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計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試當真 #中計 #箴言15 #回答柔和

有沒有發現,今時今日在網上談論政事,一定會有人的留言,是要故意讓人生氣的呢?然後就會演變成為罵戰,延綿不斷。試當真最近的短片「#請客食飯」,所談論的大概就是這件事(雖然有其他解讀,但不打算深究。)

豪哥:這樣就中計了

豪哥:這樣就中計了

筆者在信主初期,曾經在教會談論團契事宜之時,被一個弟兄出言挑釁,令我十分惱火,忍不住出言回擊,令團契其他弟兄姊妹要調停。筆者在沖昏頭腦的時候,口中就只有罵人的言語,沒有造就,其實渾身發抖,感覺很不舒服...

更重要的,是我做了一個很壞的見證 - 這就中計了。

所以,無論現實或在網上,求主幫助我們,叫我們不要在情緒不穩的時候,說出破壞的話。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 ‭15:1‬)

(有關片段(有粗口慎入):https://youtu.be/PU75KFTE-gE

(Credit:試當真 Trial & Erro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 Chan的沙龍
7會員
55內容數
新的一波移民潮又來了,美國是其中一個熱門的理想地方。可能大家有很多問題,也預計不到會有什麼挑戰。 作為移民美國二十多年的先鋒,站在美國與香港中間,可能可以幫到大家解答一些了解美國生活上的一些問題,或者是為移民這個題目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Let's do this! 移民美國,的確 #像極了愛情
Patrick C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0
今天是 #棕枝主日,也就是復活節前一週、耶穌基督進耶路撒冷城的紀念主日。早上牧師講道,選了路加福音19:37-41進城的一段聖經,以「#耶穌基督 #哭了」為題,講論為什麼耶穌基督進城後會看著耶路撒冷而哭⋯⋯
Thumbnail
2022/04/10
今天是 #棕枝主日,也就是復活節前一週、耶穌基督進耶路撒冷城的紀念主日。早上牧師講道,選了路加福音19:37-41進城的一段聖經,以「#耶穌基督 #哭了」為題,講論為什麼耶穌基督進城後會看著耶路撒冷而哭⋯⋯
Thumbnail
2022/04/04
與人相處真的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總覺得很吃力,是我的死穴。
2022/04/04
與人相處真的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總覺得很吃力,是我的死穴。
2022/04/03
如果沒有生命當中沒有「慢跑」(#屬靈操練)的過程,在屬靈生命上準備充足,當風浪來到的時候,大概就會吃不消了。
Thumbnail
2022/04/03
如果沒有生命當中沒有「慢跑」(#屬靈操練)的過程,在屬靈生命上準備充足,當風浪來到的時候,大概就會吃不消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那有些事呢?你說的再細,我也無法查證,怎麼能就輕易相信了呢?因為人都是這樣的,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說。我們在很多靠北群組裡不也是經常見到嗎?所以都要一直敲碗希望被指控的那方「出來打臉」。
Thumbnail
那有些事呢?你說的再細,我也無法查證,怎麼能就輕易相信了呢?因為人都是這樣的,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說。我們在很多靠北群組裡不也是經常見到嗎?所以都要一直敲碗希望被指控的那方「出來打臉」。
Thumbnail
某一次與房仲大哥的意見歧異,讓我有再一次的機會,對於人際關係的溝通問題的反思。 生活中與對方發生爭執紛論,跟對方就事論事,對方卻氣呼呼回:「這是奇摩子問題!」 跟對方談他所謂的奇摩子問題,他又說「你不要玩文字遊戲!」並且開始三寸不爛之舌、歇斯底里模式。 這時,若爭執紛論的問題是芝麻綠豆
Thumbnail
某一次與房仲大哥的意見歧異,讓我有再一次的機會,對於人際關係的溝通問題的反思。 生活中與對方發生爭執紛論,跟對方就事論事,對方卻氣呼呼回:「這是奇摩子問題!」 跟對方談他所謂的奇摩子問題,他又說「你不要玩文字遊戲!」並且開始三寸不爛之舌、歇斯底里模式。 這時,若爭執紛論的問題是芝麻綠豆
Thumbnail
#生氣不會有好事 #生氣是生活裡最不划算的事! 對凡事都得斤斤計較了! 竟還耗費心力在生氣? 因為生氣絕不會有好事, 其實生氣,是因為妳有還沒能理解事情, 不管是從別人的,還是自己猜想的。 但,一旦生起氣來,就連這種好好想想, 便能通達的道理也會忘記, 更別說去注意原本該有的禮節。 連悶在心力生氣,
