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室友的小故事

2021/04/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立陶宛的交換生活,身邊的同學大多來自東歐、西亞或中亞,對長期受歐美主流文化影響的臺灣來說,這些文化異國風情更盛,更令人感到好奇。舉方來說,我的室友來自亞美尼亞。對於亞美尼亞的第一印象,很不國際化且失禮地,我對這個國家幾乎是一無所知,頂多有個模糊的印象是中亞的小國。不過,相信對他們而言也反之亦然,他們對於臺灣也幾乎一無所知。與亞美尼亞室友相處近半年,在聊天過程中漸漸了解彼此,那今天就來分享亞美尼亞的小趣聞吧。
某天看見一則談論國際象棋的歷史,其中提到象棋在2011年成為亞美尼亞小學必修課。秉持著對異國文化的好奇,因此就和室友也牙(Yeranuhi,室友名字的不負責音譯)聊開了。
亞美尼亞(Armenia),和亞塞拜然(Azerbaijan)與喬治亞(Georgia)並稱高加索山三小國,地處歐亞交界位置,因為蘇聯歷史、宗教差異和國土劃分爭議等等,特別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除了分別信奉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不同信仰,長久以來為了納哥諾卡拉巴克地區(Nagorny Karabakh)的領土爭議,國與國之間紛紛擾擾,不太平靜。
亞美尼亞在史書上的紀錄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可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亞美尼亞在4世紀早期(公元301年)開始信奉基督教,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首都是葉里溫(Yerevan),而這個首都的名字,背後有個古老優美的小故事。作為基督教國家,首都名稱不難想見有點宗教意涵,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很喜歡這個帶點神話傳說性質的小故事。
葉里溫(Yerevan),發音的方式帶點氣音,聽起來感覺很溫柔,在亞美尼亞語的意思是「看見」或「眼睛」的意思。根據也牙聽過的故事,在聖經的故事裡,諾亞乘著方舟,等待洪水退去後,放眼望去看見一塊平原,因此喊道:「I see.(我看見了)!」這也就是葉里溫地名的由來。也牙在說故事的時候,還一邊搭配動作,做出把手遮在眼睛上遠眺的姿勢,有趣又可愛。話說回來,我後來發現也牙名字和葉里溫的字首有點像,拼作 Yeranuhi,是個源自亞美尼亞的名字,有幸運的涵義。不過,倒是讓我聯想到,某些傳說中的古老民族,因為某個小孩的眼眸澄淨有神,因此被長老賜名為「眼睛」,似乎也是種直率的浪漫。
去年 2020 年底,位於亞塞拜然境內,居民卻多為亞美尼亞人的納哥諾卡拉巴克地區(Nagorny Karabakh)又再起紛爭。1988-1994 年第一次納卡戰爭由亞美尼亞取得勝利,但 2020 年的第二次納卡戰爭卻敗於亞塞拜然大幅領先的軍事實力。回想起來,交換期間除了亞美尼亞室友,我偶爾也會和鄰房的亞塞拜然姊姊寒暄幾句,但她們兩人卻始終沒什麼交集。交換學生們難免因為語言文化上的差異自成一圈。像是以俄文為第二外語的國家,如亞美尼亞、吉爾吉斯、白羅斯與烏克蘭等國的學生經常聚在一起,而亞塞拜然人似乎與土耳其人更為親近。這些小小的文化觀察,雖然只是一些枝微末節,但也不失為難能可貴的經驗。
(記錄一些旅遊與閱讀的見聞,如有認知錯誤歡迎討論)

Reference:

亞美尼亞慘敗對台灣的啟示:弱國面對強大敵人,想跟各方保持等距是最危險的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3386
林梢
林梢
林梢,寫字的人。喜歡字喜歡顏色,寫生活,寫隨筆,寫幻想和小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