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如何面對擁有憂鬱症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如果可以,我願待在這片黑暗之中,引領誤入的你們離開這片黑暗。

  最近有一位朋友問我:「我的伴侶有憂鬱症,最近又變嚴重,試問我該如何面對?」針對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憂鬱症的起因,究竟是什麼引起的?
在此我用我的親身經歷來說明。

《憂鬱症》

  大部分人對於憂鬱的感覺就是:自殺傾向/自我否定/沒有生活的熱情/心中有一塊缺失無法補足(可能是現今社會造成、或是個人因素造成),然後要帶去精神科做心理諮詢。

  但很少人真的去探討為何會發生憂鬱症?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部分的憂鬱症,只是在於是否可控制的範圍內。不論多輕度、多重度的憂鬱症,都有一個共同的起因:擔心空虛
這份空虛因人而異,就像我的憂鬱症是"孤單",而有的人是"物質慾望"、有的人是"失意"、有的人是"無所適從"、有的人是"沒有認同感"、有的人是"過去的悲痛記憶",有的人是"找不到存在感"…等等各式各樣的理由。
只要有找到起因,就可以從旁協助讓他脫離這份名為憂鬱的枷鎖。
對我來說,憂鬱症去看病、吃藥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根本無用。
多少人雖然吃著藥,感覺可以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心裡深處依然還是潛伏著這份黑暗,因為他活的不像是自己。
所以我認為心病還須心藥醫,光是靠外在的藥物、醫生的建議,大多只是讓憂鬱症潛伏至內心深處,直到某一天又發生類似的狀況就整個崩潰,進而走上了不歸路。

  如同我每天晚上睡前都要面對那份黑暗,只要關燈、躺上床的一瞬間,那股黑暗就如浪潮突如其來,打的我措手不及。
雖然我身邊的人看我都是非常主動、開朗、愛分享、熱愛助人,很少人能夠從中得知其實我也是憂鬱症中的一份子。
有人說我戰勝了憂鬱症,但我覺得並不是,因為憂鬱症是無法治癒的,只能學習與祂共存。
為何我這麼說呢?
因為只要這世界還有"起因"的環境,這份黑暗就會待在心裡深處伺機而動,若你無法學會與祂共存,你將被祂逐漸吞噬。

  不過憂鬱症還能帶來許多異於常人的超能力,例如高敏感度帶來思緒敏銳同理心,容易把身邊的人各種情緒、各種想法往自己身上套,增加了許多無形的壓力,又因為高敏感而連帶著容易想東想西,也就容易出現各種"假想",往好處說就是"推理",往壞處說就是"妄想",若這些能力一旦失控,就會讓自己跌入無盡深淵。

擁有憂鬱症的同伴們,請記得好好善用你們的"超能力",雖然你的生活可能無法帶給你快樂,但你必須明白一件事:你.很.棒!只是他們不懂!

《該如何面對憂鬱症的人?》

首先,針對這個問題我必須嚴肅說明:請別把有憂鬱症的人當作異類!

  為何我會這麼嚴肅的說這句話,是因為我們人類總是喜歡幫別人貼標籤,從小就會說:那位同學怪怪的,不要跟他當朋友。
那些貼標籤的人可能不知道,有可能因為那句話把被貼標籤的那人推進了憂鬱症深淵之中。
憂鬱症的人,大多是被"人格否定"而誕生的,就是因為這些人有著與眾不同的能力,因此在同儕之間都有別於人的想法,導致這些人也容易被攻擊、排擠。
這些人就會產生一種「感覺自己很沒用」、「感覺自己的存在是否是一種錯誤」等等各種負面想法。
這種想法若是親朋好友沒有注意,依然喜歡要他"戴上面具"、"做一個正常人",遲早憂鬱症就會完整地吞噬了這個人。

  因此該如何面對憂鬱症的人?
首先必須要有:耐心
擁有憂鬱症的人往往會將所有事情都推向最壞的結果,因為憂鬱本身的高敏感度以及過去的記憶塑造了"未來"的假想,甚至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時間軸,模擬出各種可能結果。
所以面對憂鬱症的人,不論是普通聊天、打開心防、深入溝通、心情分享…等等,都必須要有相當的耐心,這是一道道的關卡。
我們這群人不會馬上對任何人卸下心防,因為我們害怕再度受到傷害,也害怕當被發現自己的原本樣子時,是否更惹來非議。

接著必須要有:同理心
許多憂鬱症的人很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他們很怕說出這些話會讓氣氛尷尬甚至引起衝突,這時候可以透過"文字"的協助,可以用打字、寫字的方式來進行溝通。
必須設身處地去反思,這樣的要求對他來說是不是很難達成?如果是,能不能利用其他方式"間接"表達?

