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的台灣經濟:很可能是加倍衰退【疫情衝擊/系列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情提要:資本市場認為疫情期間的經濟衰退來自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封鎖,只要疫情減緩、政府解封,經濟將快速恢復,也就是V型復甦。然而,若疫情衝擊經濟期間,永久性失業的惡行循環持續、人們的消費信心未恢復,V型復甦可能不會發生,甚至可以說我們正處在一場衰退的開頭。
台灣的狀況呢?
#外需下滑之時,台灣經濟萎縮之時
以2020年3–4月期間來看,台灣相當幸運,除了防疫得當未封鎖經濟外,同時因為各國居家工作帶動對於電腦相關產品需求,3月外銷訂單不減反增。不過,由於台灣的經濟成長高度依賴外貿,若未來全球需求緊縮,台灣經濟將隨之走低。
外貿對台灣的影響,我們可以用2000年以來幾個數字做為參考:
1. 「外銷訂單金額」與「外銷美國訂單金額」相關性達97.6%;
2. 「外銷訂單金額」與國內「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當月的相關性達96.8%;
3. 「外銷訂單年增率」與國內「固定投資年增率」在 2000–2002年相關性達96.5%、2008–2009年達90.5%。
上面數字翻成白話就是,當美國需求下降,台灣的總外銷訂單下降;當外銷訂單下降,不僅出口將隨之萎縮,國內需求、國內投資幾乎等比例同步下降。
#台灣經濟的萎縮將可能大過全球經濟的萎縮
隨著全球經濟下行,台灣原本的樂觀因素將消散,包括電腦相關產品的需求,會隨設備建置完成而消退,隨之而來的是電子業旺季不旺;台商回流將隨外銷需求下行,實際投資趨緩,原因可能包括資金緊縮、前景看淡、坐等投資成本降低等等,與前述消費者在面臨不確定時可能會減少消費活動是類似的道理。
日前IMF預測2020全球經濟成長率為 -3%,而台灣的成長率為-4%(2009年為-1.61%),若以上述數字觀之,該預測不見得誇張。只要各國進口需求萎縮的幅度,超過其經濟衰退幅度,台灣經濟的萎縮將可能大過全球經濟的萎縮。隨之而來的,就是嚴峻的失業。
工運或可以2008年金融海嘯的經驗,尤其是對於就業與薪資的衝擊,提前設想因應對策。
轉載編輯自台灣工人鬥陣-創刊號(2020.08)與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通訊第139期(2020.03)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共力研究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了防堵疫情擴散,整個4月美國幾乎全境進入封鎖,非必要性行業不得營運,導致經濟受到重創。資本市場認為這僅是政府封鎖經濟活動導致的結果,只要政府解封,經濟將快速恢復,也就是V型復甦。
前情提要:按援助對象粗略區分,第一類方案是援助受創企業,第二是支持金融體系,第三則直接針對勞工。 #全力避免勞工失業 你可能會好奇,按照過去「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邏輯,只要能夠補助企業維持持營運,勞工不就可雨露均霑嗎?再說,政府本來就有失業保險制度,勞工失業了就去領失業救濟金另找工作就好,為什
武漢肺炎席捲全球,至今多地封城鎖國,數億人居家避禍,全球疫情卻還看不到盡頭。而且,除了醫療體系崩潰導致殘酷的人道災難之外,一場全球經濟危機也已拉開序幕。以美國為例,光是2020年1–3月,就有新增328萬人請領失業給付。
前情提要:美國近年實證研究發現,貿易自由化後的輸家,並未如同理論預期一樣移轉到貿易受益部門,導致因貿易自由化提升的整體利益無法雨露均霑,從而使貧富差距擴大,形成對自由貿易反撲的背景。 不過,如果貿易自由化確實使得整體福祉提升,即便無法透過市場機制讓輸家獲得利益,是否有可能透過政府的「貿易補償」進行?
