,時為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然而俗云盛極必衰,孝文帝薨於其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其聲勢如殞星墜地,不及半世紀已分裂為東、西魏,六世紀中葉西北方之突厥猛然崛起,速度之快、武力之猛,令北周、北齊措手不及,唯有爭相結好於突厥,對之朝貢不絕 (註13),突厥在極短時間內征服大漠南北、廣狹義之西域,但其崛起雖迅猛,其衰微也快速,隋文帝以離間之術,使突厥內訌,其勢遂弱,隋末天下大亂,東突厥又乘機崛起,復又稱雄於大漠南北。
就在隋末煬帝楊廣大業十三年(617年,大業共十四年)時,吐蕃誕生一位偉大領袖──松贊幹布(兩《唐書》作棄宗弄贊),十二歲(629年)即贊普位,建都於邏娑(即今西藏拉薩),開始征服吐蕃各部落建立吐蕃王朝,吐蕃東邊原有吐谷渾者,自諸胡列國時代開始立國,時強時弱,盛時且一度占有西域東端,其為禍於中原者有限,但屏障中原不受西南力量來犯之作用之極大,但隋煬帝時曾大力征討吐谷渾,使其力量大為削弱,隋末突厥復盛,唐初全力應付突厥,至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三年(629年)始破滅東突厥,可能國力耗損頗大,對已不甚強之吐谷渾,也以宗女為公主妻吐谷渾汗,在傳統上邊疆胡族政權首領,以能娶中原王朝公主(雖然明知中原王朝所嫁公主,往往不是真公主,多為宗室女子或宮中「良家子」賜予「公主」名稱而已)引以為榮,且用以向其他邊族炫耀其與中原王朝關係親密。
因此唐初與吐谷渾結姻婭之時,吐蕃自以壯盛過於吐谷渾,豈能不與中原王朝和親,以是於西元634年(太宗貞觀八年)遣使入唐,依據中國歷史習慣,凡是有外國使者前來,一律稱之為「遣使來朝」或「遣使朝貢」,新、舊《唐書》就如此記載,其實當時松贊幹布正意氣風發,吐蕃王朝開疆拓土邁向鼎盛,無需越過吐谷渾向唐朝入貢,但中原王朝一向以天朝自居,因此兩《唐書》分別記載吐蕃「遣使朝貢」與「遣使來朝」,吾人讀史切不可泥於此項文字,必須稍作判斷。
吐蕃既有使來,唐太宗乃英明之主,極可能自此始知在吐谷渾之西尚有吐蕃之國,由是派行人馮德遐「往撫慰之」(此為《唐書》用語,《新唐書》則作「下書臨撫」)都屬自大性用語,實際情形極可能是派馮德遐前往探其虛實。而所謂「行人」,《周禮》秋官之屬官有大行人、小行人,掌朝覲聘問之事,春秋戰國時各國均設有行人,掌賓客之禮。漢代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註14) ,可見行人類似今日外交官性質,稱其前往吐蕃探其虛實,應屬合理推測,據史傳所載,吐蕃松贊幹布見馮德遐來。大悅並說「聞突厥及吐谷渾皆尚公主,乃遺使隨德遐入朝,多賚金寶,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許。」 (註15)
使者返回後,對贊普說:「初至大國,待我甚厚,許嫁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有相離間,由是禮薄,遂不許嫁。」(同注15),松贊幹布由是聯合羊同,發兵攻打吐谷渾,吐谷渾無力抵抗,吐蕃乃大掠吐谷渾人畜,更東進攻打黨項及在白蘭的群羌,率二十多萬兵卒,頓於松州西境,再派使者帶上金帛入唐,宣稱來迎娶公主,並揚言如唐廷不嫁公主,將繼續東進攻打中國,於是進攻松州,唐都督韓威率輕騎前往偵測,結果被吐蕃打敗,於是唐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09。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29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揭開喇嘛教的神秘面紗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8會員
45內容數
