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編輯嚴選
【讀書筆記】人權文學公民意識。選讀:吳晟〈詩組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讀後感

臺灣社會大多時候會將所有心力放在關切「受害者」,而並沒有以同等的關心去關切受害者的「家屬」,這些還活著的家屬,比受害者本身承受了更巨大的痛苦,他們必須承受輿論的壓力、世俗的眼光,更多時候連生活都有困難,在《綠島家書》中楊逵的長子楊資崩也提及過,他為了分擔家計外出去找工作,卻因為爸爸是「政治犯」,而處處碰壁,社會是一個嚴密的關係網絡,大家都不想和其有所掛鉤,或是應該說能少一事是一事。而某一群擁有「特殊」關係網絡的人們,被迫成了社會唾棄的對象,被社會視之為毒瘤,但是他們卻連自己做錯了什麼都不知道。
文化被販賣,人權被鎖進資料館,真相棄置角落」。在「文創產業」日趨發達的今天,文化被當成一件有利可圖的商品,文化變成有價碼的東西被陳列於架上觀賞,人流來來去去,民眾看到的卻是今日社會一再強調的「創造力」,而非歷史事實,人們口口聲聲說的文化,也不過是包裝過後的象徵經濟,文化早已以旅遊與消費的形式成為政府、資本家的想像,它的實質意義與歷史正確,被棄置角落,乏人問津。
然而,每一道歷史挫傷,都結成永不消褪的傷疤,傷口不一定要攤在陽光下才會好,但是我們處理傷口的方式,卻是每隔一段時間就使勁的將結痂處揭開,血淋淋的歷史被攤在眾人眼目之下,人們這時候卻卻步了,面對血肉模糊的過往,又開始選擇性遺忘,於是日復一日,社會形塑了一種詭譎的氛圍,在公共場所、在教科書裡,臺灣人面對歷史選擇避而不談,或許是因為我們的歷史和政治始終脫離不了干係,又或許是因為我們根本不了解這片土地所擁有過的歷史。

延伸想法

臺灣民主化初期的兩位總統,捨棄正義而取穩定,因此缺乏真相的政治意志,而民間也因長期的政治迫害導致對政治冷感,相較於南非的轉型正義是由下而上的推動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9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糖漬檸檬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211會員
185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文學院的變形蟲工作日誌|ep05-被人類逼瘋就用筆記應戰的鬼我發現自己其實不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只是想要掩蓋對無能的恐懼,所以用甚至能夠cover超出自己職責的工作量&項目,來抵抗內心深處一個可怕的聲音
Thumbnail
avatar
靖雅
2021-10-02
【職場讀書人選書】會說台語的小王子!當經典文學遇上母語傳承-《小王子台語版》 翻譯成300多種語言,譯本數量甚至被認為僅次於聖經,安托萬·迪·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的作品《小王子》,可以說是經典文學的代表。不過縱使看過英華文、英文版本,筆者卻始終沒有用自己的母語——「台語」或「客語」,閱讀這部作品,直到這次買了前衛出版的《小王子台語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1-06-25
【職場讀書人選書】從台灣最美的窗景 看見常民美學—《老屋顏與鐵窗花:被遺忘的「台灣元素」》 以「被遺忘的『台灣元素』」作為副標,對於《老屋顏與鐵窗花》這本作品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包含宗教、社會經濟發展、常民的共同認知及生活經驗,鐵窗花不只守護了台灣人民的居家安全,也紀錄下了最寫實的常民樣態。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1-01-25
【職場讀書人選書】以更日常的方式 看見台灣庶民文化的美-《街屋台灣》如同美學本身的多變與博大精深,「美學」兩個字,似乎也時常讓人感覺有距離,甚至誤以為所謂美感,只存在於特定的場域與設計當中。然而,《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卻讓讀者了解,我們的生活處處皆有美學。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0-10-23
【職場讀書人選書】在括弧中創造可能性的泰國文學代表-《(p)》原文書名「或然率」(ความน่าจะเป็น),來自泰國的翻譯短篇小說集《(p)》,其中又以篇章〈括弧裡的或然率〉最具代表性。透過對於身處於現代社會的自我碰撞與質疑,被譽為泰國村上春樹的帕達・雲,以括號內的文字反客為主,不只挑戰了文學的表現方式,同時也讓讀者了解泰國文學蘊含的強大動能。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0-09-09
【職場讀書人選書】發掘移工中的文學氣息-《臺北請再聽我說!:第17屆外籍勞工詩影選集》自1989年首度引入後,移工逐漸成為台灣不可或缺的存在。由於大多從事勞動密集的工作,他們在學術、藝術方面的天份與成就,也經常受到忽略。自2001年起,台北市以「提供外籍移工抒發心情的管道」為目的,每年舉辦移工詩文比賽,同時也讓人們認識這群熟悉陌生人充滿文學意識性的一面。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0-08-18
讀書誌:《政府是人民的主人還是僕人?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I》中學時代已經直接閱讀原典,見前人走過的路,肯定一生受用。法國人透過培養學生深度思考;尤其是通過前人留下的智慧、筆觸,從不同角度,了解身處的複雜世界,比起靠盲目背誦或靠小聰明鑽營,更能應對或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
Thumbnail
avatar
關間聞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