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看著自己的成就,不免悲觀。然後看著自己的粉絲團,更是不敢想像,有人說,你應該加強這一塊,我說,我試過,但達到目標了!卻也失去了「自我」對於本質上的投注。我到底想要什麼?就如同很「官方」的答案:世界和平,正確來說是「世界平衡」。當然,很難達到,甚至比「不可能的任務」,還要「更不可能」實現。

我有放棄嗎?至今還沒,否則我不會持續在「這裡」寫文章。對於「未來」,甚至不敢有任何期望,我的「努力」就像每天的例行公事,研讀加上觀察,還有「重要的寫作」,不會斷過。

曾經悲觀地想要放棄這個熱愛的「工作」,因為沒薪水,如果寫作真的可以當飯吃,我想我應該可以全職投入,但很難。藝術創作需要有人支持,同樣地,寫作更是如此,講事實的話就是需要有人投入眼前的「捐獻箱」,我才有收入。但怎麼可能?非營利事業本身就非營利,因此,需要有大方向投入改善某些族群的生活為依歸,我呢?不只是弱勢族群,更是普羅大眾,我說過,每一個人都需要幫助,我也不例外,幫助之間可以相互連結,感受到社會的美好,讓這世界更有意義。

樂觀一直是個很重要的元素,否則我不會站在這裡,想辦法也有生路,努力生活,也要學會掙扎。這大概是樂觀的人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如果你沒有經過最深的回憶,你絕對不會珍惜擁有的美好,因此,我在這樣的日子中還在掙扎,還在努力創作,甚至打不倒。

這叫「成長」,甚至是「成熟」,不要像小孩子吵著要糖吃。但話說回來,世界的確是「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否則世界人們真的會以為你是啞巴,是別人給你什麼,你就接受什麼的受惠者。而我們要什麼?視每一個人的機遇而定,以及了解而定,越是了解生活的意向,就越是了解生活本身有不同的方向與面向,在其中,我們能夠看到什麼就得到什麼?對於未來的某個時候,我們都會學習,都會增長,也都會增加自己的實務了解性。

而我們真正要的,與真正受惠到的之間,也必然有不同的期待方向值,所以在期待實務上與實際真正方向上,也有各種不可預期的因素等著我們去面對。所謂的難預測風雲是如此,未來的變化太大,能做的只有掌握好舵,不讓它隨意搖晃,失去自我,你當然可以見風轉舵,也可以順著風勢,逆來順受,隨遇而安。人生有太多的不可限量,是我們,是人生之間,是怎麼樣的機會在繞著我們之間打轉。

我當然有財務上的難題,努力省錢,努力存錢,以及努力規劃。但在我走過的路途中也許走過大風大浪,也或許我已經心力交瘁,只想要得到什麼方向存在感,因此,我一直很感謝有人願意支持我的人,因此,我也很難放棄我想要做些什麼「成就」的意義感存在。有人說得妙,我們就是刷存在感,就是臉書,就是 IG,就是社群通訊裡的各種人物幫助我們存然面對這些,因為有人支持,我們才有希望,因為有真正的活下去的勇氣,我們才知道要坦然面對真正的難題,以及真正的未知。

樂觀很重要,關係也很重要,是在人之間的連結之間才有的真正情感,這是難能可貴的!社會連結一直很重要,沒有人想要疏遠人群,只因為我們不懂,也不願開放心胸,在自己堅持的路上,也唯有自己能夠拉拔自己,也唯有自己的連結,在我們情感的這個領域才有可能去接受面對每一個連結帶來的強弱,以及我們深刻的面對感受,是人們,也是社會之間的領域在連結這一塊,有不同方向與各種產生的順差,能夠帶來什麼。


raw-image


人很特別,真的是如此,也很奇妙,在今天,在過去,有太多無法用文字去形容我們社會性帶來的正向與意義價值,因為正向至少給我們希望存在感,雖然現在已經失控,但一直還在,雖然樂觀像是必然解藥,但總比悲觀好。我並不全然討厭樂觀,也不全然悲觀,但悲觀與樂觀之間的領域中,看見真正存在悻然的感受,透過樂觀帶來的可能,總比悲觀認為一切皆失去所有來得好。

