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賤民成功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趙高,奸臣的典範。
同時也是戰國勵志故事的終章。
趙高沒有自己的傳,其人其事多付於秦始皇本紀與李斯與蒙恬列傳底下。
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
我想,趙高的媽媽,應該是在趙國服侍嬴政老媽的。後來就跟著一起到秦國。
「隱宮」是這句話裡面最難解的一個詞。
唐代史記正義說,隱宮是以處所代稱受宮刑的人。
漢代史記集解說,隱宮是指為宦者。
這裡還發展出一個趙高她老媽到處野合的故事,不取。
看起來漢唐的解釋好像差不多?
事實上,秦漢的「宦」,就是內廷官員而已……並不是閹人的同義詞。而現代出土的睡虎地秦簡考證中,更提出了「隱宮」是「隱官」的誤寫。
隱官則是指類似現在監獄勞動的工場,與罪犯有涉,閹割則無絕對關聯。
爭議很多,解釋很多。
趙高是宦官出身無誤,但趙高是不是閹人?眾說紛紜。而趙高的家族是奴隸罪犯那個等級的賤民,則無疑義。
那麼,秦王政為什麼會注意到這個罪犯等級的年輕人呢?
秦王聞高彊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
單就這段來看,趙高應該是藉著自己的生長環境,把罪犯刑罰都弄得很清楚。勤奮向學,做人又巴結,趙高當上了隱宮的低級打雜官員。
高固內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管事二十餘年。
這是秦始皇死時,趙高說的話。
相當符合對吧?
而這裡也顯示出,趙高大約是秦王政十七年之前當上大官。
這時候,胡亥才剛出生呢。
然後史記說趙高私下又跟公子胡亥交好?這投資跟呂不韋的奇貨可居有得拚啊。
高受詔教習胡亥,使學以法事數年矣。
同樣是三十七年的趙高自白,顯然未滿十年。
趙高跟胡亥的往來,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後。
這樣你也才看得懂,為什麼趙高得罪蒙毅還能活下來……或者說,趙高沒點分量,怎麼會要出動到廷尉來判他死刑?
一切都是因為胡亥。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不立皇后,不立太子。
試想,秦始皇未立太子,統一天下的那十年,秦國檯面下的政治鬥爭該有多麼激烈?
李斯(秦始皇派)。
馮劫馮去疾。
蒙恬蒙毅。
王賁。
楊端和。
秦國的派系如此繽紛,從小在監獄跟賤民工廠打滾、一路爬上來的趙高,沒有反應才叫不正常。
簡單看得出來的部分,馮家是往李斯靠的。蒙家是跟李家不對頭的。趙高應該也是馮李派系的……對李斯來說,趙高沒有什麼價值,但對馮家而言就有。
趙高是一個實權不重,但非常貼近秦始皇的官員。
等到秦始皇三十七年,趙高已經不只是中車府令,更行符璽令事。
負責蓋印章的。
始皇三十七年,嬴政在東巡途中,知道自己要死了,就寫了一封叫扶蘇回來的信。但其實內容並未提到由誰繼位,只說叫扶蘇回咸陽服喪。
寫信的人,是趙高。
秦始皇駕崩,只有李斯趙高,跟幾個近侍官知道。
李斯認為,在這時候發布秦始皇駕崩的訊息,可能天下大亂。
正確的判斷。
但這樣一來,就讓趙高有了大膽的想法。
他扣住了秦始皇給扶蘇的信,先去找了胡亥。告訴胡亥,這封信一發,只怕你性命地位不保。
秦始皇的家庭教育很成功,胡亥表示:爸爸要哥哥當皇帝,皇帝要我去死,天公地道。
任憑趙高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胡亥仍是不為所動。
趙高只好說,這個天下大事,掌握在你我跟丞相手中,還是我去問問李斯大人吧?
胡亥說,問三小?丞相很忙耶。
然後趙高還是去了。
趙高告訴李斯,秦始皇這封信,是要把皇帝玉璽賜給扶蘇。扶蘇跟蒙恬要好,君與蒙氏相比,何如?
