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聊聊|遊戲式學習究竟是噱頭,還是真有其存在的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Hello大家好,我是豆點城市的創辦人偉宏,過了好一陣子沒有寫文章了,主要是因為疫情關係取消了近期所有《我的第一套桌遊設計書》的募資體驗會,但我還是很希望能將自己的理念與作品與各位分享,所以!
我將這些體驗會內容,全部拍攝成影片放到Youtube上免費開源啦!

遊戲式學習、遊戲是學習?
在這一次的內容,我想要與各位聊聊「遊戲式學習,究竟遊戲是不是學習?」這一個話題,近期愈來愈多人將桌遊結合知識內容,期許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邊玩邊學。那麼,看到孩子們笑得如此地燦爛,你覺得他此時此刻的腦海裡,究竟是在學習還是就只是純粹在玩樂而已呢?
在開始進到正文之前,有些問題你可以先在腦海裡想想看:
  1. 遊戲式學習與傳統教學方式,究竟誰好誰壞?
  2. 你覺得遊戲式學習有機會取代傳統這種填鴨式的教育嗎?
  3. 你所想像的桌遊融入教學,它的教學現場應該會有什麼情景?
準備好之後,我們就準備要開始進行「線上體驗會的第一集:遊戲是學習」囉!

剛剛有提到,我將所有的體驗會內容都拍攝成影片了,預計會總共有3支影片,分成上、中、下三集,如果你比較不想看文字的話,可以直接點擊觀看下方的影片。而如果你想要看文字內容的話,也可以直接跳過影片喔!

讀書就讀書,為什麼我們要提倡遊戲式教育?
其實,我們在叫孩子讀書的時候,不是真的要他去「讀」這一本「書」,而是要他去「學習」書本裡面的「內容」。換句話說,書就只是一個媒介而已,乘載著大量的知識內容,而我們就是透過書本閱讀的方式,來取得藏在書本中的寶藏。
如果我們今天只提供一個學習的方式,當孩子們在這條道路上失敗了,是否會直接地認為自己不會學習,甚至導致不愛學習呢?我拿自己當舉例,我就是在讀書這一條道路上很失敗的例子,但是當我到了大學就讀資管系之後,我開始需要透過編寫程式來學習,此時的我才認識到自己其實是熱愛學習的,但只是不會唸書而已。
所以,我們提倡遊戲式教育「不是」要取代傳統教育方式,而是要給予孩子另一條學習的道路,讓他們重拾學習的自信心。

為什麼要強調微桌遊結合教育,而不是普通常見的桌遊形式?
關於教育微桌遊的解釋與優勢,大家可以去參考我的第一篇文章:桌遊聊聊|「教育桌遊」與「一般桌遊」究竟有何差異?裡頭會與各位清楚地說明為什麼我要一直強調微桌遊,在教育現場用微桌遊,拜託用微桌遊!
在這裡,我還是想要額外補充一下微桌遊的好處在哪?其實就是「時間」。遊戲式學習的重點應該是在「學習」而不是遊戲,因此如果一整堂課程都是在玩遊戲的話,這可不是學習,而單純就只是在玩樂而已。我認為,在這個全新型態的課程之中,孩子一定要在遊戲結束後,有個環節讓他們將遊戲中所學,再與知識內容結合,這樣才有機會讓孩子產生學習遷移的效果。
此外,在影片也有提到我希望在這樣的課程中能多聽孩子們的心聲,主要是我認為他們在學習到全新知識時,一定要能用自己話再講一遍,這樣才算是有學到。


最後,如果你想要看看我自己設計的教育微桌遊,你可以到影片中直接拉到9:26的位置,我會在影片中介紹《色彩拍拍》這款桌遊的玩法,以及它所融入的學習目標喔!

