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Apr.24 Challenge Taiwan 113 完賽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去年十一月,2020 CT 拿到 6:35的PB時,滿心認為我如果把跑步練好,把補給做好,sub6也是有可能的。於是今年一月跟 Tino 討論後,決定以全馬破四的課表為基礎,抽出一定的時間給游泳和騎車,展開為期 16週的訓練。


除了努力吃課表之外,還特別找B哥商借他的SLR1-Aero板輪,希望這回可以騎得又快又帥。針對去年噴掉一包GEL的問題,這回全部都用32Gi的GEL(主要是看上它不用撕,在騎車的時候吃比較方便),而且多帶一包備用。

16個星期的訓練和調整,終於在 4/24 要驗收。其實最後兩週心情是很忐忑的,4/7跑了一個很過癮的Tempo Run,4/11游了很暢快的長距離,但在那之後各方面的狀態都略為下滑,除了累積的酸痛明顯的緩解之外,最後兩週的減量過程還蠻提心吊膽的。另一方面,天氣也來攪局,舒力基颱風眼看是會在外海轉彎不會登陸,但轉彎的時間和位置都深深影響比賽當天的天氣,下雨還是不下雨?會下多少?什麼時間下?吹什麼風?每一件事都讓我掛心,卻只能勤看氣象猜測,什麼也不能做。

對我而言,今年另外一個重大的變更是不再單獨行動,參加了吉哥組的早餐鐵人隊,有「樂享騎乘」車隊的保母車接送,解決了鐵人賽麻煩的後勤問題。



4/23,報到之後試游,水溫比去年十一月溫暖一些,複習踩水、水中出發。今天就是來玩水的,順便實現了在活水湖游蝶式的願望。算起來已經是第三次參加CT113了,熟門熟路的把單車和轉換袋搞定,就很爽快的去等著跟大家一起晚餐。吃到一半看著窗外的雨,想起沒有做防水措施直接淋雨的單車,唉,這下回去得好好保養了。



跟兩週前的普悠瑪相比,這週末活水湖的水位低了大概一尺,非常適合站在平台上用淺跳式入水。隨著五分鐘一梯次的下水順序,賽前的最後半小時似乎突然變得緊湊起來,五.四.三.二.一.砲響,起跳出發。

raw-image

今天的呼吸一直順不過來,常常要用划二換一,但我知道自己二換一容易歪,因此要搭配更多的抬頭定位來修正航線。最順的一段路是在去程的後半,開始看見紅色的浮球,決定遠離岸邊直撲而去,只是這次選擇迴轉的路徑比去年靠近浮球,連帶的就有更激烈的水中格鬥,在這邊我看見了一頂藍色泳帽,代表我被晚5分鐘出發的後一梯次追上了,慘~~~枉費賽前還跟 Eric Yang 說一起追擊灰色黑色泳帽的,結果才到折返點就被後面的逮到了。回程一直都是讓我比較苦惱的,那種「怎麼都沒有在前進」的感覺比去程更明顯,只能定下心來一下一下的把水推完。其實以GPS路徑來看,回程是比去程更乾淨俐落的,這可能得利我更勤於定位吧。

raw-image

上岸,按錶,45min,比去年慢一些,看能不能在後面討回來。

raw-image

T1吞了一包GEL,牽車出拱門,自認為今年T1比去年順暢,但實際上多了一分鐘,不知道到底怎麼浪費掉的。但至少今年有記得把卡鞋的魔鬼氈解開,可以順利上車出發。

有了過去半年的功率資料作為參考,Tino 建議踩 150W 就好了,不要在上坡硬拼,於是今天上坡或者逆風只要覺得累,就低頭看一眼功率,笑一笑安心的降低輸出。鑑於去年噴掉一包GEL的慘痛經驗,今天乖乖多帶一包備用膠,然後每 15km 很認命的吞掉一包。今天大致上而言吹東北風,去程會比較多逆風,回程則會稍微順風。過了 30km 左右雨勢有點明顯,風鏡上面滿滿水珠卻又沒辦法擦。

