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即使流感化了,你也必需年年打疫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先說 : COVID- 19 可能會變成地方性流行病 ( Endemic Disease ) ?
白話文:COVID 19 可能會變成流感化嗎 ?
早上閱讀2篇文章,整理一下,嚐試回答上述2大問題


反覆感染 ( Reinfection )


反覆感染是許多呼吸道病毒的一個顯著特徵,我們一生中都受到同一病毒種類的多次不同感染。確實,人類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冠狀病毒)普遍一直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產生反覆感染的能力
在那些已感染COVID-19的患者中,大多數感染,無論其嚴重程度如何,均會誘導COVID-19特異性抗體的產生。 但是隨著時間拉長,抗體濃度本身也會下降,不足以提供長期時間的“殺菌免疫力”,以防止再次感染。
先前的疾病毒感染,可能會提供部分免疫力並降低症狀的嚴重性,但隨著時間拉長,不足的免疫反應減弱的免疫力或病毒產生“免疫逃脫”的突變,會破壞或規避免疫力,並允許隨後的再次感染。
免疫系統,“需要多次受到反覆感染訓練,”才能穩定成熟和長期保護身體面對多次突變的病毒。如此才有能力變化成地方性流行病 ( Endemic Disease ):

地方性流行病 ( Endemic Disease )

已經是地方性流行病 ( Endemic Disease )的冠狀病毒,共有四種(OC43,HKU1、229E和NL63),在自然感染後,「同一冠狀病毒類型,反覆在1年內,可以受到再感染是常見的」。
同樣的,同一流感病毒株,也可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連續發生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是會在1年內再次受到感染。這些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冠狀病毒),才會一直普遍生存在人世間。
不幸的「COVID-19病毒,很符合一時不能殺光的病毒、但需要反覆藉以突變及感染的訓練,來壯大免疫力」。

共同感染 ( Co-infection )

在未爆發大流行之前,的許多研究告知我們:一種病毒感染,可以對第二種感染提供短期保護(大約一周)。
研究也證實同時感染呼吸道病毒,並不會增加疾病嚴重程度,但是可能排擠另一種病毒的流行或使延後發生流感。 ( Co-circulating respiratory viruses may interfere with one another while competing for the same resources )
共同感染 ( Co-infection ) ,可以暫時降低病毒的流行率或改變其傳播時間。 例如,2009年夏季在歐洲發生的一次大規模鼻病毒,而延遲了大流行性流感病毒出現的時間。
儘管已記錄了一些COVID-19合併感染其他病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共同感染 ( Co-infection ),但尚無足夠的數據得出結論延遲了大流行性流感病毒出現的時間。

季節性 ( Seasonality )

在一年中,許多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會季節性地重新出現。冠狀病毒(OC43,HKU1,NL63、229E),可以在類流感病毒流行區域,出現季節性傳播。
除了熱帶地方,那些有四季的環境條件影响COVID-19病毒的傳播
除了熱帶地方,那些有四季的環境條件例如陽光和濕度可能會,影响COVID-19病毒的傳播。
冬季人們比較喜歡待在室內,病毒易傳播的地方,乾泠空氣也改造了呼吸道的黏膜,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
而也「愈來愈多證據顯示COVID-19病毒在冬季更易傳播」了。

防疫介入 ( Intervention )

