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量論第二品筆記:我念、我執與薩迦耶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念與我執

我們心中所有想到「我」的念頭都是我執嗎?
我執的趨入境不存在,我執趨入的是「獨立自主的我」,那個我不存在;但如果趨入的是存在的我呢?那樣的分別知不能稱為我執。我執是顛倒的認知,趨入我的認知則是正確的認知。
我們心中有趨入我的認知嗎?還是只要我們現起「我」這個念頭,所有想到「我」的念頭都是我執?
其實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所以很多人會把「我」和「獨立自主的我」混為一談。當這兩者混為一談之後,破除了「獨立自主的我」,「我」也無法安立;或是在安立「我」的當下,就認為「我是獨立自主的」。從經部宗到中觀宗,其實所有的宗義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以上部的宗義而言,中觀應成派主張「諸法無自性」,例如:鬧鐘是無自性的。但對多數人來說,他根本分不出鬧鐘與鬧鐘的自性差異為何,所以在破除鬧鐘的自性時,會連帶破除鬧鐘;相反的,如果要安立鬧鐘,就會認為鬧鐘是有自性的。為了避免犯下這樣的過失,宗大師在中觀的論著裡非常強調一定要先「認識所破」。如果沒有清楚地掌握所破,即便你懂得如何破除我的道理,你也無法破除那個我,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所破的我長什麼樣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你說「自主的我與蘊既非一,也非異」,但實際上幫助不大。如果我們想要了解所破的我為何,是不是應該要先認清楚我執是什麼樣的認知?我執在現起的當下,所執著的我到底長什麼樣子?
比如換身體以及換心的例子,從那兩個例子應該可以清楚得知:當我們心中現起我執時,所謂的「執著我是獨立自主」的狀態,應該就是那個樣子──不觀待身、不觀待心,在不觀待蘊體的情況下,認為我是獨立自主的。這種獨立自主的感覺,不是只是言語上的描述,言語上的描述很容易,現在困難的是什麼?困難的是,我們心中什麼時候現起我執,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如果不清楚在什麼時間點、什麼情況下會現起我執,那要如何破除我執所執著的我?這是一個問題。
為什麼直到現今多數人都無法證得無我,我認為第一個關鍵點──我們不認為煩惱會為自己帶來麻煩,反而認為煩惱會讓我們快樂、煩惱是我們追求快樂的助伴,我們無法體會煩惱的過患。即便能夠體會這一點,但進一步追根究柢去探索煩惱的根本──我執──時,我們分不清楚什麼是「我執」、什麼是非我執的「我念」,因此我們無法區分我執所執著的境為何。
對於這一點,過去有些祖師大德們的觀點是:對初學者而言,的確無法在初期就區分出什麼樣的認知是我執、什麼樣的認知非我執,由於無法區分,所以這時應該一律破除,因為與其都把它們留在我們的心續中,倒不如一起破除。
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都要清楚地知道,當我執在對境時,什麼叫做「執著我是獨立自主的」,所以要先從那幾個例子裡反觀自己的內心──我在什麼情況下會現起我執。對於這一點,雖然量學、中觀或是道次第的論著裡都會提到:在強猛的煩惱現起時,或者對境是我們很在意的境,當下所現起的「我的想法」是我執。的確,那樣的想法是我執沒有錯,但問題是:難道我們平常說「我想刷牙、我想吃飯、我想讀書」的那些「我的想法」就不是我執嗎?難道所謂的我執,是從在我們心中現起我的想法的強弱來區分的嗎?也就是我們在對境時,現起了一個強猛的我的想法,那叫我執;除此之外,日常生活當中,在對境時現起微弱的我的想法則非我執,是這樣嗎?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三兩句話可以解釋得完。所以如果一時無法區分,應該先從剛才所舉的那幾個例子去類推並觀察。如果對方的身體比你健康,這時對方主動問你:「我們來交換身體好不好?」我們很自然的反應:「我想交換。」那個想交換身體的「我」不就是獨立在身體之外嗎?而且如果真的能夠交換,當我們把自己的身體交換出去之後,我們還是認為:「我只不過把我的身體給了對方,但是我還是在這裡。」這時我們控制著自己的身體,我們有選擇權要不要把它拿去交換,那時的身體就像我所擁有的東西,而我是那個身體的主人,所以當下的我被獨立在身體之外。相同的道理,如果對方比我們有智慧,問我們「要不要跟他交換心」,我們也會很自然地說:「我想交換。」那時的我是不是也獨立在心之外?心只不過是我的一樣東西,如果可以拿它換到更好的心,任誰都想換。所以這時的「我」把身心都交換出去,但「我」還是在原地,這個例子非常明顯。
所以平時當我們現起俱生我執時,俱生我執所執著的我,就是在不觀待蘊體的情況下而存在的;既然它能夠在不觀待蘊體的情況下而存在,就代表它是獨立自主的。我們應該時常反觀內心,在對境的時候,什麼樣的我念稱為我執,這個問題需要花時間去思考。

