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是一種技能,有方法學習的!

2022/02/24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身邊的聰明人

日常生活中,妳的身邊一定有過這樣的人:看待問題時,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重點和本質;思維特別敏捷,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總能很快提出解決方案;總是能夠想到別人想不出的點子,提出新的可能性.....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能夠比普通人更聰明呢?是因為他們天生智力比較高嗎?
儘管智力的確有很高的遺傳相關性,但這並不意味著「聰明是天生的」。

智力不等於聰明

很多人容易混淆「智力」和「聰明」。實際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更高的智力,只是意味著妳在記憶、理解和調用信息時,速度更快罷了 —— 它並不完全等同於「聰明」。
實際上,除了壹部分最前沿的科研工作之外,絕大多數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挑戰和任務,並不需要我們具備多麼高的智力。它們更需要的,是壹個人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綜合性、系統性的能力 ——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聰明」。
而這壹點是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方法和訓練來實現的。換言之,「聰明」,是壹項可習得的技能。加上於我而言聰明有很多種,大家平常所說的聰明都只是偏向邏輯思考或數字上敏感度高的人. 但有些人天生情商很高妳覺得他聰明嗎?就算他數學邏輯都不算太強,但我可以說他在情商這方面很聰明. 所以每個人都有他們不同的聰明,請不要忽略其他的聰明而令自己不聰明.

學習聰明人的思維模式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呢?(邏輯思考嗰方面)
今天,我想跟妳分享5種聰明人普遍具有的特徵,希望能給妳壹些啓發和方向。

1. 有序的思維

假設我們把大腦比作壹個倉庫。那麼,可以這樣理解:
聰明人的「大腦倉庫」,它的容量並不壹定比普通人更大,儲存和調取物品的速度也不壹定更快,它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是它擁有壹套高度有序的、成體系的倉儲方式,從而可以實現:
1)在相同的空間裏存放更多的信息;
2)調用信息時能夠更高效地找到對應的內容。
為什麼呢?原因在於:大腦在處理問題時,會採取壹個根本性的策略,就是:先整體,後局部。
什麼意思呢?展開來說:當大腦面臨壹個新場景時,它會從記憶裏調取「整體上」跟這個場景最相似的情況,再著重去關註兩者那些不同的地方,最終提煉出壹套應對方案。
這個策略就叫做「模式識別」。壹個經典的例子是:國際象棋專家跟新手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的大腦中儲存著成千上萬的棋局,每當碰到壹個局面,他們都能很快地找出「當前的局面對應哪個棋局」;而新手缺乏這種思維方式,他們總是孤立地思考和計算當前的局面。
另壹個例子是:為什麼有些人解題更快?不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計算速度更高,而是因為他們儲存了大量的「模式」,可以快速判斷出「這個題目跟哪個類型最接近」,從而快速地理解題目的本質,說得通俗壹點就是妳的社會經驗比人多.
所以,對於壹個思維高度有序的聰明人來說,當他遇到新問題時,大腦是這樣的:先找出最接近的模式,再對這個模式進行參數微調,來適應當前的局面。
反之,對於壹個普通人來說,他的思維是碎片的、無序的,那麼大腦就只能把多個碎片拼湊成壹個整體,再對這個臨時的整體進行微調 —— 這就會導致兩個結果:
1)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能量在整體的拼湊上;
2)拼湊的過程往往是殘缺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彼此衝突和矛盾的。
2018 年發表在《自然通訊》的壹項研究發現:跟普通人相比,聰明人大腦中的神經元連接更簡潔、更有序,從而使用的效率更高 —— 這被稱為「神經效率假說」。
另外,我們可以把智力大致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日常生活中,我們壹般所說的智力都是指前者,也就是壹個人的「思維敏捷程度」;但實際上,對於「聰明」而言,後者可能更加重要。
因為流體智力是有上限的,大約在20多歲達到高峰,隨後保持平穩,到了老年才下降;而晶體智力是可以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提升的。大多數情況下,後者對我們的作用也更大。
因此,許多「天才」總是會在20-30歲之間提出突破性的理論和創見,這是高智力者的特徵。但對我們絕大多數人而言,我們並不需要去提出驚世駭俗的理論,而是充分利用我們的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解決實際問題 —— 而這,就是晶體智力的範疇。
也就是如何優化知識的儲存和架構,使得它更加有序,更加容易被理解和調用。
那麼,如何培養出壹個更有序的大腦呢?
壹個非常簡單而又有效的做法,就是多去進行自下而上的信息整合。
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大量的信息:可能是閱讀學習,可能是實踐反饋,可能是內心的想法……大多數人最常犯的毛病是什麼呢?就是只顧著「收集」,而從來不去「整理」。
這種情況下,妳的信息儲存,就是高度碎片化的。所有來源、所有時間、所有領域、所有優先級的信息被雜亂地儲存在壹起,這樣自然難以持續,難以被利用起來。
其實只要養成壹些習慣,就是不斷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整合,把碎片信息重新梳理成整體,比如:
關於某個主題,我都知道什麼?我累積了哪些關於它的知識?
關於某個知識,我能夠如何把其它的知識點跟它建立聯繫、創建連接?
關於某類情境,我都有過什麼樣的經驗和實踐?總結出了哪些方法論?
這是使得大腦變得更高效、更有序、更「整體」的,最簡單又最有效的辦法。

