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的本質不論轉譯形式,「是」永恆不變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在進入了解真愛存在的關係之前,我認為要先了解我們一般會接觸到的感情關係的層次,才能更全面地去理解真愛所涵蓋的框架。一般我們認為可以經由「作為」去影響的關係,我們認為這樣關係的因果建立在外在表象的連帶關係上。例如,我可以利用對方的弱點來讓對方感覺到「愛上我」的感覺,或經由「第三者」的出現來刺激對方對我的激情等,這些都是「外在表象的因果關係」。
因為我「做了某件事」所以「產生了某個結果」,這是我們一般在面對關係時所認知的框架。就像是看到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或是這一生都只看過「物體從高處往下落」的現象,就以為這就是「真相」。這就是我們對事物自以為是的誤解,我們將「記憶」或是「經驗」當作智慧本身。我們以為「萬有引力」是因,「落下」是果,但是這是非常淺薄的因果觀念,因為它只是「觀察現象」的「整理」。而不是再去問「萬有引力」背後還有沒有東西?在物理世界中,很多微觀宇宙宏觀宇宙的定律是互相矛盾的。
所以我們對於關係的解決方案,就會被侷限在「接受常態」的框架之中。因為「喜新厭舊」是人性,而「個性是固定的」所以維持關係就只能「透過刺激對方失去恐懼的方式」來重新啟動激情。或是因為大部分的人觀察到的男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就擅自認定這就是「男人本性」,所以因應方式就只有「不要對男人太好」。或是就挑一個自己沒那麼喜歡的對象,因為這樣就不會得失心太重,就能一輩子被寵愛。(當然這些選擇都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是那是一種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常態,並非真相。)因為穩定的感情會帶給我們安全感,就覺得要追求穩定的感情。還是如果我們有了安全感,還需要關係「穩定」嗎?大部分的人所說的「穩定」是指不要太大的變化,維持在一定的模式裡,偶爾「刺激一下」就好。
這邊要帶大家認識的是「關係的本質」,也就是你們「情感」的產生「真正理由」。感情的產生有兩種不同因素,第一種是因為「需求」產生,也是普遍常見的關係。第二種是因為能量的碰撞而產生,跟「需求」無關。在「常態」的層次上,我們會認為「需求」是不可能消除的,因為除了那些「得道高人」之外根本沒有人能夠真正去除需求。但這個「現象」是真的嗎?還是又是我們擅自認定的?
人的需求是經由認為需要「生存」才產生的,認為肉體=生命=自己,擅自認為「死亡」=終點才產生的。那一種誤認三維世界的現象為真相的一種對自我的誤解,也是因為這樣的誤解,也才以為「要生存下去必須選擇殘酷的生活方式」,也就產生競爭、戰爭、利益、擁有的概念。而這樣的觀念則對極權者有非常大的幫助,他們就藉由教育系統來加強我們「生存」的這個體系的認知與信念。所以千百年來,這些根深蒂固的體驗就成了新的「真實體驗」。如果我們知道肉體只是一台運載生命一台車,車子壞掉也不代表我會死掉,那麼看世界的方式就會開始翻轉了。我們會開始擁抱我們過去擅自認定「恐怖」的東西,例如死亡、變化、未知。因為如果我們認知到「靈魂永遠不滅」的本質,以及了解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本身創造的(肉身的也是,從很多怪病的現象都可以知道)。那我們不管怎樣「都是安全的」,既然怎樣都是安全的,那很多我們現在所認知的「理所當然」的概念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們人類在生命中的掙扎,就是無法接受一件事的「如是本質」。一件事情的本質並不在它三維世界的「常見」表現上面,而是在「能量」層次上面。就像是脾氣好的人發起脾氣其實最恐怖一樣,這個一體兩面才是整體,但我們都容易只用單一面向去形容一件事的片面。「關係的本質不會變」這個概念我提過好幾次,這邊我想要再講得更清楚一點。什麼是「關係的本質」?本質就是「能量層次的真實」,所以一個能夠抓住事物本質的人就容易成為「天才」、「全才」甚至「開悟」成為宇宙的覺者。
