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二十七、造物主─日常的觀察與模擬(一):飲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嗨,各位奇幻寫作事的讀者你們好,不曉得從購買本專題後到現在,你們是否都著手開始創作奇幻小說了呢?如果還沒開始,或者不知道怎麼開始,不曉得你們是不是都有回頭翻讀過我過去所寫的文章?

去年開始,我陸續修改了不少先前撰寫的文章,包括我認為表達不夠精確、內容不夠充實的文章,以及認為可以多加補充的文章;但後來我發現,與其不斷回頭去修改,不如乾脆直接依照相同的題目,以不同角度延伸。因此這一次,「日常的觀察與模擬」便是這次將新增的新內容。

雖然定名「日常的觀察與模擬」,但其實跟觀察模擬沒有太大關係。

「日常的觀察與模擬」是依據五、造物主─他們也是人!奇幻的英雄日常所做的補充;原先在該文,我主要強調的是「日常」的概念,也就是不管你們筆下的英雄、角色在未來有多麼偉大或狡詐,他們必然都有屬於自己的日常生活,而該如何塑造日常,那就必須從他們的身分、生活背景、地位等資訊著手,打造每一位奇幻英雄的日常景象。

若是曾試圖描寫,那麼你就會發現「日常」的描述確實有很多功用。好比說轉場,好比說驅使人物有事可做,好比說引做觸動事件的鋪陳安排……而在讀者角度,日常也是讓角色更平易近人、容易融入甚至認識角色的機會。

我一直以來都在強調,奇幻小說的特質之一,就在於它有很強烈的「代入感」(藉由內容觸發想像,所營造的沉浸氛圍)。在此基礎為上,即便日常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夠大幅影響故事散發的想像性,也使得人物不會過份扁平、毫無靈魂。

想要知道描寫日常的切入面,其實我們都能從自身的生活經驗中獲得靈感;在「日常的觀察與模擬」主題,我將以三個面向,來討論本題:

  • 飲食
  • 生活用品
  • 禮儀、儀式:摻雜信仰、宗教的因素(非必然)



以下為奇幻寫作事付費限定內容!
歡迎購買本專題閱讀本文!




〈關於Moonrogu〉

嗨,我是Moonrogu!一位奇幻小說家,你可以叫我村長。從2018年加入方格子並持續寫作至今,已累積數百篇極短篇小說創作以及三篇長篇奇幻小說的連載;而除了小說,我也寫我的寫作觀點,並發展成付費專題「奇幻寫作事」。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透過追蹤、訂閱,隨時follow最新的文章資訊!另外,誠摯邀請加入vocus Premium,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創作!