2. 發達的前額葉

有序的思維,確保當妳遇到問題時,妳能夠更高效地作出分析和思考。但大多數時候,除了這壹點,還有壹項非常重要的因素,會嚴重影響和幹擾我們的思考能力,那就是情緒。
熟悉投資的朋友壹定會知道:在投資中,特別關鍵的壹點是什麼?其實並不是多麼強的思考能力,而是妳要能夠克服妳的情緒 —— 無論是對贏的貪婪,還是對輸的恐懼。這樣才能做出更加理性、更加長期的判斷。
不僅僅是投資,其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壹樣的:為什麼妳明明知道了道理,但到了關鍵時刻總是無法作出最佳的決策?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妳被情緒奪走了大腦的控制權。
大腦中有兩個部位在不斷地爭奪控制權,壹個是前額葉皮層,另壹個是杏仁核。
前額葉皮層是我們的控制和註意中心。它的作用是:把妳的註意力轉移到某個目標上,並進行詳細、理性的思考。
而杏仁核是我們的生存和情緒中心。它特別敏感,又特別活躍。當妳遇到危險、失敗和損失時,這些情境就會被杏仁核忠實地記錄下來。而當妳面臨相似的新情境時,它就會活躍起來,從中調取出對應的記憶—— 從而,使妳感到恐懼、憤怒和焦慮。
它的使命只有壹點:讓妳遠離危險,越遠越好。
因而,如果妳被它所挾持,妳就很容易作出種種短期有利、但長期不利的決策,偏向於保守、安全和「不行動」。
這壹策略在遠古時代是好的,畢竟遇到危險可能就把命丟了。但到了現代,由於恐懼而停下腳步,很多時候只會導致我們錯失良機,停滯不前。
因此,為什麼很多人都有「知道要做什麼,就是不去行動」的壞毛病?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杏仁核告訴我們:行動了,可能會有壞結果。
什麼樣的壞結果呢?比如受傷,耗費資源,遭遇不確定性,短時間內表現和產出降低……諸如此類。
而壹個有趣的現象是:前額葉皮層跟杏仁核是互相抑制的。杏仁核活躍時,前額葉皮層被抑制,從而使得妳無法集中註意力認真地思考問題。但反過來,當前額葉活躍時,杏仁核也會被抑制,從而使妳可以「心無旁騖」地思考。
這就為我們的「理性思考」留出了空間。
因此,壹個聰明人必備的素質,壹定是足夠強大和發達的前額葉皮層。只有當妳遇到挑戰時,能夠第壹時間激活前額葉皮層,來抑制和平復妳的情緒反應,妳才有可能作出真正理性、有效的決策。
那麼,如何鍛鍊我們的前額葉皮層呢?
大腦有壹個特性,就是神經可塑性。簡單來說:用得越多,它就越發達;用得越少,它就越弱小。
所以,如果妳想擁有發達的前額葉皮層,就需要在生活中多去鍛鍊它、使用它,讓它不斷變得更強大。
比如:
多進行面對面的社交。前額葉中有專門負責社交的部分。也就是說:社交需要依賴於前額葉,而反過來也能強化前額葉。
多閱讀系統的、複雜的文章和書籍。這可以有效地鍛鍊大腦的集中能力,強化前額葉的功能。
產生情緒時,不要立刻行動,而是先接納情緒,先思考,再行動(練習冥想絕對有助加強這能力_。
我們對大腦的每壹次行動,都是對它的訓練。如果妳經常任由情緒主導妳的行為,妳就相當於在不斷告訴杏仁核「妳是對的」;
反過來,先思考,再行動,就是不斷在強化前額葉的控制權限,讓它變得更有經驗。
只有把控制力和有序的思維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夠做出真正理性的思考和判斷。