最近臺灣的疫情升溫,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盡量避開人多的地方,出外也一定要戴好口罩!請千萬不要抱持著僥倖的心態,還是維持原本的生活習慣,保護自己更是保護他人,我們要一起挺過去!
我是偉宏,下一篇文章見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0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偉宏 Doon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讓孩子獲得大量的知識。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將老師要教的內容完全涵蓋。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讓孩子享受遊戲(學習)的過程。 每個人期待教育桌遊能帶來的效益的有不同的想像,在你心目中怎樣的作品才是好的教育桌遊呢?
嗨!這是我透過《我的第一套桌遊設計書》的設計流程,所打造出來的20張卡片英文單字學習遊戲。我要將它免費開源給大家遊玩!如果你也想要分享自製桌遊的話,歡迎與我聊聊,我可以協助你撰寫規則並且上架喔!讓我們一起打造一個樂於分享且尊重原創的平台吧!
這篇我主要會來介紹《我的第一套桌遊設計書》這個產品,為什麼要強調透過微桌遊來融入教學?20張卡牌能夠設計出一款桌遊嗎?也許,我們能夠先想想看,一款規則好上手且遊戲時間少的遊戲,能為老師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教育桌遊與一般常見的桌遊有什麼不一樣呢?遊戲究竟能不能當作學習工具呢?讓我們一探桌遊到底是什麼,以及教育桌遊的理念吧!在看這篇之前,也許你可以先想想看「廚師」與「料理包」之間的愛恨情仇。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讓孩子獲得大量的知識。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將老師要教的內容完全涵蓋。 一款優秀的教育桌遊應該要能讓孩子享受遊戲(學習)的過程。 每個人期待教育桌遊能帶來的效益的有不同的想像,在你心目中怎樣的作品才是好的教育桌遊呢?
嗨!這是我透過《我的第一套桌遊設計書》的設計流程,所打造出來的20張卡片英文單字學習遊戲。我要將它免費開源給大家遊玩!如果你也想要分享自製桌遊的話,歡迎與我聊聊,我可以協助你撰寫規則並且上架喔!讓我們一起打造一個樂於分享且尊重原創的平台吧!
這篇我主要會來介紹《我的第一套桌遊設計書》這個產品,為什麼要強調透過微桌遊來融入教學?20張卡牌能夠設計出一款桌遊嗎?也許,我們能夠先想想看,一款規則好上手且遊戲時間少的遊戲,能為老師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教育桌遊與一般常見的桌遊有什麼不一樣呢?遊戲究竟能不能當作學習工具呢?讓我們一探桌遊到底是什麼,以及教育桌遊的理念吧!在看這篇之前,也許你可以先想想看「廚師」與「料理包」之間的愛恨情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們一直覺得「玩桌遊」是孩子另一種學習。數學、語文、邏輯、推理、美術......還有人際互動。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中。 . 「玩耍」對孩童發展的重要性,讓我重新審視了現代生活中玩耍時間逐漸消失的現象。作者不僅探討了玩耍對大腦發育的積極影響,還揭示了現代科技如何在無形中剝奪了孩童自
Thumbnail
今天到某個機構帶孩子玩桌遊 玩了:1.妙語說書人,2.誰是牛頭王,3.亡者神抽 第一款遊戲時,問:「有玩過妙語說書人嗎?」意外地居然都沒玩過。 . 沒玩過,好啊。 桌遊新生,會看到「樂在遊戲」的神情:好奇、專注、融入、樂此不疲、欲罷不能 最後總在~~「蝦米?下課了?」意猶未足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透過桌遊《議起上奏》,模擬古代文人向皇帝呈上奏摺的形式,學生可以在遊戲中了解議論文的結構與寫作方法,結合寓教於樂的概念,讓孩子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地學好學滿議論文,加深對議論文寫作的理解,每一位參與的學生皆是滿臉的意猶未盡呢!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作者分享選修課程「遊戲式學習設計」的期末報告,挑一篇相關論文來進行分析。該論文研究了遊戲式學習工具對於提高德語口語練習成效的影響,並附上詳細的桌遊設計過程。文章最後提到了遊戲化的概念,並推薦了一本有關遊戲化的書籍以及一支TED演講影片。
