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雜記] 2003年野狼傳奇 拆解與清洗化油器

[維修雜記] 2003年野狼傳奇 拆解與清洗化油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本篇文撰寫於2018/03/20,原刊登於Pixnet)

------------------------------------------------------------------------------

野狼是我的第一台摩托車,當初在買賣社團收的。當初約了試車,覺得引擎安靜,狀況也不錯,沒幾天就約過戶了。但這多年來拆拆裝裝,改了又改,唯引擎和化油器都沒刻意去動過。因此剛好這兩天外頭下著雨,就來清洗化油器XD。

以前也洗與拆過別台車的化油器(都二行程的XD),卻沒有記錄下來,於是這次就邊拆邊拍照,記錄成文字。

好啦,實話還是要說在前~

那就是...我洗完風乾組裝完畢(還沒裝回車上)時才想起我要拍照記錄這件事,所以以下的照片通通都是馬後炮,但也因為洗乾淨了,方便多拍幾張不同角度XD。

總之就開始吧~

------------------------------------------------------------------------------

首先你需要先把化油器從車上挖下來(但我沒有照片):先把油杯關掉,把油管從化油器上拔掉,再來拆掉空濾,我自己因為換了香菇頭,所以只要一顆螺絲把束帶放鬆就可以和化油器本體分離。最後把岐管端的兩顆10號螺帽轉掉,就可以把化油器向後抽離。最最後,把化油器頂蓋轉開(油門線接進去的那個蓋子),把彈簧、油針、蓋子與油門線分離~

找個盆子把這些卸下來的東西裝回室內動工。

接下來你需要讓房間通風好分解化油器,不然拆完房間都會是汽油味XD。

開窗!

開窗!

開電扇!

開電扇!

需要準備這些工具:

盆子:裝拆下來的小零件(零件都蠻小的)

十字起子:拆化油器外殼

一字起子:拆調整螺絲與油嘴(油嘴可以使用大一點的起子)

細針或鐵絲:通油嘴用的(可以準備多種粗細)

另外手邊還會有剛剛拆下來的東西,包含化油器頂蓋、油針、很長的彈簧、兩顆10號螺帽~

化油器本體和相關小工具~

化油器本體和相關小工具~

以下是我拆的順序,以自己習慣的模式拆就好了,沒有絕對的對錯。

先拆Q鈕這一側,總共有兩顆螺絲(一大一小),固定兩片金屬片:上面的小金屬片應該是固定Q鈕線的(我的車好久以前就廢了Q鈕線了...)、下面的大金屬片是固定Q鈕拉桿不會掉出來。

而Q鈕拉桿本身則靠彈簧頂著可以回彈。

Q鈕與固定金屬片

Q鈕與固定金屬片

螺絲卸下,這兩顆螺絲都套有一個墊片,把這部分的零件都拆下來收好!

拆下Q鈕的狀態~

拆下Q鈕的狀態~

------------------------------------------------------------------------------

賀!翻面!