然後第三點,記得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時常否定他的想法、他的意見!
一旦你時常否定了他的想法,你就會發現與這個人漸行漸遠,為什麼呢?
不是我們無法接受你的否定,而是容易延伸出另外一個感覺:你.不.懂.我?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也都有獨立思考的權力,因此不要灌輸他們必須像"一般人"。
也許他想要的並不多,只是你沒有用心的去體會他的需求。
關於這一點也是我要這位朋友去做的功課,要學著如何在不刺激對方的情緒去婉轉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去體會他的感受、了解他的痛苦。

這需要做什麼功課?
我個人建議除了必須了解何謂憂鬱症,還要學習如何利用心理暗示的方式來進行溝通。
心理暗示,對於憂鬱症的高敏感度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如果你暗示得當,你就可以引導他逐漸走出枷鎖,如果你暗示失誤,也可能將他推進更深層的黑暗。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因此這個是必修課程!
這部分的許多技能我就不便在此公開說明,網路上有很多書籍可以參考。

面對憂鬱症並不棘手,你只是需要重新上一堂課:用心理解。

《如果憂鬱症的人爆炸了怎麼辦?》

  當朋友問了這句話,我當下的回答是:當你遇到河豚爆炸時,你會怎麼做?你只能躲在一邊,關心他,然後等他消氣。
唯一不同的是切記不能從他眼前消失,或是甩門離開等等,這對憂鬱症的人來說是致命傷!因為他會覺得這個世界都沒人要理他了。
但我也不認同養成他容易驕縱的個性,因此如何拿捏就要看個人的EQ能力了。
簡單說,就是當下不要跟他爭辯、吵架,一定要讓自己保持冷靜,然後閉上嘴,讓兩人可以安靜一段時間。
這時的他因為高敏感度的天賦不斷快速運作著,他會將你剛剛的所有話進行消化,接著推演出許多各式各樣的可能性或是結果。然後他就會從中挑出一個最差的答案,所以你絕對不能讓他產生"連你也放棄我"的這樣想法。

  由於提到心理暗示,我就建議朋友說:當你面對他絕對不要跟他講大道理,而是可以學著說故事來做一個隱喻,如果他對故事的內容有一些疑問,他就會直接問你,這時你再把你想要表達的說法、內容說出來,他會比較容易接受。這就是利用同理心去潛移默化的一個操作手法。
總而言之,就是不要站在他的對立面,而是以一個好朋友、好伴侶為出發點,去好好的揣摩、了解他究竟需要的是什麼?
當他願意向你傾訴、逐漸改變作法,那就是他已經鼓起最大的勇氣踏出第一步,這時候請務必不要吝嗇鼓勵,好好的讚賞他,讓他更有自信地繼續前進!

  許多男生都是粗線條,因此遇到心思細膩的女生就往往摸不著頭緒,尤其當男生又屬於陽光系的,面對憂鬱症更如燙手山芋。
因此我都是要求:冷靜!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要在他的面前發洩!你事後想怎麼發洩隨便你,但是在當下的狀況不允許時,千萬不要讓自己逞口舌之快的一句話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另外,若是雙方都有默契不說話避免衝突,可以幾次深呼吸後,用寫字的方式進行思緒重整,各自將想要說的內容寫下來,這部分做法可以訓練自己的思緒敏銳度,也能讓雙方可以有緩衝的空間。

我認為遇到伴侶有這樣的狀況時:你會選擇他一定有什麼初衷、心動的理由,請好好省思並且冷靜溝通,遇到問題就是解決問題,逃避只會讓兩人都留下心中的傷痕。

《朋友的問題探討》

  後來我朋友又給我看了他的伴侶所寫下的話語,我更確認他想要的是什麼,他想要的是"心裡陪伴",而不是"物質陪伴"。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環境、家庭背景、價值觀、社會觀、生活理念…等等,是獨一無二的獨立個體。每個人也對於愛情、婚姻都有著某種層次的憧憬、嚮往。若事後他發現與自己的憧憬有點距離時,會開始陷入自我懷疑,同時也會嘗試著去努力改變自己,若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努力無果,才逐漸地選擇放棄。
請注意,我這邊用的是"逐漸"二字,因為他本身還是有懷著一絲絲期待,期待你會想通一切,然後讓兩人的關係變得更好。但通常現實是殘酷的,很少有這樣的奇蹟出現,除非這個人他本身也有一定的敏感度(說不定是輕微的憂鬱症?)。

