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個錦囊提升寫作形象,減少文章錯別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乘著時光機回到我就讀國小的歲月,大約二十幾年前,在國小一年級全科四個領域,國語、數學、自然、社會,上下學期分別都各有三次月考,每科滿分100分,四科總分400分,小時候的我,在課業方面不太讓家人擔心,已經習慣站在臺上領取前三名的獎狀,直到有一次的粗心看走眼,在國語科目寫錯一個字,扣了一分

raw-image
錯一個字而已,有什麼大不了?

這是從第一名到第五名的距離,那一次月考,第一名到第四名都是滿分,399分的自己,其實心裡很在意,因為是自己的不小心,雖然氣噗噗,但還是得上台領獎。

「老師」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職業,至少一直以來我都這麼認為,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看著姑姑總是帶著一大包提袋的作業及各種評量試卷回家批改,更不能少了獎勵乖寶寶學生的事前準備,無法從實際教學一節課的時間,來推算背後所花費的成本。回想自己的求學過程,老師按部就班的陪伴著我們以最基礎的教材,一步步地著手認識這個世界,從幼幼班學寫數字123、注音符號ㄅㄆㄇ與英文字母ABC,隨著不同的組合及拼音成為獨立的詞彙與單字,除了平常練習,還要再加上錯字罰寫的次數,一個字重複寫個幾十遍,已成為學生的家常便飯

「改錯字」在國中小時期的國文試卷裡,是個占有10~15配分的基本題項,每一次考試就像一場戰役,張大了眼睛與出題老師諜對諜,隨著學制調整試卷內容,用詞選字的正確性已經成了基本條件與素養,在高中、大學與研究所以上鮮少針對「錯別字」特別予以命題。

raw-image


錯別字很常見,就在你我周圍

細數新聞播報與新聞稿、工作的簡報文書或電子郵件、和朋友的社群聊天,不論錯別字的產生是因為過於依賴電腦智慧選字常用諧音及火星文符號替代文字真的不認識或是其他個人因素等,錯別字影響範圍及程度大小,取決於這個錯誤出現在什麼場合及時空背景

前幾天在睡前時間,看了幾篇網路文章,內容關於我自己也很喜歡的職場系列,段落分明、結構與分析都很精闢,所以不知不覺也就一字一句的看到最後,唯一美中不足是在閱讀過程中,不經意發現了許多錯別字,心中默默的在幫忙改錯字。

這也不禁讓我想起之前格友時光編輯校稿的用心提醒,最高紀錄是在我發表的連續兩篇文章中,都分別找到錯別字,我很感謝他願意留言指正我的錯誤,而這個錯誤的源頭要歸咎於自己的「應注意,而未注意」原來我的文章也曾讓讀者閱讀起來有那麼一些困擾與不舒服。

錯別字不僅影響讀者的觀感,更代表寫作者的態度
raw-image


從錯誤中學習,調整自己

不是所有讀者都願意幫忙抓出文章中的錯別字,
但你的寫作形象,卻已默默在讀者腦海中成形。

「錯別字代表的意義」,我想排除個人教育水平與國文造詣,單就「寫作態度」來討論。通常與重要人士進行文書往來、重要文件審核,或是要在公開文章最後提上自己的名字,都會格外小心,無論再三確認或是翻查辭典,例如:履歷表、研究論文發表、重大會議簡報、與主管或客戶的郵件、編輯出版,換言之,這件事對你多重要,你就會有多謹慎。

因此,在文章發佈之前,我打開了三個智慧錦囊

  1. 發表前校稿:分別在不同的時間順稿,例如撰寫時、草稿時、發佈前
  2. 提高重要性:將自己的發表視為重要的文件,假如這篇是正式的邀約出版
  3. 強化身份認同:角色設定能促使行為改變,我致力成為一個「不隨便」的作者
raw-image
把字寫正確,是一種自覺,也是對讀者最基本的尊重


