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說出口的愛,全都封存在料理中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北市民生社區一角,鵝黃色的燈光下,打開門是不尋常的餐館「食憶」。結合了「私廚」、「無菜單料理」、「銀髮經濟」,由57歲到94歲二十多位長輩掌廚,分享家鄉私房菜,於去年集結出版《食憶的家傳菜譜》。本期特別收錄「傳承眷村味的湖北女兒─彭阿姨」的故事,與新北讀者分享。
撰文=王舜薇 照片提供=悅知文化
(原文收錄在2020 年8 月悅知文化出版的《食憶的家傳菜譜》,感謝悅知文化鼎力協助,同意轉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台北市民生社區一角,鵝黃色的燈光下,打開門是不尋常的餐館「食憶」。結合了「私廚」、「無菜單料理」、「銀髮經濟」,由57歲到94歲二十多位長輩掌廚,分享家鄉私房菜,於去年集結出版《食憶的家傳菜譜》。本期特別收錄「傳承眷村味的湖北女兒─彭阿姨」的故事,與新北讀者分享。
來自中國湖北的彭氏夫妻沒有想過,這輩子會在台灣落腳。1947 年,夫婦兩人離開家鄉,本來預計往南洋打拚,沒想到搭船途中在基隆上岸休息時,意外發現此地的西紅柿(番茄)紅豔碩美。彭爸爸認定這裡物產豐饒,轉念留了下來,彭氏一家從此在此生根。
曾在建設公司工作,還當過臨演,
彭阿姨一手好廚藝,學自從湖北來台的母親。
克難中養成廚藝的湖北女兒
動盪年代,平民保命安身為先,重大決定都在彈指之間。彭家人剛來台不久,就遇上二二八事件風暴席捲,外省、本省人間衝突加溫,為保安全,跟著同樣是湖北人、又是同宗的軍官彭孟緝,暫居於基隆部隊。
風波漸息,夫妻兩人輾轉台北中華商場、台中做生意,最後落腳台北艋舺的克難街。兩岸分治後,國軍在此規劃最早的一批軍方眷舍,提供各軍種安置軍民。克難之名,意喻此地之人胼手胝足,面對物資的窘迫。
彭阿姨在食憶大展身手。
彭家人在此拉拔七個孩子成長。其中排行第五的女兒,對做菜最有興趣,不但傳承了母親的好手藝,日後更成為了最早加入食憶團隊的長輩主廚:彭阿姨。她回憶:「媽媽常對我們說,『今天是人家的女兒,明天是別人的媳婦。』」身為女兒,幫忙家事天經地義,手工擀麵、包水餃、做饅頭包子,都是必備技能。而眷村人際關係緊密,左鄰右舍常互贈菜餚,除了湖北家鄉菜,更能嚐遍大江南北。「小時候,夏天吃焦酥的熱鍋貼配涼涼的綠豆稀飯,或者水餃配酸辣湯,冬天常常吃自製的包子、饅頭、花卷和排骨湯。」樸實口味,卻滋養了味覺的敏銳。
在湖北,什麼菜都能粉蒸
當年眷村中,有不少湖北同鄉都是隻身一人隨軍隊來台,因此在彭阿姨的記憶中,家中過年總是熱熱鬧鬧:「每年春節初二之後,就有很多老鄉來我們家吃我媽媽做的豆腐丸、粉蒸肉、粉蒸魚和粉蒸茼蒿。因為他們一個人來到台灣,娶的本地太太都不會煮湖北菜。」
粉蒸豬肉。
湖北菜最大的特色就是「粉蒸」。當年,彭媽媽會用高粱酒瓶將洗好晾乾的米碾碎成粉,透過巧妙手勁,讓米粉仍保有顆粒口感,裹在食材外層後,再放進竹蒸籠裡,以屋外的煤球爐燜蒸。
母親當年一日三餐親力親為,也意外為下一代創造「興趣」的餘裕。彭阿姨比起其他姊妹更愛做菜:「長大後試著自己做,也會檢討成果。不滿意的話,再去跟媽媽請益。」不過,彭媽媽在不到七十歲時驟逝,留下許多來不及,不少味道,只活在彭家孩子的記憶裡。
在食憶復刻童年滋味
人生峰迴路轉,彭阿姨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做菜給陌生人吃。幾年前,友人小孩轉介食憶的資訊給彭阿姨,鼓勵退休的她來試試看。「當時還搞不清楚這裡到底在做什麼,他們說要來試菜,我也沒刻意準備,就弄一些平常的家常菜,煎個魚、炒個肉絲。」
家常口味便已見真章,而當彭阿姨拿出手機,裡頭的年菜照片更是驚豔四座。未婚單身的她,常在大姊家擔綱年夜飯主廚,是回憶中的複雜菜式得以再現餐桌的閃亮時刻。雖然母親與眷村皆已不在,但六十年前學到的手藝,意外在食憶得以延續。
招牌菜「湖北豆腐丸」工序複雜,得先將板豆腐壓乾、加入絞肉與配料塑形,蒸熟後再加進燉雞湯,肉丸吸收雞湯鮮甜,一口咬下脂腴滿溢。彭阿姨堅持跟熟識攤商預訂有機豆腐製作,要端出這道功夫菜,得提前數天準備。
而過去年年幫姊妹、親友無償做豆腐丸、獅子頭、滷牛肉等「厚工」的菜,來到食憶後,彭阿姨意外發現自己的市場價值。「現在我跟他們說,你們想吃,要用買的!」她開玩笑說。跟其他長輩主廚平時也會互相切磋,相約逛市場、吃館子觀摩,越來越有自信。但也惋惜:「現在的食材原始風味和以前不太一樣了,菠菜、芥藍、青江菜的口感,都沒有以前好。」
三星蔥油餅。
從母親身上學做菜,下料火候都憑經驗,但那個時代亦如同青菜的甘甜,一去不復返了。好在食憶的存在,讓任何人都可以吃到彭阿姨的湖北家鄉菜。現在六十六歲的「彭莅稊」披上柔和線條,口吻淡然,面對來食憶的年輕客人,好奇細問各式菜餚做法,總是娓娓應答。「他們滿可愛,可能在家吃飯機會也不多,來這裡就覺得什麼都好吃!」
年輕人問了菜色細節,不知道回家後是否會真的學做?不過,透過餐桌上的美味與交流,激發做菜欲望、點燃記憶火種,無庸置疑。
作者介紹:食憶團隊
