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番外篇-南越列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都說常山真定出英雄,最是知名趙子龍。
不過今天不講三國,說的是秦末漢初的故事。

一樣是常山真定人。
一樣姓趙。

常山在戰國末年,本來就是趙國的領土。
這個趙國王孫,絕對是比趙雲更傳奇的人物。

我們叫他趙佗。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兵南下征服百越,並將六國貴族移往南越開墾。
設置了桂林、南海等郡。

趙佗身為一個六國貴族,在南海郡龍川縣領了一個縣令,深得信賴。
由於南海郡屬於邊疆郡,跟秦朝國內不同,是備有重兵,且由軍事官為大主管的地方。

基本上蒙恬王離所在的北疆也是一樣。

隨著陳勝吳廣,項梁項羽在北邊越演越烈,南越沒有收到徵召的命令(北地則有),南海尉就開始在想了。
每一個秦朝郡守想的,都是放棄皇朝自立,南海尉心裡想的事也差不多。

但這時南海尉任囂年事已高,又生了重病。
任囂名為南海尉,實際上統領南越諸郡。
他將自己的盤算告知趙佗,並且轉移兵權後,隨即過世。

是說這邊天高皇帝遠的,到底是和平轉移?還是趙佗像項梁一樣殺了任囂,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趙佗接任之後,上演的戲碼跟項梁也差不了太多。
作為前六國貴族,趙佗第一件事就是開始誅殺秦國官員。

接著以防衛北方亂軍入侵為名,進擊桂林跟象郡。

完成武力統一南越後,秦朝敗亡的訊息傳來,項羽自封西楚霸王,並且大肆分封諸王。
趙佗老實不客氣的自己就自立為南越武王了。

劉邦擊敗項羽後,比起這個化外之王,他還更忌憚淮南王英布跟長沙王吳芮多一些。
別忘了這兩王可是姻親關係。

古有明訓,遠者交,近者攻。
就算劉邦不讀書,他手下讀書人可多著去了。

於是劉邦便派說客陸賈出使南越。

政治部分的對話不提,趙佗一開始是不當一回事,還問陸賈:「我跟蕭何、曹參、韓信相比,誰比較厲害呢?」
陸賈說:「您比較厲害。」
趙佗又問,「那跟劉邦比呢?」

陸賈回答:「劉邦那個是天命所歸,統一全國。您只佔據這小小地方,要怎麼比呢?」

趙佗哈哈大笑,就把陸賈留下,好好了解一下天下大事。
之後,陸賈承認趙佗的王位,並且約定南越稱臣,雙方剖符互通。

長沙王識時務,大方的把自己的長沙國當作通道,大家歡迎光臨。

伸手不打笑臉人,劉邦確認完南越國跟長沙國的意圖之後,就跟英布開戰了。
這一戰,劉邦中了一箭,雖然沒有當場就死,但也讓此戰成為他戎馬生涯的最後作品。

呂后當政後,南越跟大漢相安無事多年。
但隨著呂后換藩越來越猛烈,長沙王一直平平安安,有這麼簡單?

大漢朝突然告知南越,今後要禁絕鐵器的交易。

趙佗想了想:「這什麼道理?八成是長沙王在動歪腦筋,扁他!」
南越國一出兵,大漢朝也立刻派兵支援長沙國。

這邊個人推測,呂后是故意引誘南越出兵,讓大漢能名正言順的佔據長沙,甚至更進一步消滅南越。
但人算不如天算,由於氣候關係,北方兵下來就是吃我的疫病啦。

雙方僵持了一年多,呂后駕崩,大漢朝廷引爆內亂。
趙佗當然老實不客氣的加碼再打。
又以財物賄賂東邊福建越民跟西邊的苗民(川南雲貴)。
一時聲勢無兩。

看著漢朝自身難保,趙佗索性稱帝,欲與中國天朝平起平坐。

還好,漢朝大臣選了代王劉恆來接任新帝。
趙佗的老家,就是劉恆的領地。

劉恆立刻下令找出趙家子孫為官,並下令祭祀趙佗家族的祖墳:劉邦就常常幹這招了。

準備妥當後,就是欠一個使者去跟趙佗聊一聊了。
陳平自然是推薦跟自己交情匪淺,又有南越經驗的陸賈出使。

陸賈可是辯士級的人物,一出馬自然馬到成功,帶回了一封絲絲合拍的回信。

趙佗表示:啊我聽說呂后挖我祖墳殺我宗族,一氣之下做了傻事。
我稱帝是因為要幫天子管制東西邊的蠻族王,現在既然真命天子復位,對我趙家加以恩澤,老臣這個皇帝當然是不當了,願常為藩屬。

