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RUMORS / 1984 Bookstor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巷弄裡的第三波咖啡文化,一起在上海喝杯咖啡吧
本文體驗於2017年9月,1984 Bookstore已於 2020 年歇業

RUMORS 與 1984 Bookstore就在相鄰的兩隔壁,上圖左方黑門就是 1984 Bookstore神祕入口,這一代是我在上海最常出沒的地方

RUMORS 與 1984 Bookstore就在相鄰的兩隔壁,上圖左方黑門就是 1984 Bookstore神祕入口,這一代是我在上海最常出沒的地方

友人說,上海算是大陸最西化的城市了!我可以認同這句話,從過去的歷史到現在國際公司的駐入,開發完善的經貿交流重鎮,最摩登的城市就算是上海了。

特別喜歡老上海的街區與舊房舍,雖然很多地方經過都更已經變得得越來越現代,建築對於文化保留這件事是可以身心都能徹底體驗的,尤其在上海老房舍裡喝著西方傳進來的咖啡與西式甜點,衝突又和諧。

1984 Bookstore│不賣書的咖啡書店 (2020年歇業)

不賣書的咖啡書店,1984 okstore

不賣書的咖啡書店,1984 okstore

1984 Bookstore 黑色大門外沒有任何指示,一個不小心又會走過錯過。

推開門後經過一個小通道,看見一片書櫃,架上多是文學、藝術類的書籍,但架上的書〝不賣〞!不賣書的書店,提供閱讀也提供咖啡、甜點、雖說書架上的書不提供銷售,但如果想要帶走一些紀念,可以在櫃台旁購買一些筆記本與小書籤;這裡的室內空間更像工作室,室外市民宅後院空間,樹蔭下的開放空間多了一份在家喝咖啡的愜意。

店內有主裡人私藏選書、新書以及攝影文化書籍,一律僅供翻閱

店內有主裡人私藏選書、新書以及攝影文化書籍,一律僅供翻閱

空間別有個人工作室的感覺,每回踏進書店都有一種可以開始埋頭寫作的幹勁。

店內的貓,讓顧客更有回家吸貓的感覺

店內的貓,讓顧客更有回家吸貓的感覺

後院的餐桌,使用二手復古家具,在舊式屋弄內更有一種老上海的視覺風味

後院的餐桌,使用二手復古家具,在舊式屋弄內更有一種老上海的視覺風味

這天我選擇坐在室內的窗邊

這天我選擇坐在室內的窗邊

室內的桌椅家具都具特色,坐在每個位置都有不同的心靈感受,點了冰拿鐵與蘋果派,帶了書來閱讀的我過了平靜愉快的午後。

raw-image

1984 Bookstore
上海市湖南路
營業時間 已歇業

滬上最佳咖啡│RUMROS

raw-image

如果提到上海咖啡,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位在上海圖書館地鐵站附近的魯馬滋 / RUMORS 咖啡。如果你問我,上海最好喝的咖啡是哪一間咖啡廳,我同樣也會說就是RUMORS !

店內的點菜單九成九都是咖啡飲品選項,走精品咖啡路線。從咖啡選豆、烘焙一律由日籍老闆親自執行,有時候也會在店內看見老闆為客人手沖咖啡,品質控制的得當!

只要提到上海最好喝咖啡,我都私心推薦RUMORS !(太重要了我居然說三次)

raw-image

RUMORS有兩間分店,一間位在上海市興國路上,另一間就是我最常光臨的上海市湖南路店。上圖為過去來訪時點的手沖黃金曼特寧與草莓蛋糕,蛋糕也是日本師傅製作的,每日限量!

raw-image

湖南路店幾經裝修後,原來店內的座位少,所以經常客滿,裝修後除了座位數調整更多更舒適外,並加入了外帶咖啡製作區,讓路過沒有時間做下的咖啡愛好者可以帶走一杯美好;同時也將窗邊改成開放設計,春天或是秋天的時候路過可以看見店內的狀況,店員在吧檯為客人沖煮咖啡、客人們就坐在窗邊品嘗,甚是悠閒。

