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娜國小坐落於南投信義鄉,於民國「前」六年(西元 1906 年)創校,是信義鄉最早創設的小學。其日據時代的校名為「楠仔腳萬教育所」,校址在久美部落,於民國 24 年遷校到現址,民國 34 年光復後先改名為「信義國民學校」,直到民國 42 年才更名為目前所見的羅娜國小。
開車前往羅娜國小的路途充滿著驚喜與未知。在駛離梅子夢工廠後,就是一條蜿蜒而挺立的道路直接貫穿層層山壁。儘管甫進入南投縣的邊際時,就已經有被山環繞的準備,但在台 21 的帶領下,才真正體驗自己直搗臺灣核心的感受。在一個岔路口駛向前往羅娜部落的斜坡,繞過幾個曲折的小路後,校門口就在狹小的道路旁探出頭來。
初見羅娜校門,視覺上比預期的小許多,往校園裡面望會直接看見操場,主要校舍因被門口的樹木擋住而看不太到。相較於我所熟悉的市區小學,校門直通川堂的設置十分不同,視野相當遼闊。若直直往前走,一直到校園的底端再回頭望向校門,還能看見遠處高聳的玉山就襯托在建築之後,更顯氣派。
從另一側遠望校門(籃球場後),又是不一樣的風貌。(攝影:Amo)
學校的主要建築為舒服的米褐色,並以紅、白、黑三色組成的圖騰加以點綴,石砌的牆上鑲滿彩繪馬賽克,拼貼出一幅幅部落文化的圖示,也畫有布農族特有的板曆畫。啊!忘了說,羅娜(Luluna)部落是布農族中人口數最多的部落,也是台灣原住民部落中最大的部落!有趣的是,羅娜本屬於北鄒族四大群之一「魯富都」群楠仔腳社人所有,這也是為什麼建校時才會以楠仔腳命名。
建築的牆上繪有大量的魯凱族意象,板曆位於二樓褐底白線條處。(攝影:Amo)
歷史的更迭帶來人與事的流動,現在的羅娜國小座落於全台最大的布農部落,大至建築小至校徽,都帶有鮮明的布農色彩。根據《羅娜國民小學創校百週年紀念特刊》,羅娜國小的校徽是由布農族的傳統顏色紅、白、黑所組成(此三顏色是很多原住民族的主要代表色),其中黑色三角形代表高聳的玉山,「內緣圓形的部分取齊布農族自豪的八部合音」(原文這樣寫的,但我真的看不出來是在說哪個圓),而為於中央且唯一不是布農族傳統色的綠色,則代表羅娜國小是屬於山林的子弟。
走進校園時恰好已過放學時間,有不少孩子在打排球。一名與我擦身而過,大約是中年級的女孩有些困惑地看著我這個外人,仍有禮貌地對我說「客人好」,便往幼兒園的方向走去。掛在圖書室前一排的布農族服顯得十分驕傲,雖然那可能只是身為外地白浪的一廂情願,真正生活在此的老師則是看見了學生對於自身部落文化不理解,期待在這裡做些什麼,幫助孩子也幫助自己找回對原民身份的認同。
一整排的族服,但據說是合唱團的,並非全為校內學生的。(設影:Amo)
謝謝夥伴,讓我有機會能踏訪羅娜國小,從中聽見許多關於學校、關於部落、關於原民教育、關於文化保存的重要,以及你在過程中是如何回到自己的身份認同,試著透過族語的學習來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並引導這裡的孩子認識並肯認自己的文化。
補充:在看完國片《聽見歌 再唱》後,才知道原來故事主角原型馬彼得校長所創立的原聲童聲合唱團,就是借用羅娜國小的場地練習,而馬彼得校長也是羅娜國小前任校長。突然覺得自己真的有夠後知後覺,竟然曾經到訪如此重要的學校,當時卻渾然不覺!不過另一方面也很感謝自己到訪過羅娜國小,才能在看完電影後能產生更多的連結,發現原來曾走過的每塊土地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時時提醒著自己要多多好奇身邊的故事。
資料來源:
1. 《羅娜國民小學創校百週年紀念特刊》
2.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