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追劇<火神的眼淚>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防疫期間,只能待在家裡,說好的心理諮商也暫停至少兩週,不知道兩週後是否可以接收到好消息?待在家裡的時間就拿來追劇,目前看了三集最近大受好評<火神的眼淚>,想來說說我所體驗台灣的消防人員。
其實這是一部我一直很期待的劇集,從開播前的花絮一直追蹤到現在,覺得裡面每個主角身上的故事都很動人,也很寫實。可以說是一部成功的職人劇。故事節奏明快,看到裡面的消防人員不斷的失敗、挫折,其實內心也隱隱作痛。可以說是一部把台灣刁民演得詡詡動人的一部劇集。
其實看到酒空仔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分身
我以前曾有數十次叫救護車的經驗,甚至也有出動兩台消防車(一台目前居住地的消防車,另一台從別區調來支援的消防車)的記錄,不是我鬧火災,而是在鬧自殺。
<火神的眼淚>第四集好像也會播到精神疾患的案例,還沒看到那裡,大家就先耐著性子把我的感想看完吧!
三年半前我確診為持續性憂鬱以及邊緣性人格患者,是多名醫生口中的高難度個案,其中最惱人的症狀就是會反覆的自殘、自殺。我也因為受不了當時的居住地而搬出來外面自己租房子住,當時我還是個大五生,所以找了學校附近靠山區的套房住。因為一個人住,自然多了許多個人空間,又因為當時離我的重大創傷事件時間很近,我的情緒非常不穩定,我需要常常打0800-788-995(現改為1925)、1995或1980,也很常自殘。當然也免不了很常打119,我總是在想死的時候打,在自殘的時候打,其實當時我的傷口並不像現在都需要真的急診做縫合的處理,但我就是想打119,想要有人來救我。
通常我會希望他們把我送往松德24小時精神科急診,讓我在那裡打支針睡覺,但松德有不成文的規定,就是需要有人陪同以及不能有外傷或緊急傷勢需要一般急診處理,他們只接受沒有外傷的精神疾病患者。我不喜歡一般急診的地方在於,一般急診沒有24小時精神科醫生待命,他們通常會叫我留觀,睡完覺等精神科醫生早上起來再會診,我也有在一般急診沒床位待到早上七點半才有醫生來的經驗,只能坐在外面的椅子上睡覺的經驗很差,所以我都會隱瞞自己的傷勢,要他們送我到松德,才自首有自殘,因為自殘的傷口多半不深,所以松德也就習慣我常去住的情形。
在這裡也想打破一些民眾的幻想,救護人員自從我開始叫救護車的經驗以來都是用平板作業,非劇中那樣用紙本簽名,一般都是用平板來評估民眾的狀況,會問一些基本資料,身高、體重、疾病史、用藥過敏等。然後要你在平板上簽名。我的狀況通常連警察也會一同來看,至於其他狀況我不確定警方是否會連線處理(我都是精神方面問題)。
因為我實在叫過太多次了,所以就分享幾次我有印象的。有一次,我坐在河堤上的橋上,打著1925跟他們說我要跳下去,他們確認我的位置後,暗自播了119請求支援,打著電話的我並不知情,只是很快就聽到『歐伊,歐伊』的聲音,朝我駛來,然後就有消防人員從我背後一把抱住我,把我拖了下來,確認身份後,我就被送去松德了。有一次,我在同一座橋,只是這次我在橋墩上(就是橋的外面了),往下一跳就是河堤了,我自己撥打119,救護車來了,對我怒吼:『在那邊幹嗎?』把我一把從橋外拖上來,我又再次獲救。
有一次我想自殺,於是叫了救護車,我忘記當時有沒有自殘了,但就是默默地上了救護車,然後跟他說我要去松德,就不講話了,途中,救護人員就苦口婆心地對我說:『你以後不要這樣叫救護車,你們這邊山區有很多老阿婆、阿伯有心臟病、高血壓,更需要救護資源!』他的態度很明顯的對我的行為感到不齒,可是我聽了很心酸,我就像劇中的刁民一樣,想要吶喊,『難道我死了,你們負責嗎?』現在回想起來依舊心酸,對於消防人員我的確感到敬意,也對於自己的行為像酒空仔一樣,覺得自己浪費醫療資源,但是在那些想死的時刻,我真的是不得已的,對於他們客能沒辦法真正就到想要救的人我也覺得很抱歉,但是很多時候像我這種難搞的精神病患就是需要這些資源來協助我們活下去。我知道可能又有酸民想要酸我,但我在當下真的很需要救護車。
又有一次,我在目前的居住地,是一棟大樓,我在頂樓打電話給以前的輔導老師說我要跳下去了,老師人在新竹,卻幫我叫了外縣市的救護車來救我,我到現在還是很感謝老師以及當時的救護車跟消防車,有兩台消防車來了,他們在我大樓的一樓鋪了氣墊,防止我跳下去致命,還有一群消防人員跟警察上來勸我從女兒牆下來,我跟他們周旋了一個小時後終於下來了。
還有一次,我也是要跳樓,我打了119,車子馬上來了,這次他們在更精準的位置鋪了氣墊,我想著不妨跳下去吧,接著我從女兒牆上有坐姿改為站姿,本來想往後躺,卻重心不穩,往前撲,於是我又再次被消防人員成功救援。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覺得:你根本不想死,若是你想死的話,幹嘛打119救你,與其在那邊浪費醫療救護資源,還不如死一死比較快!反正你也想死不是嗎?
