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的藝術:成為弱勢族群的盟友,從對話開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兩天藝人 Ella 陳嘉樺在記者會中失言,在臉書上鄭重道歉。因為 Ella 勇於認錯、措辭誠懇,文一發出算是滅火成功,風波差不多到此為止;對比幾個月前翁立友對鄭家純性騷擾指控的回應,Ella 顯然做出了公眾人物在面對責難時比較有智慧的危機處理。

除了公眾人物,一般人在面對多元共融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簡稱 DEI) 的課題時,也經常在生活中、職場上犯錯。

當我們面臨指責時,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回應?是不是面對所有人的責怪,我們都應該無條件低頭道歉呢?

無心之過不用太在意?


「不過就是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他的反應幹嘛那麼大。」
「現在凡事都得政治正確,什麼話都不能說了。」
「別人都沒有覺得不高興,只有他這麼敏感。」

這是我們被別人指責時,常常有的反應。

這樣的反應根本上的邏輯是:我是個好人,所以我的言語或行為通常是沒有惡意的。你對一個好人、以及其沒有惡意的言行有那麼大的反彈,一定是你太嚴肅/EQ低/不夠了解我/想太多/無限上綱等等。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在公眾人物的「道歉」中,看到他們不斷強調自己是善良的、符合社會期待的好人。

畢竟好人就算犯了錯,也只是無心之過而已,不需要太計較吧?!

不論是有心或是無意,傷害都已經造成。


在多元共融的領域當中,有個相當重要的觀念:「意圖」和「影響」應該分別看待 (Intent vs. Impact)。也就是說,就算你沒有惡意,但我受到了影響,那麼我們就該處理這個事件所造成的情緒和其他後果。

舉例來說,Ella 開玩笑的時候只是覺得有趣,並沒有惡意,但是布農族的朋友卻感覺很不舒服。同樣的,翁立友也許覺得自己只是在做效果,但是鄭家純卻認爲自己被性騷擾了。

在職場上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同事開黃腔覺得幽默,卻讓其他人感到不自在;白人老闆相信自己的管理模式僅僅是就事論事,黑人或亞洲人下屬卻懷疑自己被歧視⋯

懷疑自己被歧視了,要如何「證明」?


這個觀念的另一個重點,就是你的言行是否造成了傷害,應該取決於對方的感受,而不是你的認知。

我們每個人都因為不同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y)而擁有不同的人生經驗,這些經驗的差異代表每個人對同一句話、同樣的行為,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舉例來說,當疫情開始肆虐,「全民戴口罩」在台灣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政策。然而,在美國許多黑人卻相當擔心自己會因為戴了口罩,而更容易被誤認為具有威脅性,進而影響到他們自己的人身安全。這樣的考量是亞洲人不需要面對的,因為我們與黑人通常有著南轅北轍的人生經驗。

因為每個人有著不同的人生經驗,人人都有可能在無心之中傷害到不同於我們社會認同的人。被傷害的人唯一需要提出的,就是自己的感受,不需要任何其他佐證。

也因為傷害到他人幾乎是每個人必然的經驗,該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就成了多元共融最基礎的課程之一。

犯錯之後可以怎麼做?

1、深呼吸:當我們被指責,第一時間可能會感到一陣羞愧,接著腎上腺素飆升、滿臉通紅地開始反擊。這通常也開啟了我們與他人無意義的爭論、讓我們錯失了學習的機會。

因此,當你發現自己可能犯了錯誤,首要步驟是先試著深呼吸、讓自己放鬆下來,平心靜氣地進行接下來的步驟。

2、自我反省:對方和自己是否可能持有不同的社會認同?有些社會認同是外顯性的(例如種族、性別氣質、年紀、身材等),有些則不容易看出來(例如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等)。這些社會認同是否意味著對方和自己有相異的人生經驗?自己有沒有可能在無心中傷害到了他人?

3、道歉:不用做太多解釋,不要找藉口,直接、誠懇、真心誠意地說「真的對不起,我下次會做更好。」

4、道謝:當你的錯誤被指出,提出建言的人承擔著潛在的人情壓力。

「我會不會又把聚餐的氣氛搞僵了?」
「老闆可能會覺得我愛抱怨,說不定會影響之後的升遷呢⋯」
「得罪客戶對我沒好處,還是算了吧⋯」

類似這樣的小劇場通常會出現在對方的腦中,經歷一番掙扎後,才決定冒險出言提醒。因為他的勇氣,提供了你一個學習的機會,值得你好好道謝。

告訴他「謝謝你的提醒,要不是你,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傷害到了別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也可以化解尷尬的氣氛,甚至強化你和對方的友誼。

