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什麼?被愛約束該反抗,還是全然接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有愛,才定義愛。還是先定義愛,你愛。

愛是什麼樣子,愛是什麼,我們生存在物質的世界,不管是用觸覺、聽覺、視覺,都能讓我們只感覺到「外界」。擁有這樣能力的我們,當然會很容易想要用「能瞭解的事物(物質)」去證明「無法清楚定義(抽象)」的事情,因為「量化」比較能有安全感。
我們開始證明著「愛的定義」是什麼,告訴我們愛的人「你應該要怎麼樣做,對我來說才是愛。」,於是愛成了期待,期待必須被落成,但我們真的有這個能力能不斷完成期待嗎?
公園裡的媽媽對的孩子說:「寶貝,你以後要賺大錢孝順媽媽才是愛我喔。」
女友對著男友說:「為什麼別人的男友都那麼體貼,你都沒有在我月經來時好好照顧我。」
老婆對著老公說:「你要為了家裡的生計更努力喔,爸拔加油,努力賺錢,爸拔好棒!」
女友收到男友的聖誕禮物iphone12手機,並說:「寶貝你真的好愛我。」
女兒對著媽媽說:「你為什麼都聽不進我說話,你真的有愛我嗎?」
爸爸對著兒子說:「兒子你要繼承家業,不要讓我丟臉喔。」
媽媽對著兒子說:「兒子你要好好念書,考上公立學校,我們愛你。」
男友對著女友說:「我希望你在我壓力大的時候,能夠安撫我。」
無論是「比較」、「期待」、「物質」,都能快速的讓我們知道「對,你有愛我」,因為你有照著我的話去做,我們的一生都在追逐「愛」,所以我們努力的去達成「愛人」的要求,這些期待層層疊疊的,有時候你可能也不知道,這樣對不對,但為了不讓對方失望,也只能盡力去做。

因為得不到會感到「失落」,也因為給不起感到「無力」。

不過,愛不是單向的,當一個人用這種方式在向對方索愛,對方也會希望得到「回報」,在這樣的複雜交錯的人際關係下,我們因為得不到會感到「失落」,也會因為給不起感到「無力」,在意識到後,當你開始無力給予所有,你會開始反抗,想著:「難道這就是你愛我的樣子嗎?難道如果我不去做「你要我做的事情」,你就覺得我不愛你了嗎?」

當「愛」顯化成勒索,讓人想無力想逃

我們知道愛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動機都是「愛」,但在顯化成「行為式」的期待,就像是在控制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打扮的樣子、社會地位,都是用個人認知把愛扭曲了,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這時候,彼此其實連「愛」都說不清楚了,因為愛已經成了「實相」的約束,像是鎖鏈一樣把你緊緊捆著,讓你無法成為「自己的樣子」。

愛,讓你成為一個人,成為自己。

約束的愛,容易理解對方要什麼,但我們的確需要迎合。讓實際的你與理想的你分開了。往往為了迎合,你可能覺得自己偶有委屈的時候。但愛應該讓實際的你與理想的你更靠近。讓你能舒服的做自己,喜歡自己喜歡的食物,喜歡自己的步調,喜歡自己的理想,喜歡自己的打扮,喜歡自己的決定,讓你能完全得為自己負責。

如果你愛的人無法這樣待你,不必執著或立刻放棄。

也許他還沒明白,約束的愛讓你被困住了。也許你可以開口跟他說說,你的感受,不要擔心對方不會懂,提出總比永遠埋在心中好。如果我們永遠為了迎合某個人而存在,其實就是在扮演這個人心中理想的樣子,但這真的是你嗎?時間一拉長,你也有可能會受不了的。
「愛」不會因為你做了什麼才出現,而是因為你是你,「愛」本來就在。不需要再證明什麼。
如果你愛對方,也不要用自己的觀點出發,讓他成為你理想的樣子,去接納他「就是這樣子」。當對方被你接受後,也許會有一個反抗期,會想要擺爛或是看似消極,但心理學家Carl Roger相信人性本善的原點會出現,對方終究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回饋你。