李斯到底是久經風浪的老人家,在趙高一番利害分析下,流著眼淚說:「好吧,就讓我們奉胡亥公子為太子吧。」
趙高立刻屁顛顛的跑回去跟胡亥說:「你看吧,丞相也承認你適合當太子。」
簡單說,胡亥跟李斯,原本都投反對票。
但趙高跟李斯說,胡亥跟我有兩票了,你投不投我們?然後再回去跟胡亥說,李斯跟我有兩票了,你投不投我們?
這就是「投票與民調的藝術」。
於是李斯與趙高合作,擬詔賜死扶蘇與蒙恬。
扶蘇收到信的反應,跟胡亥差不多:爸爸要我死,天公地道。就去自殺了。
之前提過,其實我不認為扶蘇比胡亥大多少。
蒙恬這個大叔就跟李斯一樣,不信,硬是要求去咸陽面聖。當然還是一死。
胡亥繼位成功後,趙高任郎中令,皇宮總管是也。緊接而來的就是「趙高變法」。
變什麼?趙高跟胡亥說,現在很多人有疑慮,蒙家又在外有兵權,隨時有可能造反。應該要加重刑罰。
怎麼加?
趙高變法這次針對的,是「大臣」。
秦律原本對小臣苛刻,上以恩威治中,中以恩德治下。如今大臣這邊嚴苛了,犯罪者死。原先大臣搓一搓,上下還是好朋友。現在就剩下純粹的大官以律法威嚴管理中下階層。大家都依法行政謝謝指教。
可中下階層還是抱成一團啊。
這裡我們可以比對劉邦跟陳勝的經歷。
劉邦帶隊來不及抵達,大家就地解散,還有一條生路走……這表示秦始皇末年,這方面的執法沒有那麼嚴苛。
陳勝帶隊來不及抵達,幹大家造反好了,反正左右是個死……這就是秦二世元年的「法令誅罰日益刻深」。
秦律雖嚴,原本卻還有許多轉圜空間。秦二世的趙高變法,則把大家都逼到牆角。
官逼,則民反。
趙高懂這些嗎?看趙高的出身,他活脫脫就是一個韋小寶,長於低賤,多能鄙事……咦這好像是孔子喔。
我的意思是,趙高的趨利避害、權謀之術,那是他從小練出來的本能。他並不像李斯,或是商鞅這種系統式學習全面政治學問的「政治家」。
趙高在做的,僅僅是用律法,來鞏固核心的權力地位。並沒有全面性的去思考一個國家的整體性。
這是一個普通人的想法。
趙高不是特別壞,他只是不知道,社會階層一環套著一環。
每一個上位者,卿大夫,都有自己賴以立足的群體。當你去「教訓」卿大夫,就是跟他的「票倉」敵對。
即使叛亂蜂起,趙高仍是認為,只要我是大官,掌握律法兵權,我就是無敵。
趙高展開跟李斯的鬥爭,除去李斯,趙高也廢掉了左右丞相,自己登上中丞相的絕對大位,並指鹿為馬。且告訴胡亥,所有的叛亂消息都是胡說八道。
同時,趙高還提拔自己的女婿做為咸陽令。(女兒也有可能是認養的,難說)
只要能掌握中央,我就不會輸。
然而,紙包不住火,胡亥終於得知了叛亂的消息……六國遺民紛紛自立為王,劉邦也已經攻破武關,眼看就要殺到了。
趙高的思想仍是:那就讓胡亥請辭下台就行了吧?
胡亥被趙高的女婿逼迫自殺,接著趙高自己佩上璽綬上朝,準備當皇帝了。但百官不從。
你的兵力又對付不了叛亂,現在是叛軍比較大吧去你的。
除此之外,更有種種不祥之兆。
趙高眼看不是辦法,就把子嬰找來,命他繼任為秦三世。
子嬰原本就是秦朝的卿大夫。這時表示自己有病,不方便進行登基的祭祀。趙高心急前往探視,遂為子嬰所殺。並夷三族。
一個賤民,從打雜的僕役小廝進入宮廷,在三十年間翻身成為萬人之上,只差那一步就登上天子寶座。
是不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呢?
