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滾石不生苔 讓不定性成為你的求職優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你是主管,你願意雇用平均2~3年換工作的求職者嗎 ?

從小我們被教育要成為頂尖的專業人才,因為可以提升社經地位,容易獲取好的工作機會。小時候,我們填寫未來志願,如果多寫了幾個,長輩會質疑你不切實際、好高騖遠。

常換工作給人刻板印象就是沒定性、不堪用、對組織沒有忠誠度、無法擔當重任。的確,有些人工作上遇到困難,容易退縮,尤其是在同職務待超過2年,就更會心生倦怠,想要逃避,如果對薪資不滿意,換工作就成了唯一選擇。

年僅35歲學設計的可欣,已成為職場搶手客戶總監,這10年間她平均2年換一次工作。她告訴我,因為轉職有機會接觸不同型態客戶、瞭解對方需求,加上本身專業,她的提案總是能夠勝出。可欣認為她的致勝關鍵在於「通才」,她習慣團隊合作,可以快速取得知識、瞭解客戶需求,熟悉內部資源整合,以客戶、經營者角度提出新創意、合理預算、可快速執行方案,這不是一般專業設計或客戶經理可以做到的。

公司需要專家和通才 適時適才靈活運用

數位、新媒體的崛起,賦予很多學習力強、具多重潛能新世代,可以同時發展多元職業專長。根據2018年Linkedin領英人力顧問針對平均在職期間調查報告,80年後年輕人,不再相信所謂終身職或忠誠度,他們平均2~3 年就會選擇換工作,讓自己可以學習更多技能、結交更多同好。

企業常在人力成本、流動率考量下,期望人才可以長久留在公司,帶來好的績效。事實上,Netflix創辦人里德.海斯汀 ( Reed Hastings )曾指出,常換工作的人比起年資超過3年的員工,擁有更好的學習曲線和表現,所以淘汰不適任者,才可留住好人才。如果換工作頻率成為雇用的先入為主條件,容易錯過優秀人才。企業主應該與時俱進、調整心態、廣納通才,視這些所謂不定性人才為公司壯大的夥伴。

企業適時、有效運用專才和通才,可以為公司帶來3大好處:

1. 增進職場的競爭力,強化組織的戰鬥力

低流動率容易造成組織僵化、缺乏創新、學習意願低,透過不同人才互相激勵,不僅提升內部專業力,也增強外部競爭力。

2. 創造多元、創新的職場文化,吸引好人才加入

不同領域的專業、背景,可以活化組織,創造多樣性文化,提升員工溝通、合作能力。

3. 有效整合人才、資源,快速成長

企業最怕員工績效低落,內部資源被浪費,如何有效整合成為經營者的重點管理。透過不同人才專業互補、互相合作,大幅提升產能、績效並創造新商機。

展現不定性的優勢,能為公司帶來高價值

一般人學習曲線在前三年是最好的,過了高峰就會停滯,也會漸失工作熱誠、衝勁。相反地,不定性的人更願意走出工作舒適圈,能在短期間帶來好的成績,學習動機強且力求亮麗的表現。

不定性求職者,透由自己本身特質和過往績效,展現職場五大優勢

1. 你善於整合點子和資源

你會主動帶給團隊新創意、新思考模式,將可行的點子轉化為執行方案。

2. 你可以快速學習新的知識

你可以刺激團隊腦力激盪,開發新的策略和業務方向。

3. 你有好的適應力

你喜歡融入組織,結交同好,帶給團隊多元的文化。

4. 你有大格局思考能力

你總是站在客戶與經營者角度提問、解答,提升團隊的視野、增進作業的效率。

5. 你善於串連與跨部門溝通

你知道如何有效地幫助團隊做資源整合,快速提高整體績效。

不定性的人如何重塑自己 增加不可取代的價值

不論工作或生活上,我們碰到的問題會越來越複雜,必須跨領域、吸取更多元的知識和專業。不定性的你,具備許多的專業能力,你已有了廣度,如果可以加強專業能力的深度,更能展現你的優勢與價值。善用你的高度好奇心、快速學習能力,進一步影響同事、團隊。求職面試中,更要發揮你的影響力,讓面試者深刻了解到,你是他無法錯失的人才。

讓滾石創造自己的優勢,將優勢轉化為不可取代的價值。

我的連結

FB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daphnebyond/

104人力銀行小黛老師網頁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senior.104.com.tw%2Fc%2F5df0d1f80aaf3d4e1fdf6e8b

