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3.13
形式:這次先到屏東西勢車站,在聚落與農田附近步行一個小時,沒有限定範圍。結束後再到指定地點寫作。
寫作: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將步行的心情記錄下來,大約10分鐘;第二、三次都是指定主題,時間分別為20、30分鐘。接著再自由分享。
2021.03.13 徒步寫作工作坊_2
一、徒步之後
緩步優雅的貓繞廣場而行,偶然路邊飄動的枝葉、呼嘯而過的人車聲、廟宇傳出的音樂夾雜在這片灑滿陽光的土地上。脖子上的鈴鐺跟著貓的身體搖晃,像是舊時冰淇淋車提醒小孩的聲音。我蹲在他的前面,手中的冰飲料已經滲出水,滴下去的瞬間貓看見。玻璃彈珠的眼隨之暫停,視線沒入大地。發出無聲呵欠,貓的耐心無法維持三秒,他走到我腳邊,翻滾攀爬以我的鞋子為起點,後腳使勁踢著。三秒之後暫時停止呼吸,他變換姿勢,找到新的獵物,卻又像疲倦的獵人,慢慢走回原本休息的拖鞋上,準備下一次的睡眠。搖晃著頭、抓一下耳朵,鈴鐺是宣告晚安的催眠曲,誰都無法阻止。我起身看見主人站在路口,往廟的方向走去。再回頭,貓已經平躺在地,尾巴敲著地面,每次撞擊都是安撫的搖籃曲。我在早上跟她說晚安。
二、生命裡中斷的經驗
睜開眼睛,天才剛亮起,陽光還沒照進房間的時刻。我以為自己錯過那天清晨響起的手機。下一秒,我盯著螢幕顯示的日期,原來早已不需要到醫院。我靜靜躺在床上,享受就連貓都還沒醒來的寧靜。其實,加護病房的家屬休息室也很安靜,有時候連塑膠袋的摩擦聲都可能成為噪音。一天探病兩次的時刻,是我能暫時脫離安靜到令人害怕的空間、稍微喘息的片段,但現在已經不需這麼做了。
我還賴在床上,聽著對面早餐店忙碌的聲音。事發的清晨,早餐店還沒開始營業,可我總是錯過開店的時間點。它會在早上九點半收攤,彷彿過了之後就該準備午餐。我細算時間,起床書系之後應該還能吃到最後一份早餐。在需要去醫院的那段日子,早餐或甚至午、晚餐都要在美食街解決,那棟不太有陽光透進室內的建築物,藏著生老病死的循環。有一層樓負責歡笑、有一層樓不斷悲傷,而我總要帶在悲喜交雜的休息室內,想像父親清醒的瞬間會說什麼話;或是他不曾醒來的時候,夢見什麼。我昨天夢見他了嗎?腳邊的貓換了姿勢,也許是告訴我起床吃早餐了。
三、中斷之後第一次做的事情
跟著師父走進告別式的會場,我站在第一排,手上拿著香祭拜,有時候換成經文。一起念著,雖然我不了解到底甚麼意思,難道大家都知道嗎?看著家人和親戚朋友拿衛生紙擦眼淚,但我一點都不想哭,不像阿公阿嬤的葬禮,還有小時候被長輩要求從村子入口開始跪地、爬到老家哭泣的場面,依稀記得因為我是長孫的關係。
但這次我不想這樣做,第一次我在告別式體會到放鬆的感覺,我可以什麼都不用想,禮儀公司的大哥很親切,他告訴我遺體會先載回家,讓父親看家裡最後一眼;他也已經安排好所有儀式的時間,我要做的就是這段時間不刮鬍子,必須特別提醒自己這點。
大家並排或站或坐在靈堂,不說話也沒有打招呼,只有師父帶領我們念經的聲音。我想告訴自己不用跟著哭沒關係,放鬆心情就好,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會有人在意的。媽媽在旁邊念著一些事情,像是不滿卻也是種懷念。告別式發生在父親過世的14天,我們採用最簡單的儀式,不帶過度悲傷的情緒。我看著現場的親友,認識和不認識的,他們都很傷心。但我沒有哭,反倒讓我成為一個局外人。師父告訴我應該說的話,提醒父親走到哪個地方該做什麼動作,我竟然覺得自己像個機器人,忘記我其實是家裡的獨子和家族長孫。儀式結束之後,我們可以看父親最後一眼,他躺著,盛裝打扮過的,好像不曾見過的父親。我還是沒有掉眼淚,也許有人發現也許沒有,但那又怎麼樣呢?大家都安慰我們不要難過,但他們都哭得比我大聲。選擇哭和不哭的標準是什麼?我只是不想這樣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