事物的本質存在在它能量的層面,而非物質表現的層面。能量是一切存有的創造源頭,但是我們現在認識世界的方式是跟創造完全相反的過程。我們事先藉由我們的五官去體驗「已經被創造」的東西,我們體驗到、認為是真實的東西事實上是「果」而不是「因」。但我們都把「果」跟「果」的互相碰撞的現象當成「因果」。這個我們在戀愛上的現象上也可以常常見到,為什麼同樣作為,A做跟B做的效果完全不一樣?因為「在能量層次上顯化這個作為,會使得雖然在外在觀察上好像是一樣的作為,但是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東西。
因為遇見一段在能量上完全契合,也感覺到「愛」但卻任何作為都無法撼動的關係,所以才讓我發現原來以前認為的關係是在某一個特定前提上的。一段不以需求而建立的關係,反倒會因為需求而互相遠離的關係。才讓我發現原來我們一般在討論的情感跟愛完全無關。
真正的「因」在能量層次上,能量既然是創造本源,就能夠轉換成各種形式。我們在三維世界所體驗到的事物只是能量「轉譯」它本身的其中一個「形式」而已。我們去看看顯化法則(或是吸引力法則)都在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先在能量上散發出「擁有」,才會吸引或顯化「擁有」的三維結果。但大部分的人無法好好使用顯化法則,就是他把外界已經顯化的「結果」當成「原因」,整個本末倒置的結果之下,就會使得自己不斷地被外在世界呈現的「證據」所影響。但能夠呈現在我們身邊成為「物質」或「實體」的東西其實都只是「果」而已。我們卻一直把「果」當成「因」。「因」事實上存在於「能量層次上」。
「關係的本質不會變」的意思就是,一顆石頭就石頭,它在三維世界不會變成水,也不需要變成水。(但在能量源頭的層面是可以轉換的,但這邊就會有一個悖論,就是當它真正可以不分別的層次上,在可以轉換的層次上你也沒有改變它的必要。所以不管是可以改變或不能改變的層次都沒「可否扭轉」的問題產生)舉我跟前男友的關係來說,我是因為「需要」他才會感受到「喜歡」的情緒,而這個「喜歡的感覺」是因為害怕失去才產生的。如果我有一天不害怕失去他了,喜歡的感覺也會跟著消失。我跟他的關係本質就是因為「因需求產生的情感,需求消失、或對方無法補足需求感情就會消失」。這就是我跟他的關係的能量層次的本質,如果我將「需求」這個誤解消除,因「需求」產生的「情感」也會消除,也就是「會消失(假的)」感情。當然我們因為需求產生的情感也有它自己的能量,但這個能量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變化,可以「生」也可以「滅」,也就不符合「本質」的概念,本質是不會變的。
跟我的雙生火焰,情感的發生是因為「純能量直接碰撞」,不是因為認為自己有需求這個「誤解」的概念產生的情感,所以就是「永恆」的,因為能量是不滅的。而要怎麼去辨別喜歡或「愛的感覺」產生是因為哪個「因」,就得讓自己進入「無懼」的狀態才會真正「清楚」(但你的心一直都是知道的)。對於前男友,我無懼時會覺得沒有興趣跟他繼續攪和,但是跟雙生則是無懼時更享受愛他的感覺。對於生存的誤解,就是來自於「對於死亡的恐懼」=「需要生存」,也因此,恐懼的存在也會創造非常巨大的能量,只是那是可生可滅的能量,也因此是「虛假的」、非永恆的、也「經不起考驗」的。
在能量層次會顯現出真相,因為能量是創造的源頭,在最高的本源層次上,石頭的能量跟水的能量是一樣的,只是轉譯成我們這個三維世界時,「現象上」事物的分界在體驗上會遠來越遠跟清楚。所有東西都是愛,愛不是一種情感,愛只是本源的「真相」。能量要在我們這個三維世界變成可以被理解的存在時,都需要經過能量的轉譯,而能量要轉換成形式,就必須有偏好跟選擇。所以我們可以愛每個存在,但並不是愛每個存在的方式都是一樣的。例如你在野外發現一隻受傷的動物,你帶它回家治療它是愛,但是如果你遇到的是一隻在野外生活得很開心的動物,你把它帶回家就不是一種愛(除非他自己想跟你回家)。
在廣義「能量」的層次定義上,萬事萬物都是愛,因為愛只是真相。但是能量要轉譯成「形式」在這個三維世界存在時,它會變成各種不同的樣態,但是如果我們要說萬事萬物都是真愛,對生活未免也太不方便。所以轉譯成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比較能夠理解的語言,因為活在這個世界就是要知道自己怎麼「選擇」,既然要選擇就需要學會「辨別」,為了要知道要把資源如何投注在特定的事物上,才會創造這個世界能感受「美好」的價值。為了符合這個世界的物理法則,有「辨別」的需求,也就成了我前幾篇所寫的「真愛」與「非愛」的差別。