3. 更高的認知空間

什麼是認知空間?簡單來說,它就是我們大腦的「工作臺」。更高的認知空間,意味著可以同時容納更多的「思考素材」。
要註意把認知空間和工作記憶區分開。儘管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恆定的4個單位,但更高的認知空間,就意味著妳能夠把更多的信息「塞進」這4個單位,讓大腦在同壹時間內能夠處理更多的東西。
具體而言,認知空間意味著什麼呢?
1)把信息進行壓縮編碼的能力。也就是讓每壹個單位的信息,具備更高的信息量;
2)把信息保存在工作記憶中的能力。也就是讓這段信息更不容易被大腦清理出去。
舉壹個例子:假如面對壹個問題需要考慮10個因素,那麼,高認知空間的人,就可以同時思考和處理這10個因素,去註意、發現和考慮它們之間彼此的聯繫,從而更容易從整體入手,找到壹個更優的答案。
而低認知空間的人呢,他無法同時處理這10個因素,只能先處理1-5,再處理6-10,再處理1-5跟6-10的關係……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後者就很容易忽略壹些細節、要點,以及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妳可能也會發現:這實際上,也是影響記憶力和思維有序性的壹個重要因素。
更高的認知空間,就意味著妳能夠把更多的信息「壓縮」起來,使他們形成壹個整體。那麼,這也就意味著:
1)信息之間的聯繫增加,從而使妳更容易記住更多信息。
2)信息已經經過妳的「預處理」,從而更容易把它們組合成壹個整體。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鍛鍊我們的認知空間呢?
分享幾個我常用的、特別有效的辦法:
1)回想練習:我剛才讀到了什麼?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有兩點。壹,是提升自己「打包壓縮」的能力,讓短時記憶能夠容納更多、更複雜的信息;二,是提醒自己,是不是有些信息已經漏掉了?我能否把它們找回來?
試壹試:讀到這裡時,回想壹下這篇文章的全文,問自己:文章講了什麼?我能否把前面的大意復述出來?
2)理解練習:它的內部邏輯是什麼?
什麼叫內部邏輯呢?舉個例子:如果壹個點可以分成三個小點,我不會單單記住這三個小點,而是會去思考:這樣劃分的依據和標準是什麼?每個點的原理和支撐是什麼?它跟之前講過的內容有沒有邏輯上的聯繫?
這樣,可以幫助妳「強行」拓寬認知空間的局限,讓妳能夠看到更全面、更複雜的角度,從而讓大腦習慣這種思考問題的角度。
3)聯想練習:我能夠聯想到什麼?
這個練習的作用,在於幫助妳打開思維和視野,鍛鍊註意力在內部和外部之間來回切換,並把這種切換儲存在認知空間裏的能力。
這三個練習,並不那麼容易,剛開始妳可能會很不適應,但慢慢來,建立了這種習慣之後,妳壹定能感受到這種「纖毫畢現」的愉悅感,我自己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享受不停將重複知識點抽絲剝繭, 妳可以不斷地問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已找到問題的根本知識的根源,凡事只要有方向慢壹點也不緊要,最緊要堅持。
4. 靈活的共情能力
前面三點,都是針對個人而言。而這壹點呢,是針對群體和社交。
很多人在生活中會提到「情商」。其實情商是什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就是理解別人的情緒、感受和狀態,並且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的能力。
大體來說,也就接近於「共情能力」。
但為什麼是「靈活的共情能力」呢?
因為,壹般情況下,我們可以把共情能力分為兩種:認知共情和情感共情。我們要培養的狀態,其實是高認知共情,而非情感共情。