康熙、吳三桂、五世達賴與準噶爾部酋長噶爾丹這四個活躍在十七、八世紀的人物,對中國近代史有著巨大的影響。這四個人的關係錯綜複雜,彼此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或鬥智或訴諸兵戎。本系列將就此四人事跡酌為敘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學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四、土著說 人類起源多元論,至今仍為主要學說,因近代以來考古田野工作日見發達更普受重視,對於民族起源諸問題,產生極大影响,除已有確切證據(包括文献記載與考古發掘所得),確證某族源於某族外,民族土著之說大體都能成立,縱或有不盡贊同者,但也無法提出確證加以反駁,因此對藏族起源,也有土著一說。據藏文佛典
壹、釋吐蕃、圖伯特、西藏 「藏族」一詞,乃泛指廣義西藏族人之通稱,就我國民族分類系支觀之,所謂藏族應包括:博巴、洛巴、康巴、定多、唐古特、果洛、羌人、嘉戎、古宗等諸系藏人而言(註1),絕非僅指今西藏自治區之藏人而言。而「西藏」一詞也不能涵蓋青海、四川、甘肅、雲南部分有藏人聚居地區。嚴格而言「西藏」一
  寫在卷首 西藏對整個世界而言,像雲霧繚繞裏的秘境一樣,外界無法見其真實面貌,始終像謎一樣。而「佛」涅槃以後居然又能轉世,於是人世間又有了「活的佛」,而喇嘛教的「雙修」更讓人充滿幻想,整個西藏,喇嘛教達賴都像蒙上一層面紗,看不清面紗下的真實面貌,越是模糊不清,越使人好奇。 上世紀初葉西方有一位詹姆
四、土著說 人類起源多元論,至今仍為主要學說,因近代以來考古田野工作日見發達更普受重視,對於民族起源諸問題,產生極大影响,除已有確切證據(包括文献記載與考古發掘所得),確證某族源於某族外,民族土著之說大體都能成立,縱或有不盡贊同者,但也無法提出確證加以反駁,因此對藏族起源,也有土著一說。據藏文佛典
壹、釋吐蕃、圖伯特、西藏 「藏族」一詞,乃泛指廣義西藏族人之通稱,就我國民族分類系支觀之,所謂藏族應包括:博巴、洛巴、康巴、定多、唐古特、果洛、羌人、嘉戎、古宗等諸系藏人而言(註1),絕非僅指今西藏自治區之藏人而言。而「西藏」一詞也不能涵蓋青海、四川、甘肅、雲南部分有藏人聚居地區。嚴格而言「西藏」一
  寫在卷首 西藏對整個世界而言,像雲霧繚繞裏的秘境一樣,外界無法見其真實面貌,始終像謎一樣。而「佛」涅槃以後居然又能轉世,於是人世間又有了「活的佛」,而喇嘛教的「雙修」更讓人充滿幻想,整個西藏,喇嘛教達賴都像蒙上一層面紗,看不清面紗下的真實面貌,越是模糊不清,越使人好奇。 上世紀初葉西方有一位詹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民本精神決定了政府在處理涉關人民權益的本質表現,從而決定了政治制度的意義所在,正是由於它可以解決人的安全和發展,在現代化之後,又加上平等的需求,因此,所有的政治制度的設計從本質上說,便是可以有效提供人的安全和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當AI機器人擁有自由意識那這個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1950年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已經發明了圖靈測試以測試機器是否能夠表現出與人等價的智能。隨著科技革新,人工智能的開發對於人類生活影響力越發強大,人類享受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人類也開始懼怕起科技產物。
Thumbnail
來看看楊志這趟生辰綱任務的細節:  --- 話休絮繁,卻說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了十萬貫慶賀生辰禮物完備,選日差人起程。 … 梁中書大喜,隨即喚楊志上廳說道:   「我正忘了你。你若與我送得『生辰綱』去,我自有抬舉你處。」   楊志叉手向前稟道:   「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點?幾時起身?」
Thumbnail
