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記一把再次擁有的提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曾經擁有過它一段時間。

即使當初的相識是另有目的(幻想考音樂班,缺一樣副修樂器),也忘記當初促使我下決心選擇它的真正理由,但於我而言,只要出現在生命中,就是不可忽視的緣分。

記得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放棄考音樂班,才學了一年多、還無法掌控的大提琴在我心中地位自然比不上伴我多年的鋼琴,因此漸漸地這把琴就在琴盒裡沉寂了一段歲月,直到國二的才藝表演,才又短暫亮相。

爾後,是接踵而至的忙碌國三,在考卷的轟炸和晚修的逼迫中,連鋼琴也被我置於腦後不顧,更遑論大提琴。因此它越來越邊緣,最後蜷縮房間一角。

也許我一直覺得對不起它。對於一個學音樂的人而言,沒能讓一個樂器得以舒展它本該有的音色是一種罪惡,與其塵封還不如交給能做到這件事的人。因此老爸不只一次問我要不要賣掉。

可對於一個學音樂的人而言,把曾經相依相伴的樂器毫不猶豫轉手的行為更像是一種背叛,何況即使才學沒多久,在我眼中大提琴也如鋼琴般像一個人,情感無法計價,雖然我不知道我是否還夠格講出這些話,但我始終堅持不賣。

只不過歉疚越深,越難以面對,因此它還是靜靜待在角落,一待就是兩年半。直到今天上午。

一個不明所以的動念,終於有決心再把它拿起來。原以為的陌生,在打開琴盒的瞬間煙消雲散,熟悉的木頭香漸漸渲染周遭的空氣,鬆弛的琴弦微微顫動,好似在說,該調音了吧?調完音就可以拉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妳。



馬不停蹄趕到琴行,請師傅幫我檢視琴的狀況。師傅沿著琴身周遭敲了一圈,又調了一下琴橋和音柱,點點頭,沒什麼問題。

接著師傅把琴立起來調音,一手扶著琴、另一手旋轉繫著琴弦的弦軸,在我眼中,好似一個母親為孩子這裡整整衣服、那裏摸摸頭的景象。

它像孩子般微笑。

回到家,小心翼翼的把它拿出來,輕輕置於兩腿中間,靠著左肩膀,多麼緊密而互相依偎的姿態。旋緊琴弓,搽上松香,右手有如環抱的姿勢將弓輕置於琴弦上,左手握住琴頸、手指按於指板。輕輕一拉,琴弦振動,抱著它的我感受到它得以呼吸的顫抖。

在演奏時的狀態,拉大提琴會比彈鋼琴更容易表達情感,因為拉奏時大提琴是整個被我們擁在懷中,身體可以充分感受到樂器每一個細微的顫動,甚至是帶著樂器一起呼吸。而彈琴時只有手接觸到琴鍵,要彈出感情、與琴融為一體是要有相當功力的,否則看起來只會像在操作一部機器。

如果有足夠功力,幾乎可以發展成戀人般的關係吧。擁有自己的樂器,經過長久磨合、靈性相通,彷彿就是自己身體的一部份般緊密,這也是學音樂最讓人沉迷的地方。

不過果然是太久沒拉。本來就是初學者,久沒練很多地方都生疏了,幾乎得從頭練起。但沒關係,久別重逢,本就需要一段時間熟悉,甚至,重新認識。

它現在靜靜躺在我旁邊,我不動念,它就不會說話,順從而溫馴;但我一動念,它就會用最嚴格的標準,檢視我夠不夠格與它對話。

殘破的音符、分岔的旋律,以及摩擦的雜音,都是最坦誠的告誡,提醒我還有待成長的空間。然而一旦緊抓琴弓的手指放鬆了,任由手臂的重量帶動琴弓擺盪,左手手指扎實的按弦到底,它就會溫柔低迴的吟唱。

這一次再拿起它,沒有考音樂班的壓力,沒有比賽的指定曲,也許能更自在和緩地抱著它。「沒有目的、不為什麼」或許就是人與琴相處的最佳狀態,只要在一起,旋律與呼吸就是我們之間最自然的耳語與對話,包容見不得人的軟弱、相互見證著成長。