「過去兩年,經濟有成長,我們的稅收也都超出預期,我已經請行政院儘快拿出具體方案,讓收入較少的民眾,能夠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就像公司有盈餘,應該優先給員工來分享,一個國家也應該是如此。」 這是蔡英文總統在今年的新年談話中的一段話,元旦過後,關於這筆「紅利」應該怎麼使用,在輿論上引起軒然大波。
長榮空服員罷工前夕,長榮航營收連續突破歷史新高,同時客運量也持續增加,這代表了整體勞動者的付出持續跟著提高;然而,在創新高營收與獲利的這三年,勞工在公司內的分配比例卻是連續三年下滑伴隨,分配持續惡化。雖然營收增加不直接等同公司有獲利,但一家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就不能無視勞動者的付出。
為了防堵疫情擴散,整個4月美國幾乎全境進入封鎖,非必要性行業不得營運,導致經濟受到重創。資本市場認為這僅是政府封鎖經濟活動導致的結果,只要政府解封,經濟將快速恢復,也就是V型復甦。
前情提要:按援助對象粗略區分,第一類方案是援助受創企業,第二是支持金融體系,第三則直接針對勞工。 #全力避免勞工失業 你可能會好奇,按照過去「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邏輯,只要能夠補助企業維持持營運,勞工不就可雨露均霑嗎?再說,政府本來就有失業保險制度,勞工失業了就去領失業救濟金另找工作就好,為什
武漢肺炎席捲全球,至今多地封城鎖國,數億人居家避禍,全球疫情卻還看不到盡頭。而且,除了醫療體系崩潰導致殘酷的人道災難之外,一場全球經濟危機也已拉開序幕。以美國為例,光是2020年1–3月,就有新增328萬人請領失業給付。
前情提要:美國近年實證研究發現,貿易自由化後的輸家,並未如同理論預期一樣移轉到貿易受益部門,導致因貿易自由化提升的整體利益無法雨露均霑,從而使貧富差距擴大,形成對自由貿易反撲的背景。 不過,如果貿易自由化確實使得整體福祉提升,即便無法透過市場機制讓輸家獲得利益,是否有可能透過政府的「貿易補償」進行?
「過去兩年,經濟有成長,我們的稅收也都超出預期,我已經請行政院儘快拿出具體方案,讓收入較少的民眾,能夠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就像公司有盈餘,應該優先給員工來分享,一個國家也應該是如此。」 這是蔡英文總統在今年的新年談話中的一段話,元旦過後,關於這筆「紅利」應該怎麼使用,在輿論上引起軒然大波。
長榮空服員罷工前夕,長榮航營收連續突破歷史新高,同時客運量也持續增加,這代表了整體勞動者的付出持續跟著提高;然而,在創新高營收與獲利的這三年,勞工在公司內的分配比例卻是連續三年下滑伴隨,分配持續惡化。雖然營收增加不直接等同公司有獲利,但一家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就不能無視勞動者的付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摘要 2024年12月23日的報告指出,台灣工業生產(IP)的增長超出預期,11月同比增長10.3%。其中,半導體和電子元件的生產需求強勁,包括AI應用和高效能計算的需求帶動。年末的購物季節也對消費和零售有顯著提升作用。儘管第四季度的GDP增長受到消費疲軟及較高基數影響,但市場預測2025年初經濟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台灣四月外銷訂單年增率為10.84%,自三月的1.25%增加,二月的數據則是比去年同期衰退10.42%,可以說台灣上市櫃企業整體的外銷訂單才剛復甦而已,不過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近期卻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這的確是有趣的現象。於是,老習慣就犯了,自耕農仍舊嘗試從歷史中尋找相似的情況,雖然這幾年研究歷史數據經常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Thumbnail
依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在2024年最新發表的調查統計,台灣TOP 10綜合電商平台合計流量自2020Q4(疫情最高峰時)大幅增長19.2%後,已連續3年陷入衰退。2023Q4於2022Q4年減2.9%的基數上再度下跌12.7%。持續下滑的流量走勢除了反映出電商產業於疫情紅利風口期結束的警訊外,也意味
Thumbnail
根據最新的臺灣財經新聞和市場分析,臺灣出口訂單顯著下降,科技產業表現韌性,全球通脹和地緣緊張影響需求,投資於人工智慧和科技硬件具成長潛力。2024年認為具有投資潛力的臺灣股票包括臺積電、聯發科、廣達和玉晶光。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摘要 2024年12月23日的報告指出,台灣工業生產(IP)的增長超出預期,11月同比增長10.3%。其中,半導體和電子元件的生產需求強勁,包括AI應用和高效能計算的需求帶動。年末的購物季節也對消費和零售有顯著提升作用。儘管第四季度的GDP增長受到消費疲軟及較高基數影響,但市場預測2025年初經濟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台灣四月外銷訂單年增率為10.84%,自三月的1.25%增加,二月的數據則是比去年同期衰退10.42%,可以說台灣上市櫃企業整體的外銷訂單才剛復甦而已,不過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近期卻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這的確是有趣的現象。於是,老習慣就犯了,自耕農仍舊嘗試從歷史中尋找相似的情況,雖然這幾年研究歷史數據經常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Thumbnail
依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在2024年最新發表的調查統計,台灣TOP 10綜合電商平台合計流量自2020Q4(疫情最高峰時)大幅增長19.2%後,已連續3年陷入衰退。2023Q4於2022Q4年減2.9%的基數上再度下跌12.7%。持續下滑的流量走勢除了反映出電商產業於疫情紅利風口期結束的警訊外,也意味
Thumbnail
根據最新的臺灣財經新聞和市場分析,臺灣出口訂單顯著下降,科技產業表現韌性,全球通脹和地緣緊張影響需求,投資於人工智慧和科技硬件具成長潛力。2024年認為具有投資潛力的臺灣股票包括臺積電、聯發科、廣達和玉晶光。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