raw-image

過了八嗡嗡的補給站,奮力爬上那個惱人的上坡之後,開始邁向回家的路。跟去年相比,現在更習慣趴 Aero Bar 了,在回程的幾個下坡路段都能很放肆的趴著向前衝,一度在下坡想看自己能踩多快,最後只踩到 58 沒有上到 6 字頭。回程的路上又是算數學的時間,估計完成時間是2:50,於是回程每公里就開始計算是快了還是慢了,會不會超過2:50。回程的路上覺得大腿內側有摩擦的灼熱感,莫非腿又變更粗壯了?算著數學打發時間,很快的就回到了中華大橋上,今天沒有F-5E/F起降的轟鳴聲,就這樣平淡的進入森林公園。一個小插曲是下橋之後開始準備脫鞋子,結果在進入森林公園前的石板路面,因為單手控車而差點落馬,還好穩穩的抵達通過。

raw-image

截至目前為止,游泳比去年慢,騎車比去年慢,看來今天sub6是不用想了,但好好跑的話,635的PB和630的關卡也許還有機會挑戰一下。在T2或者路跑剛出發沒多久,就似乎按錯了碼表,讓FR935變成了暫停狀態,大約在500m之後發現,後續的距離判斷就只好跟路標交叉比對之後靠心算了。離開活水湖的時候遇上迎面進入的吉哥嚷著他今天爆了,只是我自己也沒好到哪裡去。大約5k左右進入公園裡的折返路段,小腿就開始蠢蠢欲動的醞釀著罷工,才跑了1/4而已啊~~~只能低聲安撫著雙腿,試著調整跑姿找一個比較不會被雙腿抗議的方式前進,但整體而言效果不大,我只能逼自己在補給站中間不要停不要走,把自己穩穩的帶出森林公園,進入馬亨亨大道。一進入馬亨亨就拿到一包冰塊,趕緊塞進衣服背後協助降溫。

整條馬亨亨就是今天最開心的一段,每隔幾百公尺就有一個補給站,而我就很沒意志力的站站停,一點水或運動飲料都好,某種程度上是給自己一點點休息的機會。過了折返點之後,在這一段路上第三度遇上吉哥,問起樂享騎乘私補站的距離,看來狀況真的很不妙。請他加油堅持住之後又繼續上路。也在這一段路上遇見無敵醫師,自從2016柏林馬認識無敵之後,每次總是驚嘆他能一邊比賽一邊拍下張張美照。今天看來無敵沒有要拼成績,所以才會落到我後頭去了。

raw-image

應該在 15km 左右一陣嚴重的抽筋襲來,哀號的同時竟然被 Eric Yang 追擊到了,被領著到不遠處的瘋騎雲泳補給區去好好噴了肌樂,試圖讓剩下的距離好過一些。重新進入森林公園,補給站之間的距離恢復到「正常」的水準,就很難逼自己一直跑跑跑下去,偶爾還是會走一小段來調節一下,小走幾步之後不敢多耽擱,寧可用六分半的速度咬牙跑著,也好過在路上煎熬著。

倒數1.5k左右是力愙的補給站,補給站前前後後那些酸言標語實在太激勵了,比起那些「轉個彎就到了」的迷湯,這些酸溜溜的標語出現在這裡,在會心一笑的同時總讓我想趕快看到下一個又寫了什麼

今年的路線小修,不用在海巡署前面很厭世的折返跑,離開海邊就直奔會場鐵花村而去。最後這一小段路很想提速但又怕抽筋,只能穩穩的向前推進。翻過終點附近的地形之後,終點拱門再次進入視線範圍內,這一小段路觀眾超多,寧可被後面的超過也不想抽筋或者跌倒,維持住推進的節奏,過線,停錶,轉身向賽道和志工們鞠躬道謝之後,就開心去領完賽物資了。

raw-image

跟普悠瑪的跑步路線相比,我一直都覺得CT的路線規劃比較有趣。以113而言是活水湖一圈,森林公園一個折返,馬亨亨一個折返,而不是一直在馬亨亨上面折返跑。從heat map看起來,今天的速度維持得還不錯,就是那些藍點(補給站)浪費了太多時間了...haha

raw-image

賽後總結算,游泳多了2min,T1多了1min,騎車多了5分多鐘,T2省了快要1min,靠著跑步進步24min,一舉把PB再向前推進到6:20,沒有達到A標(sub6),至少守住了B標(sub 630)。6小時大關就留給下次吧。