研究發現防疫措施介入例如載口罩,社交安全距離,勤洗手,禁止群聚,會減少季節性流感爆發。
這種措施的干擾,也可能是導致最近南半球冬季流感減少的原因。COVID-19病毒,也是經過現防疫措施介入,而有效阻絕或减災。
最後,重整一下:
1.感染和免疫 ( Immunity & Infection )
免疫系統,需要多次受到“反覆感染 ( Re-Infection )訓練,才能穩定成熟和長期保護身體面對多次突變的病毒。COVID 19 病毒對宿主免疫系統,可能引發更持久的適應性免疫反應。 例如,SARS生存者,其中和抗體,可持續2至5年。
2.病毒交叉影响 ( Virus Interaction )
一種病毒感染,可以對第二種感染提供短期保護(大約一周)。 研究也證實“同時感染 ( Co- Infection )” 呼吸道病毒,並不會增加疾病嚴重程度,但是可能排擠另一種病毒的流行或使延後發生流感。
3.季節性 ( Seasonality )
除了熱帶地方,那些有四季的環境條件例如陽光和濕度可能會,影响SARS-CoV-2的傳播。愈來愈多證據顯示COVID-19“在冬季更易傳播”了。
4.防疫介入 ( Intervention )
研究發現防疫措施介入例如載口罩,社交安全距離,勤洗手,禁止群聚,會減少季節性流感爆發。 這種措施的干擾,也可能是導致最近南半球冬季流感減少的原因。再加上疫苗介入,COVID 19 的傳播會緩解 ( SLOW DOWN )
以上4大因素:反覆感染 ( Re-Infection )訓練、同時感染 ( Co- Infection )、季節性 ( Seasonality )和防疫介入 ( Intervention ) :
都必逼使COVID-19 病毒,走上成為地方性流行病 ( Endemic Disease )
和所有人類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冠狀病毒)普遍一直存在,而我們呢?也可能會要年年打疫苗了。

即使流感化了,你也必需年年打疫苗


根據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研究人員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結果 :
Intensive care support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hospitalised in France for COVID-19 or seasonal influenza, by age at admission
1.死亡率 :
流感死亡率是5.8%,COVID 9 死亡率是 16.9 % ( 感染COVID 19 死亡率幾乎是流感近3倍 )
2.需要加護病房治療 :
感染COVID 19 病患,有16.3%需要加護病房治療,比流感患者的10.8%來得多
3.住加護病房天數 :
加護病房的平均天數也幾近是兩倍之多,意即平均需要加護治療15天,流感病患則需8天。
無論是死亡率、需要加護病房治療、住加護病房天數都比流感高太多了,目前 :
沒有數據証實流感化後,病毒就變弱了
大家不可不慎,因為感染COVID 19 ,「其死亡率幾乎是流感近3倍」 。
當然也許有一天,COVID - 19 病毒、會像SARS病毒一樣,突變到自己最後也變成“弱肌”,最終弋然而止,但這一天,在今天,尚未到來,你知道了吧?