我跟前男友在廣義的定義上,他也是我的真愛,因為他用跟我從天堂到地獄的體驗來教會我去接觸我內在的真愛。這就是我們的愛,我們的愛被轉譯成「因為需求而結合,用互相傷害來讓彼此學習課題來更接近愛的本源,並且在課題結束之中關係結束。」而這個本質是在我們關係開始之前就存在,在我們關係結束之後也存在,是永遠不會變、也不需要變、也沒辦法變的本質。就如同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需要把石頭變成水,也不需要把水變成石頭,石頭就是石頭就使用它讓他價值發揮到最大,水就是水就使用它讓他價值發揮到最大。但是在三維世界的語言,這個就被稱作「業力伴侶」。
跟雙生火焰則是,我們的關係能量本質層面就是「彼此碰撞會激發出最大價值」的設計,也是為什麼我會感覺到自己是「為他而生」的,也會願意在他身上投注一切的資源,因為對我的本質能量來說,它就是能夠使我的力量跟價值最大化的能量存在體。「因需求而分離,並且在需求被處理過後結合」。這個本質是一直存在的,永遠不會變、也不需要變、也沒辦法變的本質。這在三維世界的語言,就被稱作「真愛」或「靈魂伴侶」或「雙生火焰」。我們區別愛與非愛,只是為了知道自己要怎麼選擇而已,在能量的層次上一切都是愛,因為愛只是真相。
要活出愛,就如同我們遇到受傷的動物帶回家照顧,時間到了他想留就留,他想走就走一樣。我們愛萬事萬物的形式可以轉譯成各種不同形式。去區別「愛」與「非愛」的標準也只有檢視自己有意義而已。什麼叫做「成為愛本身」,如何活出「愛」?就是與萬物的本質能量接通,並且在純能量的碰撞上面選擇最符合這個本質的形式,也就是「順應生命之流」。所謂的「接通」就是雙向的,去用「能量本質」的層次去認識萬物。這就是活出愛,當我活出愛,我跟我前男友的能量本質接通後,我發現那個「愛」就被轉譯成「變成兩條平行線」,而且我不會覺得遺憾或是想要「扭轉」這個狀態,因為「接通」的意思就是這個能量也會自然在你的意識中流動,我不會去抗拒這件事的本質。
我跟前男友的關係本質就是如此,而這個本質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會帶來不同的形式。本質不會變,但是形式會變得。從一開始的熱戀到後面互相傷害,到形同陌路,這就是這個本質在形式上的轉變,但不管怎麼轉變,本質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想要「順應生命之流」就要學習去接通「愛」,用能量真相的層次去認識萬物,不是執著在這個能量所轉換成的某個形式上,因為一件事的本質不管怎麼被轉譯都會成為它自己。
就像是在這個雙生火焰的旅途之中,我認識到這段關係的本質就是不管它怎麼被轉譯(目前被轉譯成他幾乎在我的生命中消聲匿跡的形式),最終它都會成為它的本質,所以我根本不用擔心也不用作為。而在能量本質的層次上,只要你學習「無懼的感受」,就能夠「知道」。
任何的我們認為想要「扭轉」的作為,都是一種想要改變事物本質的徒勞無功。即便我們可以一直利用激發恐懼的方式來讓別人誤認為自己愛你,但在本質層次上你就是需要用不斷刺激恐懼的方式才能維持,並且得用道德束縛、威脅利誘的方式來限制對方自由的關係,那持續的綁在一起會不斷的互相消耗不是非常理所當然的結果嗎?那麼在外在條件有所變化的狀況下,這個「愛」會消逝的結果是注定的,不如及早認清楚這段關係的本質,讓它在該消逝的時候消逝,我們才能迎接不需要任何作為也能發揮最大價值的關係能量體。能讓彼此的能量跟價值最大化的關係的能量體,是不需要任何束縛來限制彼此、也不必刻意維持就能一直擁有火花的,因為此關係的安全感來源並不在外在的證明上,也會消除所有的期待跟需求,也不必追求「穩定」,自然而然就會成為一個會自己自動發電,「順應生命之流」很自然就能不斷有不同形式火花的關係。也就是我們在此三維世界語言上界定擁有「真愛」的關係。
