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廣州《信息時報》音樂編輯老丁先生來信採訪,以下是我的覆信。 問:您是否也認可蘇打綠、自然卷、張懸、王若琳、盧廣仲等等這些新冒出來的樂隊或歌手能夠代表一種"台灣新音樂風格"?為甚麼?
答:「時代風格」實在是個難以定義的詞彙,您提到的這幾組音樂人各自都有獨樹一幟的特色,我倒不願意率爾把他們一齊拿來貼標、打包、分堆。我想音樂人大概也未必樂意動輒被擺到「與某甲某乙共同被稱為什麼什麼」這樣的框裡的。
問:就您的認識,他們在台灣地區的影響是怎樣的?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名甚至走紅,與前輩歌手有沒有甚麼差異?
答:如前所述,他們各有各的影響。影響的幅員與深度,乃至於擁躉成份、活躍時間,彼此固有重疊,卻也互不相同。
他們之走紅,與近年台灣獨立音樂現場演唱環境的蓬勃發展,和網絡社群的聚眾力量,都有很大的關係。live house和網絡正好分據「實體」和「虛擬」的兩重空間。不像前世代的歌手,新時代的音樂人和擁躉之間,不再隔著重重的經紀、企宣、行銷這些「代理人」,而能和樂迷直面相見、密切交流,這是以前不可想像的。您提到的這些音樂人,多很用心照顧自己的博客和官方網站,在台灣最大的BBS站「PTT批踢踢實業坊」也都有自己的討論區,他們都很用心地回文、貼文、推文,歌手彷彿回到了三十年前校園民歌初起時,「台上台下都是一夥的」那種「準素人」身份,我覺得這是挺好的事情。
問:台灣的非主流音樂的生存景況是甚麼樣的?在流行音樂大環境的突變影響下,您是否認可台灣的原創音樂相比香港和內地要更有生命力?而這些"小獨立"樂隊和個人是否也可以代表台灣原創音樂的生命力?您認為原因在哪裡?
答:首先,以如今的市道,「主流」、「非主流」的分野早已不再是專輯的銷售量,更不是音樂的風格,而是通路發行和行銷宣傳的模式。無論大牌小牌,光靠賣專輯,絕對沒法兒養活自己。大部分年輕人早就對CD這種東西「不屑一買」了,但願意掏錢買票去看演出的人倒還不少。台灣有很多獨立創作人和樂隊,一年可以接好幾十場、甚至上百場的演出。儘管場子多半不大,營業額也未必多麼驚人,但至少在台北,每天都有好幾場獨立創作的音樂演出可看,這在七八年前,猶是不可想像的。
然而我實在不知道「台灣原創音樂的生命力代表」到底該從何丈量、比較起。這名詞聽起來像一枚巨大的勳章,但那授勳的人絕對不該是我。
問:內地的樂評人李皖曾從台灣的民歌時代講起,有"歌從東方來"的說法,您怎樣看待台灣流行音樂對內地的影響,而這撥"小獨立"音樂形態是否可以作為"歌從東方來"的延續?反過來說,您認為內地的流行音樂或搖滾樂對台灣有甚麼影響?
答:我始終欣賞並且敬佩李皖先生的文字,但對大陸時下的創作音樂,我絕不敢混充內行、亂開藥方,請原諒我的無知。只能說,台灣創作音樂能在華人世界發揮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作為島民之一,又算是沾親帶故的「同行」,我深深感到與有榮焉。
大陸近二十年來的搖滾和流行音樂,據我理解,老實說對台灣流行文化影響不大。八十年代末崔健的引進,確實曾經深深撼動若干文藝青年,但之後的唐朝和「魔岩三傑」,對台灣的聽眾來說,就幾乎是「小眾音樂」了。當然,我們還可以提一提順子,甚至王菲,不過這兩位姑娘都是「經第三地進口」,不怎麼被當成「大陸歌手」看待的。
問:台灣不僅有這些"小獨立"樂隊,還有近幾年盛行的比如陳珊妮、陳綺貞、蔡健雅,您是否也認可台灣一向有"女唱作人"的傳統,而這個源流可以追溯到哪裡?有沒有一個發展的脈絡以及原因在哪裡?
