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的「聰明」,其實只是眾多思考模式的其中一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常常在和身邊的人對話過程中,聽到類似「我覺得某某某很聰明」、「和聰明的人一起做事好輕鬆」的評語,甚至偶爾也會有像是「跟笨蛋說話很累人」這樣的抱怨之詞。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這裡所指的「聰明」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在學習環境,例如學校中,一個很合理的情況是稱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聰明,但在這群學生裡面,又有某種樣態的人被我們稱為「書呆子」。顯然,這之間有某種不太一樣的點,決定了我們如何評價一個學生是否聰明。

我簡單地問了身邊的朋友們,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或描述一個人是「聰明的」?獲得的比較常見的回應像是「能夠很快想到大部分人沒想到的東西」、「有辦法將快速將兩件事背後的關聯連結在一起」、「能體察到一些還沒被具體描述或說出來的事」等。

基於好奇,我也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查詢「聰明」一詞究竟如何被定義,其釋義之一為「天資靈敏,理解力高,心思細巧。」[1]到這裡,我們基本上可以認定我們常說的聰明,指的是以比大多數人更快的速度,想到或觀察到外顯性不那麼高的事物之能力。

實際上,我更常引用的是黃武雄老師在《學校在窗外》寫道的一段話:「一般人心目中的『聰明』,其實是抽象能力好⋯⋯他能在紛雜的現象中,一眼看到那關鍵性的東西,這正是抽象能力的表現。」[2]我認為這很精準地描述了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聰明」做形容時的想法。

然而,我認為儘管聰明被看作是一件好事,我們仍舊應該盡量避免武斷地評斷一個人是否聰明,甚至刻意去追求聰明。在這個時代下,很多情境下我們更需要的是創新、跳脫既有框架的思考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用特別快的反應時間得出思考結論,反而容易忽略了更深一層的可能性。