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senior.104.com.tw%2Fc%2F5df1a0920aaf3d4e1fe2bd80

Email : daphnewang1025@gmail.com

Line ID : daphnewang1025 ( Daphne小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phne 小黛超乎想像
7會員
58內容數
小黛老師累積超過25年行銷、業務、人才培養、團隊管理經驗,包含外商金融業、消費性電子的成功實戰,與你分享秘訣:如何在面試、職場中成為常勝軍。課程特色及內容:幫助學員分析(1) 職業適合度、專業度(2) 職場強弱項. 諮詢(1) 面試必問QA (2) 應答tips (3) 困難問題(4) 利用簡報
2024/02/01
又到了酷熱的畢業季,一個充滿著希望與失望的季節,有些畢業生準備出國深造,有更多的莘莘學子正忙著寫履歷、到處求職、到處碰壁。如果你是準備北漂的學子們,除了心情焦慮緊張,是否已準備好進入這個殺戮戰場了呢?   根據勞動部111年初任人員(也就是所謂職場新鮮人)平均每月薪資統計,大學畢業生為3.1萬元
Thumbnail
2024/02/01
又到了酷熱的畢業季,一個充滿著希望與失望的季節,有些畢業生準備出國深造,有更多的莘莘學子正忙著寫履歷、到處求職、到處碰壁。如果你是準備北漂的學子們,除了心情焦慮緊張,是否已準備好進入這個殺戮戰場了呢?   根據勞動部111年初任人員(也就是所謂職場新鮮人)平均每月薪資統計,大學畢業生為3.1萬元
Thumbnail
2024/02/01
【面試完勝技巧最重要的是做足準備】 好不容易你的履歷在數百封中脫穎而出,接到人事部通知面試時,有沒有中樂透的感覺 ? 先恭喜你已拿到門票,不過最重要、展現潛力、爆發力的面對面應試,才是你決勝關鍵。短短30 分鐘,你如何將過去累積的經驗用最精準、最動人表演方式,讓面試官點頭、暗地叫好,非你莫屬,真得
Thumbnail
2024/02/01
【面試完勝技巧最重要的是做足準備】 好不容易你的履歷在數百封中脫穎而出,接到人事部通知面試時,有沒有中樂透的感覺 ? 先恭喜你已拿到門票,不過最重要、展現潛力、爆發力的面對面應試,才是你決勝關鍵。短短30 分鐘,你如何將過去累積的經驗用最精準、最動人表演方式,讓面試官點頭、暗地叫好,非你莫屬,真得
Thumbnail
2024/02/01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2024/02/01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別人為何不買單?因為你沒有把自己的多面向打磨成鑽石,只是把自己當成在每個不同池塘跳來跳去的青蛙。
Thumbnail
別人為何不買單?因為你沒有把自己的多面向打磨成鑽石,只是把自己當成在每個不同池塘跳來跳去的青蛙。
Thumbnail
未來,如何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擁有自己的選擇權並且一直活的比較好? 今天的職業環境 都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Thumbnail
未來,如何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擁有自己的選擇權並且一直活的比較好? 今天的職業環境 都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Thumbnail
前篇我們談到五種職場脫軌的因素,包括人際關係問題(揮舞大槌的驚奇隊長)、無法建立和領導團隊 (親力親為的獨行俠)、難以適應變化(安分又守己的版本1.0)、缺乏策略方向(專業能力備受肯定的一曲歌王)以及未能兌現承諾(永遠有新點子的跳旋轉舞的苦行僧)。 在我們的環境中,或是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或多或少我們
Thumbnail
前篇我們談到五種職場脫軌的因素,包括人際關係問題(揮舞大槌的驚奇隊長)、無法建立和領導團隊 (親力親為的獨行俠)、難以適應變化(安分又守己的版本1.0)、缺乏策略方向(專業能力備受肯定的一曲歌王)以及未能兌現承諾(永遠有新點子的跳旋轉舞的苦行僧)。 在我們的環境中,或是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或多或少我們
Thumbnail
過來人常說,滾石不生苔。一個不常換工作的人,是具有穩定性的人,在履歷表上,是代表抗壓性足夠的象徵。訪問他們,多數是不知不覺就做了這麼久,八年十年就是一眨眼的時間,也許也不太理解,為什麼有人喜歡換工作?要換座位要面試,那多累阿~ 另外一