再次,擁有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禹甄的沙龍
43會員
38內容數
關於一個高中自學生與文學的關係,有時正經八百讀古文以「傳性道」,有時從各類文本了解我們這個時代。 嘗試把一切書寫下來。
陳禹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6
「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北一女殉情事件 林青慧遺書。 臺南美術館於去年12月推出「不適者生存」特展,以各式作品表現在夾縫中掙扎生存的人物面貌,探究性別與社會運作的複雜關係。面對這個世界,其實我們都有可能自覺是個不適者。這篇文章便是筆者觀展後的心得以及思考。
Thumbnail
2021/04/26
「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北一女殉情事件 林青慧遺書。 臺南美術館於去年12月推出「不適者生存」特展,以各式作品表現在夾縫中掙扎生存的人物面貌,探究性別與社會運作的複雜關係。面對這個世界,其實我們都有可能自覺是個不適者。這篇文章便是筆者觀展後的心得以及思考。
Thumbnail
2021/03/01
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源於我參加2/28成大單車節的感想,單車節主要分成科系博覽會與未來教育展兩大主題,其下還有不同的活動、工作坊與論壇等等。作為參加活動的紀錄。
Thumbnail
2021/03/01
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源於我參加2/28成大單車節的感想,單車節主要分成科系博覽會與未來教育展兩大主題,其下還有不同的活動、工作坊與論壇等等。作為參加活動的紀錄。
Thumbnail
2020/06/28
題目取自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破瓜之前,我想為15及16歲的交會寫下一些東西,也許是很多尚無解答的困惑、也許是我目前的想法與方向。不過與一般作者的差別是,看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和經歷而點進來,而只是因為我的文字。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足夠開心與感謝。
Thumbnail
2020/06/28
題目取自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破瓜之前,我想為15及16歲的交會寫下一些東西,也許是很多尚無解答的困惑、也許是我目前的想法與方向。不過與一般作者的差別是,看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和經歷而點進來,而只是因為我的文字。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足夠開心與感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約莫在今年的7月初開始學小提琴。至於為什麼是這個年紀又跑去學,大蓋就是一個衝動,跟許多事情水到渠成?或者說緣分?另外,就是圓一個小時後的心願...
Thumbnail
約莫在今年的7月初開始學小提琴。至於為什麼是這個年紀又跑去學,大蓋就是一個衝動,跟許多事情水到渠成?或者說緣分?另外,就是圓一個小時後的心願...
Thumbnail
寫在前面: 上一篇,講到了大學時參與、學習了中國的雅樂器,並體驗了這輩子不可能再碰觸的中國雅樂表演。 這一篇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這次的故事,就是講述本人在大二下學期和大三時,因緣際會下加入了鄰近大學的弦樂社,我其實也忘記當初是如何一個人就莫名熱血跑去加入的。(這次就不用第三人稱視角寫了,有點累) 我
Thumbnail
寫在前面: 上一篇,講到了大學時參與、學習了中國的雅樂器,並體驗了這輩子不可能再碰觸的中國雅樂表演。 這一篇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這次的故事,就是講述本人在大二下學期和大三時,因緣際會下加入了鄰近大學的弦樂社,我其實也忘記當初是如何一個人就莫名熱血跑去加入的。(這次就不用第三人稱視角寫了,有點累) 我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問我要不要學小提琴,結果我答應了,這件事卻是我迎向未來的微光。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問我要不要學小提琴,結果我答應了,這件事卻是我迎向未來的微光。
Thumbnail