我們心中有沒有正確的我念?還是我們心中所有想著我的念頭都是我執?應該不是。所以這時就要區分,在什麼情況下心中現起的我念是我執、什麼情況下心中現起的我念不是我執。對我們而言,這到底區分得出來還是區分不出來?
有這麼一說:要先證得無我,才能夠區分這兩者。但現在麻煩的問題是:如果無法區分這兩種認知,怎麼了解所破?這個地方很卡,也很難。所以為什麼宗大師要特別強調「認識所破」的重要性;在每一本中觀的論著裡面,他都非常強調這一點──必須精準地認識所破,因為破得太過會墮入斷邊,破得不足會墮入常邊。所以認識所破很重要,如果這一點能到位,要破除所破沒有那麼難,難的是我們根本認不清所破的行相為何。

我執與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與我執這兩者是不同的:薩迦耶見一定是我執,我執不一定是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的所緣是緣著我;我執指的是補特伽羅我執,它的所緣不一定要緣著我,例如:緣著其他的有情,認為其他的有情是獨立自主的,這種執著即可稱為補特伽羅我執,也可以簡稱我執;但這樣的執著是不是薩迦耶見?不是。所以薩迦耶見的所緣一定要緣著我,補特伽羅我執呢?它的所緣可以緣著我以外的其他有情。當然,如果緣著自己而生起獨立自主的想法,那樣的想法也是我執,這沒有問題。所以這兩者中哪一者的涵蓋面大?補特伽羅我執。由此可知,如果是薩迦耶見一定是補特伽羅我執,如果是補特伽羅我執不一定是薩迦耶見,但這兩者都是輪迴的根本,這一點沒有差異。
avatar-img
101會員
439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性法師 釋量論第二品 2018 南印度 筆記
《釋量論略解》法稱論師 造/僧成大師 釋/法尊法師 譯編
如性法師 釋量論第二品 2018 南印度 筆記
《釋量論略解》法稱論師 造/僧成大師 釋/法尊法師 譯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你知道嗎,我們的內在其實早已給了我們所有需要的一切了,但我們有辦法看見嗎,還是我們仍然只活在大腦裡而不是心裡呢?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我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是覺悟民族應該有的嗎?原生的我每天計算著自己的小算盤,這是一種反覺?哪麼正覺的我就不應該有自己的小算盤了?實行無我,是不是應該把原生殺了,殺了原生就是我?我想到一個更好的結局,正反兩覺,來來去去,了然於心。這就是,我可以有自己的小算盤。 不爭不知道?正覺是如何爭得自己?就是從原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你知道嗎,我們的內在其實早已給了我們所有需要的一切了,但我們有辦法看見嗎,還是我們仍然只活在大腦裡而不是心裡呢?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我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是覺悟民族應該有的嗎?原生的我每天計算著自己的小算盤,這是一種反覺?哪麼正覺的我就不應該有自己的小算盤了?實行無我,是不是應該把原生殺了,殺了原生就是我?我想到一個更好的結局,正反兩覺,來來去去,了然於心。這就是,我可以有自己的小算盤。 不爭不知道?正覺是如何爭得自己?就是從原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