  接著,他在內容當中多次提到「當初、如果」這樣的字眼,我個人的見解是:人生沒有這麼多當初、如果,人生一但選擇就是要走向讓自己無悔的道路,如果發現道路有點歪,就是要調整回來,調整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上。
愛不是捨棄自己,而是要調適自己,因為大家從小就學著為自己而活,沒有習慣為他人而活,的確人類也無法為他人而活,所以必須要學著互相調適,互相溝通,把各自的痛點、在乎的點說出來,然後共同擬出一個兩個人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才是上上策。

  後續的內容也表達出各自無法達到對方的需求時,我發現這個問題在現今社會上層出不窮,每段愛情、婚姻都有類似的狀況發生,因此我也提出我的見解:憂鬱症的標準現象,總是有一塊空虛的部分無法彌補,那塊空虛有時候不是對方能不能,也不是對方愛不愛,而是自己愛不愛?
而對方想要的,自己若是無法給予,那也不必強迫自己,而是兩個人共同討論,捨棄部分的堅持去發展新的生活情趣才對,例如男方捨棄愛面子部分,多說一些甜言蜜語,可以讓女生很開心之類的。

兩人生活的重點在於:生活不該是忍耐、妥協,而是相互扶持及成長!

  我最在意最後內容其中四個字:同甘共苦。
其實每個人能夠承受的心理壓力都不相同,要能真的同甘共苦是一個非常奢侈的願望。
尤其當憂鬱症的人內心深處仿若黑洞時,普通人根本無法體會、理解那樣的恐懼及無助,更不說能夠幫得上什麼忙。因此許多人最後都選擇自己承擔,然後告訴自己說:反正我就只能強顏歡笑的戴上面具,就這樣演到死吧!

  後續朋友說他的伴侶會向他抱怨很多工作上、心情上的事情,他覺得很鬱卒。我就跟他分享了一段個人的分析:
女生的抱怨,大多就是罵完、念完,就忘了。
但是男生很容易被影響、聽入心坎裡,就會產生一種不耐煩,就會覺得你抱怨這麼多幹嘛不換工作?
這也是為什麼女生有時候需要"閨密":一起瘋狂、一起哭鬧、一起抱怨...
如果生活除了工作,沒其他話題可聊,可以尋找電影、音樂、書籍等其他東西分享。
讓自己更有深度、成長,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例如每週找個時間各自分享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或是在Youtube看到有趣的影片相互分享,讓兩人的頻率調整的更接近。

最後我叮囑他:
收起那股不耐煩的神情、口氣,用著熱情的口吻、期盼的神情去面對她。
你該慶幸的是,她願意在你面前傾訴,而不是在別人的懷裡傾訴。
身為男主人,責任本來就很大,不只是生活上的問題或是雙方家庭的協調問題,更重要的是夫妻二人的相處問題。

你很幸運有這樣的機緣允許你走進他的心房,請好好珍惜得來不易的緣份。

《黑暗中的提燈行者》

  開導完我的朋友後,他非常的開心,向我道謝之後就辭別了。
當我回頭整理跟他討論的內容,並寫下這篇文章時,已是深夜。不知多久,我都會下意識的逃避入睡前的那一份黑暗,只有伴隨我寫下的文字,那份黑暗才會逐漸退去。
我並不是一個多偉大的人,也不是一個多專業的人,我只是因為深深體會過憂鬱,深深了解那片黑暗帶來的恐懼與無助。至今也協助過不少朋友離開這片黑暗,他們也各自有了不一樣的輝煌人生,算是給我很大的鼓勵。
但回頭看看自己,心中的那份空虛始終是一塊遺落的拼圖,也許那塊拼圖是我一直放在兜裡不肯拿出來。我也不知道,又有誰會知道呢?