其實從以前開始就多多少少對於彈鋼琴感到有點興趣,剛好我在大學的朋友三位好友也都很神奇地會彈鋼琴, 買了折疊式的鋼琴,很適合初學者和極簡人~
Thumbnail
其實從以前開始就多多少少對於彈鋼琴感到有點興趣,剛好我在大學的朋友三位好友也都很神奇地會彈鋼琴, 買了折疊式的鋼琴,很適合初學者和極簡人~
Thumbnail
我一個朋友,靠著看youtube自學了鋼琴。 他是一個完全沒有鋼琴基礎的男生,但不知道的人聽他彈琴,還會以為他已經學琴學了好幾年。我一開始看他彈琴覺得很驚奇,也覺得很好玩,但要自己也跟著學,感覺還是差一點幹勁。 我沒有想到這把電子琴會改變我。 就這樣持續了兩年,我發現我好像真的需要一台鋼琴了。
Thumbnail
我一個朋友,靠著看youtube自學了鋼琴。 他是一個完全沒有鋼琴基礎的男生,但不知道的人聽他彈琴,還會以為他已經學琴學了好幾年。我一開始看他彈琴覺得很驚奇,也覺得很好玩,但要自己也跟著學,感覺還是差一點幹勁。 我沒有想到這把電子琴會改變我。 就這樣持續了兩年,我發現我好像真的需要一台鋼琴了。
Thumbnail
2021年最後一次上課,也是跟這位老師第21堂、最後一堂上課。上課前想了想,從家裡翻出個小東西,課後跟老師致意一下。老師客氣的說我很認真,很開心教到會練琴的學生。我反問大學生不練琴嗎。(如果是音樂系主修的話應該要很認真練琴才對吧?)老師說很多都要唸,還很怕唸到淚眼汪汪的,真的哭出來給他看。
Thumbnail
2021年最後一次上課,也是跟這位老師第21堂、最後一堂上課。上課前想了想,從家裡翻出個小東西,課後跟老師致意一下。老師客氣的說我很認真,很開心教到會練琴的學生。我反問大學生不練琴嗎。(如果是音樂系主修的話應該要很認真練琴才對吧?)老師說很多都要唸,還很怕唸到淚眼汪汪的,真的哭出來給他看。
Thumbnail
我大約在5/21號的時候收到了我新買的電鋼琴,自從那天之後,我應該每天都花5個小時左右在練琴(應該只有5/27那天沒有練),然後大約另外五個小時在看音樂理論或是音樂娛樂相關的影片。我大約花了3-4天把以前學了5-6年的鋼琴的手感找回來。今天我媽有點憂心的問我:「你要去比賽喔?」似乎是覺得我明明沒有
Thumbnail
我大約在5/21號的時候收到了我新買的電鋼琴,自從那天之後,我應該每天都花5個小時左右在練琴(應該只有5/27那天沒有練),然後大約另外五個小時在看音樂理論或是音樂娛樂相關的影片。我大約花了3-4天把以前學了5-6年的鋼琴的手感找回來。今天我媽有點憂心的問我:「你要去比賽喔?」似乎是覺得我明明沒有
Thumbnail
從演奏者的角度看大提琴大概就是這樣 我曾經擁有過它一段時間。 即使當初的相識是另有目的(幻想考音樂班,缺一樣副修樂器),也忘記當初促使我下決心選擇它的真正理由,但於我而言,只要出現在生命中,就是不可忽視的緣分。 記得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放棄考音樂班,才學了一年多、還無法掌控的大提琴在我心中地位自然比不上
Thumbnail
從演奏者的角度看大提琴大概就是這樣 我曾經擁有過它一段時間。 即使當初的相識是另有目的(幻想考音樂班,缺一樣副修樂器),也忘記當初促使我下決心選擇它的真正理由,但於我而言,只要出現在生命中,就是不可忽視的緣分。 記得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放棄考音樂班,才學了一年多、還無法掌控的大提琴在我心中地位自然比不上
Thumbnail
 學吉他對我來說曾是個夢。 高中時我讀女校,看著學姊們每天揹著吉他搭車通勤,覺得實在是帥翻了,下課時間就坐在走廊上面彈吉他唱歌,這樣浪漫和文藝的氣息打中了我,但家裡不贊成我在高中時期玩社團,再加上根本就沒有抽到吉他社(衰人如我),所以學吉他這件事就被我擺在上大學後第一件要完成的目標,腦海總幻
Thumbnail
 學吉他對我來說曾是個夢。 高中時我讀女校,看著學姊們每天揹著吉他搭車通勤,覺得實在是帥翻了,下課時間就坐在走廊上面彈吉他唱歌,這樣浪漫和文藝的氣息打中了我,但家裡不贊成我在高中時期玩社團,再加上根本就沒有抽到吉他社(衰人如我),所以學吉他這件事就被我擺在上大學後第一件要完成的目標,腦海總幻
Thumbnail
世隔15年的電子琴。 年少時因為狂愛電子琴,斷斷續續學了十幾年(國二到高三這段時期中斷了,大學再接續),當個電子琴老師也曾經是我考慮的工作選項之一,還記得為了考取個別班的教師資格(級數5級),我前後考了3次才考上。 但,最終,我仍然沒有選擇教電子琴。 因為我自己自知,我不是那塊料。 我記得當時考試
Thumbnail
世隔15年的電子琴。 年少時因為狂愛電子琴,斷斷續續學了十幾年(國二到高三這段時期中斷了,大學再接續),當個電子琴老師也曾經是我考慮的工作選項之一,還記得為了考取個別班的教師資格(級數5級),我前後考了3次才考上。 但,最終,我仍然沒有選擇教電子琴。 因為我自己自知,我不是那塊料。 我記得當時考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