賽後檢討:

游泳要練到去年的43min以下,甚至挑戰sub40可能不是短期內可以達到的,今年45min大概就是可以接受的下限了,試著讓自己再更放鬆一點,穩住三換一或者四換一的節奏,可能是現階段的重點。水中定位比以前熟練了一些,可以考慮適度遠離池邊了。

T1不知道到底在摸什麼,再多練吧。

騎車的平均瓦數比去年降低,但時間也比去年退步,高框板輪的優點目前看起來還不明顯,不用急著砸錢買板輪,如果希望用更「省油」的方式完成這一個階段,想辦法把FTP拉高可能更有意義。(是說板輪比較帥,可以增加「心靈瓦數」,不知道算不算個升級理由...XD)

靠著不穿襪子跑步,在T2榨出將近1min,還想進步就得再想一想了。

跑步是這次訓練的主角,也順利在這一個階段榨出了超過20min。以Garmin的資料來看,停補給站的時間高達15min,顯然我低估了補給站對成績的殺傷力。理論上這次的訓練,我應該可以用6分出頭的速度輕鬆巡航,但以當時的狀況仍然做不到,顯示前面的騎車有點過度操勞。說到底跟去年11月的檢討一樣,得想辦法用更經濟的方式,把自己帶出T2,然後讓平常的跑步訓練得以發揮。