來源: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https://www.cnbc.com/2021/01/25/dr-fauci-double-mask-during-covid-makes-common-sense-more-effective.html 新聞到處報導:美國CDC發布最新研究:戴兩層口罩,能降低95%的風險暴露於可能具有傳染性的
COVID 19 病毒疫情的最終結果: 是人類和病毒共同的進化、也是病毒變種的新生。 這代價就是:人類要死很多 、達成群體免疫,然後病毒還依然在。 剛閱讀了病毒的大疫情歷史,整理一下: 歷史上能和現在的COVID 19 全球疫情,最相似的就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西班牙大流行病毒 ( H1N1) 
有些疫苗可以提供數十年的保護,例如麻疹或脊髓灰質炎的疫苗,而有些疫苗也會隨著時間快速流逝,例如百日咳或流感。 疫情就會消失嗎? 大流行( Pandemic ) 的變化、疫情會不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苗的到來,以及在接種疫苗後,抗體可以持續多久的時間。 哈佛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 (
1月12日,美國CDC宣布開放給所有65歲及以上人士、和患有基礎疾病的65歲以下人士接種 COVID -19 疫苗,各州也開始宣佈各自的疫苗接種新計劃。 全美24州住院率下降10% :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7日平均COVID-19 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比例也在大幅下降 :  截至2021年2月
一項隨機,雙盲研究由南非威特沃特蘭大學 ( 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land ) 和南非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in South Africa的初步研究: 招募了2026名受試者,平均年齡為31歲。該組中的一半接受至少一劑安慰劑,另一半接受
我這幾天,被 【 COVID 19毒舌 】 新聞報導吸引了。 説什麼:  “毒舌,是COVID19 特徵之一 ? 尚未報導過”。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tkm2.1261 我印象中,早有去年報導過,我去尋找,果然被我找到了,早在去年
https://www.cnbc.com/2021/01/25/dr-fauci-double-mask-during-covid-makes-common-sense-more-effective.html 新聞到處報導:美國CDC發布最新研究:戴兩層口罩,能降低95%的風險暴露於可能具有傳染性的
COVID 19 病毒疫情的最終結果: 是人類和病毒共同的進化、也是病毒變種的新生。 這代價就是:人類要死很多 、達成群體免疫,然後病毒還依然在。 剛閱讀了病毒的大疫情歷史,整理一下: 歷史上能和現在的COVID 19 全球疫情,最相似的就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西班牙大流行病毒 ( H1N1) 
有些疫苗可以提供數十年的保護,例如麻疹或脊髓灰質炎的疫苗,而有些疫苗也會隨著時間快速流逝,例如百日咳或流感。 疫情就會消失嗎? 大流行( Pandemic ) 的變化、疫情會不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苗的到來,以及在接種疫苗後,抗體可以持續多久的時間。 哈佛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 (
1月12日,美國CDC宣布開放給所有65歲及以上人士、和患有基礎疾病的65歲以下人士接種 COVID -19 疫苗,各州也開始宣佈各自的疫苗接種新計劃。 全美24州住院率下降10% :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7日平均COVID-19 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比例也在大幅下降 :  截至2021年2月
一項隨機,雙盲研究由南非威特沃特蘭大學 ( 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land ) 和南非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in South Africa的初步研究: 招募了2026名受試者,平均年齡為31歲。該組中的一半接受至少一劑安慰劑,另一半接受
我這幾天,被 【 COVID 19毒舌 】 新聞報導吸引了。 説什麼:  “毒舌,是COVID19 特徵之一 ? 尚未報導過”。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tkm2.1261 我印象中,早有去年報導過,我去尋找,果然被我找到了,早在去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呼吸道融合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是一種常見病毒,會導致呼吸道感染。 幾乎所有孩童在兩歲前都會感染 RSV。 雖然 RSV 感染通常會引起輕微、類似感冒的症狀,但它也可能導致嚴重的疾病,尤其是嬰兒、老年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 以下是 RSV 病毒的一些特性: 自然免疫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新冠後大家開始關注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逐漸有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出來了。慚愧的是,因為這些病毒以往既沒有藥也沒有疫苗,驗出來也是白搭,不會改變治療,所以以前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我們很少關注這一群病毒。 不驗不代表沒有,其實很多非流感的感冒,如果也不是新冠,有可能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染力大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我的體質是不容易感冒,可一旦感冒就一發不可收拾那種,且事前通常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就直接從發燒開始,這次確診新冠不外乎也是相同的劇情。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Thumbnail
"新冠病毒的幽靈已經困擾全球四年了…”2024年2月13日美國《科學人》的文章一開頭用「幽靈」(The specter of COVID)來形容新冠的陰魂不散...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呼吸道融合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是一種常見病毒,會導致呼吸道感染。 幾乎所有孩童在兩歲前都會感染 RSV。 雖然 RSV 感染通常會引起輕微、類似感冒的症狀,但它也可能導致嚴重的疾病,尤其是嬰兒、老年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 以下是 RSV 病毒的一些特性: 自然免疫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新冠後大家開始關注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逐漸有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出來了。慚愧的是,因為這些病毒以往既沒有藥也沒有疫苗,驗出來也是白搭,不會改變治療,所以以前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我們很少關注這一群病毒。 不驗不代表沒有,其實很多非流感的感冒,如果也不是新冠,有可能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傳染力大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我的體質是不容易感冒,可一旦感冒就一發不可收拾那種,且事前通常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就直接從發燒開始,這次確診新冠不外乎也是相同的劇情。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Thumbnail
"新冠病毒的幽靈已經困擾全球四年了…”2024年2月13日美國《科學人》的文章一開頭用「幽靈」(The specter of COVID)來形容新冠的陰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