5、自我教育:在 Ella 的道歉聲明中,她提到自己應該要「更了解不同的族群文化,才不會在不了解中傷害到對方」。這是非常重要的 一點— 不要期待指責你的人擔起教育你的責任,也不要希望有速成的懶人包;自己去尋找書籍、網站、各式資源,慢慢了解其他社會認同的人可能有著什麼樣的人生經驗,讓自己未來可以避免再犯下類似的錯誤。

當傷害已經造成,有些時候道歉也許無濟於事。即便如此,一個真心誠意的道歉,卻有機會能夠開啟對話;而「對話」,正是幫助我們在多元共融的旅程上前進的最大推手。

有許多心存善意的人因為「不了解」,而在弱勢族群需要他們的時候選擇沈默。這樣雖然可以避免犯錯,卻也同時錯失了學習和對話的機會。

學會如何好好道歉,能夠讓自己更有勇氣成為弱勢族群的盟友,不會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在適當的時刻挺身而出,而我們的社會也能夠因此更加多元共融。
Diversity may be the hardest thing for a society to live with, and perhaps the most dangerous thing for a society to be without.

~ William Sloane Coffin Jr.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如何踏上藝術之路(七)---不論是好或是不好的經歷,都會是成為現在自己的養分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創作,就是將內心情緒透過手中木頭,轉換成實體的存在,完成作品時,有種像自我實現後的踏實感?! 應屆畢業的那年,我報名了一個現場創作的木雕營,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在那裏進行一個月的創作生活,因為要自己準備機具,所以我擁有了人生第一台電鋸,也在創作營認識了很多不同
Thumbnail
avatar
PinkPei
2021-07-22
2021奧斯卡|有生命的藝術《販膚走卒》 人皮簽證讓敘利亞難民成為百萬身價藝術品藝術是什麼?具有生命力的藝術是什麼?自由是什麼?真正的自由是什麼?突尼西亞電影《販膚走卒》對「藝術」提出幽默的諷刺,是一部不可思議的懸疑喜劇,對國際政治提出深刻批判,讓人看得著迷又引人深思,是今年奧斯卡獎入圍作品中我最喜歡的電影。
Thumbnail
avatar
鹿刻Luke
2021-06-02
收成績不錯的學生,就能成為不錯的學校 | 《思考的藝術:52非受迫性思考錯誤》(第2章) 他說:「一句話,厲害的學校之所以厲害,因為他們收了一大批厲害的人,甚至可以說,這些學校『只收』厲害的人。」你思考眾讀所說的話,說:「聰明的學生可以到其他學校啊。」他問:「你會讓你兒子讀不知名的大學嗎?」
Thumbnail
avatar
眾讀PopRead
2021-01-27
【誰說滾石不生苔 讓不定性成為你的求職優勢】  如果你是主管,你願意雇用平均2~3年換工作的求職者嗎 ?   從小我們被教育要成為頂尖的專業人才,因為可以提升社經地位,容易獲取好的工作機會。小時候,我們填寫未來志願,如果多寫了幾個,長輩會質疑你不切實際、好高騖遠。 常換工作給人刻板印象就是沒定性、不堪用、對組織沒有忠誠度、無法擔當重任。的確,有
avatar
Daphne 小黛
2020-01-06
屬於每個族群的藝術之美—臺北數位藝術節聽障人導覽側記以往,多數人僅在候選人辯論等電視節目中才看過手語翻譯畫面,而本次臺北數位藝術節的聽障導覽,讓許多參展觀眾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真人手語翻譯員,在現場以手語為聽障者進行作品翻譯,引發許多新奇與好奇的想像空間。
Thumbnail
avatar
2chun
2018-12-03
<p>華山草原殺人事件之後,藝術份子成為台灣社會性強暴行為的替罪羔羊</p>近日於120草原自治區,一名三十歲的高姓女子,被一名37歲的陳姓射箭老師殺害分屍。從大眾反應中,可明顯看出台灣的保守社會道德,企圖將責難推給一小撮年輕人,同時避免解決台灣社會傳統沙文主義(toxic masculinity)根深蒂固的問題。許多社會反應來自網路,尤其是PTT,包括鄉民進行人肉搜索。
Thumbnail
avatar
破土
2018-06-29
「在台灣可能很平凡的特質,卻成為我的優勢」:專訪華燦工場總經理李偉國<p>偉國風趣地調侃自己說──「真誠」和「穩重」的標籤,在台灣大概都被認為是很平凡的特質,一點也沒什麼,但是在大陸,這卻反而成了他的「優勢」。</p>
Thumbnail
avatar
許 復 Harry
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