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雪:被愛的條件》看韓國殘酷升學主義 家長扭曲以愛之名的教育悲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狗,是和數學沒有任何關係的!養育孩子跟飼育孩子是不一樣的!

raw-image

韓國作家沈允瓊的小說《小雪:被愛的條件》透過育幼院長大的女孩小雪的第一視角,揭示大人對孩子各種「以愛為名」的謊言與偽善,狠狠地批判揭露韓國教育現狀,讓人聯想到前兩年造成收視熱潮及熱議的韓劇《SKY Castle 天空之城》。

不過,這本小說不像電視劇注入太多灑狗血的劇情,卻給讀者相對更強烈的震撼,當故事中患有緘默症的小雪突如其來的怒吼,不解為什麼大人同意養小狗,卻要取名數學學習的單元主題「向量」,有如對所有身為父母者的當頭棒喝,「我們都說對孩子是無條件的愛與付出,真的沒有設定條件或期望嗎?」、「我們愛的是孩子,還是愛孩子的表現,或是愛符合我們期待的孩子表現?」

幾年前曾經看過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韓國學生平均每天學習13個小時,普通高中生每晚只睡5.5個小時,韓國補習班早已成為「企業化規模」,2012年韓國在私人教育方面花費179億美元,占總體消費支出的12%。韓國政府為導正這種現象,立法規定補習班必須在晚上10點停課,卻曾遭到無數家長想盡一切辦法抵制這一法規。

《2013年韓國兒童青少年人權時態研究》調查顯示,有7成韓國高中學生睡眠時間過短,4成因學業壓力想過尋短。升學背後來自家庭壓力,已成為很多韓國孩子難以沈受的重。

《小雪:被愛的條件》或《SKY Castle 天空之城》,就是透過故事探討韓國這種扭曲的升學制度下的深層問題,家長以愛孩子為出發的「盲點」,什麼都幫孩子作決定,反而可能因為剝奪孩子的快樂,扼殺孩子的天賦。

《小雪:被愛的條件》的韓文書名為설이,可以翻成霜雪,也可以說是傳言,這是作者的一語雙關。小雪(설이)這女孩剛出生就被棄養,新年第一天被人在育幼院前廚餘桶發現,因此取名「小雪」,她經歷三次被收養與棄養,還罹患了緘默症,這類的兒童進入學校後因拒絕和老師同學說話導致自己陷入困境,並認定其沉默會造成明顯的教育問題,然而小雪學習能力非但未受影響,甚至在各方面都有天分,關於小雪的傳言,猶如傳奇。

故事中不斷用反差跟對比呈現。例如遭到棄養的小雪回到從小照顧她、在育幼院工作的阿姨家,阿姨沒有學歷,什麼都不懂、什麼也都沒有,卻能感受到她對小雪滿滿的愛。在那個家庭的小雪就是個盡情任性的孩子,但是,擁有自由跟無限發揮空間,學習跟才能卻得以充分發揮。

當遭到三次棄養的小雪,後來又到一個新家,這個家庭富裕住宅豪華,新的爸爸是醫生、媽媽是高雅氣質婦人,感受得出他們對小雪一樣是「滿滿的愛」,但是被迫努力讀書的她,有永遠寫不完的作業,放學後不能像以往四處跑跳,下課後有補不完的補習班課程,小雪非但不快樂,成績也不若以往耀眼。

對比的還有小雪跟醫生爸爸的親生兒子時賢。小雪雖然出生在困頓的家庭環境,但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讓她成為那些「望子成龍成鳳」的家長夢寐以求的小孩,雖然成績在同儕間出類拔萃,卻因為緘默症不說話而顯得冷傲,成為班上以時賢為首者的同學霸凌。

起初,小雪來到新家庭,總是努力達到新父母的每項要求,時間一久她發現,原本住在這個衣食無虞的家的時賢很不快樂,他的叛逆、討人厭其來有自,尤其當小雪越是滿足醫生養父母的各種期待,時賢反而遭受更多父母的比較與責難。

另一對比反差是醫生爸爸郭恩泰,在小雪還沒有被收養時因為生病就認識了郭恩泰,在醫院裡的郭恩泰是個會討生病小孩歡欣的醫生,讓小雪幻想自己如果能當他的孩子有多好,然而,當郭恩泰真的成為他的父親,卻發現同時扮演醫生跟父親兩種不同角色也有不同樣貌,在醫院鼓勵孩子想作什麼就作什麼,在家裡卻要求時賢照我說什麼就作什麼,強烈反對時賢投入熱愛且有天分的舞蹈。

