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現代文明病|

Eva Chen-avatar-img
發佈於自然療法學習分享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讀書筆記

憂鬱症是現代文明病---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患憂鬱症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憂鬱症?

書中提到,心情憂鬱和憂鬱症的差別, 在於症狀的輕重。
如果自我否定感非常強烈,持續兩星期以上,
身體也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就有可能是憂鬱症。
書中提供了簡易的「憂鬱症自我評估測驗」,讓讀者自行評估憂鬱症的可能性。
讀者可參考董氏基金會的「台灣人憂鬱症量表」,自我初步判別
不過,自我評估測驗和量表的結果並非診斷結果,
要確定自己是否為憂鬱症,還是要到精神科做專業的診斷。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主要如下列9項

(根據美國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N),
1. 情緒低落
2. 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 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嗜睡或失眠
5. 動作遲緩
6.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經常出現負面想法
必須具備第1、第2項,以及其他症狀至少4個以上,
而且持續超過2週, 大部分的時間皆是如此,
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才可以診斷是得了憂鬱症。
什麼人容易罹患憂鬱症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憂鬱症?

所有的人都可能罹患憂鬱症,因為憂鬱症的成因並非單一因素,
有生物、心理人格及社會壓力事件等影響因素。
本書著力較多的是人格特質的部份。
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
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會受到人格特質所影響。
大致而言,
有完美主義、
時常抱有負面想法,
或過度依賴的人,
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在憂鬱症病人的眼中,一切的事情都是灰色的。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常抱怨生活上的瑣事,不管你說了多少鼓舞的話,可能都無法發生激勵的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周遭親人、朋友的傾聽、陪伴與支持與理解,就變得很重要。
書中一開始就提出了許多一般人沒有想到的問題,
例如不要太刻意對患者做些什麼動作;
不要對他有太高的要求與期待,
讓他照著自己能夠適應的步調去生活;
也不要說些過於鼓勵性的話,這樣反而會加深他的壓力.……等等。
事實上, 只要單純的陪伴、傾聽、
讓他知道你永遠支持他、關心他,就是最好的方式。

不要試著激勵他

另外,在憂鬱症患者的想法中,他是沮喪、沒用的。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 你對他說:「好好加油」,恐怕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如讓他去接受這樣的事 實,告訴他:「你現在就是生病了! 請安心休養,不要勉強去做現在能力不及的事。」讓病人比較寬心,而不要讓他覺得自己是罪惡的。
人生很長,過程中記得停下來好好欣賞風景。什麼事都不做也很棒。
還有,一般人認為自殺通常會發生在憂鬱症最嚴重的時期,這是錯誤的認知。書中特別點出了這個迷思,提到恢復期反而是患者自殺危險性較高的階段,這點值得大家參考。
要讓憂鬱症患者就醫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家人朋友的鼓勵和建議,協助他持續就醫治療,按醫師指示服藥。如果你的朋友是因為心理因素導致憂鬱症,可以在你朋友狀況較穩定時,請精神科醫師推薦後續的心理治療,兩者同時並行,會對治療更有幫助。
可直接上董氏基金會網站測試
目錄參考
身邊十個人就有可能有一個憂鬱症,也許你自己也有憂鬱症,理解憂鬱症的人的心情,及他們需要怎樣的陪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要再用自以為的關心來讓憂鬱症患者感到壓力了。
憂鬱症的人會有怎樣的感受?
憂鬱症與心情憂鬱的差異
其他參考書籍:
#董事基金會
#憂鬱症 #情緒低落 #失去興趣 #疲倦
#憂鬱症原因 #憂鬱症治療 #憂鬱症陪伴 #全然的支持與陪伴
#完美主義 #負面想法
avatar-img
27會員
86內容數
南投名間鄉,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幼兒園女孩,回到鄉下,希望過著阿納絲塔夏、自給自足、友善土地與大自然連結的華德福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va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感謝我的前夫--新男友 願意陪伴、信任我,一起進到能量學。 今年2月上完能量學一階 我深刻懺悔我跟父母的互動模式,其實都是索取、接收,從來就沒有意識到要回報,出門玩或逛街也不會想到要買禮物送給爸媽,回家就是當女兒賊。只回拿、不會回饋。 我以為我跟爸媽感情很好,其實是他們對我超好。 回家後跟父母懺悔,
感謝我的前夫--新男友 願意陪伴、信任我,一起進到能量學。 今年2月上完能量學一階 我深刻懺悔我跟父母的互動模式,其實都是索取、接收,從來就沒有意識到要回報,出門玩或逛街也不會想到要買禮物送給爸媽,回家就是當女兒賊。只回拿、不會回饋。 我以為我跟爸媽感情很好,其實是他們對我超好。 回家後跟父母懺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憂鬱症的診斷標準和相關文章和訊息在網路上容易獲得,本文主要探討為什麼人會搜尋憂鬱症的原因,並進一步討論四個可能的原因。
現代人之所以有憂鬱症,主要成因為工作和身心的壓力大,無法有效紓解情緒,所以憂鬱症為現代之文明病。   我經歷了大約10多年的憂鬱症,也去看過身心科,憂鬱症容易因為天氣因素影響到心情,當下雨天的時候,很容易會引起憂鬱的情緒,容易使人快樂不起來,影響到身心的健康,當發病時會感到孤單和無助,需要有人理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憂鬱症的診斷標準和相關文章和訊息在網路上容易獲得,本文主要探討為什麼人會搜尋憂鬱症的原因,並進一步討論四個可能的原因。
現代人之所以有憂鬱症,主要成因為工作和身心的壓力大,無法有效紓解情緒,所以憂鬱症為現代之文明病。   我經歷了大約10多年的憂鬱症,也去看過身心科,憂鬱症容易因為天氣因素影響到心情,當下雨天的時候,很容易會引起憂鬱的情緒,容易使人快樂不起來,影響到身心的健康,當發病時會感到孤單和無助,需要有人理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