接下來翻到另一面,拆解ACV(斷氣閥,裡面有負壓膜,小心不要戳破了)。

ACV那一面,就是面向車子右側的那一面

ACV那一面,就是面向車子右側的那一面

斷氣閥的蓋子底下有個彈簧頂著,拆除這兩顆十字螺絲時可以用另一隻手壓著蓋子,避免彈簧彈飛。

一手壓著ACV蓋子,一手轉開螺絲

一手壓著ACV蓋子,一手轉開螺絲

接下來輪到負壓膜,可以使用一字起子小心地從負壓膜邊緣把它挖起來,注意不要把它弄破。

戳破就疽疽了

戳破就疽疽了

另外,ACV右上方還有一個很小的O環,也要把它拿下來收好~

raw-image

拆完大概有這些零件(還有O環)。

化油器本體、ACV膜、彈簧、兩個螺絲與O環、蓋子

化油器本體、ACV膜、彈簧、兩個螺絲與O環、蓋子

接著把混合比螺絲(左)與怠速螺絲用一字起子轉出來~

現在螺絲起子插著的這個是混和比螺絲

現在螺絲起子插著的這個是混和比螺絲

這兩顆螺絲都套有一個彈簧,左邊的是混合比螺絲,右邊的則是怠速螺絲。

我個人習慣會把彈簧、華司之類的東西和螺絲本體套在一起,避免忘記誰是對誰的

我個人習慣會把彈簧、華司之類的東西和螺絲本體套在一起,避免忘記誰是對誰的

------------------------------------------------------------------------------

翻到岐管側(就是接汽缸的那面),用一字起子小心移除大O環。

raw-image

外部構造大致上拆完了,接下來就是把化油器本體分離。

化油器本身有三顆相對長的螺絲上下鎖住,於是把這三顆螺絲拆下。

這三顆螺絲是在化油器底下,由下往上鎖

這三顆螺絲是在化油器底下,由下往上鎖

下蓋也有一個凹字形的橡膠環...我沒有拆XD。

看情況啦,如果還有彈性沒硬化、沒漏油,我就選擇忽略它XD

看情況啦,如果還有彈性沒硬化、沒漏油,我就選擇忽略它XD

中間最高的那個金色六角柱是主油嘴(油針會頂到的地方),隔壁比較低但也是金色的圓柱是怠速油嘴。

左右兩個黑色塑膠像浮標的東西是浮筒(偵測化油器裡汽油液面)。

由下往上看的視角,從左到右:浮筒、怠速油嘴、主油嘴、浮筒

由下往上看的視角,從左到右:浮筒、怠速油嘴、主油嘴、浮筒

使用一字起子就可以轉下兩個油嘴,長的是主油嘴。

左邊長的就是主油嘴,右邊的是怠速油嘴

左邊長的就是主油嘴,右邊的是怠速油嘴

再來拆下浮筒,可以善用手邊工具(油針XD)把固定浮筒的軸心推出來,浮筒就可以拿下來了。

這不是卡很緊的設計,所以輕輕推就可以把軸心推出來了

這不是卡很緊的設計,所以輕輕推就可以把軸心推出來了

拿下浮筒要注意的是,它底下還吊著三角油針,這個零件也是非常小,不見了就會狂漏油。

懸吊在浮筒軸心附近,類似槓桿原理的方式控制汽油的通道

懸吊在浮筒軸心附近,類似槓桿原理的方式控制汽油的通道

三角油針頂端的特寫~

真的是「掛上去」的概念

真的是「掛上去」的概念

大致上就是這些零件,我是使用汽油一樣一樣零件慢慢地洗(但沒有照片...)。

接下來拿出鐵絲,放入油嘴的洞裡把卡住的髒污通乾淨。

反正就是通一通~

反正就是通一通~

油嘴側面的洞也是~

有時候會卡一些氧化物

有時候會卡一些氧化物

副油嘴也一樣。

raw-image
raw-image

------------------------------------------------------------------------------

全部洗乾淨後放到乾了再開始來組裝~

raw-image

怎麼拆就怎麼反著裝回去~

先鎖回油嘴(看得到副油嘴號數是35的)。

螺絲起子插著的那個是怠速油嘴

螺絲起子插著的那個是怠速油嘴

主油嘴則是102號。

中間最高的就是主油嘴

中間最高的就是主油嘴

接下來把三角油針掛回浮筒上。

真的就是懸吊上去而已

真的就是懸吊上去而已

這個視角可以看見三角油針並沒有固定在任何卡榫上,就只是懸掛在浮筒的橫桿上

這個視角可以看見三角油針並沒有固定在任何卡榫上,就只是懸掛在浮筒的橫桿上

然後就可以把浮筒裝回化油器上,把三角油針對準化油器上金色圓形的孔、浮筒對準固定座,把軸心推回去~

raw-image

組裝完畢就是長這個樣子!

raw-image

------------------------------------------------------------------------------

接下來就是把化油器上下蓋鎖起來,共有三顆長的螺絲~

raw-image

哦對了,化油器底部有個一字的洩油螺絲,因為卡住了...就沒有拆了orz

只要不會漏油就好了XD

只要不會漏油就好了XD

接下來輪到斷氣閥。

先將負壓膜裝回原本的位置,負壓膜底下有個凸起的針,對準座裡的圓孔。

很直觀,對準、蓋起來!

很直觀,對準、蓋起來!

四周用手指壓密固定~

raw-image

裝上O環!

很重要,因為常常會忘記小零件

很重要,因為常常會忘記小零件

接著比較麻煩的是要裝上斷氣閥蓋子,可以先把彈簧卡入蓋上的凸起處。

先把彈簧卡上蓋子的彈簧座

先把彈簧卡上蓋子的彈簧座

然後將兩顆螺絲放定位,彈簧對準負壓膜中間的金屬圓盤,要垂直對準~

全部先對齊好

全部先對齊好

垂直向下壓,另一隻手握十字螺絲起子均衡鎖緊兩顆螺絲~

蓋子不要鎖反就好了XD

蓋子不要鎖反就好了XD

接著再分別鎖上兩顆調節螺絲~

什麼?彈簧在洗零件時掉了,不知道哪個是對哪個的...