但真愛並非因為「此關係」才得以被體驗,而是當雙方彼此的內在都有了一個自己能夠產出光源的源頭,真愛的「關係」作為能量本質形式化的延伸才得以在物理世界中被顯化。但是如果我們認為「真愛」是「得到了實體的人或關係」才可以「得到」的話,就整個本末倒置了。我看到很多問我問題的朋友都還是卡在這個狀態中,認為「要從現實世界中先體驗到」真愛才能「證實」。但以真相的層次來說,因為創造的源頭是能量,所以真愛「關係」的顯化必須先藉由內在的真愛體驗才得以延伸出來。意即,依賴「某個人」或「某種關係」的出現而逃避自己該「順應生命之流」去執行的事,只會讓真愛無法被體驗。很多正在向外「尋找」雙生火焰、靈魂伴侶的人們就是犯了這個錯誤,根本不需要「尋找」,因為真愛是一種主觀的體驗,是一種用能量的層次真相在經驗世界、接通愛的鍊金術。
因為「愛」只是真相,愛不是情緒不是感覺,更不是特定關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7K會員
501內容數
我是誰不重要,我的文字有帶給你什麼比較重要。 顯化社群: https://discord.gg/7Kytt3DQ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吉拉米代的野望 生態保育關鍵不在形式 而是愛護自然的心老實說環境保護談久了,就像盯著紙上寫著的字太久會失焦一樣,有時候真的會問自己「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地貌的價值到底在哪」,但這些疑問當站在雄偉的高山面前,聆聽瀑布落下的壯闊之時,理由已不再重要了。
avatar
鄭群騰
2021-09-27
非轉不可,大學轉系的門檻應降低台大校長管中閔指出逾55%大學生自認讀錯科系,台灣大學統計,109學年校內每10名大一生就有一人申請轉系,頂大的頂大台大都這樣了,我很難相信其他的學校情況會比台大好?如果不是,會不會是學生就這樣甘於當初選擇,直接就「沉沒」了呢?
Thumbnail
avatar
鍾文榮
2021-08-29
老高誤讀尼采的爭議:關於轉譯知識的考量關於老高與小茉討論尼采影片的爭議,支持與否的兩方立場有著根本上的差異:他們對於「老高」這個 youtuber 的人設,有著截然不同的期待。這並非是非對錯的立場問題,而是預期受眾屬性導致了不同看法,藉著這支影片的爭議,我們其實可以談談對「知識轉譯」的認知,以及傳遞者如何考量「預期讀者」這件事。
Thumbnail
avatar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1-01-21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精神分析:安達對黑澤情感的本質、轉變與成長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最近成了腐女界的洗版話題。哈理斯我也不免被一票腐女友人堆坑,見證到姨母笑的真諦。而作為一位研究精神分析的心理師,除了好笑的劇情外,我更在意安達的整個轉變(改變了自己內向、膽小、沒自信的個性,並與對方交往)是如何達成的──我從三種精神分析的理論路徑來探究。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0-12-21
台股高不過高的趨勢無法改變,就是弱勢震盪走勢!陸股跌破關鍵支撐,走勢轉弱持續下探找支撐!台股多方持續進場,走勢維持震盪走勢,留意操作節奏! 陸股上證跌破關鍵季線支撐,走勢持續下探找支撐!
Thumbnail
avatar
股海的諾亞方舟
2020-09-10
不確定的轉折—關於PASA廚房不確定的轉折—關於PASA廚房的緣起 隱居都蘭二十年,一直在山林海岸間漂泊,前後遷徙修繕五棟農舍。2008年動念寫書《都蘭山居歲月》,2018年增修到13.5萬字,添加生活圖片,由允晨文化出版《意外的旅程》。該書敘述從臺北移民臺東,自我放逐的波西米亞人生故事,集中在第一、第二棟修繕農舍的庭園生活。
Thumbnail
avatar
江冠明
2019-09-13
【拾藏幕後】盛浩偉:「召喚臺灣文學:關於故事、改編、非虛構寫作與轉譯的經驗與思考」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Thumbnail
avatar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
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