明年已經報名完成了,活水湖我們2022年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ich Chen的生活點滴
1會員
49內容數
旅行,運動,或者兩者的組合
2025/04/13
聖馬可廣場,歐洲最美的客廳,擁有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聖馬可鐘樓、總督宮等著名景點。本文分享清晨、下午等不同時段的聖馬可廣場風貌,並提及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嘆息橋等景點,以及在麥桿橋上拍攝的景色。
Thumbnail
2025/04/13
聖馬可廣場,歐洲最美的客廳,擁有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聖馬可鐘樓、總督宮等著名景點。本文分享清晨、下午等不同時段的聖馬可廣場風貌,並提及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嘆息橋等景點,以及在麥桿橋上拍攝的景色。
Thumbnail
2025/04/06
從Bellinzona出發,南下經米蘭前往威尼斯。文章詳細描述了米蘭中央車站的建築特色、搭乘ITALO火車的體驗,以及在威尼斯迷路、參觀世界最美超市的經歷。文中穿插了米蘭世博會遺址、威尼斯特色建築、人物雕像等景點介紹,以及威尼斯錯綜複雜的水道等文化資訊。
Thumbnail
2025/04/06
從Bellinzona出發,南下經米蘭前往威尼斯。文章詳細描述了米蘭中央車站的建築特色、搭乘ITALO火車的體驗,以及在威尼斯迷路、參觀世界最美超市的經歷。文中穿插了米蘭世博會遺址、威尼斯特色建築、人物雕像等景點介紹,以及威尼斯錯綜複雜的水道等文化資訊。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威尼斯搭乘水上巴士的體驗,從學院美術館附近上船,經過許多著名的景點,如安康聖母聖殿、海關博物館、聖喬治馬焦雷教堂、聖馬可廣場、總督宮、裡阿爾託橋、學院橋等,最後回到Santa Lucia車站。文章詳細記錄了沿途的風景和感受,並推薦日落時分搭乘水上巴士欣賞美景。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威尼斯搭乘水上巴士的體驗,從學院美術館附近上船,經過許多著名的景點,如安康聖母聖殿、海關博物館、聖喬治馬焦雷教堂、聖馬可廣場、總督宮、裡阿爾託橋、學院橋等,最後回到Santa Lucia車站。文章詳細記錄了沿途的風景和感受,並推薦日落時分搭乘水上巴士欣賞美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份正常上下班但偶爾要輪班的工作,加上一個剛誕生的小孩,還有一直蠢蠢欲動的染疫不確定性。在這些條件之下,在這賽季全馬PR從313推進到303,這結果算是滿意。雖然可惜了台北馬的優良天氣條件,不過,這破三的目標,就留在未來再挑戰! 先來好好盤點過去這一年,從夏天打底起的訓練過程吧~
Thumbnail
一份正常上下班但偶爾要輪班的工作,加上一個剛誕生的小孩,還有一直蠢蠢欲動的染疫不確定性。在這些條件之下,在這賽季全馬PR從313推進到303,這結果算是滿意。雖然可惜了台北馬的優良天氣條件,不過,這破三的目標,就留在未來再挑戰! 先來好好盤點過去這一年,從夏天打底起的訓練過程吧~
Thumbnail
大家新年快樂啊~新的一年有沒有許「新年新希望」呢?我希望今年工作上能順利「無傷完賽」,也希望身邊的家人身體健康、朝著自己的目標「穩定配速」前進,2023年的第一天的開始,我用全馬42公里來記錄一下,因為沒有報名任何比賽,用最經濟實惠的方式在河濱公園用折返跑方式完成目標。 做一個大決定,就是一開始勇敢
Thumbnail
大家新年快樂啊~新的一年有沒有許「新年新希望」呢?我希望今年工作上能順利「無傷完賽」,也希望身邊的家人身體健康、朝著自己的目標「穩定配速」前進,2023年的第一天的開始,我用全馬42公里來記錄一下,因為沒有報名任何比賽,用最經濟實惠的方式在河濱公園用折返跑方式完成目標。 做一個大決定,就是一開始勇敢
Thumbnail
5/18自測了一次5000m,搭上梅雨尾巴,理當炙熱的日子中難得的涼爽,溫度22度陰天,是個很不錯的條件,天時、地利,一如往常的人極度不和,一來是自己真的很討厭跑5000m,每次要測驗都會格外緊張,跑5圈就身體很僵硬就落鍊;二來真的是太久沒有規律的訓練,「有練就有,沒練就無。」真不是空穴來風。
Thumbnail