Thumbnail
我在讀小學時就很喜歡玩圖板類的桌上遊戲(以下簡稱「桌遊」),甚至還曾製作了幾款自己設計的桌遊與朋友同樂。然而直到五年前(2017年),我才因緣際會地在工作中臨危受命,負責設計並出版一套叫作《UX in the Jungle》的桌遊教具,真正地實現了小學時就有的桌遊設計夢想。
Thumbnail
  「玩轉學校」,是一個在台灣各地嘗試翻轉傳統式教育,轉而持續推廣遊戲式教育教理念的優秀團隊,而玩轉學校所設計的遊戲都是以「認、真、好、玩」四個字的核心理念為出發,期待在遊戲的過程中能讓參與的兒童「認」識自己、「真」實體驗、共「好」雙贏、「玩」出熱忱...
Thumbnail
2019年五月,我邀請了知名桌遊粉絲團「桌遊菜鳥」的團長 Peter Liao 試玩我設計的《UX in the Jungle》。沒想到幾個禮拜之後,我就在他的粉絲頁裡看到這篇貼文 — 《教育與桌遊的距離,是什麼?》,意外發現他給了我們這套教育遊戲及設計團隊相當不錯的評價...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們一直覺得「玩桌遊」是孩子另一種學習。數學、語文、邏輯、推理、美術......還有人際互動。都是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中。 . 「玩耍」對孩童發展的重要性,讓我重新審視了現代生活中玩耍時間逐漸消失的現象。作者不僅探討了玩耍對大腦發育的積極影響,還揭示了現代科技如何在無形中剝奪了孩童自
Thumbnail
今天到某個機構帶孩子玩桌遊 玩了:1.妙語說書人,2.誰是牛頭王,3.亡者神抽 第一款遊戲時,問:「有玩過妙語說書人嗎?」意外地居然都沒玩過。 . 沒玩過,好啊。 桌遊新生,會看到「樂在遊戲」的神情:好奇、專注、融入、樂此不疲、欲罷不能 最後總在~~「蝦米?下課了?」意猶未足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透過桌遊《議起上奏》,模擬古代文人向皇帝呈上奏摺的形式,學生可以在遊戲中了解議論文的結構與寫作方法,結合寓教於樂的概念,讓孩子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地學好學滿議論文,加深對議論文寫作的理解,每一位參與的學生皆是滿臉的意猶未盡呢!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作者分享選修課程「遊戲式學習設計」的期末報告,挑一篇相關論文來進行分析。該論文研究了遊戲式學習工具對於提高德語口語練習成效的影響,並附上詳細的桌遊設計過程。文章最後提到了遊戲化的概念,並推薦了一本有關遊戲化的書籍以及一支TED演講影片。
Thumbnail
我在讀小學時就很喜歡玩圖板類的桌上遊戲(以下簡稱「桌遊」),甚至還曾製作了幾款自己設計的桌遊與朋友同樂。然而直到五年前(2017年),我才因緣際會地在工作中臨危受命,負責設計並出版一套叫作《UX in the Jungle》的桌遊教具,真正地實現了小學時就有的桌遊設計夢想。
Thumbnail
  「玩轉學校」,是一個在台灣各地嘗試翻轉傳統式教育,轉而持續推廣遊戲式教育教理念的優秀團隊,而玩轉學校所設計的遊戲都是以「認、真、好、玩」四個字的核心理念為出發,期待在遊戲的過程中能讓參與的兒童「認」識自己、「真」實體驗、共「好」雙贏、「玩」出熱忱...
Thumbnail
2019年五月,我邀請了知名桌遊粉絲團「桌遊菜鳥」的團長 Peter Liao 試玩我設計的《UX in the Jungle》。沒想到幾個禮拜之後,我就在他的粉絲頁裡看到這篇貼文 — 《教育與桌遊的距離,是什麼?》,意外發現他給了我們這套教育遊戲及設計團隊相當不錯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