趙家人不忙著跳出來認親,早在清代就有一個文史大家:趙翼,幫先祖翻過案了。廿二史劄記的作者是也。
趙翼說,趙高其實是趙國的公子,想要為國復仇,所以自宮進入秦宮。更嚴格一點說,趙翼其實是拿唐代研究出來說。
被趙翼這麼一翻,連讚美趙高的詩文都出來了。
沒有趙高顛覆秦朝,劉邦等六國遺民,又怎麼有機會出來興風作浪呢?趙老爺子,根本是反抗暴秦的革命先鋒啊。
不過老實說啦,趙高在秦王政十七年以前,就已經在隱官打雜。要說他是為了幫秦王政十九年滅亡的趙國復仇,是有那麼點牽強就是了。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秦始皇統一天下八年後,李斯才當上丞相。剛開始,他連副丞相都排不上號。 史記寫得簡略,寫得大家都要忘了,秦國是有左右丞相制度的。 李斯並不是秦始皇手下「客卿派」的頭號人物。真正的頭牌是馮氏家族。
自古傳說,倉頡造字,蒙恬造筆。 發明毛筆的蒙恬,是秦國的大將軍。他的祖父名叫蒙驁,原本是齊國人,在秦昭襄王的時候,來到秦國,官拜上卿。 何以千里迢迢,橫跨神州大陸呢? 說是昭襄王開啟秦國盛世,萬鳥朝凰,這牛也吹得忒大。更何況,蒙驁並非說客辯士,也無內政長才、經世謀略。憑什麼加入泱泱大國?
韓國公子,名非。為人口吃,善著書。 史記非常巧妙的把韓非跟老子並做一傳,為啥呢? 根據太史公考證,韓非雖然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師從大儒荀況。但韓非的根本,卻是黃老之術。 韓國在戰國時代的崛起,始於申不害變法。 在太史公的論述中,申不害就是學黃老喜刑名,合併出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富國強兵之術。同時也主導了
李斯,楚國人,他絕對是秦朝建立,檯面上最重要的人物。 一個重要的人物,年輕的時候一定有一些傳奇故事。比方說坐在大桑樹下說我以後要當皇帝啦,或是在河邊看魚力爭上游之類的。 李斯少年的時候在鄉裡擔任小公務員,特別喜歡觀察老鼠。
秦王政二十六年,大將王賁、李信、蒙恬合力滅齊,完成了天下統一的大業。 不過其實當時還沒有年號的概念,也沒有改元這種玩法,所以即使當年稱帝,也就是改成始皇帝二十六年來記事而已。 李斯等人發揮了各種國學常識,擬定了各種新的稱呼玩法。包括改稱皇帝,自稱朕。除諡法……
秦王嬴政統一天下,軍事上最大的功臣,普遍都會指向王翦。 王翦,據傳為周王室後人。以春秋戰國的姓名學來說,確實除了周王室一脈,正常人不太可能以王為姓。 王家最晚在秦武王嬴蕩問鼎中原的時候,應該就有不少人加入秦國了。
秦始皇統一天下八年後,李斯才當上丞相。剛開始,他連副丞相都排不上號。 史記寫得簡略,寫得大家都要忘了,秦國是有左右丞相制度的。 李斯並不是秦始皇手下「客卿派」的頭號人物。真正的頭牌是馮氏家族。
自古傳說,倉頡造字,蒙恬造筆。 發明毛筆的蒙恬,是秦國的大將軍。他的祖父名叫蒙驁,原本是齊國人,在秦昭襄王的時候,來到秦國,官拜上卿。 何以千里迢迢,橫跨神州大陸呢? 說是昭襄王開啟秦國盛世,萬鳥朝凰,這牛也吹得忒大。更何況,蒙驁並非說客辯士,也無內政長才、經世謀略。憑什麼加入泱泱大國?