5/18自測了一次5000m,搭上梅雨尾巴,理當炙熱的日子中難得的涼爽,溫度22度陰天,是個很不錯的條件,天時、地利,一如往常的人極度不和,一來是自己真的很討厭跑5000m,每次要測驗都會格外緊張,跑5圈就身體很僵硬就落鍊;二來真的是太久沒有規律的訓練,「有練就有,沒練就無。」真不是空穴來風。
Thumbnail
六年前我也曾到訪這三鐵的聖地,那時的我是加油團也是參賽者,也想留下一個不只是加油團的初鐵回憶,當時緊張、擔心整夜沒睡,留下了DNS棄賽的自己,也把身分轉換回加油團,再開賽鳴槍聲後,看著最遠端的三角浮球默默許下我會再來的完成的約定。 賽前的焦慮 賽前一天 比賽當天 游泳 — 42:12
Thumbnail
六年前我也曾到訪這三鐵的聖地,那時的我是加油團也是參賽者,也想留下一個不只是加油團的初鐵回憶,當時緊張、擔心整夜沒睡,留下了DNS棄賽的自己,也把身分轉換回加油團,再開賽鳴槍聲後,看著最遠端的三角浮球默默許下我會再來的完成的約定。 賽前的焦慮 賽前一天 比賽當天 游泳 — 42:12
Thumbnail
前陣子我發了一篇:有時候慢一點比較快 趁著這陣子南部一直下雨,所以最近溼地練習的機會相當多,而溼地訓練的效果對於理論上的驗證就像騎KAYO MINIGP一樣,是可以放大成果的,各種策略的優劣在溼地上可以得到相當明顯的驗證,以在台糖賽車場目前的弓型(B賽道)的日間半場來說明(※因為土地合約爭議的問題,
Thumbnail
前陣子我發了一篇:有時候慢一點比較快 趁著這陣子南部一直下雨,所以最近溼地練習的機會相當多,而溼地訓練的效果對於理論上的驗證就像騎KAYO MINIGP一樣,是可以放大成果的,各種策略的優劣在溼地上可以得到相當明顯的驗證,以在台糖賽車場目前的弓型(B賽道)的日間半場來說明(※因為土地合約爭議的問題,
Thumbnail
「我以為我進步了,沒想到卻是更加害怕」 進終點畫面 2021 Challenge Taiwan 51.5 -游泳篇 我的第二場鐵人賽,距離上一場賽事五個月,五個月後又再度回到這個熟悉的地方。 說不難過是騙人的,原本設定好自己的名次目標,以及各項目的成績,從開始上教練課後,就沒有停止過的訓練,錢錢也不
Thumbnail
「我以為我進步了,沒想到卻是更加害怕」 進終點畫面 2021 Challenge Taiwan 51.5 -游泳篇 我的第二場鐵人賽,距離上一場賽事五個月,五個月後又再度回到這個熟悉的地方。 說不難過是騙人的,原本設定好自己的名次目標,以及各項目的成績,從開始上教練課後,就沒有停止過的訓練,錢錢也不
Thumbnail
去年十一月,2020 CT 拿到 6:35的PB時,滿心認為我如果把跑步練好,把補給做好,sub6也是有可能的。於是今年一月跟 Tino 討論後,決定以全馬破四的課表為基礎,抽出一定的時間給游泳和騎車,展開為期 16週的訓練。
Thumbnail
去年十一月,2020 CT 拿到 6:35的PB時,滿心認為我如果把跑步練好,把補給做好,sub6也是有可能的。於是今年一月跟 Tino 討論後,決定以全馬破四的課表為基礎,抽出一定的時間給游泳和騎車,展開為期 16週的訓練。
Thumbnail
時間 7/8,與一群渴望突破的夥伴又或者是說 對手?早上剛完成20km配速跑。另一邊的公司同事,正自發性地完成120mins的長距離練習,把曾經冬天的練習挪來現在跑,常常想不就跑個步為什麼要這麼辛苦? 回想起過去五年的夏天,我會給自己正當又看似健康的理由,"這種鬼天氣是要怎麼跑步啦",跑短一點跑少
Thumbnail
時間 7/8,與一群渴望突破的夥伴又或者是說 對手?早上剛完成20km配速跑。另一邊的公司同事,正自發性地完成120mins的長距離練習,把曾經冬天的練習挪來現在跑,常常想不就跑個步為什麼要這麼辛苦? 回想起過去五年的夏天,我會給自己正當又看似健康的理由,"這種鬼天氣是要怎麼跑步啦",跑短一點跑少
Thumbnail
車過和平,窗外見到藍天,心中擔心的石頭剛放下沒多久,一回神已經是關山,車外的雨淅瀝瀝下著,對比賽日的擔憂又懸了起來。車上販賣的推車來來去去,一句「便當賣完了」換來車廂裡滿滿的嘆息。氣象報告說比賽日的天氣會好一些,把目標從「破PB」下修為「安全完賽」,剩下的就只能交給老天了。 今年沒有約其他鐵人
Thumbnail
車過和平,窗外見到藍天,心中擔心的石頭剛放下沒多久,一回神已經是關山,車外的雨淅瀝瀝下著,對比賽日的擔憂又懸了起來。車上販賣的推車來來去去,一句「便當賣完了」換來車廂裡滿滿的嘆息。氣象報告說比賽日的天氣會好一些,把目標從「破PB」下修為「安全完賽」,剩下的就只能交給老天了。 今年沒有約其他鐵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