願 我的讀者,都能有舒服的閱讀體驗與意想不到的收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小資女的氧氣人蔘
217會員
103內容數
自我成長、閱讀、職場、心態
2023/12/30
《我要當老闆》專題名稱的由來 根據2020年勞動部人口統計,目前勞動力人數為1194萬人, 這個族群我們將它稱之為「上班族」, 其中高達4成6的人屬於第二大族群「月光族」。 不論大環境、經濟壓力、缺乏機會,又或是什麼原因讓人產生月薪等於生活支出的現象與焦慮。 ■這個專題,想透過文字讓你轉換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3/12/30
《我要當老闆》專題名稱的由來 根據2020年勞動部人口統計,目前勞動力人數為1194萬人, 這個族群我們將它稱之為「上班族」, 其中高達4成6的人屬於第二大族群「月光族」。 不論大環境、經濟壓力、缺乏機會,又或是什麼原因讓人產生月薪等於生活支出的現象與焦慮。 ■這個專題,想透過文字讓你轉換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3/06/09
如何透過創作,建立職場與職涯個人品牌?首先聊聊,在開始寫作前的我,生活是什麼樣子?一枚社畜,能躺就不要坐,耍廢滑手機,平凡中累積小確幸。 文章中會聊到我是什麼原因開始寫作?剛開始要寫些什麼?究竟寫作能做什麼?最後分享寫作至今讓我學到的幾件事。如果你不想要繼續一成不變的過生活,開始寫作吧!
Thumbnail
2023/06/09
如何透過創作,建立職場與職涯個人品牌?首先聊聊,在開始寫作前的我,生活是什麼樣子?一枚社畜,能躺就不要坐,耍廢滑手機,平凡中累積小確幸。 文章中會聊到我是什麼原因開始寫作?剛開始要寫些什麼?究竟寫作能做什麼?最後分享寫作至今讓我學到的幾件事。如果你不想要繼續一成不變的過生活,開始寫作吧!
Thumbnail
2023/06/02
自2021年8月加入方格子Premium作者群的一員,至今快兩年的時間,有時候自己還是會往回閱讀曾經寫過的文章,目的是持續提醒自己「不要因為走的太久,而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
Thumbnail
2023/06/02
自2021年8月加入方格子Premium作者群的一員,至今快兩年的時間,有時候自己還是會往回閱讀曾經寫過的文章,目的是持續提醒自己「不要因為走的太久,而忘記自己為什麼出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昨天跟學長討論改運選項是不是仍在原本選項上,只是比較少選擇的項目,仍在可以預期裡。 今天來翻書決定選擇及行動! 拿出 2004年在Amazon買書,This Diary will change your life。這是一本充滿創意的書,需每天按照Diary的安排,做一件事
Thumbnail
昨天跟學長討論改運選項是不是仍在原本選項上,只是比較少選擇的項目,仍在可以預期裡。 今天來翻書決定選擇及行動! 拿出 2004年在Amazon買書,This Diary will change your life。這是一本充滿創意的書,需每天按照Diary的安排,做一件事
Thumbnail
有一些書不小心漏掉了, 還有一些書是這兩天收到的, 想想趁著博客來會員日還有一天, 就一起分享, 書名點進去是博客來購買連結。 如果有想購買博客來晒書季三本$399的可以這邊點下去, 粉絲頁留言處還有part1-4,每張照片都有購物車連結。 🍋 《煩惱的那一
Thumbnail
有一些書不小心漏掉了, 還有一些書是這兩天收到的, 想想趁著博客來會員日還有一天, 就一起分享, 書名點進去是博客來購買連結。 如果有想購買博客來晒書季三本$399的可以這邊點下去, 粉絲頁留言處還有part1-4,每張照片都有購物車連結。 🍋 《煩惱的那一
Thumbnail
2024 交心讀書會第一季每月選讀不同書籍,提供讀者新知識與實用技巧,讓感情穩定向上提升,增加彼此間的交流。書籍包括《我可能錯了》、《用愛延續的八種方法》、《生活槓桿》,內容豐富實用。
Thumbnail
2024 交心讀書會第一季每月選讀不同書籍,提供讀者新知識與實用技巧,讓感情穩定向上提升,增加彼此間的交流。書籍包括《我可能錯了》、《用愛延續的八種方法》、《生活槓桿》,內容豐富實用。
Thumbnail
去年購入了張錯翻譯的《致年青詩人十封信》。(如左圖) 最初讀時只大略翻閱、體會能呼應當時心靈的幾段文字,後因生活忙碌,便也未再仔細閱讀。 近日,或許是找回了過去的生活秩序與節奏,在完成正事的空閒之餘,我終於重新拾起這本被我擱置在床頭書架前好幾個月的書本。 也許是前段時間多了一些經歷及反思,
Thumbnail
去年購入了張錯翻譯的《致年青詩人十封信》。(如左圖) 最初讀時只大略翻閱、體會能呼應當時心靈的幾段文字,後因生活忙碌,便也未再仔細閱讀。 近日,或許是找回了過去的生活秩序與節奏,在完成正事的空閒之餘,我終於重新拾起這本被我擱置在床頭書架前好幾個月的書本。 也許是前段時間多了一些經歷及反思,
Thumbnail
如果沒有特別想起,我都會忘記自己以前曾經有過微微的閱讀障礙,不只無法久讀文字,連一段差不多10個字的句子要背起來都很難,學生時期在抄寫課本的時候,一段話我要重翻課本兩三次才能夠寫完,印象極深刻。
Thumbnail
如果沒有特別想起,我都會忘記自己以前曾經有過微微的閱讀障礙,不只無法久讀文字,連一段差不多10個字的句子要背起來都很難,學生時期在抄寫課本的時候,一段話我要重翻課本兩三次才能夠寫完,印象極深刻。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