在這裡,我想要為一些精神疾患者發生,我不代表全部,但我也不是特殊案例,我相信在台灣,也有一些和我一樣的人,就是那些外表看起來沒病,內心卻有極大痛苦的人,我也相信在台灣,有一些和我一樣會自己打119救自己的精障者,那種想要自殺卻又想要被人救的人,你們都辛苦了,要是再發生同樣的緊急情況,請你們不要害怕社會歧視,像我一樣勇敢地打119吧,雖然可能有更需要的人,但你們也很重要,請相信自己內心的渴望,那些想被救的心情,是難能可貴的。至少不是那些指導救護車開車技術的刁民,我們不過就是想要被救的人們罷了。
還有救護人員,您們辛苦了,要救我們這種外表無病無傷的精神疾患,雖然比不上一個腦中風或氣胸的病人,但我們一樣需要您們的守護,您們也是在救一條活生生的人命啊!辛苦您們了!衷心感佩您們的工作。
<火神的眼淚>真的很好看,演員的演技也很精湛,雖然都是緊急狀況,一個接一個緊湊的案例,看了讓人揪心,也為刁民感到不齒,不要再浪費醫療資源,以及精障者跟一般疾病一樣有同等的就醫權,都是我想說的,酒空仔背後不是也有令人心酸的故事嗎?就像故事裡邱漢成堅信的,每救一個人,背後可能就是拯救一個家庭,這些默默無名的打火英雄都是勇敢的第一線。不要再刁難他們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99內容數
這裡將記錄我從2021年5月27日開始,每週一次跟北醫主治醫生鍾醫生的心理治療文章。 內容將會是我們對話的內容,也許不是順序法,不過就是竭盡所能的記錄下來。 幫助以後整理之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已經快變成週記了、前陣子太忙,實在是沒有時間寫,又或者是在耍廢,就沒有寫作了,看來我果然不是嗜字如命的作家。 昨天看限時動態裡我的粉絲自殺了,才國中的年紀,他平常很少發文,我也沒有跟他聊過天,只在限動裡寫我走了,然後隔天看到他哥哥替他發文就真的天人永隔了。沒有上報,不過就這樣,默默無名的消失了,
泡茶成了日常生活之必須。 自從同學帶了花草茶給我喝過之後,就愛上自己調配茶飲的生活。一開始是萬壽菊、七葉蘭、甜菊,現在又加上鼠尾草、檸檬香茅、水蜜桃花果茶、洋甘菊,還有原本就有得有咖啡因得烏龍茶跟紅茶,這樣就有無數種的搭配。 其中我們最愛的是甜菊,所有茶飲都要加,因為它帶來甜味,使得花草茶或著是紅茶
最近母親節快到了?其實還有兩個禮拜,我已經在看蛋糕跟餐廳了。 不是因為「我愛媽媽」,而是因為我的生日在附近XD。在為自己的生日作預備阿,等生日的時候再來寫我們家的生日傳統吧,痾其實就是沒傳統啦。 昨天我和爸爸跑了uber eats ,最近我們都在忙這個,一有空就跑,一天下來也賺了一千多塊
剛諮商完,跟今天想打的日記是一致的,我們談到了工作。 前天跟昨天面試了三家機構跟補習班(前情提要,我剛受完職訓局教保員的訓練,所以主要是去身心障礙的機構)我說,我比較喜歡前天那家機構,比較人性化,不會強逼人一定要喝多少水之類的,也不會做一些無意義的事例如放他們看不懂的影片。前天我們演練地震該如何防災
昨天去回了診,一開始進去就抱怨自己過得有多不好如何如何,一副苦瓜臉,然聲音很小聲,(啊其實是我故意的)。然後換醫生反擊了。醫生說都沒有好的事嗎?你的ig呢?講到這個我就笑了,我說破九百了,他說怎麼這麼快上次不是還八百嗎?我說對啊,現在一天十幾個吧,醫生點頭,他說我現在跟年輕人聊天啊,他們說臉書是老人
你說我想活著,我想要活下去。 在這艱難的時期,要活下去是一件困難的事。疾病、戰爭、經濟戰,在這混亂的時代,要活下去很難。愛情成了聯繫其中的一條線,細細長長,紅色的,綁在你我的小拇指上。愛情成了一條救命索,救了我的命,也救了你的命。 病的是你,照顧你的是我。 你說放棄我吧!我說,我不會。 我不會放棄你
已經快變成週記了、前陣子太忙,實在是沒有時間寫,又或者是在耍廢,就沒有寫作了,看來我果然不是嗜字如命的作家。 昨天看限時動態裡我的粉絲自殺了,才國中的年紀,他平常很少發文,我也沒有跟他聊過天,只在限動裡寫我走了,然後隔天看到他哥哥替他發文就真的天人永隔了。沒有上報,不過就這樣,默默無名的消失了,
泡茶成了日常生活之必須。 自從同學帶了花草茶給我喝過之後,就愛上自己調配茶飲的生活。一開始是萬壽菊、七葉蘭、甜菊,現在又加上鼠尾草、檸檬香茅、水蜜桃花果茶、洋甘菊,還有原本就有得有咖啡因得烏龍茶跟紅茶,這樣就有無數種的搭配。 其中我們最愛的是甜菊,所有茶飲都要加,因為它帶來甜味,使得花草茶或著是紅茶