raw-image

魯馬滋│RUMROS上海市湖南路9號甲 (最近地鐵站:上海讀書館站)
營業時間 11:00 – 19: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蕎琳的沙龍
69會員
197內容數
「八輩子都沒想過有天會住在瑞士!」這是在移居之後經常出現在心中的一句話。 還來不及消化離開家鄉前與熟悉的環境道別的惆悵,就必須忙著與新人生打交道。 適應語言、適應文化、適應氣候、適應飲食,還要適應異國老公的生活與作息! 人生的活法有很多種,好的壞的都能過;異地打怪,越闖關越有心得。
安蕎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4
本文體驗於2017年9月 有別於坐下來與友人閒聊的咖啡廳,街邊外帶咖啡店在上海也是越來越盛行,類似的咖啡店也越開越多。
Thumbnail
2022/04/14
本文體驗於2017年9月 有別於坐下來與友人閒聊的咖啡廳,街邊外帶咖啡店在上海也是越來越盛行,類似的咖啡店也越開越多。
Thumbnail
2022/04/07
本文體驗於2017年9月 有別於坐下來與友人閒聊的咖啡廳,街邊外帶咖啡店在上海也是越來越盛行,類似的咖啡店也越開越多。我覺得一部分的因為是競爭強、店租金高,更多的是業者省下了人事費用與精力,專注在提供好咖啡給客戶。
Thumbnail
2022/04/07
本文體驗於2017年9月 有別於坐下來與友人閒聊的咖啡廳,街邊外帶咖啡店在上海也是越來越盛行,類似的咖啡店也越開越多。我覺得一部分的因為是競爭強、店租金高,更多的是業者省下了人事費用與精力,專注在提供好咖啡給客戶。
Thumbnail
2022/03/26
本文體驗於2017年9月 有別於坐下來與友人閒聊的咖啡廳,街邊外帶咖啡店在上海也是越來越盛行,類似的咖啡店也越開越多。我覺得一部分的因為是競爭強、店租金高,更多的是業者省下了人事費用與精力,專注在提供好咖啡給客戶。
Thumbnail
2022/03/26
本文體驗於2017年9月 有別於坐下來與友人閒聊的咖啡廳,街邊外帶咖啡店在上海也是越來越盛行,類似的咖啡店也越開越多。我覺得一部分的因為是競爭強、店租金高,更多的是業者省下了人事費用與精力,專注在提供好咖啡給客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個年代影音當道,訊息片段化、零碎化、娛樂化蔚為主流,看書的人愈來愈少,想要靠這個古老的載體來賺錢,愈來愈難。不過日本卻是熱愛閱讀的民族,常在地鐵上看到有人即時站著也能看書,了不起!厲害的業者,也把書本予以活用,跟咖啡廳做結合,打造出一個特別的空間,沈靜又充滿復古的氛圍,任誰進來這裡,都不禁會愛上⋯
Thumbnail
這個年代影音當道,訊息片段化、零碎化、娛樂化蔚為主流,看書的人愈來愈少,想要靠這個古老的載體來賺錢,愈來愈難。不過日本卻是熱愛閱讀的民族,常在地鐵上看到有人即時站著也能看書,了不起!厲害的業者,也把書本予以活用,跟咖啡廳做結合,打造出一個特別的空間,沈靜又充滿復古的氛圍,任誰進來這裡,都不禁會愛上⋯
Thumbnail
我在2012年住在上海的時候,曾經因為工作,來北京出差。 老實說,當時北京給我的印象不是太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個無止盡的塞車人生。 不管是幾點出門,路上的交通永遠都是堵到看不到盡頭。 另外一個是當時我常常聽到人家說北京是一個美食沙漠,找不到什麼好吃的料理,不過那一次出差的時間太過短暫,關於這點倒是沒
Thumbnail
我在2012年住在上海的時候,曾經因為工作,來北京出差。 老實說,當時北京給我的印象不是太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個無止盡的塞車人生。 不管是幾點出門,路上的交通永遠都是堵到看不到盡頭。 另外一個是當時我常常聽到人家說北京是一個美食沙漠,找不到什麼好吃的料理,不過那一次出差的時間太過短暫,關於這點倒是沒
Thumbnail
在捷運大安站旁巷子內的’這間咖啡’,主推咖啡、鹹食、甜點,在我看來,有點像是國外的餐酒館。人人都需要一個情緒避難所,在我看來,'這間咖啡'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
Thumbnail
在捷運大安站旁巷子內的’這間咖啡’,主推咖啡、鹹食、甜點,在我看來,有點像是國外的餐酒館。人人都需要一個情緒避難所,在我看來,'這間咖啡'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
Thumbnail
看喫茶店(咖啡店)的故事也像在看書店的故事,所有零售小店都是依靠著客人們的善意而存活下來的,而我們也時刻珍惜著每一位客人的善意,每天都在思考該如何回應而努力著。
Thumbnail
看喫茶店(咖啡店)的故事也像在看書店的故事,所有零售小店都是依靠著客人們的善意而存活下來的,而我們也時刻珍惜著每一位客人的善意,每天都在思考該如何回應而努力著。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篇報導說上海是全國最多咖啡館的城市,約有6400家,且持續增加中,由此可見咖啡似乎已經早就成為上海人的日常...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篇報導說上海是全國最多咖啡館的城市,約有6400家,且持續增加中,由此可見咖啡似乎已經早就成為上海人的日常...
Thumbnail
本文體驗於2017年9月 巷弄裡的第三波咖啡文化,一起在上海喝杯咖啡吧
Thumbnail
本文體驗於2017年9月 巷弄裡的第三波咖啡文化,一起在上海喝杯咖啡吧
Thumbnail
前幾天到高雄,抽空找文史達人沈政璋醫師吃飯聊天,他帶著我穿街走巷,來到市場邊,在一條略顯髒亂而且似乎有些怪味的小巷裡,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咖啡館,據說已原汁原味裝潢在此經營將近半個世紀,除了偶爾出現的工讀生,這裡數十年來就是由一對姊妹來經營,近年似乎只看到已有相當年紀的姊妹用酒精燈煮著吸虹式咖啡。
Thumbnail
前幾天到高雄,抽空找文史達人沈政璋醫師吃飯聊天,他帶著我穿街走巷,來到市場邊,在一條略顯髒亂而且似乎有些怪味的小巷裡,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咖啡館,據說已原汁原味裝潢在此經營將近半個世紀,除了偶爾出現的工讀生,這裡數十年來就是由一對姊妹來經營,近年似乎只看到已有相當年紀的姊妹用酒精燈煮著吸虹式咖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