社群追蹤:FB粉專噗浪PlurkIG

經營出版專題: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89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奇幻寫作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炬靈書室
17.0K會員
2.1K內容數
文字是嚮導,意識是光炬。 唯有書寫,我們才得以前進,而意識也得以照拂更遙遠的境界。 儘管世界為濛霧阻饒、路途充滿荊棘,靈魂無可倖免。 文字終將引領意識。 我們都是意識的旅者。我們書寫,我們創造。
2021/06/10
日常事物背後牽涉的,往往是人們為了解決特定需求而提出方法、並且不斷改製而成的「最佳解方」,這背後有時還關係到複雜的歷史、環境等因素──這些,都是我們在構築虛構世界時,能夠嘗試去探討、讓小說添加更獨特有趣的敘事呈現。 那麼禮儀,儀式,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2021/06/10
日常事物背後牽涉的,往往是人們為了解決特定需求而提出方法、並且不斷改製而成的「最佳解方」,這背後有時還關係到複雜的歷史、環境等因素──這些,都是我們在構築虛構世界時,能夠嘗試去探討、讓小說添加更獨特有趣的敘事呈現。 那麼禮儀,儀式,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2021/06/03
日常用品往往反映著地方居民的生活常態,而生活常態也往往由各種圍繞在周遭的因素所導致。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樣日常用品會是無來由誕生的;反之,人們也不會莫名就使用、擁有某些不符合環境需求的日常用品。日常是是最直白反映一個地區、聚落、國家文化樣貌的生活象徵。
Thumbnail
2021/06/03
日常用品往往反映著地方居民的生活常態,而生活常態也往往由各種圍繞在周遭的因素所導致。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樣日常用品會是無來由誕生的;反之,人們也不會莫名就使用、擁有某些不符合環境需求的日常用品。日常是是最直白反映一個地區、聚落、國家文化樣貌的生活象徵。
Thumbnail
2019/10/09
人類對環境與未來的茫然、自我喪失、面對困境與挫折的無力感產生了絕望與疲倦感,也萌生尋求依賴的渴望。宗教,正是滿足了這份渴望,讓迷失的人類有了依靠。 宗教的寬容與啟發效益,是獲得信眾認同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信眾對宗教的認同有時是受出身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所導致。
Thumbnail
2019/10/09
人類對環境與未來的茫然、自我喪失、面對困境與挫折的無力感產生了絕望與疲倦感,也萌生尋求依賴的渴望。宗教,正是滿足了這份渴望,讓迷失的人類有了依靠。 宗教的寬容與啟發效益,是獲得信眾認同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信眾對宗教的認同有時是受出身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所導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書內容開篇告訴你,每個平凡人都能夠有創意,而這創意則來自頻繁的創作。 就算你認為自己現在的作品都是獨立創作出來的,但作者很明顯告訴你,你所謂的獨立創作,都是建立在過往先前的創作者身上開始,這話怎麼說呢? 你想,你現在懂得怎麼開火煮飯,就算你只是自己學會煎蛋,也是建立在原始人學會如何生火,你才能夠學
Thumbnail
本書內容開篇告訴你,每個平凡人都能夠有創意,而這創意則來自頻繁的創作。 就算你認為自己現在的作品都是獨立創作出來的,但作者很明顯告訴你,你所謂的獨立創作,都是建立在過往先前的創作者身上開始,這話怎麼說呢? 你想,你現在懂得怎麼開火煮飯,就算你只是自己學會煎蛋,也是建立在原始人學會如何生火,你才能夠學
Thumbnail
日常事物背後牽涉的,往往是人們為了解決特定需求而提出方法、並且不斷改製而成的「最佳解方」,這背後有時還關係到複雜的歷史、環境等因素──這些,都是我們在構築虛構世界時,能夠嘗試去探討、讓小說添加更獨特有趣的敘事呈現。 那麼禮儀,儀式,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日常事物背後牽涉的,往往是人們為了解決特定需求而提出方法、並且不斷改製而成的「最佳解方」,這背後有時還關係到複雜的歷史、環境等因素──這些,都是我們在構築虛構世界時,能夠嘗試去探討、讓小說添加更獨特有趣的敘事呈現。 那麼禮儀,儀式,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同樣的道理,在台灣,我們吃白米,不論是蓬萊米還是在來米,這都是根植土地許久的主要糧食,不論是身處現代的我們,還是過去的祖先,幾乎都是靠著白米才能存續至今。 那麼現在回過頭來看副標題:「你的英雄都吃些什麼?」 你的英雄平常都吃些什麼呢?
Thumbnail
同樣的道理,在台灣,我們吃白米,不論是蓬萊米還是在來米,這都是根植土地許久的主要糧食,不論是身處現代的我們,還是過去的祖先,幾乎都是靠著白米才能存續至今。 那麼現在回過頭來看副標題:「你的英雄都吃些什麼?」 你的英雄平常都吃些什麼呢?
Thumbnail
«眾神的餐桌»張健芳 人類的文化總是和生活不可分離。因為活著,才留下各種歷史足跡。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需要:衣食住行,都能看出各地的風土文化。《眾神的餐桌》正是以食為題,在異國打聽跨越時空的記憶與文化。
Thumbnail
«眾神的餐桌»張健芳 人類的文化總是和生活不可分離。因為活著,才留下各種歷史足跡。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需要:衣食住行,都能看出各地的風土文化。《眾神的餐桌》正是以食為題,在異國打聽跨越時空的記憶與文化。
Thumbnail
若說種子構成人類文明,一點都不為過。製作麵包的小麥、有黑金之稱的咖啡、做衣服的棉花,都是來自種子。 這本書的切入角度很值得人玩味,從植物種子的功能性,讓我們看見植物多麼驚人且多變。
Thumbnail
若說種子構成人類文明,一點都不為過。製作麵包的小麥、有黑金之稱的咖啡、做衣服的棉花,都是來自種子。 這本書的切入角度很值得人玩味,從植物種子的功能性,讓我們看見植物多麼驚人且多變。
Thumbnail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這句話放在現代社會裡,更顯珍貴。 怎麼說呢?就拿我們所習以為日常的食物來說,在台灣這樣豐饒便利的社會裡,隨手取來視之為理所當然。而這樣理所當然的心態下,關於這麼日息為常的議題研究,或許有人嗤之以鼻,但讀完《食物:》這本書,或該說是篇論文,可就很難否認食物這個物件包羅萬千且主
Thumbnail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這句話放在現代社會裡,更顯珍貴。 怎麼說呢?就拿我們所習以為日常的食物來說,在台灣這樣豐饒便利的社會裡,隨手取來視之為理所當然。而這樣理所當然的心態下,關於這麼日息為常的議題研究,或許有人嗤之以鼻,但讀完《食物:》這本書,或該說是篇論文,可就很難否認食物這個物件包羅萬千且主
Thumbnail
食物與設計,是生活中日常不過的兩件事,但「食物設計」又是什麼呢?是「經過設計的食物」還是「使用食物傳達設計想法」?而真實應用於生活產業或設計創作中的食物設計又是如何呢?最後,試著以我們生活中熟悉的台灣飲食文化來進行「食物設計的六大領域」的案例討論,或許食物設計可以不那麼遙遠,也更容易想像!
Thumbnail
食物與設計,是生活中日常不過的兩件事,但「食物設計」又是什麼呢?是「經過設計的食物」還是「使用食物傳達設計想法」?而真實應用於生活產業或設計創作中的食物設計又是如何呢?最後,試著以我們生活中熟悉的台灣飲食文化來進行「食物設計的六大領域」的案例討論,或許食物設計可以不那麼遙遠,也更容易想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