其實不算糟XD,因為小彈簧是對應小的螺絲(混合比),大的對大的(怠速),而且反過來應該會有一個套不進去~

左邊是混合比螺絲、右邊是怠速螺絲

左邊是混合比螺絲、右邊是怠速螺絲

分別把它們鎖上~

這顆是混合比,可以先鎖回原廠設定,裝上車再調整。

混合比螺絲在靠空濾側

混合比螺絲在靠空濾側

怠速螺絲,也是先鎖回原廠設定,裝回車上再調。

怠速螺絲在偏向汽缸側

怠速螺絲在偏向汽缸側

裝上岐管的O環。

raw-image
服貼XD

服貼XD

------------------------------------------------------------------------------

最後,也是最麻煩的,就是裝回Q鈕拉桿。

首先先把彈簧對回Q鈕拉桿上,大概會是長這樣:

raw-image
另一個視角

另一個視角

下面這張是彈簧在化油器上位置的示意,彈簧圍繞的軸也就是Q鈕拉桿的軸心~

這只是示意圖,記得彈簧長的那邊是要卡進哪個位置就好

這只是示意圖,記得彈簧長的那邊是要卡進哪個位置就好

拿出彈簧與拉桿的複合體,把彈簧長邊卡入剛剛示意圖裡的那個角落,卡住就好,不必全部壓入。

先把彈簧卡進去,再用Q鈕本體去對軸心

先把彈簧卡進去,再用Q鈕本體去對軸心

右手大姆指與食指除了壓住彈簧確保它不會從拉桿中彈出外,還要把拉桿對進軸心;左手大姆指頂著拉桿,使其順時針旋轉上緊彈簧。

邊用力邊上緊彈簧,把Q鈕推回去軸心上

邊用力邊上緊彈簧,把Q鈕推回去軸心上

這時再伸出右手中指,把阻風門的凸軸向上頂,使得Q鈕拉桿在其之下,然後就能夠把Q鈕拉桿完全壓進軸心了。

Q鈕要頂到凸軸~

Q鈕要頂到凸軸~

經過一番努力後,就會是長這樣XD。

raw-image

把Q鈕拉桿往上扳,放開會回彈表示彈簧安裝正確,凸軸會連動表示Q鈕作動正確~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鎖上固定的兩片金屬片,先鎖大片的那個,最下方的洞對應Q鈕拉桿軸心,中間大圓形的洞是鎖上大顆的螺絲。

raw-image

鎖上,記得墊片要套上~

鎖好就會長這樣

鎖好就會長這樣

接下來輪到小片的金屬片,凹向內,小金屬片內折的凸起對應方形孔,方孔上方則是螺絲,鎖上即可。

raw-image

最後最後,檢查盆子裡有沒有多的零件沒裝上,最怕就是組裝完發現還有多餘的零件,你會做惡夢做一整晚XD。

理論上只能剩圖中這些東西:

也就是油針、柱塞、柱塞彈簧、化油器蓋,和調整螺帽兩顆

也就是油針、柱塞、柱塞彈簧、化油器蓋,和調整螺帽兩顆

如確認沒有遺漏的零件,那麼就大功告成,可以裝回車上測試了~

登登~

登登~

------------------------------------------------------------------------------

2018/03/20後記:

其實洗完之後,外頭依然下著雨,結果洗好的化油器就一直被我放在桌上。主要一方面亦有其他的事要忙,其二是下雨也無法試車,所以沒辦法在這裡分享試車心得。

不過,之後我會記得更新...(大概吧XD)

------------------------------------------------------------------------------

2021/03/20更新:

環島N次了,沒問題!

這整整三年來沒有再拆過它了XD

以上~

avatar-img
城市寫聲的沙龍
104會員
86內容數
生活在一座大城市裡,每天接收來自日間車水馬龍的市景、入夜時的夜生活、夜裡靜謐的巷口,日復一日地,找尋活在城市裡的獨自樂趣與必要元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城市寫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在意那麼多,究竟一台在路上能見度極低的車,版本到底多重要。然而,對於曾經擁有過兩台雷霆125的自己來說,其一是本來就會在意自己擁有過的東西(合理!);第二則是從中能夠了解鈴木工業與石橋台隆合併之後的發展史。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在意那麼多,究竟一台在路上能見度極低的車,版本到底多重要。然而,對於曾經擁有過兩台雷霆125的自己來說,其一是本來就會在意自己擁有過的東西(合理!);第二則是從中能夠了解鈴木工業與石橋台隆合併之後的發展史。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