這篇是聽了一堂心理學的課程後的心得,我對於Carl Roger提出,接納一個人、理解一個人的原點,身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出發,對應我自己在理解「愛」人的能力似乎能有延伸的解釋,覺得有融會貫通感,理解「愛」不是改變,不是強求,而是原生的,像是媽媽對孩子的愛一樣純粹。
靈感參考書籍:《成為一個人》
作者: Carl Rogers / 個人心理學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77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能一起感受到快樂感是因為我們容易擁有相同的經歷,但悲傷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不習慣分享悲傷、挫折,因此在發生時我們不容易理解,我們該怎麼靠近一個受傷的人,我們漸漸地失去了安慰的能力,從我們不知如何表達「脆弱」開始。 我們一起分享食物、分享喜歡、分享快樂。 但我們無法分享悲傷,面對悲傷我們得到外
每次跟某位朋友聊天完,都會有滿滿的學習動力。你也有這種感覺嗎? 我思考著,因聊天而獲得行動的力量,我感覺到這種力量來自一股共鳴,我們雖然沒有共同目標或要一起完成什麼。但我們每次分享的想法,都擁有一點點的共鳴,不管是對書的一句話、一個想法的延伸、對於一個感受的同理,雖然可能在線性時間上我們好像認識不久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最近突然跟朋友聊到,20年前的經典愛情片《情書》,這部經典又值得討論的對“愛”詮釋的案例。  每一個階段都有愛,要看你要將「愛」視為一段歷程,還是一份感覺。從彼此有好感,不知不覺想要跟彼此分享生活,當對方開心,自己也會開心。再來,願意經營與調整彼此,最終會需要經歷,不會要求“對應的回饋”的心態,進而
沒有人能抗拒溫柔的行為,溫柔的習慣。 我覺得溫柔是一種舉動,不是一種外顯態度,不是輕聲細語,也不是壓抑情緒。 是一種不容易察覺的舉動,它藏在我們生活中你認為的理所當然。 提到溫柔的描述,我翻閱到瑞蒙.卡佛《叫我自己親愛的》中分享契柯夫筆下的一位角色。 他叫做穆薩卡,雖然被分配在精神病房區,卻一直維
近年整理內向者的書籍很多,讓內向者能重新探索自己是內向的個性、了解自己的優勢。我自己也看了幾本深受感動,很開心內向的朋友們能透過這樣的書籍幫助自己。 這世界原本像是被外向的人佔據的,敢要、敢表現,在社會的生存面上似乎成了種顯學。不管是服務業也好領導人也好,第一直覺都會覺得,會說話的人真好,能夠表達
我們能一起感受到快樂感是因為我們容易擁有相同的經歷,但悲傷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不習慣分享悲傷、挫折,因此在發生時我們不容易理解,我們該怎麼靠近一個受傷的人,我們漸漸地失去了安慰的能力,從我們不知如何表達「脆弱」開始。 我們一起分享食物、分享喜歡、分享快樂。 但我們無法分享悲傷,面對悲傷我們得到外
每次跟某位朋友聊天完,都會有滿滿的學習動力。你也有這種感覺嗎? 我思考著,因聊天而獲得行動的力量,我感覺到這種力量來自一股共鳴,我們雖然沒有共同目標或要一起完成什麼。但我們每次分享的想法,都擁有一點點的共鳴,不管是對書的一句話、一個想法的延伸、對於一個感受的同理,雖然可能在線性時間上我們好像認識不久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最近突然跟朋友聊到,20年前的經典愛情片《情書》,這部經典又值得討論的對“愛”詮釋的案例。  每一個階段都有愛,要看你要將「愛」視為一段歷程,還是一份感覺。從彼此有好感,不知不覺想要跟彼此分享生活,當對方開心,自己也會開心。再來,願意經營與調整彼此,最終會需要經歷,不會要求“對應的回饋”的心態,進而
沒有人能抗拒溫柔的行為,溫柔的習慣。 我覺得溫柔是一種舉動,不是一種外顯態度,不是輕聲細語,也不是壓抑情緒。 是一種不容易察覺的舉動,它藏在我們生活中你認為的理所當然。 提到溫柔的描述,我翻閱到瑞蒙.卡佛《叫我自己親愛的》中分享契柯夫筆下的一位角色。 他叫做穆薩卡,雖然被分配在精神病房區,卻一直維
近年整理內向者的書籍很多,讓內向者能重新探索自己是內向的個性、了解自己的優勢。我自己也看了幾本深受感動,很開心內向的朋友們能透過這樣的書籍幫助自己。 這世界原本像是被外向的人佔據的,敢要、敢表現,在社會的生存面上似乎成了種顯學。不管是服務業也好領導人也好,第一直覺都會覺得,會說話的人真好,能夠表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Don't EMO, Smile.(別感到委屈,微笑一下) ▍ Don't Post, Pause.(別再貼文了,休息一刻) ▍ Don't Shun, Speak.(別躲避逃跑,找人傾訴) ▍ Don't Explain, Inspire.(別急著解釋,當作啟發) ▍ Don't Prove,
Thumbnail