最近母親節快到了?其實還有兩個禮拜,我已經在看蛋糕跟餐廳了。 不是因為「我愛媽媽」,而是因為我的生日在附近XD。在為自己的生日作預備阿,等生日的時候再來寫我們家的生日傳統吧,痾其實就是沒傳統啦。 昨天我和爸爸跑了uber eats ,最近我們都在忙這個,一有空就跑,一天下來也賺了一千多塊
剛諮商完,跟今天想打的日記是一致的,我們談到了工作。 前天跟昨天面試了三家機構跟補習班(前情提要,我剛受完職訓局教保員的訓練,所以主要是去身心障礙的機構)我說,我比較喜歡前天那家機構,比較人性化,不會強逼人一定要喝多少水之類的,也不會做一些無意義的事例如放他們看不懂的影片。前天我們演練地震該如何防災
昨天去回了診,一開始進去就抱怨自己過得有多不好如何如何,一副苦瓜臉,然聲音很小聲,(啊其實是我故意的)。然後換醫生反擊了。醫生說都沒有好的事嗎?你的ig呢?講到這個我就笑了,我說破九百了,他說怎麼這麼快上次不是還八百嗎?我說對啊,現在一天十幾個吧,醫生點頭,他說我現在跟年輕人聊天啊,他們說臉書是老人
你說我想活著,我想要活下去。 在這艱難的時期,要活下去是一件困難的事。疾病、戰爭、經濟戰,在這混亂的時代,要活下去很難。愛情成了聯繫其中的一條線,細細長長,紅色的,綁在你我的小拇指上。愛情成了一條救命索,救了我的命,也救了你的命。 病的是你,照顧你的是我。 你說放棄我吧!我說,我不會。 我不會放棄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很怕這篇文章會有不好的示範或影響,但這裡頭有些東西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比如開頭的第一句:人如果連死都不怕,那為什麼沒有活著面對的勇氣?!這不光是質問別人,同時也是質問自己,而且是嚴厲地質問。一直到現在我對當天的兩件事情仍記憶深刻,對情變卻已逐漸淡忘,這又代表著什麼呢?!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消防員救助病人的故事,敘述了一名病人家屬的感動經歷,瞭解了消防員在緊急情況下的處理方式,以及對家屬的關懷。故事充滿溫暖和感動。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自殺防治不好談,但從電影我們能學到更多。2024 年度心動系電影《我在這裡等你》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香港作家天宇在臺北與一名街頭混混阿翔相遇,展開尋找通往天堂的鯨逝灣的旅程。本文涵蓋了自殺防治等心理議題。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在悲傷時刻時,如何找到自己的勇氣,並且勇敢求助。作者分享了自己曾經打給生命專線的經歷,並表達了對輔導資源的關注。文章呼籲人們在快樂時多一些笑容,以應對悲傷時刻。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很怕這篇文章會有不好的示範或影響,但這裡頭有些東西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比如開頭的第一句:人如果連死都不怕,那為什麼沒有活著面對的勇氣?!這不光是質問別人,同時也是質問自己,而且是嚴厲地質問。一直到現在我對當天的兩件事情仍記憶深刻,對情變卻已逐漸淡忘,這又代表著什麼呢?!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消防員救助病人的故事,敘述了一名病人家屬的感動經歷,瞭解了消防員在緊急情況下的處理方式,以及對家屬的關懷。故事充滿溫暖和感動。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自殺防治不好談,但從電影我們能學到更多。2024 年度心動系電影《我在這裡等你》描述了一位失意的香港作家天宇在臺北與一名街頭混混阿翔相遇,展開尋找通往天堂的鯨逝灣的旅程。本文涵蓋了自殺防治等心理議題。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在悲傷時刻時,如何找到自己的勇氣,並且勇敢求助。作者分享了自己曾經打給生命專線的經歷,並表達了對輔導資源的關注。文章呼籲人們在快樂時多一些笑容,以應對悲傷時刻。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