食憶,食物的回憶,拾起回憶品嚐傳遞。結合「銀髮價值再造」、「共享經濟」和「體驗式餐飲」三種概念,以「食物的回憶」為名,舉辦餐會、市集,創造世代交流,並傳承故事。隱身在富錦街上老宅的私廚團隊。(店址:台北市富錦街359 巷2 弄4 號)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好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留學歐美的學生,總要經歷一段飲食不適期;同樣的,來自南洋的新住民也會懷念家鄉味。社團法人南洋台灣姊妹會自2014 年起,透過一系列的料理課程與訪問,帶領我們去認識美食後頭的歷史、文化,以及那些將食物帶來台灣的人。本期季刊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菲律賓母女Rose 與Keziah的家。
    半世紀以來,新住民一改過去的刻板印象,以獨特的美食悄悄融入你我的生活。在新北中和華新街,就有超過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以及各行各業達百家商店。這一次,讓作家胖胖樹帶領我們從歷史與植物食材重新認識華新街。 撰文.照片提供=胖胖樹 王瑞閔
    新北市和台北市的區域劃分,不過是最近幾十年的行政區分,在日治時期這一大片土地都屬於台北洲。本期「在地撰述」跨河邀請專注獨立出版的《五花鹽》四人團隊,分享他們用青春和熱情澆灌的在地文本背後的動人故事。 撰文.圖片提供=《五花鹽》編輯團隊(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當我們越認識自己的家鄉,不僅能提升「認同感」,也會增加「幸福感」。資深創意人梁勝欽創辦地方誌《新莊騷》,結合在地人才與支持,讓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城走出了新面貌。 撰文.圖片提供=梁勝欽(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拜拜)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中和華新街市場裡,有一家緬甸傳統雜貨店「阿美家鄉小吃」,店面擺滿緬甸和東南亞的雜貨。這家已經有23 年歷史的小店,到了2009 年由夫妻阿照與阿美接手經營,除了雜貨外,也賣緬甸糕點。許多在地人常來光顧,因為糕點的滋味十分解鄉愁。 撰文=蔡雅婷 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留學歐美的學生,總要經歷一段飲食不適期;同樣的,來自南洋的新住民也會懷念家鄉味。社團法人南洋台灣姊妹會自2014 年起,透過一系列的料理課程與訪問,帶領我們去認識美食後頭的歷史、文化,以及那些將食物帶來台灣的人。本期季刊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菲律賓母女Rose 與Keziah的家。
    半世紀以來,新住民一改過去的刻板印象,以獨特的美食悄悄融入你我的生活。在新北中和華新街,就有超過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以及各行各業達百家商店。這一次,讓作家胖胖樹帶領我們從歷史與植物食材重新認識華新街。 撰文.照片提供=胖胖樹 王瑞閔
    新北市和台北市的區域劃分,不過是最近幾十年的行政區分,在日治時期這一大片土地都屬於台北洲。本期「在地撰述」跨河邀請專注獨立出版的《五花鹽》四人團隊,分享他們用青春和熱情澆灌的在地文本背後的動人故事。 撰文.圖片提供=《五花鹽》編輯團隊(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當我們越認識自己的家鄉,不僅能提升「認同感」,也會增加「幸福感」。資深創意人梁勝欽創辦地方誌《新莊騷》,結合在地人才與支持,讓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城走出了新面貌。 撰文.圖片提供=梁勝欽(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拜拜)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中和華新街市場裡,有一家緬甸傳統雜貨店「阿美家鄉小吃」,店面擺滿緬甸和東南亞的雜貨。這家已經有23 年歷史的小店,到了2009 年由夫妻阿照與阿美接手經營,除了雜貨外,也賣緬甸糕點。許多在地人常來光顧,因為糕點的滋味十分解鄉愁。 撰文=蔡雅婷 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距離自己的初夜過了好些年,雖然忘了做愛的細節,但始終忘不了的是我的對象」 -------- 來自匿名網友的留言,真切又深刻。 嗨!我是璇,今天來談談「初夜」。還記得上週的文章,關於女性初夜應該抱持的「心態」嗎? 那天我要來聊聊,對於男人來說,「初夜」對他們來說有什麼深刻的體悟與想法。 (示意圖/
    Thumbnail
    「我有三個爸爸、兩個媽媽,姓氏更改了四次。但是,『我是被愛著的』。」 森宮優子,17歲。小時候母親便車禍身亡,於是跟著爸爸一起生活。 隨著爸爸再婚,認識了可愛、嚮往自由的梨花媽媽,而後經過多次家庭變遷,優子從水戶優子變成了泉之原優子,最後成為了森宮優子。