每次自己狀態不好、事情不順利時,一種「孤苦無依」的感受由然而生。感到自己很悲憤,而且很想要責怪別人。透過回溯課,我想了解這股能量的來源。原以為我會看到一個曾經受苦受難的自己,卻沒想到,其實我是被深愛著的,但如果自己不願意去接收愛,就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孤苦無依」的感受。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如果要寫愛情觀的話,要寫什麼呢?如何愛一個人?如何被愛最幸福?如何是不被愛呢?還是愛的是什麼樣的人?不愛的是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生命的規則很簡單:「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不管是浮上檯面的問題,還是我們在生活中必須努力掙脫的困境,一切都來自於某個思維模式,也就是我們根深柢固的信念,顯現在外的結果而已。 儘管,我們總是不停地在想像那些不希望再想的事,儘管,我們總是不斷地自問:「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近期Netflix挺頭的影集「馴鹿寶貝」中藉助現實中的騷擾案件所拍攝的跟蹤騷擾行為這一話題。通過詳細的心理學和法律方面的討論,幫助指導讀者瞭解該類型的犯罪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愛情觀念的改變,並強調了自己的真愛觀點。作者分享了對於愛情與對自己的期許,認為愛情是一條曲折離奇的路,無法預計結局。同時提醒讀者愛你所選,選你所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你的關係裡,你是否活在情緒的興奮感中,而不是活在基於現實的承諾? 對於我們當中一些強烈渴望進入關係的人,有時我們會愛上「愛」這個想法,多過於實際與我們約會的那個人。
與Y聊到有關「愛」的話題。 一句話說「被愛是幸福的」,另一句則是「愛人是幸福的」。然而是真的嗎? 這肯定不是二元就能定論的。 在談論愛與被愛究竟幸福與否之前有關「你我對愛的認知」還有數不盡的定義需要被釐清。 若要將二句話當作真諦並強加自己的價值觀於他人之上,那麼自私的愛、控制的愛、產生義務感與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Don't EMO, Smile.(別感到委屈,微笑一下) ▍ Don't Post, Pause.(別再貼文了,休息一刻) ▍ Don't Shun, Speak.(別躲避逃跑,找人傾訴) ▍ Don't Explain, Inspire.(別急著解釋,當作啟發) ▍ Don't Prove,
Thumbnail
每次自己狀態不好、事情不順利時,一種「孤苦無依」的感受由然而生。感到自己很悲憤,而且很想要責怪別人。透過回溯課,我想了解這股能量的來源。原以為我會看到一個曾經受苦受難的自己,卻沒想到,其實我是被深愛著的,但如果自己不願意去接收愛,就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孤苦無依」的感受。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如果要寫愛情觀的話,要寫什麼呢?如何愛一個人?如何被愛最幸福?如何是不被愛呢?還是愛的是什麼樣的人?不愛的是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生命的規則很簡單:「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不管是浮上檯面的問題,還是我們在生活中必須努力掙脫的困境,一切都來自於某個思維模式,也就是我們根深柢固的信念,顯現在外的結果而已。 儘管,我們總是不停地在想像那些不希望再想的事,儘管,我們總是不斷地自問:「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近期Netflix挺頭的影集「馴鹿寶貝」中藉助現實中的騷擾案件所拍攝的跟蹤騷擾行為這一話題。通過詳細的心理學和法律方面的討論,幫助指導讀者瞭解該類型的犯罪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愛情觀念的改變,並強調了自己的真愛觀點。作者分享了對於愛情與對自己的期許,認為愛情是一條曲折離奇的路,無法預計結局。同時提醒讀者愛你所選,選你所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你的關係裡,你是否活在情緒的興奮感中,而不是活在基於現實的承諾? 對於我們當中一些強烈渴望進入關係的人,有時我們會愛上「愛」這個想法,多過於實際與我們約會的那個人。
與Y聊到有關「愛」的話題。 一句話說「被愛是幸福的」,另一句則是「愛人是幸福的」。然而是真的嗎? 這肯定不是二元就能定論的。 在談論愛與被愛究竟幸福與否之前有關「你我對愛的認知」還有數不盡的定義需要被釐清。 若要將二句話當作真諦並強加自己的價值觀於他人之上,那麼自私的愛、控制的愛、產生義務感與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