因此,我們或許也可以說,一般認為「聰明」的思考行為,其實只是眾多思考模式的其中一種。在許多情況下這種模式會被人們認為比較好或比較方便,不過如果我們想像一個毫不追求效率的社會,或許便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這樣的想法並非是覺得我們應該完全屏棄使用「聰明」的概念,而是在這麼形容的時候,多留意背後真正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另外,語言除了表意的工具性以外,亦可能傳遞背後的文化與價值,在整個社會都在追求聰明並不斷讚賞其價值的同時,便可能無形中扼殺了不同的思考模式,而失去更多元的可能。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彥辰的沙龍
6會員
10內容數
江彥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1
由於突如其來升溫的中國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自 5 月 19 日起停止到校上課,改採線上教學。現場老師們須面對「如何在教學模式轉變的情況下,仍能盡可能維持孩子學習成效」的課題。
Thumbnail
2021/06/01
由於突如其來升溫的中國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自 5 月 19 日起停止到校上課,改採線上教學。現場老師們須面對「如何在教學模式轉變的情況下,仍能盡可能維持孩子學習成效」的課題。
Thumbnail
2021/05/19
Freire 在第二章中談到了「囤積式 (Banking) 教育」與「提問式教育」的概念與比較。在囤積式教育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上對下的,並且由教師來決定課堂中的學習內容、目標、進行方式。在提問式的教育場域中,師生間的權力不對等關係被打破,雙方透過平等的對話、溝通,一同建立起學習內容與方向。
Thumbnail
2021/05/19
Freire 在第二章中談到了「囤積式 (Banking) 教育」與「提問式教育」的概念與比較。在囤積式教育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上對下的,並且由教師來決定課堂中的學習內容、目標、進行方式。在提問式的教育場域中,師生間的權力不對等關係被打破,雙方透過平等的對話、溝通,一同建立起學習內容與方向。
Thumbnail
2021/05/19
Freire 被許多人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受壓迫者教育學》為其經典著作,本系列文試圖從本書的角度談論臺灣的教育環境與困境。
Thumbnail
2021/05/19
Freire 被許多人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受壓迫者教育學》為其經典著作,本系列文試圖從本書的角度談論臺灣的教育環境與困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什麼是聰明: 聰明通常指一個人的思維敏捷、記憶力強、學習能力強、能快速的解決問題,學習事務。 二、什麼是智慧: 智慧則指一個人對於生活、人類存在等深刻問題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1.整合不同意見的能力是智慧的一個特點,因為這個能力需要對多方觀點進行理解和整合,而這種理解和整合能力是聰明所不能取代的
Thumbnail
一、什麼是聰明: 聰明通常指一個人的思維敏捷、記憶力強、學習能力強、能快速的解決問題,學習事務。 二、什麼是智慧: 智慧則指一個人對於生活、人類存在等深刻問題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1.整合不同意見的能力是智慧的一個特點,因為這個能力需要對多方觀點進行理解和整合,而這種理解和整合能力是聰明所不能取代的
Thumbnail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本書旨在破除「高智商」與「聰明智慧」的迷思,前面先對智力聰明等特質進行定義,再來說明由個人開始到團體,如何被這些智力迷思影響著。 過往大家都會依賴智力測驗,或是學業成績來判斷一個人聰不聰明,著重在事實知識和抽象推理的能力。這確實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參考及判斷的指標,甚至
Thumbnail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本書旨在破除「高智商」與「聰明智慧」的迷思,前面先對智力聰明等特質進行定義,再來說明由個人開始到團體,如何被這些智力迷思影響著。 過往大家都會依賴智力測驗,或是學業成績來判斷一個人聰不聰明,著重在事實知識和抽象推理的能力。這確實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參考及判斷的指標,甚至
Thumbnail
讓困難的知識有辦法被多數人理解,讓困難的事物有辦法被多數人操作,我覺得是當今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能力。然而,這樣子的能力,往往越優秀越出色的人就越難以做到。
Thumbnail
讓困難的知識有辦法被多數人理解,讓困難的事物有辦法被多數人操作,我覺得是當今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能力。然而,這樣子的能力,往往越優秀越出色的人就越難以做到。
Thumbnail
有次,兩個孩子在玩桌遊,玩到後來兩個又在吵架了,我就問是什麼狀況?當然兩個各執一詞,誰也不讓,才會發生矛盾,也藉這個機會,我告訴孩子們,你們都很聰明,但是都沒有智慧。 孩子問:「什麼是聰明?什麼是智慧?」 說簡單一點,聰明就是”巧”,巧就是懂得舉一反三;智慧就是懂得讓結局圓滿,皆大歡喜。
Thumbnail
有次,兩個孩子在玩桌遊,玩到後來兩個又在吵架了,我就問是什麼狀況?當然兩個各執一詞,誰也不讓,才會發生矛盾,也藉這個機會,我告訴孩子們,你們都很聰明,但是都沒有智慧。 孩子問:「什麼是聰明?什麼是智慧?」 說簡單一點,聰明就是”巧”,巧就是懂得舉一反三;智慧就是懂得讓結局圓滿,皆大歡喜。
Thumbnail
身邊的聰明人 說正題,日常生活中,妳的身邊一定有過這樣的人:看待問題時,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重點和本質;思維特別敏捷,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總能很快提出解決方案;總是能夠想到別人想不出的點子,提出新的可能性.....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能夠比普通人更聰明呢?是因為他們天生智力比較高嗎?
Thumbnail
身邊的聰明人 說正題,日常生活中,妳的身邊一定有過這樣的人:看待問題時,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重點和本質;思維特別敏捷,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總能很快提出解決方案;總是能夠想到別人想不出的點子,提出新的可能性.....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能夠比普通人更聰明呢?是因為他們天生智力比較高嗎?
Thumbnail
常常在和身邊的人對話過程中,聽到類似「我覺得某某某很聰明」、「和聰明的人一起做事好輕鬆」的評語,甚至偶爾也會有像是「跟笨蛋說話很累人」這樣的抱怨之詞。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這裡所指的「聰明」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在學習環境,例如學
Thumbnail
常常在和身邊的人對話過程中,聽到類似「我覺得某某某很聰明」、「和聰明的人一起做事好輕鬆」的評語,甚至偶爾也會有像是「跟笨蛋說話很累人」這樣的抱怨之詞。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這裡所指的「聰明」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在學習環境,例如學
Thumbnail
聰明的笨蛋,他們的邏輯建立在錯誤的事實,認為每件事情都可以用他們擅長領域的邏輯來滑坡。
Thumbnail
聰明的笨蛋,他們的邏輯建立在錯誤的事實,認為每件事情都可以用他們擅長領域的邏輯來滑坡。
Thumbnail
努力這件事,總被聰明所取代 也因為聰明,會讓人放心的離你而去
Thumbnail
努力這件事,總被聰明所取代 也因為聰明,會讓人放心的離你而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