更令小雪不能接受的事,原來她的「傳言」、她的「傳說」竟然是假造的,被棄養雖然是事實,但是並沒有那麼戲劇性的是被棄置在廚餘旁,但是育幼院院長為了吸引更多募款,假造了這個故事,自己的種種一切都是大人「安排」好的,不管育幼院院長或養父母的愛中,其實隱藏了「自私」這根刺。

作者藉由小雪的口,一次次尖銳提問,卻像毫不留情地抓傷每個閱讀這書的大人的胸口,這不是只有韓國會發生的事,作者不斷拋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反省的問題—真正的父母的愛是什麼?現實中有很多孩子其實都是緘默,不敢吐露自己的主張跟心聲,「緘默」下的學習真的能達到成效嗎?更嚴重恐怕因長期壓抑,一次爆發而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插畫封面,小雪抱著小狗凝視著前方,專家鼓勵父母們讓讓孩子養寵物,就是從中的過程學會付出與同理。同樣的,大人也要理解什麼是同理,捫心自問曾經也是孩子的我們,當大人決定一切,我們真的快樂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敏隆的沙龍
23會員
21內容數
《偷書賊》中,書是那個黑暗世界裡唯一的一絲光亮。 書對很多人而言,可能是求取謀生的知識,也只是用來消磨時光, 對我而言,讀書是享受是樂趣,是啟發也是療癒
洪敏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06
實際上,禹英禑的這段介紹詞,韓文所用的名詞是토마토(番茄)、스위스(瑞士)、인도인(印度人)、별똥별(流星)、기러기(大雁),這些名詞跟우영우(禹英禑)一樣,韓文的唸法是正著念倒著念都一樣。
Thumbnail
2022/09/06
實際上,禹英禑的這段介紹詞,韓文所用的名詞是토마토(番茄)、스위스(瑞士)、인도인(印度人)、별똥별(流星)、기러기(大雁),這些名詞跟우영우(禹英禑)一樣,韓文的唸法是正著念倒著念都一樣。
Thumbnail
2022/04/05
韓劇《二十五,二十一》的落幕,相信讓很多人感到惆悵,有的人可能是因為對結局大失所望,有的人可能是因為這兩個月每個周末的「心靈雞湯」落幕後的失落。它明明是個以「距離」為主題的電視劇,為什麼卻讓人更想貼近,甚至不斷重複播放回味的作品?
Thumbnail
2022/04/05
韓劇《二十五,二十一》的落幕,相信讓很多人感到惆悵,有的人可能是因為對結局大失所望,有的人可能是因為這兩個月每個周末的「心靈雞湯」落幕後的失落。它明明是個以「距離」為主題的電視劇,為什麼卻讓人更想貼近,甚至不斷重複播放回味的作品?
Thumbnail
2021/09/29
在「假新聞」充斥當道的現代社會,對於媒體報導已經變成「低標」的要求,閱聽大眾只求新聞是「正確」、「真實」,媒體的第四權角色功能漸漸地消失殆盡,已經很少有像日本自由記者鈴木智彥撰寫的《魚與黑道: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魚經濟」》透過長時間的深入調查採訪,挖掘日本水產經濟不為人知的一面。   本書最
Thumbnail
2021/09/29
在「假新聞」充斥當道的現代社會,對於媒體報導已經變成「低標」的要求,閱聽大眾只求新聞是「正確」、「真實」,媒體的第四權角色功能漸漸地消失殆盡,已經很少有像日本自由記者鈴木智彥撰寫的《魚與黑道:追蹤暴力團的大金脈「盜魚經濟」》透過長時間的深入調查採訪,挖掘日本水產經濟不為人知的一面。   本書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對子女而言,有屬於子女、學生的壓力,但其實每個家長也有屬於他們的壓力與不安。
Thumbnail
對子女而言,有屬於子女、學生的壓力,但其實每個家長也有屬於他們的壓力與不安。
Thumbnail
寫到後面變得有點嚴肅的日常。
Thumbnail
寫到後面變得有點嚴肅的日常。
Thumbnail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
Thumbnail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
Thumbnail
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但真的是毫無條件的愛嗎?孩子還小時,父母當然一心一意為孩子付出,不求任何回報,只是當孩子長大後,父母便開始對孩子有所要求,漸漸以愛之名對孩子進行控制,可是往往適得其反,令孩子越走越遠。 父母可能無法理解,明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為甚麼他們這樣抗拒、這樣反叛?當孩子成為
Thumbnail