    Thumbnail
    【情緒療癒】沒有無理取鬧這件事,每個情緒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 有些較為敏感的朋友, 我們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好像不被世人理解,有時候好像太過於情緒化就是我們的錯誤, 是我們太過於感性與玻璃心、不務實而造就的結果。 我最近很喜歡一個心理治療的取向:"人際歷程取向治療" 其中它非常重視情緒, 它相信情緒
    Thumbnail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他們人品不壞,有時候甚至會非常熱心,但是卻因為不會溝通,讓人十分反感不願靠近。 溝通是一門學問,一方面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建立自己的溝通邏輯。另一方面,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應用和優化溝通經驗。溝通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但是我們卻可以快速地掌握避開溝通雷區的方法。
    Thumbnail
    坐在籐椅上寫作的作家似乎變少了,籐椅漸漸只出現在我們對老前輩作家的回憶裡。但臺靜農坐籐椅、林海音坐籐椅、鍾理和坐籐椅,都比不上葉石濤坐籐椅來得令人印象深刻。因為他的籐椅老舊、脫線、看起來不值錢(但彷彿很實用耐用),簡直和他重出文壇後的形象互為因果。於是它也成為後人回憶葉石濤的時候,不能忘記的一部份。
    Thumbnail
    2015 韓劇tvN《第二次二十歲 두번째스무살》 河露拉(崔智友)-18歲懷孕生子,38歲成為大學生 車賢碩(李相侖)-38歲單身教授兼舞台劇導演,高中時單戀露拉 金宇哲(崔元英)-露拉的丈夫,大學心理學教授 金伊真(朴孝珠)-雨川大學婚姻學教授,理事長小女兒,金宇哲的外遇 金珉秀(金珉載)-2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距離自己的初夜過了好些年,雖然忘了做愛的細節,但始終忘不了的是我的對象」 -------- 來自匿名網友的留言,真切又深刻。 嗨!我是璇,今天來談談「初夜」。還記得上週的文章,關於女性初夜應該抱持的「心態」嗎? 那天我要來聊聊,對於男人來說,「初夜」對他們來說有什麼深刻的體悟與想法。 (示意圖/
    Thumbnail
    「我有三個爸爸、兩個媽媽,姓氏更改了四次。但是,『我是被愛著的』。」 森宮優子,17歲。小時候母親便車禍身亡,於是跟著爸爸一起生活。 隨著爸爸再婚,認識了可愛、嚮往自由的梨花媽媽,而後經過多次家庭變遷,優子從水戶優子變成了泉之原優子,最後成為了森宮優子。
    Thumbnail
    【情緒療癒】沒有無理取鬧這件事,每個情緒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 有些較為敏感的朋友, 我們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好像不被世人理解,有時候好像太過於情緒化就是我們的錯誤, 是我們太過於感性與玻璃心、不務實而造就的結果。 我最近很喜歡一個心理治療的取向:"人際歷程取向治療" 其中它非常重視情緒, 它相信情緒
    Thumbnail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他們人品不壞,有時候甚至會非常熱心,但是卻因為不會溝通,讓人十分反感不願靠近。 溝通是一門學問,一方面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建立自己的溝通邏輯。另一方面,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應用和優化溝通經驗。溝通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但是我們卻可以快速地掌握避開溝通雷區的方法。
    Thumbnail
    坐在籐椅上寫作的作家似乎變少了,籐椅漸漸只出現在我們對老前輩作家的回憶裡。但臺靜農坐籐椅、林海音坐籐椅、鍾理和坐籐椅,都比不上葉石濤坐籐椅來得令人印象深刻。因為他的籐椅老舊、脫線、看起來不值錢(但彷彿很實用耐用),簡直和他重出文壇後的形象互為因果。於是它也成為後人回憶葉石濤的時候,不能忘記的一部份。
    Thumbnail
    2015 韓劇tvN《第二次二十歲 두번째스무살》 河露拉(崔智友)-18歲懷孕生子,38歲成為大學生 車賢碩(李相侖)-38歲單身教授兼舞台劇導演,高中時單戀露拉 金宇哲(崔元英)-露拉的丈夫,大學心理學教授 金伊真(朴孝珠)-雨川大學婚姻學教授,理事長小女兒,金宇哲的外遇 金珉秀(金珉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