悲觀,每一個人都有,很正常。要我悲觀地說,我可能寫下這是最後一篇文章,接著離開最愛的舞台。但我沒辦法,這不能砍掉重練,因為再重來一次,更會傷身,還會傷心,甚至耗費所有一切,結果卻是還沒真正的開始。因此,已經在前進了,這次更要思考我想要的流程,更要去思考我每一個可能,與接下來的結果與方向性,甚至意義是什麼?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是否太勞累了些?為什麼要把人生想得這麼複雜呢?人生應該很簡單,它確實很簡單,但投入心血之後,才發現真正沒有我以為的簡單。太多的變數,太多的可能,以及太多的未知,有人說,既來之則安之,但面對的不是來到這裡要徒增煩惱,而是有現在的存在性。

也或者,我真的無時無刻在增加自己的煩惱,也或者我很難抑制它們的出現,太多的想法在我腦海流竄,我只能匯集,只能整理,只能摸索,只能真正學到我想要的意義是否出現在我的思考中,不過這大概也是我邊寫邊學的「由來」吧!生活即是學習,是真正從裡到外的學習......


樂觀上的影子,是我們追逐的焦點,就像一抹意義一樣的正向陽光,是不可抹去的存在。


我是一個很「依靠」感覺的人,而這裡的感覺是指我內心當時那種奇怪的氛圍而「感覺」不太對的人,因此,理性來看,我相當依賴感覺很我的安心感,感性來看,我確實很希望感覺來讓我感覺存在所需的依靠感。也因為如此,當我用理性來看感覺而不太能解釋的感受時,我必須要思考感覺存在的那種是對我要有怎麼樣的感覺去存在,我想要的目的性?就像習慣而有的空氣感,就像每一次在瀏覽那流程中的感受,我到底想要掌握什麼?感覺不太能夠用文字形容,但它確實可以,就像浮動在海上的感覺,是存在於那裡的安全,而是需要依靠海風而晃動有的安全?

你說我說話相當矛盾?我承認這點,對我而言,矛盾是對兩個觀點過不去,極力想找一個共同點而存在那邊,我總是看著自己的矛盾,才發覺我的端點還真的是有夠奇怪的特殊,我是說,感覺不對——我想要的完美存在,是在自己的感覺上想要更好的基準點嗎?也許是,別人說我有完美主義,真的不是沒有原因,因為既然可以,就一定可以,找出某種平衡上的位置,是有可能,自己跟自己如實對話,是可以有一個範圍的所在,這也是我在寫作中,能對自己有「意識」到的這點,我確實很怪,而怪,有很多怪法。

有人說我相當樂觀,但其實是某種悲觀。也有人說我很悲觀,但我是肯定樂觀。樂觀上的影子,是我們追逐的焦點,就像一抹意義一樣的正向陽光,是不可抹去的存在。在現在難以預防的未來中,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什麼事都可能來得讓人措手不及,對我們而言,對整個世界而言,像是某種集中,難以忽視的力量在推動著,就趨勢來說,是「正確」的,而我為什麼說是正確的?因為社會的整體,不分國家來看,確實有目共睹當中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就像聯合國提議的目標,也看來只是在極端之中找出一個大家能夠努力的方向去追尋——大方向正確,但小細節卻是各自成章。

未來要變得更好,更有價值,以及更有真相,看來是各自人說服各自人,看樣子是相信的人去相信,我們真假之間的難辨,或是意義上的自我摸索,都在鏡中辨識出一個不像自己的認真模樣,朝著這樣目標去前進,是自我認知的「成功」路.......