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但真的是毫無條件的愛嗎?孩子還小時,父母當然一心一意為孩子付出,不求任何回報,只是當孩子長大後,父母便開始對孩子有所要求,漸漸以愛之名對孩子進行控制,可是往往適得其反,令孩子越走越遠。 父母可能無法理解,明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為甚麼他們這樣抗拒、這樣反叛?當孩子成為
Thumbnail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未來,所以
Thumbnail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未來,所以
Thumbnail
小狗,是和數學沒有任何關係的!養育孩子跟飼育孩子是不一樣的! 韓國作家沈允瓊的小說《小雪:被愛的條件》透過育幼院長大的女孩小雪的第一視角,揭示大人對孩子各種「以愛為名」的謊言與偽善,狠狠地批判揭露韓國教育現狀,讓人聯想到前兩年造成收視熱潮及熱議的韓劇《SKY Castle 天空之城》。 不過,這本
Thumbnail
小狗,是和數學沒有任何關係的!養育孩子跟飼育孩子是不一樣的! 韓國作家沈允瓊的小說《小雪:被愛的條件》透過育幼院長大的女孩小雪的第一視角,揭示大人對孩子各種「以愛為名」的謊言與偽善,狠狠地批判揭露韓國教育現狀,讓人聯想到前兩年造成收視熱潮及熱議的韓劇《SKY Castle 天空之城》。 不過,這本
Thumbnail
小時候,如果有大人告訴我;「等妳長大之後再回頭看,一切都會變得不同。」,那我肯定會在心裡翻白眼,暗自批評大人的善變和無法從一而終的毛病。 但變成大人之後的我似乎能夠明白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涵義,就如同閱讀小雪這本書時的年齡不同,會得到不同的感受一般,似乎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立場不同,看事情的角度自然會改變
Thumbnail
小時候,如果有大人告訴我;「等妳長大之後再回頭看,一切都會變得不同。」,那我肯定會在心裡翻白眼,暗自批評大人的善變和無法從一而終的毛病。 但變成大人之後的我似乎能夠明白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涵義,就如同閱讀小雪這本書時的年齡不同,會得到不同的感受一般,似乎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立場不同,看事情的角度自然會改變
Thumbnail
談戀愛怎麼這麼難?不就是我只對你專屬好你只對我專屬好嗎 到底什麼是好? 好的感覺是,愉快、歡樂、幸福、舒適、自在、自由、自信、安全、平靜、給予、被保護、可以保護、被照顧、可以照顧......。 這些看似很容易的事情,小雪人從未想過,如此艱難。 在經歷過四段起落的感情,與其他若有似無小小情愛,小雪人終
Thumbnail
談戀愛怎麼這麼難?不就是我只對你專屬好你只對我專屬好嗎 到底什麼是好? 好的感覺是,愉快、歡樂、幸福、舒適、自在、自由、自信、安全、平靜、給予、被保護、可以保護、被照顧、可以照顧......。 這些看似很容易的事情,小雪人從未想過,如此艱難。 在經歷過四段起落的感情,與其他若有似無小小情愛,小雪人終
Thumbnail
我們差了17歲,真的有可能嗎? 那是一個已經即將放棄人生的階段,雪人的意志力,比起每天看電視罵各種政治人物所發出噪音的父親,已經近熄滅。 繼承家裡的工作,沒有同齡同事共事的苦悶,沒有自己要求的環境標準,沒有一致的金錢觀、道德觀,更失去過去十幾年來在職場叱吒風雲的氣魄。面對父母,溝通無法達到一致共識時
Thumbnail
我們差了17歲,真的有可能嗎? 那是一個已經即將放棄人生的階段,雪人的意志力,比起每天看電視罵各種政治人物所發出噪音的父親,已經近熄滅。 繼承家裡的工作,沒有同齡同事共事的苦悶,沒有自己要求的環境標準,沒有一致的金錢觀、道德觀,更失去過去十幾年來在職場叱吒風雲的氣魄。面對父母,溝通無法達到一致共識時
Thumbnail
「我的孩子很乖,他一定是被同學帶壞的。」這是父母處理孩子麻煩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更被廣大網友拿來戲稱許多社會新聞案件的父母嘴臉。但其實,「我的孩子很乖」透露的另一層意思是「我其實根本不了解我的孩子」。
Thumbnail
「我的孩子很乖,他一定是被同學帶壞的。」這是父母處理孩子麻煩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更被廣大網友拿來戲稱許多社會新聞案件的父母嘴臉。但其實,「我的孩子很乖」透露的另一層意思是「我其實根本不了解我的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