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道理,不同的故事

相同的道理,不同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其實,我們不一定要讀書。

而且,很多書講的東西,實在大同小異。要從那些相似度很高的書籍中,找到新的洞見、發現新的共鳴,並不容易。

這些日子,我針對不同議題的書,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作為一個喜新厭舊,玩遊戲從來就很討厭老梗的人。我在調查書本的過程中,一直有個疑惑:為什麼大家講的都大同小異,可是從以前到現在,不同的作者,卻還是聊著同樣的議題?難道,讀者不會發現,每本書都講得差不多嗎?

為了解答這樣的問題,我拋棄過去單純地質疑,開始找來一本又一本的書,希望去了解這些書籍的差異。

我發現

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大同小異,是因為我們習慣把那些經驗故事,歸納在一些道理的範疇之中。如果我們聚焦在這些概念或道理,就容易覺得,似乎大家講的都差不多。

我也發現

雖然道理和概念大同小異,但因為作者的際遇都不相同,促使了每本書雖然都在講類似的概念,卻仍舊值得一讀

當我們試著傳遞一些概念給他人,如果只是把歸納好、整理好的概念與知識,灌輸給他人。必然很容易讓他人認為這些概念和知識,複雜難以親近。

就好像我們在學習數學時,如果一味地記下所有的公式,雖然考試有幫助,但沒有經過推導,肯定很快就忘記那些公式的用處

而不同作者的際遇,在那些大同小異的道理下,就像數學公式推導的過程。如果跟隨著那樣的思路,慢慢與作者一起領悟。才能在我們自己的經驗中,添上新的一頁。

《雪球速讀法》曾經提過,當我們的資料庫足夠龐雜,速讀才容易實現。我想,這個概念也是相似的。當我們閱歷越多,對一些道理的體悟,才會更加深刻。

不知道多少人有類似的體悟,但是這樣簡單的轉念,至少重新讓我發現了閱讀相似書籍的動機。在我累積足夠的資料庫以前,也許還有跟多值得一看的書,等著我去閱讀吧?!

你最近,看了哪些書?有讓你產生類似的感受呢?


我是阿岳。100日寫作挑戰持續進行中。歡迎大家持續追蹤關注!


avatar-img
岳讀遊戲|阿岳的沙龍
66會員
39內容數
嗨你好!我是阿岳。過去這一年來,因緣際會之下,已經協助策劃了10幾場元宇宙展覽活動。對元宇宙的活動企劃、策展、遊戲化等,都很感興趣。這個專欄中,我會紀錄過程中的問題、想法、反思、解決方案等。如果你也有興趣,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那天友人問到這個問題,一開始我有點哭笑不得,因為這2者要放在一起比較,看起來有點荒誕。不過,我同時想到,其實沒有在關心Web3的朋友,對過去這一年幾個趨勢:NFT、元宇宙,仍然抱持不少疑問。特別是現在Web3的價值,被市場高度懷疑的情況下,其實更容易令人思考一些本質性的問題。
開始讀之前,你可以先看看上面這則影片。這是這門課地圖的導覽,看過以後,比較可以理解這篇文章討論的細節喔! 這是什麼樣的課程? 課程是怎麼進行的? 我們有2位講師兼關主。一位負責在場地中引導學員探索,一位則帶領學員進行問題討論、想法撰寫、書籍的導讀以及優化決策指南的分享。 遊戲怎麼設計的? 小結
我想有在關注區塊鍊、NFT、Web3、元宇宙趨勢的人,這篇應該是蠻重要的文章。有人把他們的論文初步翻譯成中文了,有時間可以直接看中文翻譯,英文能力不錯的更推薦把論文直接下載來看。我根據中文的內容(中文翻譯原文在此),摘要如下: 我的想法 《失控的多數決》 《多數決玩弄了真正的名義》
那天友人問到這個問題,一開始我有點哭笑不得,因為這2者要放在一起比較,看起來有點荒誕。不過,我同時想到,其實沒有在關心Web3的朋友,對過去這一年幾個趨勢:NFT、元宇宙,仍然抱持不少疑問。特別是現在Web3的價值,被市場高度懷疑的情況下,其實更容易令人思考一些本質性的問題。
開始讀之前,你可以先看看上面這則影片。這是這門課地圖的導覽,看過以後,比較可以理解這篇文章討論的細節喔! 這是什麼樣的課程? 課程是怎麼進行的? 我們有2位講師兼關主。一位負責在場地中引導學員探索,一位則帶領學員進行問題討論、想法撰寫、書籍的導讀以及優化決策指南的分享。 遊戲怎麼設計的? 小結
我想有在關注區塊鍊、NFT、Web3、元宇宙趨勢的人,這篇應該是蠻重要的文章。有人把他們的論文初步翻譯成中文了,有時間可以直接看中文翻譯,英文能力不錯的更推薦把論文直接下載來看。我根據中文的內容(中文翻譯原文在此),摘要如下: 我的想法 《失控的多數決》 《多數決玩弄了真正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