Thumbnail
過來人常說,滾石不生苔。一個不常換工作的人,是具有穩定性的人,在履歷表上,是代表抗壓性足夠的象徵。訪問他們,多數是不知不覺就做了這麼久,八年十年就是一眨眼的時間,也許也不太理解,為什麼有人喜歡換工作?要換座位要面試,那多累阿~ 另外一
Thumbnail
上篇寫到受薪階級不可能沒想過的離職念頭,理由有百百種,可是大部分人還是屈服於需要繼續待下去的現實。其中最大因素莫過於沒有做好離職準備,包括可以支持待業期間的經濟、一份可以越跳越好的履歷、職涯與人生規劃、求職市場上尚未有合意的職缺等等。
Thumbnail
上篇寫到受薪階級不可能沒想過的離職念頭,理由有百百種,可是大部分人還是屈服於需要繼續待下去的現實。其中最大因素莫過於沒有做好離職準備,包括可以支持待業期間的經濟、一份可以越跳越好的履歷、職涯與人生規劃、求職市場上尚未有合意的職缺等等。
Thumbnail
對於未來職涯產生迷惘,和轉職適合什麼工作?亦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透過從人生歷程檢視,從每個重要事件所獲得的關鍵能力;以及過往從社團、實習、工作所累積的不同經驗,能夠看見自己的優勢。往往很多時候,我們被「學以致用」給綁架,根據數據統計學非所用的人達六成。
Thumbnail
對於未來職涯產生迷惘,和轉職適合什麼工作?亦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透過從人生歷程檢視,從每個重要事件所獲得的關鍵能力;以及過往從社團、實習、工作所累積的不同經驗,能夠看見自己的優勢。往往很多時候,我們被「學以致用」給綁架,根據數據統計學非所用的人達六成。
Thumbnail
你害怕換工作嗎?換工作就等於歸零嗎?我不這麼認為。說穿了,我們只是害怕下一個工作,比現在更糟。除了自己的卻步,還有旁人的耳語,都讓你開始懷疑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在這篇我想談的是,我的轉職過程與適應,從醫療產業-創業領域-公務體系,看似毫無關聯,但我從每個工作經驗中,帶走一些看不見的能力。
Thumbnail
你害怕換工作嗎?換工作就等於歸零嗎?我不這麼認為。說穿了,我們只是害怕下一個工作,比現在更糟。除了自己的卻步,還有旁人的耳語,都讓你開始懷疑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在這篇我想談的是,我的轉職過程與適應,從醫療產業-創業領域-公務體系,看似毫無關聯,但我從每個工作經驗中,帶走一些看不見的能力。
Thumbnail
如今科技發展迅速,許多全新產業和職位出現,加上零工經濟興起,疫情陰霾又未退,未來的職場和世界變數甚多。《斜槓的50道難題》便提到:「就算公司願意給你承諾,但未來,世界會給你的公司承諾嗎?」與其依賴著一份工作,死守著一間公司,不如努力發掘和培養自己的多元能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市場價值才是真正的王道。
Thumbnail
如今科技發展迅速,許多全新產業和職位出現,加上零工經濟興起,疫情陰霾又未退,未來的職場和世界變數甚多。《斜槓的50道難題》便提到:「就算公司願意給你承諾,但未來,世界會給你的公司承諾嗎?」與其依賴著一份工作,死守著一間公司,不如努力發掘和培養自己的多元能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市場價值才是真正的王道。
Thumbnail
我在幾年前的一場講座中聽到這句話,當時沒有太大感受,可能當時心裡很納悶也不理解,不知不覺將這句話放在心裡... 這幾年工作期間裡其實遇到蠻多職場現實面,然後心裡想到這句就ooxx一堆髒話>> 「以下是我親身經歷」 相信大家求職時都會優先考慮自己想要什麼工作,以及薪資條件是否符合自己期待,通常會以自己
Thumbnail
我在幾年前的一場講座中聽到這句話,當時沒有太大感受,可能當時心裡很納悶也不理解,不知不覺將這句話放在心裡... 這幾年工作期間裡其實遇到蠻多職場現實面,然後心裡想到這句就ooxx一堆髒話>> 「以下是我親身經歷」 相信大家求職時都會優先考慮自己想要什麼工作,以及薪資條件是否符合自己期待,通常會以自己
Thumbnail
也因此,我常會思考:工作性質到底有沒有因人而異這件事呢? 業務工作,當真如此行為主義,只要透過刻意練習、只要有心,人人都會是百萬業務嗎?
Thumbnail
也因此,我常會思考:工作性質到底有沒有因人而異這件事呢? 業務工作,當真如此行為主義,只要透過刻意練習、只要有心,人人都會是百萬業務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