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情感共情系統主要位於前島葉和中扣帶皮層,它會在我們心中喚起類似的感受,讓妳產生相同的情感共鳴;
而認知共情能讓妳快速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情境,知道「在這個時候,應該做什麼」。
如果過多采取情感共情的話,會很容易造成壹個問題:就是情感過載。
妳會經常感受到情感的侵入,不斷產生情感和心理波動 —— 這其實是壹件非常累的事情,它會造成心理的超負荷。
另壹方面,情感共情也很容易引發各種各樣的情緒,從而導致情緒接管大腦,作出種種不理性的判斷。
反過來,認知共情可以讓妳在不危及自己的情況下,更好地理解和瞭解對方的想法,從而實現雙贏。表現到生活中,就是妳能夠冷靜、妥帖地判斷形勢,並有效地安撫別人,說服別人,影響別人。
在這種情況下,妳的溝通才可能是有效的。
所以說,壹個聰明的人,不僅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也需要能夠處理好跟別人的關係,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共贏 —— 不僅僅是讓自己獲益,也讓身邊更多的人從這種聰明中獲益。
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那麼,如何提升認知共情能力呢?具體怎麼做呢?有幾個小技巧可以參考:
每天抽出10-15分鐘,跟身邊的人聊聊天。試著去聆聽和理解他們,無需急著給出解決方案;
每天抽出半小時,思考、總結壹下「我今天都做了什麼」,把值得記錄的事情記錄下來,跟自己對話。
留出壹段獨處的時間,暫時拒絕外在的信息攝入,讓自己安靜地待壹會,讓思緒進行整理。
感知當下。試著多問問自己:我現在聽到、看到、觸碰到什麼?我想到什麼?讓思維專註於當下的感知,來梳理我們的大腦。(有沒有發現我們很多時候是把時間都重於回憶過去或想象未來給自己帶成很多不必要的痛苦,沒有好好活住這壹刻就是當下)
妳會發現,這幾個練習,都要求妳「慢下來」。
因為,慢下來,是為了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聆聽彼此的內心。
5. 開放的心態
最後壹個點,就是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局限於自己現有的世界,而是抱持著「接納」的心境,接納更多的觀點、信息、可能性,讓自己成為壹個不斷成長的系統。
這包括:
1)保持審視和批判:我有沒有可能是錯的?跟我相同的觀點壹定是好的嗎?跟我對立的觀點壹定是壞的嗎?
2)保持成長心態:錯誤和失敗並不可怕,我是不斷在成長的,壹切經歷都會成為我新的經驗。
3)保持謙遜和學習:知道的越多,越懂得自己的無知,也就越加敬畏和尊重「知識」。學習是壹件終身的事情,不斷去探索自己的能力邊界,再反過來倒逼自己去輸入、學習,讓自己的心智世界變得更完善、更豐富。
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很聰明, 如有這樣的想法妳永遠都只會變得....大家很清楚不用我說, 突然想起香港壹個年輕但我認為非常有人生智慧偶像姜濤所說的壹句話很有意思: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與妳共勉。
如果妳喜歡我的文章, 歡迎拍手打賞,或給個心,文章即將設有終身訂購(如果通過的話), 妳會一個很優惠的價錢,辯論終身閱讀我所有的文章,我會持續更新),最後多謝妳的閱讀。😊😊😊
個人成長類: 學習方式,心理, 快樂, 時間管理,書評等...... 幫助大家一起成長, 文章非常實用,易明. 用妳的碎片時間好好學習,我會把所有資訊都整理好.有緣碰上了, 千萬不要錯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