這種完全配合的說詞,要說陸賈沒動什麼手腳,那是不可能的。
且事實上,司馬遷也記下了,雖然南越使者到中國,都自稱藩屬。
但趙佗在南越國內,仍是使用著皇帝的稱號。

據說,趙佗一直到漢武帝建元四年才過世,傳說活了一百零三歲。
這樣算起來,趙佗大概是成蟜之亂左右出生的。

南越列傳關於趙佗的記載就只有這麼多。
但其實在漢朝這邊,並不是叫他趙佗。

主要稱呼為「尉佗」。

因為趙佗是秦國的官員。
秦由於廢王侯的關係,卿大夫大臣的姓名,不再是以封地+名為主。

反而更多記為「將軍恬」、「內史騰」。

「使尉佗踰五嶺攻百越。尉佗知中國勞極,止王不來,使人上書,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以為士卒衣補。秦皇帝可其萬五千人。於是百姓離心瓦解,欲為亂者十家而七。」

史記的《淮南衡山列傳》中,有這麼一段。
是說徐福東渡的同時,尉佗攻打百越。

普遍相信,這個「尉佗」跟「尉佗趙氏」是同一個人。
所以《漢書》才有了趙佗是當年征伐百越的大將的推測。

順帶一提,《漢書》基本上也稱「百粵」,而非「百越」。
用以區別閩(福建)越與廣東。

老實說,如果「尉佗」跟「尉佗趙氏」是同一個人,那他殺任囂的機會就很大了。
畢竟其實南越是他打下來的,他也應該要擁有這邊的軍權跟治權。

可他只是個縣令。

趙佗所建的南越國,後來被漢武帝滅亡。
越南歷史稱之為「趙朝」,過去曾經被視為越南第一個王朝。
但現在卻視之為中國入侵的開始。

跟北方的遊牧民族相比,越南留有更多的考古遺跡跟文獻記錄,跟中國緊密的發生著關連。
不過一樣是不會想被當作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2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五虎將中壽命最長-趙雲,七十歲還能出征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以忠勇聞名於天下。他先後跟隨公孫瓚、劉備、劉禪,歷任牙門將軍、偏將軍、翊軍將軍、征南將軍、鎮東將軍等職,封永昌亭侯,追諡順平侯
Thumbnail
五虎將中壽命最長-趙雲,七十歲還能出征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以忠勇聞名於天下。他先後跟隨公孫瓚、劉備、劉禪,歷任牙門將軍、偏將軍、翊軍將軍、征南將軍、鎮東將軍等職,封永昌亭侯,追諡順平侯
Thumbnail
趙佗死後,繼任的王太孫趙胡非常明白自己的國際定位,人家原來不叫這名字的,這名字是由趙眛改成了趙胡的。 直接將自己名字改成「胡」姿態已經不可謂不低了,武帝此時還年少,看到這麽給面子的同誌,自然也就保持了對嶺南的睦鄰友好關系。 一方面德高望重的嶺南老王新死,一方面漢帝國登基的是個半大小子,在這個關鍵的新
Thumbnail
趙佗死後,繼任的王太孫趙胡非常明白自己的國際定位,人家原來不叫這名字的,這名字是由趙眛改成了趙胡的。 直接將自己名字改成「胡」姿態已經不可謂不低了,武帝此時還年少,看到這麽給面子的同誌,自然也就保持了對嶺南的睦鄰友好關系。 一方面德高望重的嶺南老王新死,一方面漢帝國登基的是個半大小子,在這個關鍵的新
Thumbnail
又是五十萬的大手筆,又是三年修渠的猛工程,但最終四年的持久戰才徹底解決了嶺南的產權問題並非說明秦軍不行了,軍國主義大秦可不是鬧著玩的。 只能說明此時征伐未開化的嶺南,也算是大炮打蚊子,當時的醫療,軍需,糧餉等等方面均不成熟,始皇帝完全就是粗暴的強上。 小勢力在面對不計成本的大流氓時,只能默默的流下無
Thumbnail
又是五十萬的大手筆,又是三年修渠的猛工程,但最終四年的持久戰才徹底解決了嶺南的產權問題並非說明秦軍不行了,軍國主義大秦可不是鬧著玩的。 只能說明此時征伐未開化的嶺南,也算是大炮打蚊子,當時的醫療,軍需,糧餉等等方面均不成熟,始皇帝完全就是粗暴的強上。 小勢力在面對不計成本的大流氓時,只能默默的流下無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三國鼎立,四方英雄並起。以最弱小的勢力,力抗群雄的西魏宇文泰,手下能人異士,想必是比人家多了這麼一丁半點。 就讓我們暫時離開一下「天子傳奇」,從大將的角度來看這個時代。 趙貴是什麼人? 是宇文泰手下十二大將之一。 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宇文泰是劉備,那麼趙貴大概就是魏延了。 糟透了對吧?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三國鼎立,四方英雄並起。以最弱小的勢力,力抗群雄的西魏宇文泰,手下能人異士,想必是比人家多了這麼一丁半點。 就讓我們暫時離開一下「天子傳奇」,從大將的角度來看這個時代。 趙貴是什麼人? 是宇文泰手下十二大將之一。 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宇文泰是劉備,那麼趙貴大概就是魏延了。 糟透了對吧?