答:七十年代初期,Joan Baez、Judy Collins、Joni Mitchell這些女唱作人橫掃全球,台灣漸受薰染,最早類此的「唱作女歌手」,可能是戴著遮住半張臉的大帽子,在電視上唱民謠的洪小喬。校園民歌初興,楊祖珺是當時歌聲最好、能量最飽滿的女歌手,但她後來投身政治反對運動,放棄了歌唱。民歌時代孕育的邰肇玫、王新蓮、鄭華娟、黃韻玲,都是能寫能唱能製作的全方位才女,她們做出了許多台灣流行音樂最精彩的經典。
但是,套句最近讀到一位美國年輕女歌手的抱怨:以「性別」作為「類別」是非常奇怪的,偏偏近來樂評圈子特別流行這種排比。我個人覺得不見得非要在「女性唱作歌手」的「傳統脈絡」上做太多文章,那樣反倒容易圈限、甚至小看了這些才女的成就和影響。
問: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岳幾個人也要組團,並聲稱以五月天和蘇打綠為假想敵,你怎樣看待這個事件和這些報道?
答:所謂「假想敵」不過是句玩笑話,若還當了真,甚至跟著瞎起鬨,未免也太傻太天真了吧。
我衷心期待「縱貫線」的演出和專輯,據臥底消息指出,已經有人聽到了幾首新歌半成品,很是厲害。既然才華這種東西沒法兒測量,我寧願反過來想:以這四位哥們兒的江湖歷練和嚴苛的自我要求,既然點了頭,豈能落得個「晚節不保」的罵名?這張唱片非好不可。
問:近些年包括胡德夫和林生祥在內地都能引起不小的波瀾,而您的書和張鐵志的書也都在內地上架,這僅僅是一場文化交流嗎?或者有更多的原因,而這些和包括蘇打綠在內的音樂樣式在內地的流行有沒有必然的關聯?
答:若真能促成一些「文化交流」,已經功德無量矣。若還不「僅僅」是「文化交流」,竟還能幹些什麼別的,我實在不能想像──或者竟想像出來了,您們卻登不得。
「這些和包括蘇打綠在內的音樂樣式在內地的流行有沒有必然的關聯?」這該讓您來告訴我呀。
問:如果讓老師您推薦近年的華語唱片的話,您會推薦哪幾張?為甚麼?
答:李宗盛「理性與感性」台北演唱會實況,最好能看看DVD版本。那些早已烙印在幾代人心版上的歌,固不待言。真正精彩的是歷經這些年歲,目睹李宗盛賦舊曲以新聲,爐火純青、舉重若輕,那些熟悉的歌,彷彿刻滿了生命的疤痕,倏然有了更加深沈複雜的況味。
交工樂隊和林生祥的所有專輯,張張都是精品。他們在技術上有「手藝人」的自覺,在精神上又始終帶著「運動份子」的警醒,窮而後工,再過三十年回頭聽,肯定仍是經典。
巴奈的「停在那片藍」。她的嗓子是台灣的「文化財」,這張專輯竟足足讓我們等了八年。乍聽貌似輕盈,實則埋藏了許多靜水流深的暗礁。製作儘管儉省,卻原原本本地在唱片裡留住了東海岸的雨水和太平洋的海風。
既是「華語唱片」,那就不限於台灣了?Carsick Cars的專輯,淋漓痛快,歌詞的語感與意象尤其生動,真是相見恨晚。極度渴望能看到他們的現場演出。
林一峰的「思生活」,是他迄今野心最大、用力最深,也是最完熟、最洗鍊的作品。這套專輯替所謂「城市民謠」一路,樹立了高標。
其他還有很多,目前想到的就是這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