當有緣遇上想要求救、想要脫離的人,我願提著燈引領他離開這片黑暗。

面對及處理面對憂鬱症的方法會因人而異,這篇只是針對我朋友提出的問題進而分析出適當的做法,並不代表每一位都可適用,若你需要時你可以不妨嘗試看看。

貳零貳壹年伍月參拾日@夏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宇的沙龍
16會員
25內容數
改造象牙塔成為一個以智慧為信仰的燈塔。 藉由這股信仰的力量,讓身在苦海的人能夠看到一盞明燈。 象牙塔原意指遠離現實的學術研究。 但在這裡所探討的內容已超過學術領域,包含了玄學、心理學、哲學、生活、知識、智慧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憂鬱症不像外傷,能夠輕易被指認出來,再體貼的為對方敷上藥料讓疼痛飛走。面對隱而難辨的內在黑洞,有時候連當事人都沒有察覺,相處中的兩個人更常需要時間,才能意識到憂鬱這個面向。如果交往後發現另一半有憂鬱症,我該怎麼辦?
Thumbnail
憂鬱症不像外傷,能夠輕易被指認出來,再體貼的為對方敷上藥料讓疼痛飛走。面對隱而難辨的內在黑洞,有時候連當事人都沒有察覺,相處中的兩個人更常需要時間,才能意識到憂鬱這個面向。如果交往後發現另一半有憂鬱症,我該怎麼辦?
Thumbnail
憂鬱症是現代文明病---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患憂鬱症 《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讀書筆記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憂鬱症?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不要試著激勵他。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 其他參考書籍: 憂鬱症自救手冊:如何治療?怎樣照顧?你和家人
Thumbnail
憂鬱症是現代文明病---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患憂鬱症 《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讀書筆記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憂鬱症?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不要試著激勵他。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 其他參考書籍: 憂鬱症自救手冊:如何治療?怎樣照顧?你和家人
Thumbnail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如果可以,我願待在這片黑暗之中,引領誤入的你們離開這片黑暗。 最近有一位朋友問我:「我的伴侶有憂鬱症,最近又變嚴重,試問我該如何面對?」針對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憂鬱症的起因,究竟是什麼引起的? 在此我用我的親身經歷來說明。
Thumbnail
如果可以,我願待在這片黑暗之中,引領誤入的你們離開這片黑暗。 最近有一位朋友問我:「我的伴侶有憂鬱症,最近又變嚴重,試問我該如何面對?」針對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憂鬱症的起因,究竟是什麼引起的? 在此我用我的親身經歷來說明。
Thumbnail
此工具書會以簡單的文字訴說這一年多來憂鬱症的心得、願你能感同身受。
Thumbnail
此工具書會以簡單的文字訴說這一年多來憂鬱症的心得、願你能感同身受。
Thumbnail
人是主體,而非疾病或情緒。也許可以試著不以這個人有憂鬱症來陪伴,而是以這個人「怎麼了」來陪伴他。後者的陪伴會更有想像力且更貼近對方。
Thumbnail
人是主體,而非疾病或情緒。也許可以試著不以這個人有憂鬱症來陪伴,而是以這個人「怎麼了」來陪伴他。後者的陪伴會更有想像力且更貼近對方。
Thumbnail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感到後悔,可以重新開始啊,可以轉身離開啊,可以改變自己啊,這些說法確實沒錯,然而,如果可以做到,他們或許也不會走到目前的地步,內心不會如此糾結。他們盡力試過跳脫那些否定的、負面的思考方式,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或是努力試著離開舒適圈,結果還是不盡人意,最後只能再退守自己的保護殼中。
Thumbnail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感到後悔,可以重新開始啊,可以轉身離開啊,可以改變自己啊,這些說法確實沒錯,然而,如果可以做到,他們或許也不會走到目前的地步,內心不會如此糾結。他們盡力試過跳脫那些否定的、負面的思考方式,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或是努力試著離開舒適圈,結果還是不盡人意,最後只能再退守自己的保護殼中。
Thumbnail
我們真正要了解並且實踐的是,不要對一個有憂鬱狀態的人同理,因為那已經為時已晚了;要對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所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盡可能地去感受他們受傷的感受,並給予他們處理情緒的空間而不壓迫他們立刻振作起來。
Thumbnail
我們真正要了解並且實踐的是,不要對一個有憂鬱狀態的人同理,因為那已經為時已晚了;要對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所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盡可能地去感受他們受傷的感受,並給予他們處理情緒的空間而不壓迫他們立刻振作起來。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憂鬱症這個病魔真不是蓋的,她不僅影響你/妳的內外在生活全部,她還會影響您的人際關係。如同我一生病,整個人際關係大崩壞,我時常在想,是否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呢?當憂鬱人陷入憂鬱漩渦時,他/她們不想出去,不想去見人,有時候還不想講話,甚至會拒絕他人的邀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憂鬱症這個病魔真不是蓋的,她不僅影響你/妳的內外在生活全部,她還會影響您的人際關係。如同我一生病,整個人際關係大崩壞,我時常在想,是否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呢?當憂鬱人陷入憂鬱漩渦時,他/她們不想出去,不想去見人,有時候還不想講話,甚至會拒絕他人的邀請。  
Thumbnail
「你該不會有憂鬱症吧?」 「不要跟我說你有憂鬱症喔。」 「你很容易心情不好欸,感覺你就是憂鬱症!」 獵奇、排拒、標籤化的言論,對憂鬱症患者是種極大的傷害。
Thumbnail
「你該不會有憂鬱症吧?」 「不要跟我說你有憂鬱症喔。」 「你很容易心情不好欸,感覺你就是憂鬱症!」 獵奇、排拒、標籤化的言論,對憂鬱症患者是種極大的傷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