但就像我說的,「成功」,是否真是「成功」唯一的道路?也或者成功之路本身的認定是我們每一個人認為的路途所表現出的意義?我其實相當模糊,但對我而言,有一個是真信的,就是大方向可以了解,那麼小細節也會更加鋪張......你就能抓住方向去前進。


不知道我接下來怎麼發表我的未來?我其實沒有計劃,但心理意義也肯定在心中自學去了解什麼意義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ornik Tsai 的沙龍
23會員
360內容數
Fornik Tsai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2025/04/15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超越自己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旅途中,都會面臨無數的挑戰和困難。這些挑戰往往會讓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助,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有機會去超越自己,去發現自己真正的潛力。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努力,因為只有努力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努力是成功的基石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沒有任何成功是輕而易舉的。每
Thumbnail
超越自己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旅途中,都會面臨無數的挑戰和困難。這些挑戰往往會讓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助,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有機會去超越自己,去發現自己真正的潛力。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努力,因為只有努力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努力是成功的基石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沒有任何成功是輕而易舉的。每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夢想。然而,實現夢想的過程往往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如何在這條路上堅定前行?答案也許就在於「樂觀地夢想,悲觀地計劃」。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夢想。然而,實現夢想的過程往往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如何在這條路上堅定前行?答案也許就在於「樂觀地夢想,悲觀地計劃」。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值得擁有幸福的想法,甚至對世界感到失望。每當有人給予善意和關懷時,常懷疑自己是否配得上這份好意。然而,現在作者逐漸擁有了信心和勇氣,願意接受他人的溫柔和愛。開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也開始感受到世界給予的愛。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值得擁有幸福的想法,甚至對世界感到失望。每當有人給予善意和關懷時,常懷疑自己是否配得上這份好意。然而,現在作者逐漸擁有了信心和勇氣,願意接受他人的溫柔和愛。開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也開始感受到世界給予的愛。
Thumbnail
在二十幾歲的年紀,我失去了和同齡人的野心,但沒有失去想要實現的目標,反而是學會了一步一腳印。操之過急,物極必反可以說領悟到了一大半,曾經因為自己的執著,受困在自己的世界裡,忽略了家人期望的快樂。 
Thumbnail
在二十幾歲的年紀,我失去了和同齡人的野心,但沒有失去想要實現的目標,反而是學會了一步一腳印。操之過急,物極必反可以說領悟到了一大半,曾經因為自己的執著,受困在自己的世界裡,忽略了家人期望的快樂。 
Thumbnail
人天生就會期望受到肯定,我們總是會尋求他人的認同,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不要追求這些認同感? 上面這段話是我在看了「創勝心態」後腦中浮現的想法,有時候我們太容易,因為追逐外顯的成就而迷失自我,例如在理財時總是要比拚報酬率,上班時總是想要...
Thumbnail
人天生就會期望受到肯定,我們總是會尋求他人的認同,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不要追求這些認同感? 上面這段話是我在看了「創勝心態」後腦中浮現的想法,有時候我們太容易,因為追逐外顯的成就而迷失自我,例如在理財時總是要比拚報酬率,上班時總是想要...
Thumbnail
每人都懷抱理想和目標 生命中,每個人心中都懷抱著一個理想和目標,無論是自我實現的夢想,或是對社會貢獻的嚮往,這些理想和追求,都是人生最大的原動力。然而,追尋夢想的道路往往荊棘滿布。來自各方的質疑和反對無所不在,有時甚至會動搖我們對理想的信心。但是,只有勇敢地面對挑戰,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才能最終實
Thumbnail
每人都懷抱理想和目標 生命中,每個人心中都懷抱著一個理想和目標,無論是自我實現的夢想,或是對社會貢獻的嚮往,這些理想和追求,都是人生最大的原動力。然而,追尋夢想的道路往往荊棘滿布。來自各方的質疑和反對無所不在,有時甚至會動搖我們對理想的信心。但是,只有勇敢地面對挑戰,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才能最終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