Thumbnail
建安末年,是廣義三國時代中,最動盪的年代。 起點便是位在中國核心處的軍閥,關羽的雄起。 襄樊之戰,震撼了全中國。 奪走了蜀之關羽,奪走了吳之呂蒙,奪走了魏之曹操。 三個當代首屈一指的大將逝世,也宣示著舊時代的終結。 新世代的東吳,出現了一個新的最高軍職:上大將軍。 這是上大將軍:呂岱的故事。
Thumbnail
建安末年,是廣義三國時代中,最動盪的年代。 起點便是位在中國核心處的軍閥,關羽的雄起。 襄樊之戰,震撼了全中國。 奪走了蜀之關羽,奪走了吳之呂蒙,奪走了魏之曹操。 三個當代首屈一指的大將逝世,也宣示著舊時代的終結。 新世代的東吳,出現了一個新的最高軍職:上大將軍。 這是上大將軍:呂岱的故事。
Thumbnail
新莽地皇四年,群雄並起。 老字號大品牌的赤眉軍,已然是關東一霸。 荊州綠林軍也算是經營多年,並在舂陵劉氏的協助之下,不只迅速壯大,連戰皆捷,還搶先立了第一個劉姓天子。 雍州隗囂趁勢而起,以漢高祖劉邦之臣為旗號,也準備分一杯羹。 就在三大勢力紛紛向關中前進,先入為王之時,意想不到的變故發生了……
Thumbnail
新莽地皇四年,群雄並起。 老字號大品牌的赤眉軍,已然是關東一霸。 荊州綠林軍也算是經營多年,並在舂陵劉氏的協助之下,不只迅速壯大,連戰皆捷,還搶先立了第一個劉姓天子。 雍州隗囂趁勢而起,以漢高祖劉邦之臣為旗號,也準備分一杯羹。 就在三大勢力紛紛向關中前進,先入為王之時,意想不到的變故發生了……
Thumbnail
王莽的祖先本姓田,是齊國王族,曾為項羽效忠,以至於西漢建立時不敢自承身分,只是隱諱的以「王家」來報戶。 劉邦的漢家天下,最終結束在忠於項羽的濟北王子孫手下。 是歷史的必然?還是仇恨的連鎖? 又或者是天命的依歸? 都是吹牛。 世上的權臣這樣多,在王莽之前,誰懂得篡位? 王莽又是如何走上篡漢之路?
Thumbnail
王莽的祖先本姓田,是齊國王族,曾為項羽效忠,以至於西漢建立時不敢自承身分,只是隱諱的以「王家」來報戶。 劉邦的漢家天下,最終結束在忠於項羽的濟北王子孫手下。 是歷史的必然?還是仇恨的連鎖? 又或者是天命的依歸? 都是吹牛。 世上的權臣這樣多,在王莽之前,誰懂得篡位? 王莽又是如何走上篡漢之路?
Thumbnail
飛將軍是李廣的渾號,不是官名。 是匈奴人送給李廣的威名。 年紀比李廣小得多的趙充國,出生於漢武帝建元年間。 趙充國的威名成於西羌,所以其實是沒有人叫他飛將軍的。 但他跟李廣之間,卻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相似。 而真要論起功勞,趙充國平定西羌成功,所造成的後果,也是無可估計的……
Thumbnail
飛將軍是李廣的渾號,不是官名。 是匈奴人送給李廣的威名。 年紀比李廣小得多的趙充國,出生於漢武帝建元年間。 趙充國的威名成於西羌,所以其實是沒有人叫他飛將軍的。 但他跟李廣之間,卻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相似。 而真要論起功勞,趙充國平定西羌成功,所造成的後果,也是無可估計的……
Thumbnail
韓安國在歷史上相對不知名。 但在了解漢武帝的「武功」,與衛青李廣兩大名將的時候,韓安國的人生還是提供了很好的角度。 更為我們呈現了漢初郡國制中,臣子們面對中央跟地方交叉管理的尷尬與困難。 當然,聰明如我韓總機,自然會選擇「OO」……
Thumbnail
韓安國在歷史上相對不知名。 但在了解漢武帝的「武功」,與衛青李廣兩大名將的時候,韓安國的人生還是提供了很好的角度。 更為我們呈現了漢初郡國制中,臣子們面對中央跟地方交叉管理的尷尬與困難。 當然,聰明如我韓總機,自然會選擇「OO」……
Thumbnail
都說常山真定出英雄,最是知名趙子龍。 不過今天不講三國,說的是秦末漢初的故事。 一樣是常山真定人。 一樣姓趙。 常山在戰國末年,本來就是趙國的領土。 這個趙國王孫,絕對是比趙雲更傳奇的人物。 我們叫他趙佗。
Thumbnail
都說常山真定出英雄,最是知名趙子龍。 不過今天不講三國,說的是秦末漢初的故事。 一樣是常山真定人。 一樣姓趙。 常山在戰國末年,本來就是趙國的領土。 這個趙國王孫,絕對是比趙雲更傳奇的人物。 我們叫他趙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