那麼,楊志這種衝動的性格,是不是因為他正在落魄的低潮,才造成的呢? 如果這是一個孤立事件,那麼也許可以這樣想。 畢竟,楊志在人生中的最低谷時,被牛二這種死不足惜的流氓纏上,也算倒楣。 其實,楊志運氣不算太差了..   首先,牛二是一個徹底的人渣。 這讓楊志魯莽的殺人行為,看起來反而像一個英雄。 我第
Thumbnail
  楊志有什麼問題呢?  ---『個性問題』  他單打獨鬥,沒有任何問題,估計除了武松,誰都無法打贏他。 但是說到領導一個團隊,他的問題非常大。 雖然,書中沒有交代他年輕時代的經歷。 但是,我估計楊志應該沒有做成過任何重大任務。
Thumbnail
有一種人,外表看起來相貌堂堂,家世背景也很好,甚至基本能力也很強…. 但是,就是無法獨當一面。 當部屬的時候,能力很強,交代任務都能完成。 可是,一但讓他獨自負責,什麼事情都能搞砸。 有時候,也不是他故意要搞砸,但是結果就是那麼殘酷…
Thumbnail
最近蠻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朋友來問關於處在這個狀況的問題,所以我就來稍微講一下這個議題吧。畢竟現在出軌率高,自然地用基本數學想一想就知道當小三的人也多。這些人不見得沒有道德感,因為感情總是強過於理性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民本精神決定了政府在處理涉關人民權益的本質表現,從而決定了政治制度的意義所在,正是由於它可以解決人的安全和發展,在現代化之後,又加上平等的需求,因此,所有的政治制度的設計從本質上說,便是可以有效提供人的安全和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當AI機器人擁有自由意識那這個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1950年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已經發明了圖靈測試以測試機器是否能夠表現出與人等價的智能。隨著科技革新,人工智能的開發對於人類生活影響力越發強大,人類享受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人類也開始懼怕起科技產物。
Thumbnail
來看看楊志這趟生辰綱任務的細節:  --- 話休絮繁,卻說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了十萬貫慶賀生辰禮物完備,選日差人起程。 … 梁中書大喜,隨即喚楊志上廳說道:   「我正忘了你。你若與我送得『生辰綱』去,我自有抬舉你處。」   楊志叉手向前稟道:   「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點?幾時起身?」
Thumbnail
那麼,楊志這種衝動的性格,是不是因為他正在落魄的低潮,才造成的呢? 如果這是一個孤立事件,那麼也許可以這樣想。 畢竟,楊志在人生中的最低谷時,被牛二這種死不足惜的流氓纏上,也算倒楣。 其實,楊志運氣不算太差了..   首先,牛二是一個徹底的人渣。 這讓楊志魯莽的殺人行為,看起來反而像一個英雄。 我第
Thumbnail
  楊志有什麼問題呢?  ---『個性問題』  他單打獨鬥,沒有任何問題,估計除了武松,誰都無法打贏他。 但是說到領導一個團隊,他的問題非常大。 雖然,書中沒有交代他年輕時代的經歷。 但是,我估計楊志應該沒有做成過任何重大任務。
Thumbnail
有一種人,外表看起來相貌堂堂,家世背景也很好,甚至基本能力也很強…. 但是,就是無法獨當一面。 當部屬的時候,能力很強,交代任務都能完成。 可是,一但讓他獨自負責,什麼事情都能搞砸。 有時候,也不是他故意要搞砸,但是結果就是那麼殘酷…
Thumbnail
最近蠻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朋友來問關於處在這個狀況的問題,所以我就來稍微講一下這個議題吧。畢竟現在出軌率高,自然地用基本數學想一想就知道當小三的人也多。這些人不見得沒有道德感,因為感情總是強過於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