Thumbnail
#生氣不會有好事 #生氣是生活裡最不划算的事! 對凡事都得斤斤計較了! 竟還耗費心力在生氣? 因為生氣絕不會有好事, 其實生氣,是因為妳有還沒能理解事情, 不管是從別人的,還是自己猜想的。 但,一旦生起氣來,就連這種好好想想, 便能通達的道理也會忘記, 更別說去注意原本該有的禮節。 連悶在心力生氣,
Thumbnail
近來為一點小事傷神。 簡單地說,有人在臉書一個閱讀社團針對某事發表高見,不認同他意見的其他成員,自然留言反駁。然後接下來的互動,火藥味有點濃。 原本不干我的事。對於那人,我先前早已決定敬而遠之。而他向來只發文,不會在其他人的貼文留言,跳過不難,不看總可以吧。他從來沒打算交流溝通,只是為了「宣揚理念」
Thumbnail
近來為一點小事傷神。 簡單地說,有人在臉書一個閱讀社團針對某事發表高見,不認同他意見的其他成員,自然留言反駁。然後接下來的互動,火藥味有點濃。 原本不干我的事。對於那人,我先前早已決定敬而遠之。而他向來只發文,不會在其他人的貼文留言,跳過不難,不看總可以吧。他從來沒打算交流溝通,只是為了「宣揚理念」
Thumbnail
朋友有難之時 選擇不站出來 是膽怯跟懦弱 我記得當初看的時候 哭得不成人形 #Netflix
Thumbnail
朋友有難之時 選擇不站出來 是膽怯跟懦弱 我記得當初看的時候 哭得不成人形 #Netflix
Thumbnail
前註: 實際上我沒有「怒」,只是氣在心裏,自己內傷罷了! 有人跟我說 1.你講那麼長,別人還要講。 2.你寫這些和社團無關 3.趕快起來做事,Go 4.你不要講,讓男生講 5.你不要想那麼多。 6.你不要想了,好不好? 7.你是無病呻吟。 8.你很好命,小孩好,先生好,家庭好,工作好 我想回答的
Thumbnail
前註: 實際上我沒有「怒」,只是氣在心裏,自己內傷罷了! 有人跟我說 1.你講那麼長,別人還要講。 2.你寫這些和社團無關 3.趕快起來做事,Go 4.你不要講,讓男生講 5.你不要想那麼多。 6.你不要想了,好不好? 7.你是無病呻吟。 8.你很好命,小孩好,先生好,家庭好,工作好 我想回答的
Thumbnail
還記得我上一篇文章嗎? 說真的我覺得我很理性了 本來以為就這樣吧 反正我也離開了 但是!!!! 太天真。 因為我發文都習慣臉書發一篇,這時候那個社的某個社員說他看不過去,要來主持公道哦,然後斷章取義一小段評論完全沒有前後文,也跑來這個社團在我底下留言,指責我到處宣揚,不認錯... 我?????
Thumbnail
還記得我上一篇文章嗎? 說真的我覺得我很理性了 本來以為就這樣吧 反正我也離開了 但是!!!! 太天真。 因為我發文都習慣臉書發一篇,這時候那個社的某個社員說他看不過去,要來主持公道哦,然後斷章取義一小段評論完全沒有前後文,也跑來這個社團在我底下留言,指責我到處宣揚,不認錯... 我?????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Thumbnail
幾年前的撰文,我是認為講者沒有同理心。長大的人能夠對生活事務有所選擇,包括要不要接受被灌輸的理念,在學生離席也無鬧場干擾的情形下,談上素質只有過之無不及。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今時今日在網上談論政事,一定會有人的留言,是要故意讓人生氣的呢?然後就會演變成為罵戰,延綿不斷。試當真最近的短片「#請客食飯」,所談論的大概就是這件事⋯⋯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今時今日在網上談論政事,一定會有人的留言,是要故意讓人生氣的呢?然後就會演變成為罵戰,延綿不斷。試當真最近的短片「#請客食飯」,所談論的大概就是這件事⋯⋯
Thumbnail
有很多話我很不愛聽,甚至於不必等人家開口唱正戲,開場白就已經轉台或是關電視跟耳朵了。 而且,一聽到誰這麼開口立刻在心底退後,在人家頭上大大貼個標籤一見發財「避之則吉」。  比方說: 1.「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說」。 那就不要說。因為一定滿滿是絕對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接下來就全
Thumbnail
有很多話我很不愛聽,甚至於不必等人家開口唱正戲,開場白就已經轉台或是關電視跟耳朵了。 而且,一聽到誰這麼開口立刻在心底退後,在人家頭上大大貼個標籤一見發財「避之則吉」。  比方說: 1.「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說」。 那就不要說。因為一定滿滿是絕對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接下來就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