韓國公子,名非。為人口吃,善著書。 史記非常巧妙的把韓非跟老子並做一傳,為啥呢? 根據太史公考證,韓非雖然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師從大儒荀況。但韓非的根本,卻是黃老之術。 韓國在戰國時代的崛起,始於申不害變法。 在太史公的論述中,申不害就是學黃老喜刑名,合併出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富國強兵之術。同時也主導了
李斯,楚國人,他絕對是秦朝建立,檯面上最重要的人物。 一個重要的人物,年輕的時候一定有一些傳奇故事。比方說坐在大桑樹下說我以後要當皇帝啦,或是在河邊看魚力爭上游之類的。 李斯少年的時候在鄉裡擔任小公務員,特別喜歡觀察老鼠。
秦王政二十六年,大將王賁、李信、蒙恬合力滅齊,完成了天下統一的大業。 不過其實當時還沒有年號的概念,也沒有改元這種玩法,所以即使當年稱帝,也就是改成始皇帝二十六年來記事而已。 李斯等人發揮了各種國學常識,擬定了各種新的稱呼玩法。包括改稱皇帝,自稱朕。除諡法……
秦王嬴政統一天下,軍事上最大的功臣,普遍都會指向王翦。 王翦,據傳為周王室後人。以春秋戰國的姓名學來說,確實除了周王室一脈,正常人不太可能以王為姓。 王家最晚在秦武王嬴蕩問鼎中原的時候,應該就有不少人加入秦國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趙羅湘雨、卓三春共往奮進營⋯⋯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初盈原本只是天地間飄蕩的孤魂,某天她被招魂並成為一戶人家的小姐,改名趙縕芝。她的生平發生了許多離奇事件,並與龍族少主有了複雜的關係。本篇文章探討了這個奇妙故事。
「為什麼秦始皇不去報復那些人啊。」 那時候電視在放尋秦記, 我看到秦始皇一開始被打壓、逼瘋, 再一路走上王位稱霸的時候,忍不住跟我爸問。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社會結構。 在性別方面,當時的女權很高? 不知原著是否考究,或者是為了畫面美觀,多安排一些女性角色吧。 在階級方面,人權同樣是低落的,人口販賣隨處可見,不分男女。 在種族方面,各國之間的移民、流動、婚姻似乎也很頻繁,或許是戰國末期的現象,也為秦朝的統一建立的基礎。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杜威作為趙漢的談判代表為了把價碼標的高一點,反覆強調王郎確實是西漢王朝十二任成帝的嫡親骨肉,打狗要看主人,咱得有個看相。 這是比較冒傻氣的談判代表,咋能跟另一個政權說自己的血統更純正呢! 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劉秀對這種血統論最為不屑:「就是成帝本人復活從棺材裡爬出來,皇帝跟他也沒關係了,更何況他的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趙羅湘雨、卓三春共往奮進營⋯⋯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初盈原本只是天地間飄蕩的孤魂,某天她被招魂並成為一戶人家的小姐,改名趙縕芝。她的生平發生了許多離奇事件,並與龍族少主有了複雜的關係。本篇文章探討了這個奇妙故事。
「為什麼秦始皇不去報復那些人啊。」 那時候電視在放尋秦記, 我看到秦始皇一開始被打壓、逼瘋, 再一路走上王位稱霸的時候,忍不住跟我爸問。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社會結構。 在性別方面,當時的女權很高? 不知原著是否考究,或者是為了畫面美觀,多安排一些女性角色吧。 在階級方面,人權同樣是低落的,人口販賣隨處可見,不分男女。 在種族方面,各國之間的移民、流動、婚姻似乎也很頻繁,或許是戰國末期的現象,也為秦朝的統一建立的基礎。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杜威作為趙漢的談判代表為了把價碼標的高一點,反覆強調王郎確實是西漢王朝十二任成帝的嫡親骨肉,打狗要看主人,咱得有個看相。 這是比較冒傻氣的談判代表,咋能跟另一個政權說自己的血統更純正呢! 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劉秀對這種血統論最為不屑:「就是成帝本人復活從棺材裡爬出來,皇帝跟他也沒關係了,更何況他的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